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676  2018-11-03
标签: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名师教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主题◇

      第六单元的课文都是古代长篇小说中的经典片段。它们有的演绎历史故事,有的讲述英雄传奇,有的描绘日常生活,但都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形象鲜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阅读这些作品,可以领略传统白话小说的魅力,了解古代生活,丰富人生体验,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智取生辰纲》节选自《水浒传》。晁盖、吴用等人劫取梁中书生辰纲的经过。故事围绕“智取”二字逐步展开,悬念一个接着一个,明写护送队伍头领杨志警惕性之高,暗写晁盖、吴用等人用计之妙。虽然是节选,但有相对独立的故事情节,富有戏剧性,读来引人入胜。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文章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刻画了他为科举考试喜极而疯的形象,用岳丈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极其鲜明的肢体动作和言语表情,以及中举后邻居对他的前呼后拥和乡绅赠屋的等事例重点刻画出了一个趋炎附势热衷仕途,好官名利禄且世态炎凉的可耻的社会风气,对当时社会及其阴暗的特征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三顾茅庐》是根据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改写的。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国家统一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自《红楼梦》。描写了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出席贾府丰盛家宴时的情景,并描绘了一幅各具情态的群笑图。文章透过刘姥姥的观察、体验和评论,进一步表现了贾府的享乐与奢侈,既写出了贾府鲜花着锦之盛,又为日后贾府的败落埋下了伏笔。

      ◇单元目标◇

      1.抓住小说的主要线索,梳理故事情节。

      2.把握人物形象,探讨其性格形成的原因。

      3.了解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特点。

      ◇单元重难点◇

      重点: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学习小说的写作技巧。

      难点: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小说中的人物,把握情节发展的脉络。

      ◇教学方法◇

      1.背景导入法。交代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让学生看清人物活动的大背景,把人物的分析讨论放在熟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切忌泛泛而谈。

      2.自主探究法。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地探究问题,学习运用点评的方式,以三言两语表述自己的观点。

      ◇课时安排◇

      《智取生辰纲》:2课时

      《范进中举》:2课时

      《三顾茅庐》:1课时

      《刘姥姥进大观园》:1课时

      21 智取生辰纲施耐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倾向。

      2.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3.学习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抓住题目“智取生辰纲”中的“智”字,引导学生做深入探究。

      2.在默读中圈点批注,让学生寻找文章构思或写作巧妙之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走进古典文学名著,主动阅读古代优秀作品,在历史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分析人物言行,结合具体环境,把握杨志的思想性格。学习本文环境描写的艺术手法,了解双线叙事线索的结构艺术。

      2.难点:学习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好汉歌》,配主要梁山好汉的短视频〕

      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豪气冲天的歌叫《好汉歌》,是1998版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刚才视频中出现的那些人物就是《水浒传》的主人公——梁山好汉。梁山108将的故事在民间盛传不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佩服好汉们的英雄豪气,喜欢他们的侠肝义胆。他们殊途同归,但他们各自的出身、地位、命运、投奔梁山的动机却不尽相同。他们当中不乏武艺高强、具有一定教养的军官,“青面兽”杨志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学习杨志命运转折的关键一节——《智取生辰纲》。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作品。

      施耐庵(1296—1370),原名彦端,字肇端,号子安,别号耐庵,泰州兴化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生平事迹不详。代表作是《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水浒传》根据民间流传的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全书通过叙述北宋末年官逼民反,梁山泊英雄聚众起义的故事,再现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塑造了宋江、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英雄形象。是中国古代优秀长篇小说之一。全书结构严谨,以官逼民反、替天行道为主线,每一个故事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语言以口语为基础,明快、洗练、准确、生动。叙事绘声绘色,极为传神,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展开全文阅读
      2.文中相关人物介绍。

      (1)青面兽——杨志

      在梁山排名第17位。是杨家将的后代。一心想做官,“博个封妻荫子”。但押花石纲时翻了船,押生辰纲又被劫,无奈上二龙山做了寨主,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征讨方腊时在途中病故,追封忠武郎。

