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791  2018-12-03
标签: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语文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词二首:忆秦娥娄山关、沁园春雪 教学设计
1词二首

      毛泽东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素养,尤其对古典诗词有强烈的爱好。他的一生,不仅在临窗伏案时,而且在戎马倥偬(kǒnɡ zǒnɡ)间,也不辍吟哦或默诵。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生活条件变好了,欣赏起古诗词来更加酣畅淋漓,于日理万机之余,几乎全部的时间都用在诗词之上。可以说,古典诗词成了他审美趣味的中心,至少是中心的一个方面吧!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忆秦娥·娄山关》和《沁园春·雪》。

      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能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词;理解词的主题。(重点)

      2.学习写景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体会凝练含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难点)

      3.树立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心。(重点)

      ●第一课时●学习《忆秦娥·娄山关》

      一、新课导入

      词,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又称曲子词、诗余、乐府、长短句等,都能合乐歌唱,盛行于宋代。最初的词,有的按词制调,有的依调填词;后来主要是依调填词。曲牌的名称叫词牌,如“浪淘沙”“水调歌头”“沁园春”等。每个曲牌名都限定了这首词的句数、字数、平仄、对偶及用韵等。曲调(及词牌)和词的内容往往没有什么联系,词牌指填词时所依的乐调。所以写词(也叫填词)时往往在标出词牌后再加上一个标题。例如《忆秦娥·娄山关》,“忆秦娥”是词牌名,“娄山关”是标明所吟咏的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的这首词。

      二、自主学习(一)——预习与展示

      1 生字注音

      咽:

      1.(yè):声音受阻而低沉。如:哽咽,本文取此义。

      2.(yān):口腔后部主要由肌肉和黏膜构成的管子。如:咽喉。

      3.(yàn):使嘴里的食物或别的东西通过咽喉到食道里去。如:咽唾沫。

      2 生词注解

      雄关:雄伟险峻的关隘,此指娄山关。

      漫道:别说,不要说。

      如铁:像铁一样牢固,难以攻破。

      苍山如海:指深绿色高低起伏的一座座高山,像大海涌起的波涛。

      残阳:日落时残存的晚霞。

      3 作者名片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的讲话稿收在《毛泽东选集》(共五卷)里,他的诗词收在《毛泽东诗词选》里,他撰写的新闻消息收在《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里。

      4 背景追溯

      1935年1月,红军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领导,推选毛泽东同志为政治局常委。会后,又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从而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率领的第一方面军离开遵义,挥师北征,越过娄山关,经桐梓,四渡赤水河,与贵州军阀王家烈部展开激战,夺得娄山关。这时(1935年2月),毛泽东写了这首《忆秦娥·娄山关》词。

      三、自主学习(二)——合作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思考:

      1 上片:写红军在______战斗中______的情景。

      【点拨明确】娄山关   行军

      2 下片:写战斗_____后红军______娄山关的情景。

      【点拨明确】结束  越过

      (二)深层理解

      研读重点句子。

      1 对“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如何理解?(要抓住词作的写作背景、时间来理解。)

      【点拨明确】娄山关地势很高,西风吹得猛烈,大雁在辽阔的天空中凄厉地叫着,寒霜满地,残月挂在天空。该句将西风、雁鸣、白霜这些云贵高原上特有的景物集中起来,点出了行军的季节,清晨则点出了时间。

      2 对“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如何理解?

      【点拨明确】雄关:地势险要故而显得雄壮的关隘,即指娄山关。这二字点题,写出了娄山关之险要,是为了反衬红军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的自豪。而今:如今。迈步:跨步,大踏步。越:越过。从头越:从头上跨过去。“而今迈步从头越”形象地勾画出红军跨越娄山关的雄姿,表达了胜利的豪迈。这两句艺术地反映了遵义会议这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给革命带来的巨大变化。

      3 对“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如何理解?

