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329  2018-11-27
标签: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傅雷家书两则 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庸碌、凭吊、扶掖、谀词等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2.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才是真正的“坚强”。 

3.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浓浓父爱。 

2.理清傅雷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线索,从而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领悟突破挫折和成功、以平和心态面对现实和过去、以积极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境地。 

2.理解父子之爱、朋友之谊、知己之情的交融。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读懂两封家书,体会到其中不同的期望和情感。 

2.认识到个人的成功、事业的胜利和国家的荣誉之间的关系。 

◆难点 

1.能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坚强”的双层内涵。 

2.学会给亲人写信,婉转并诚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突破理解“朋友”的内涵。 

课前预习:

解决字词;查找傅雷、傅聪父子的资料,有条件可以欣赏傅聪的钢琴曲。 

文学常识

傅雷(名时地评作)傅雷一生创造了三个第一:中国当代翻译界第一人;培养教育了世界一流的钢琴家傅聪;文革中以死抗争的第一名人。

1.傅雷作为一个翻译家,别人说“没有他,就没有巴尔扎克在中国”,他译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深深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作为音乐鉴赏家,他写下了对贝多芬、莫扎特和肖邦的赏析;作为文学评论家,他对张爱玲小说的精湛点评,为学界作出了文本批评深入浅出的典范;他写给长子傅聪的家书《傅雷家书》自80年代出版至今,已经感动了数百万读者。

2.1957年,为人坦荡、禀性刚毅的傅雷被打成“右派” 。“文化大革命中”,傅雷又遭受残酷迫害。1966年9月3日凌晨, 58岁的翻译大师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殴打、凌辱,坐在自己的躺椅上吞服了巨量毒药,辗转而亡。两小时后,他的夫人朱梅馥从一块浦东土布做成的被单上撕下两条长结,打圈,系在铁窗横框上,尾随夫君而去。 二人双双含愤自尽,悲壮地走完了本不该走完的一生。

傅聪1934年3月10日生于上海一个充满艺术气氛和学术精神的知识分子家庭。七岁半开始学钢琴,19岁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后赴波兰留学,以优异成绩提前毕业于华沙国立音乐学院。在六、七十年代的二十年间,傅聪举行了约2400场独奏音乐会;录制了约50张唱片。 他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四十七年,获得“钢琴诗人”的美名。

由于父亲的“问题”,傅聪被迫于1958年底移居英国伦敦,当时这被称为 “叛国投敌”。在遭受冤屈20多年后,傅雷夫妇1979年4月得以平反昭雪。傅聪也应邀回国参加父母的平反大会和骨灰安放仪式。 

傅聪是钢琴天才,更是中西文化共同培育出的旷世的钢琴诗人。《傅雷家书》也许能够使我们理解今日炉火纯青的傅聪其成长背后的音乐之外的许许多多......

读P.243名著导读

《傅雷家书》,摘编了1950年至1966年间傅雷先生及其夫人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180多封家信,其中大部分是写给后来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大儿子傅聪的信件。在信中,父子俩一起讨论艺术,研究乐曲的内涵,交流对事物的看法,虽无母子通信时那种嘘寒问暖,但他们之间的默契却是其他无论什么都无法代替的。正如傅雷在给傅聪的信中这样说道:“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的一些青年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从中我们可以得知,贯穿全书的情意,就是要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而且,从这些“长篇累牍”中,确可见一个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并且不断地以一个长者的人生体验、艺术心得与生活智慧作为孩子的明灯,处处闪耀着深刻隽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世上有一种座无形的桥,这一座桥便是成长的桥,它是父母用自己的青春为子女搭建的一座生命之桥,是用希望和奉献搭起的一座通向成功和幸福之路的桥。傅雷和他的夫人便为他们的儿子搭起了这样一座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傅雷家书两则。

二、探究生趣

(一)自读课文思考三个问题:

1.这两封家书,分别是针对儿子什么境遇(心境)而写的?作者写这两封家书的目的分别是什么?2.这两封家书,作者分别以什么样的风格展现出对儿子的舐犊之情?3.请你说说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引导学生分析,完成板书(见课本)

明确:

问题1: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第二封信,写在儿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

问题2:前者,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后者,则满怀欣喜,激情洋溢。前者偏重理性,后者充满感情。

问题3:希望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二)理解“坚强”“赤子之心”“孤独”

1.“坚强”一词在词典里的含义是: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文章却赋予它更多的意义。你认为该词在本文中如何理解?

结合原文:第一封信: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展开全文阅读
第二封信: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在傅雷看来,坚强,既是能够面对人生挫折、情绪跌宕,更是能够正确对待掌声、赞美,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宠辱不惊,胜不骄,败不馁。 

2.“坚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赤子之心。“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赤子能够保持心灵的纯洁,能够无惧孤独,才是人性中最可贵的无坚不摧的坚强。”

3.如何理解“赤子之心”与“孤独”

当代哲学家周国平则说过,孤独、寂寞和无聊是三种不同的境界,分别属于精神、感情和事务的层面;只有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对精神与灵魂有着执着追求的人,对人间充满挚爱的人,才可能体验真正的孤独;孤独产生于爱……傅雷对孤独的理解,与之和而不同。

傅雷说:“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正因为赤子之心是最纯洁的,它不含私心杂念,没有欲望纷争,只容纳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所以“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现实生活也许境遇不佳、缺少知音,甚至会遭到误解和排斥,身边的世界让他孤独;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与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和朋友。这心灵的朋友,这精神的世界,足以让他无惧身边的孤独,永远不感精神的孤独!周国平说“孤独产生于爱”,傅雷说“爱让赤子不孤独”,实在是异曲同工。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请举例加深理解。

贝多芬、梵高、托尔斯泰、陶渊明……

(三)语句品味

1.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这是什么论证方法?

这两句,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比喻论证。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要学会用平常心去对待生活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保持心理平衡,这样才不至于受到伤害。

2. 就是要你把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就“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这时候,即使亲历过战斗的人,纵有万千感慨,也不会再像当初那样身不由己、欲死欲活。这个比喻,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所有“过来人”回首“过来事”的心情——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

(四)傅雷在给儿子的另一封信中曾经说过:“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从这两封信来看,这种“父子如朋友”的境界体现在哪里?

“朋友”的意义,首先在于感情上、精神上的互相理解与慰藉。当傅聪情绪消沉时,可以毫无顾虑地向父亲倾诉,而父亲并没有高高在上、横加训斥,或者说些教条式的训诫。相反,他能够充分理解儿子的痛苦,首先尽力地安慰他,让儿子觉得温暖、放心;然后娓娓而谈,以十分平等的口气给他提出一些人生的忠告。朋友的境界,还在于志同道合,互为知音。傅雷与傅聪对音乐艺术有许多共同的感受可以交流,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借鉴,这也是“父子如朋友”的体现。

三、总结固趣

这是两封普通而又不寻常的家书:普通,在于它们是一位父亲写给身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内心告白;不寻常,在于这两封家书,从儿子的日常生活出发,既给予儿子艺术的教诲,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傅雷和傅聪,已经超出父子、朋友的界限,成为艺术上、思想上的知音。 

 

任娟

标签: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傅雷家书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孤独之旅》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下一篇:《曹刿论战》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