      (2)托塔天王——晁盖

      郓城县东溪村保正,本乡富户,人称“托塔天王”。智取生辰纲后投梁山入伙,后为梁山寨主。最后中毒箭身亡。不在108将之列。

      (3)智多星——吴用

      在梁山泊排名第3位。表字学究。平生机巧聪明,通晓文韬武略,足智多谋。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葬于宋江墓左侧。

      (4)入云龙——公孙胜

      在梁山排名第4位。道号一清道人。公孙胜献计用法术破了能呼风唤雨的樊瑞、项充、李衮,劝他们归顺梁山,建立奇功伟业。宋江受招安后返回蓟州,潜心修道。

      (5)赤发鬼——刘唐

      在梁山排名第21位。提出要劫生辰纲的人。后白胜被捕,供出了晁盖。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和阮氏三兄弟打败追捕的官兵,上了梁山。征讨方腊时阵亡,追封忠武郎。

      (6)立地太岁——阮小二

      在梁山泊排名第27位。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三兄弟,是梁山泊旁石碣村人。个个武艺出众,义气当先常率水军大出风头,建立奇功伟业。宋江攻打方腊时,不愿受辱,自刎而亡,死后追封忠武郎。

      (7)短命二郎——阮小五

      在梁山排名第29位。他从小生长在石碣村,以打鱼谋生,劫了生辰纲,因官军追捕逃回梁山泊。高俅大军围断梁山,他驻守梁山东北水寨。后随宋江征讨方腊时战死,是梁山战死的最后一条好汉。

      (8)活阎罗——阮小七

      在梁山排名第31位。跟随两个哥哥行走江湖,干下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受招安后,因穿龙袍戏耍被剥夺官职,贬成平民,最后回梁山泊石碣村打鱼。

      (9)白日鼠——白胜

      在梁山排名第106位。住在黄泥冈东,智取生辰纲时,就是在他家附近,也是他卖的酒。事发后被捕,苦刑下供出了晁盖,后被救出。征讨方腊时在途中病故。

      3.积累生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并注音。

      嗔(chēn)   虞候(yú)   朴刀(pō)

      忒(tuī) 札付(zhá) 提辖(xiá)

      别拗(niù) 恁地(nèn) 怨怅(chàng)

      着意(zhuó) 兀的(wù) 尴尬(gān’gà)

      逞能(chěng) 剜口(wān) 勾当(gòudàng)

      窥望(kuī) 聒噪(guō) 啰唣(luózào)

      喏喏连声(rě) 面面厮觑(qù)

      (2)结合文中的语境理解词意。

      嗔:怒,生气。

      晓事:明白事理。

      干系:责任。

      怨怅:怨恨。

      搬口:搬弄是非。

      着意:在意,上心。

      逞辩:显示(自己的)机智。

      窥望:暗中察看。

      喏喏连声:恭敬地连连答应。喏喏,应诺声。

      面面厮觑:互相望着发愣。

      三、学习新课

      步骤一:朗读课文,疏通文章大意

      1.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

      2.分析题目的含意。

      明确:“生辰”即生日、诞辰。“纲”,宋代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生辰纲”,即编队运送的成套寿礼。“智取”,即用智谋劫取、获得。

      3.文中的生辰纲是什么东西?

      明确: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这些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是被搜刮来的不义之财。

      4.试用自己的话概述故事情节,要求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明确:本文叙述了杨志受大名府留守梁世杰的派遣,押送生辰纲前往东京为梁的岳父,当朝太师蔡京祝寿,却在黄泥冈被晁盖、吴用等人用计夺走的故事。

      5.为文章划分结构层次。

      明确: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7段):杨志押送生辰纲(开端、发展)。

      第二部分(第8~13段):众好汉智取生辰纲(高潮、结局)。

      第三部分(第14段):八位好汉姓名及“智取”细节介绍。

      步骤二:品读课文,分析文中之“智”

      1.晁、吴之“智”

      (1)六月初四正午,在黄泥冈的松树林中,押纲的杨志和劫纲的晁盖等人碰上了,他们是不是偶然的不期而遇呢?

