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813  2018-11-29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蜀相》优质课教学设计
师:今天我们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中杜甫的一首名诗《蜀相》。这一单元的教学要求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师:如果让你用“一个( )的杜甫”介绍作者,你会在括号里填什么词或词组?为什么填这个词或词组?

      生一:我填的是“一个可怜的杜甫”。因为他才华横溢,却没有得到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

      生二:我填的是“一个有才气的杜甫”。应为他写了许多有名的诗作,被人们称为“诗圣”。

      生三:我填的是“一个历经磨难的杜甫”。杜甫生活在唐朝晚期……

      师:是唐朝晚期吗?

      生:是由盛转衰时期。

      生三: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亲历战争,了解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自己也在战争中东奔西走。

      生四:我填的是“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我记得他有这样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写过《三吏》《三别》等反映残酷兵役给人带来痛苦的诗文。

      生五:我填的是“一个爱国的杜甫”。杜甫许多诗篇表现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无比热爱之情, 字里行间渗透着爱国的热诚,如《春望》,描写了沦陷后的长安城池残破、杂草丛生的荒凉景象,以及因战乱不休、家人音讯隔绝而引发的愁苦心情。

      生六:我填的是“一个不得志的杜甫”。他渴望报效国家,但统治者并没有给他机会。

      师:看来大家对杜甫有较深的了解。请同学们看注释,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生:公元760年。

      师:哪位同学能简单介绍这一年前后杜甫的情况?

      生一:他刚到成都,到成都躲避战乱来了。

      生二:当时安史之乱好像结束了……

      师:安史之乱哪一年结束的?

      生二:记不清楚了。

      师:有谁记得?(同学们摇头。)安史之乱755年爆发,762年结束。看来大家对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还不算特别了解,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下。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当时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令他忧心忡忡,苦闷彷徨。

      【点评:一切文学皆人学;一切文学皆时学。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歌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知其人,方能解其言”,因此,学诗赏诗须先对作者的人生基调和时代背景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这对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极为重要。否则,是断难设身处地的体味其中妙处的。】

      师: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古代诗文,尤其要重视诵读。我们把这首诗齐读一遍,希望大家读准字音和节奏。

      生:(齐读课文)

      师:字音、节奏把握得较好,可惜语速太快了。大家说说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生一:是悲凉的。

      生二:应该比较伤感。

      师:该用怎样的语速读?

      生一: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师:我们再读一遍。

      生:(齐读)。

      师:比上一次好多了。我还想请我们班朗读水平最高的同学来读一读。同学们推荐一位。(同学们推荐)

      生:(被推荐的同学读课文,声情并茂,赢得掌声如潮。)

      师:读得非常有水平。

      【点评:“三分诗靠七分吟”,许多意境深邃的诗句,非吟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领略其韵味。朗读吟诵,其实是在有限的课堂里拓展学生无限的想像空间,让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在学生脑海里浮现、加工,展现一幅幅立体的图景,从而引导学生步入诗境,使他们如见其景,如见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达到与诗人间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融。】

      师:诗言志。我们读诗,要学会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将全诗表达的情感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诗中哪个字?

      生一:我会想到诗中的“寻”字。

      师:为什么?

      生一:因为作者表达的是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寻”能表达这种感情。

      师:有多少人认为是“寻”字?请举手。(约三分之一的学生。)

      师:没举手的同学想到的是哪一个字呢?

      生二:我觉得是“泪”字。因为全诗表达得是作者的惋惜之情,为诸葛亮出师未捷而惋惜,为不得志的英雄而惋惜。


展开全文阅读
      师:同意这种观点的同学有多少?(近半数同学举手。)

      师:这首诗作者表达的正是这两种情感:景仰之情和惋惜之情。

      【点评:诗歌跳跃性强,整体把握情感走向,旨在启发学生用想像去连缀和补充被省略的内容。诗歌最富灵气。诗的灵气在于简洁,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而灵气就在空白间。读诗就要读出“空白”,读出诗人的情感主调来。】

      师:接到上课的邀请后,我让同学们提出疑问交给班长。昨晚,班长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发给了我,归结了一下,同学们大致有五个问题(投影):

      ⑴此诗写诗人在诸葛祠凭吊,为什么题目用“蜀相”而不用“诸葛祠”?

      ⑵“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为什么用“自”与“空”字,好在哪里?

      ⑶“锦官城外柏森森”中的“柏”有什么特殊用意吗?

      ⑷颈联上下句的关键词的分别是什么 ?为什么从这个角度概括诸葛亮的功绩?

      ⑸“英雄”包括杜甫吗?为什么诸葛亮的结局“长使英雄泪满襟”?

      师:下面请同学们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稍后我们进行交流。

      生:(前后左右相互讨论,约6分钟。)

      师:哪位同学谈谈第一个问题?

      生一:标题改为“诸葛祠”不好。我认为本诗表达的感情是对诸葛亮的景仰。

      生二:全诗着眼点在诸葛亮这个人,而不在诸葛祠这个地,如果用“诸葛祠”立意就偏了。

      师:同学们说得有道理,许多专家也这样解读。不过老师有另外一种看法,提出来供大家参考。题目用“蜀相”,说明杜甫在意的是诸葛亮的政治身份。杜甫当时身处乱世,渴望有圣君贤相来匡扶摇摇欲坠的大唐江山。再说,“做贤相”是杜甫的志向,可惜自己报国无门,功业未就,所以选此角度能抒发个人的郁闷和隐痛。这个视角,使“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惜痛之情表达得更为淋漓尽致:圣主良相,千载难逢的一对绝配,仍然壮志难酬,可知天道弄人,后世怀才不遇者的伤痛是不是更深呢?

      师:谁接着发言?