      明确:不是,这都是吴用精心安排设下的圈套。

      (2)为什么吴用安排这样的时间和地点来取生辰纲呢?

      明确:①时间:六月初四正午,十分炎热,热不可当,为松树林休息和白胜卖酒做好准备,从中可以看出,这个时间是吴用精心挑选的,可说是“智用天时”;②地点:黄泥冈和松树林。山冈可用来掩护,松树林既可以诱敌休息,又可以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实情况。为下文吴用取药、下药做好了准备。从中可以看出,这个地点也是精心挑选的,可以说是“智用地利”。


展开余文
      (3)在“天时、地利”起作用后,晁盖等又是如何发挥“人和”优势,通力合作,用计谋“智取生辰纲”的呢?默读课文第二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晁盖他们是以什么身份出现在杨志面前的?有何用意?

      明确:假扮客商。稳住对方,初步消除杨志的疑心。

      ②杨志是老江湖了,为什么他连下蒙汗药这种勾当也防不住,着了道儿?

      明确:晁盖等人的戏演得好。佯争酒,引诱对方,半瓢酒消尽了杨志的疑心。

      ③这蒙汗药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下到酒里去的?

      明确:巧下药,麻倒对方。可从文章最后一段中得出答案。

      2.杨志之“智”

      为了押运成功,杨志也殚精竭虑,绞尽脑汁,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杨志的计谋?

      (1)他为什么不多带兵?

      明确:为了掩人耳目,这叫“智藏行踪”。

      (2)离京五七日后杨志对时间作了怎样的调整?为什么要调整?

      明确:五更→日中,辰牌→申时,这叫“智变行辰”。说明他小心谨慎,怕在晨光中或暮色中遭偷袭,而正午炎热,恐怕连强盗也不愿出来活动。

      (3)杨志一行人为什么放着宽平的官道不走,净找些偏僻崎岖的小径自讨苦吃?

      明确:这叫“智选路径”。这样难走的路径,恐怕连歹人也不愿走。

      (4)从“智藏行踪、智变行辰、智选路径”,可以看出杨志的用心良苦,为了保证生辰纲安全,甚是煞费苦心。请同学们再在课文中找找,为了确保生辰纲的安全,杨志还有哪些举措?

      明确:①逼赶:怕路长梦多,不惜打骂军士,斥责虞侯,得罪老都管;②减少中途休息:担心军士懈怠;③审察枣贩:谨慎,多疑;④对卖酒汉子高度警惕;⑤喝酒时慎之又慎,小心翼翼。

      (5)为什么一个如此精明、谨慎、多智的杨志押送生辰纲,最终还是失败了?杨志到现在仍然想不明白,请同学们替他总结一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①杨志没有处理好内部关系。军士、虞侯、老都管,无不怨恨杨志。杨志把生辰纲看成是自己东山再起的赌注,为确保其安全不惜采用任何方法,太过急功近利导致他欠理智,失人和。攘外必先安内,杨志一行人内部矛盾重重,这就为失败埋下了伏笔。②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智多星”吴用的计谋比“青面兽”杨志的计谋要更加高明。杨志棋差一招。杨志之智,更加衬托出吴用之智的高明。可以说杨志输智,吴用有用。

      步骤三:品味人物,把握形象

      1.杨志是本文着力刻画的主要人物,那他是怎样一个形象呢?

      明确:杨志的性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精明能干,了解社会环境,知道根据地形来安排行路时间;另一方面却又粗暴蛮横,急功近利,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这是他性格中的最大缺点。因为有了这一致命的缺点,所以他的遭遇只能是从失败走向失败,哪怕他有“博个封妻荫子”的愿望,但结果也只能事与愿违。同时他的性格中还有可悲的阴暗面:忍辱求全,随遇而安。

      2.作者塑造杨志这个人物形象都用了哪些方法?

      明确:直接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间接描写:反面衬托、侧面衬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样一场“智”的激烈斗争,我们在小说中清楚地看到了不同的矛盾冲突中不同的人物形象,既有个体形象,又有群体形象。作者把他们放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去展现自我,并且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行动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小说的结构和情节,初步分析了文中之“智”,了解了杨志的性格特征和失败原因。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究文本,品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语言魅力。

      二、学习新课

      步骤一:品读细节,体味写法

      1.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了双线结构。那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

      明确:明线:杨志押运生辰纲。上路——中计——失纲。暗线:晁吴智取生辰纲。定计——施计——劫纲。

      2.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小说题为“智取生辰纲”,但晁盖、吴用等人是如何智取的,并没有直接写。这一方面照应了小说前一情节中吴用的设计,另一方面则给读者留下了悬念。

      3.矛盾冲突是推进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细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

      明确:杨志押送与晁、吴等人夺取的矛盾——主要矛盾冲突;杨志与虞侯、老都管及众军士之间的内部矛盾——次要矛盾冲突。

      4.小说的环境描写,分为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请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分析其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自然环境:

      (1)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

      (2)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3)看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

      (4)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

      描写天气酷热,是为下文众人行动困难,军士买酒解渴等埋下伏笔。此外,吴用之妙计能成功,也是得力于天热。

      社会环境:(1)白胜的唱词“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指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

      (2)都管等人对杨志的歧视、轻视,如“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草芥子大小的官职,直得恁地逞能”。即揭示了内部的矛盾,交代了冲突的内因,也暗示了杨志不得志于统治者的悲剧命运。

      小说的环境描写,一方面为推动情节的发展服务;另一方面烘了人物的性格,暗示了人物的命运。

      5.请你找出本文中的两处伏笔,思考伏笔在小说情节的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一处是文中的天气描写。强调“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大热”,为下文众军士在黄泥冈乘凉休息埋下伏笔。一处是杨志和众军士的关系的描写。通过他们之间紧张关系的表现为下文众军士为了买酒消暑与杨志发生争执、杨志不得不让步埋下伏笔。

      6.课文原题是“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编者将标题改成“智取生辰纲”,你觉得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修改?

      明确:编者将标题改成“智取生辰纲”,原因可能有:①主角不是杨志,写杨志意在突出吴用等人的智慧,杨志在此不过是起衬托作用,故略去;②突出群体的智慧,也为下文制造悬念,故略去“吴用”;③这是定标题的艺术,因为标题力求简约、凝练、含蓄。

      7.文章最后一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明确:不能删去。结尾补充交代了七位好汉的姓名和用药的过程,重点交代了那半瓢酒的奥秘,突出吴用等人的智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种手法,既收束全文,点明了题意,又公开了七人卖酒的谜底,揭示了主题,同时也使行文错综多变,纵横开阖,避免了平铺直叙,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步骤二:品析语言,体味妙处

      1.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众军汉道:“趁早不走,日里热时走不得,却打我们。”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句中对杨志“跳”“喝”“拿了藤条”等动作描写以及对军汉们喝骂的语言描写有何作用?

      明确:通过对杨志“跳”“喝”“拿了藤条”等动作的描写以及对军汉们喝骂的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杨志粗暴蛮横、急功近利的性格。

      2.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啰唣。”句中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有何作用?

      明确:“抢”“夺”“倾”“盖”“丢”这一连串干净利落的动作和毫不留情的语言,生动地展示了白胜高超的表演技能。他和平常小贩卖酒一样,表演毫不露破绽,才使杨志放松了警惕。

      三、课堂小结

      生辰纲被夺对于杨志而言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从此他落草为寇,最终归于梁山。他是被逼上梁山的,而梁山的108将中有许多都是被逼上梁山的,课下我们可以从中选择几个人物(林冲、杨志、鲁智深)相比较,来看一看他们的被“逼”有何不同。

      四、拓展延伸

      1.文章围绕“生辰纲”而展开,杨志等人是千方百计地保护生辰纲,而晁盖等人则是想方设法夺取生辰纲。那么,生辰纲到底该不该被晁盖等人夺走?说说你的看法。


展开余文
      明确:甲:晁盖等人劫取生辰纲是不正确的。生辰纲是一大笔财物,虽然它是贪官从百姓那里掠夺来的,但贪官犯法,有衙门、朝廷来办理,而不应由农民采用“掠夺”方式来解决。如果那样,就等于晁盖等人从劳动人民那里变相取得了几十万金银。若人人如此,百姓怎能安居乐业?社会怎能太平?