      生三:我说说“自”和“空”字的妙处。我觉得这两个字写出了诸葛祠庙荒凉的景象,与作者的心境相符。

      生四:我认为“碧草春色”“黄鹂好音”不能算荒凉,应该是“春意盎然”。诗人要表达的意思是,景再好,我也无心欣赏。

      师:这是什么写作手法?

      生四:是反衬,以乐景反衬哀情。

      师:有多少人同意这种意见。(三分之二的同学举手)

      师:我也赞同这种理解。在士大夫类的潜意识里,芳草本为贤者设,赞歌只为英雄唱,红花绿叶,芳草美人,方相得益彰。眼前的武侯祠,尽管碧草依然映阶,黄鹂还在啼鸣,可诗人想到和这生机勃勃的一切相衬的诸葛武侯类人物却不复存在,因而心中涌起无限的感伤和凄凉。物故人非,观眼前景,思祠中人,再美的芳草也只是应和季节漠然映阶,无所期盼;再是动听的黄鹂的啼鸣,也失去了应有的和谐和惬意。所以,诗人才有“自”“空”二字的深沉感慨。

      师:“柏森森”中的“柏”有什么特殊用意吗?

      生五:“柏”这个意象在古代诗歌中象征着坚强、忠贞,正好可以烘托诸葛亮的形象,如果用“树”就无法表达出这种效果。

      师:回答得不错,能结合意象特殊含义分析,有水平。颈联上下句的关键词的分别是什么?从这个角度概括诸葛亮的功绩?

      生一:我认为上联是“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侧面映衬诸葛亮的才智。下联是“开济”。“开”指帮助刘备开国,“济”指辅佐刘禅继位。这表达出作者对诸葛亮的敬仰。

      师:其他同学同意这种说法吗?

      生二:我认为是“天下计”和“老臣心”。“天下计”说明他的雄才大略。“老臣心”说明他忠心耿耿,无私报国。

      师:历代文人有不少人赞美诸葛亮,比如河南南阳市的卧龙岗有一副对联这样评价诸葛亮:“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诸葛亮可赞美的东西很多,作者为什么选取“天下计”和“老臣心”这两点呢?

      生三:说明杜甫特别欣赏他这两点。

      师:为什么呢?

      生三:(摇头。)

      师:请同学们结合诗题和作者的生平理想思考。

      生四:是要突出诸葛亮“蜀相”的身份特点吧。上联突出他身为人臣能“尽智”,下联突出他历刘备父子二朝,忠心不二,彰显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质。对一代名相无以伦比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师:大家同意吗?

      生:(大多数)同意。

      师:为什么选取这一角度?老师揣摩可能有以下因素:其一,杜甫的志向是当一名臣相,杜甫有这样的诗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意思是辅佐皇上,使之成为堪与历史上的尧舜相比肩的有道明君,让老百姓过上男耕女织、秩序良好、民风淳朴的生活。可惜理想落空,他觉得诸葛亮做的正是他想做的。其二,当时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能臣,缺乏尽忠,没有能臣,让杜甫担忧。因此,他瞻仰诸葛祠,着力强调的正是诸葛亮的“贤相”风范。

      师:“英雄”具体指哪些人?为什么诸葛亮的结局“长使英雄泪满襟”?

      生一:我认为指像诸葛亮一样忧国忧民但壮志未酬的人。

      师:包括杜甫吗?

      生一:包括。

      师:为什么诸葛亮的结局“长使英雄泪满襟”?

      生一:因为许多人与诸葛亮经历相似,也壮志未酬,他们甚至还不如诸葛亮,如杜甫,尽管想当贤相,却不得重用,只有仰慕别人的份,因此必然会“泪满襟”。

      师:分析得在理。《唐诗钞》中就有这样的批注:“公之为武侯恨,正所以自恨也。”杜甫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怀抱,实际上也唱出了普天下壮志难酬者的心声。比如四十多年后,中唐时革新派首领王叔文在“永贞革新”失败时就曾吟诵这两句诗抒怀;几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因国事忧愤成疾,临终时也是吟诵这两句诗,三呼“渡河”而逝。这些都说明了杜甫这首诗的成功,显示了杜诗的魅力。清人邵子湘评论这首诗的后四句说:“自始至终,一生功业心理,只用四语括尽,是如椽之笔。”

      【点评:诗言志,诗歌其实是作者心志的外显。作者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对内心有了梦想、思索、困惑、迷茫、觉悟、感慨、痛苦、喜悦……凡此种种,积蓄日久,必有一吐而后快的冲动,于是诉诸笔端、化为文字。读这些文字,与文本对话,本质上也是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渴望听懂作者心声,渴望做作者知己的精神追求。文本作为一种召唤结构,在让学生分享作者有关人生、自然、社会、内心的种种经验的同时,又在不断地勾起学生原有的关于人生、自然、社会、内心的种种经验。这勾起的种种经验,足以让学生产生一吐而后快的冲动,这正是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追求过程中,师生视界的沟通、汇聚、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纠正,并产生新的视界,让真理的探求不断增加新的可能性。这种过程,正是学生在平等话语权下,自我品读,自我表达,积极鉴赏、领悟体会的过程,是“一种思想、观念不断碰撞,精神、情感不断交流,理想、信念不断生成的过程”,也是学生感受快乐,享受学习的过程。如此,学生身处课堂所感受到的不是压抑而是幸福,不是枯燥而是萦绕于生命周围的浓浓诗意。】

      师:诗人在长期的创作中,会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包括选材,包括意境等等。大家看下面三首诗,请大家判断一下,哪一首是杜甫的作品?(投影) 

许仙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蜀相》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电影《熔炉》赏析点评
下一篇:郅都者,杨人也。以郎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