      乙:晁盖等人劫取生辰纲是合理的。因为生辰纲是不义之财,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它被用与封建官僚之间互相贿赂,人民将它夺回来是正确的。《水浒传》的作者对劫取生辰纲也是抱有肯定的态度的,晁盖等人劫取生辰纲是替劳动人民出了一口气。

      丙:智取生辰纲,是梁山好汉们轰轰烈烈的事业的发端。但是晁盖一伙,做下这桩弥天大案后坐地分赃,晁盖、吴用等回了晁家庄园,三阮则“得了钱财,自回石碣村去了”。随后并没听说他们有济贫的打算,也没见他们准备扯旗造反,如果不是东窗事发,保不准他们真的就此安心做了富家翁,一世快活。因此,这桩大案,打劫的固然是不义之财,但其实质,说穿了,就是一次黑道行动。由此可知,劫取生辰纲是晁盖等人出自人性原始的贪婪,夺得贪官的财物以图自身受用罢了。

      2.杨志和吴用的斗智让人想起了《三十六计秘本兵法》。《兵法》云:“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变理,机在其中”。三十六计有:

      (1)胜战计:①瞒天过海;②围魏救赵;③借刀杀人;④以逸待劳;⑤趁火打劫;⑥声东击西。

      (2)敌战计:①无中生有;②暗度陈仓;③隔岸观火;④笑里藏刀;⑤李代桃僵;⑥顺手牵羊。

      (3)攻战计:①打草惊蛇;②借尸还魂;③调虎离山;④欲擒故纵;⑤抛砖引玉;⑥擒贼擒王。

      (4)混战计:①釜底抽薪;②浑水摸鱼;③金蝉脱壳;④关门捉贼;⑤远交近攻;⑥假道伐虢。

      (5)并战计:①偷梁换柱;②指桑骂槐;③假痴不癫;④上屋抽梯;⑤树上开花;⑥反客为主。

      (6)败战计:①美人计;②空城计;③离间计;④苦肉计;⑤连环计;⑥走为上策。

      3.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本文运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几计?

      明确:瞒天过海——伪装客商;暗度陈仓——走小路;以逸待劳——林中休息;声东击西——吴用下药;浑水摸鱼——偷酒;抛砖引玉——送枣;欲擒故纵——不肯卖酒;走为上策——劫走生辰纲;釜底抽薪——断了杨志的求官之梦。

      附: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智取生辰纲》是从文学名著《水浒传》中节选出来的文章,篇幅比较长,并且文白参半,方言较多,这些都增加了学生阅读的难度。另一方面,文章情节跌宕起伏,饶有趣味,易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整节课围绕“智”字进行,让学生在理清情节的基础上,分别概括双方的智慧所在,在感受故事中双方智慧碰撞的同时,学生的智慧也在课堂中激荡,体会到了智慧带来的乐趣。针对九年级学生的特点,激发兴趣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阅读方法的点拨。例如,在理清情节的时候,提醒学生学习在较长篇幅的文章中筛选信息。这样,学生容易在课堂上吸收有效信息,在实际阅读中提高学习的效率。本课应重点探究吴用智取的表现,但就效果看,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而这一问题学生也比较难回答,以后可以一笔带过。此外,本课文学性不够。建议今后学习小说的重点可以落在小说的写作技巧方面,并加强在阅读中的文章体验,以增强课堂的文学性特征。至于小说的情节性内容则让学生简要地概括即可。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范进中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三顾茅庐》名师教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下一篇:《苏州园林》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