      【点拨明确】用了比喻,把山比作海,以血形容太阳;象征义,体现诗人浩瀚如海的胸怀,表现革命前途虽波澜壮阔,但还会有许多艰难险阻,还会有流血牺牲;前句大气磅礴,后句悲壮奇丽,意境壮阔,亦喜亦悲,亦忧亦欢。


展开全文阅读
      (三)走进主题

      集体讨论诗歌的主题。

      【点拨明确】通过对娄山关军事行动的描写,歌颂红军排除万难、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预示着道路的曲折和前途的光明。

      (四)走进写法

      齐读全词,体会艺术特点。

      1 风格上,上片的悲凉沉郁与下片的雄劲豪放融成一体。

      2 手法上,明暗虚实巧妙结合。

      明:自然景物

      暗:革命精神

      实:行军的所见所闻所感

      虚:娄山关的激战

      3 以景传情,情景并茂。

      4 既炼字又炼句,以此构成意境,深化主题——词中的“碎”“咽”是炼字的范例,“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则是炼句的典型。

      四、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学习《沁园春·雪》

      一、新课导入

      播放《我爱你,塞北的雪》片段。由“滋润着返青的麦苗,迎春的花儿”的北方柔美、深情的雪,过渡到北方豪迈的雪。

      二、自主学习(一)——预习与展示

      1 生字注音

      沁(qìn)             分外(fèn)          妖娆(ráo)

      成吉思汗(hán)                            数风流人物(shǔ)

      2 生词注解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红装,原指妇女艳丽的服饰,这里指红日照耀着大地。素裹,原指妇女淡雅的服饰,这里指白雪覆盖着大地。

      分外妖娆:特别艳丽多姿。

      折腰:崇敬,倾倒。

      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意思是上天所骄纵宠爱的人。

      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

      数风流人物:称得上英雄的人物。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3 背景追溯

      1936年1月下旬,红军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准备渡黄河东征。2月初,毛泽东同志率部队到达陕北清涧县的袁家沟。这是一个离黄河不到半天路程的小山村。毛泽东同志在这里住了两个星期,2月下旬开始东渡黄河。在袁家沟期间,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他看到祖国雪后的壮丽河山,展望革命的灿烂前景,怀着战胜敌人的必胜信心,挥笔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三、自主学习(二)——合作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1 泛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2 分组读,再全班齐读一遍。

      3 学生自由朗诵后,请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朗读全诗,师生共评。

      4 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问题探究:

      (1)词的上阕主要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点拨明确】描写北国雪景。赞美了祖国大好河山,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词的下阕主要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点拨明确】议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今英雄,表达了作者作为人民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二)深层理解

      1 词的上阕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点拨明确】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互文,写视野的辽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2 作者对雪景的具体描写由哪个字领起?它统摄的宾语包括哪些句子?

      【点拨明确】由“望”字领起,它统摄的句子从“长城内外”到“试比高”。

      3 上阕末尾三句诗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字可以看出?这三句诗写出了怎样的意境?

      【点拨明确】虚景。从“须”字可以看出。作者通过想像展现出一幅绚烂多彩的美丽图景,写出了雪后景象的清朗、娇艳,象征着革命胜利后的祖国,有更加灿烂光明的前景,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4 下阕开头两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点拨明确】起过渡作用。前句承上,总括上阕写景;后句启下,总领下阕抒情。

      5 下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惜”字包含着作者的什么情感?

      【点拨明确】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惜”字肯定了这些英雄人物的功绩以及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巨大影响,但也委婉地批评了他们的不足,批评他们短于“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惜”字包含后来居上的伟大气概,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前人的坚定信念。

      6 词的下阕又是如何评论历史人物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伟大政治抱负?

      【点拨明确】用一个“惜”字委婉批评了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今朝的风流人物在武功与文治两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这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

      (三)走进语言

      1 赏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


展开余文
      【点拨明确】“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化静为动。“欲与天公试比高”一个“欲”字把“山”“原”人格化了。拟人手法的运用,生动地写出了“山”“原”雄心勃勃的精神面貌和昂扬奋发的气概。这不仅逼真地写出了大雪茫茫,天低野阔的雄奇景象,而且抒发了作者豪迈的感情。

      2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书中的“略输”改为“尽输”,句意表达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点拨明确】文采,本指辞采、才华,秦皇、汉武兼有文治,“略输文采”指才华稍差一些,在叹惋中有褒有贬,在肯定中指出不足,改后则变为全盘否定。

      (四)走进写法

      这首词是怎样将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点拨明确】这首词是一首雄壮的抒情诗。它的抒情是与写景、议论有机结合、浑然一体的。上阕写景,大气磅礴、气象雄浑,而又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河山的豪情,“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三句,更是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下阕议论,即上阕之景而生情,由祖国河山的壮丽,想到无数英雄为之倾倒,并对历代英雄加以评说而寓情于议,蕴含诗人对祖国的深情,以及充满自信的情怀。“俱往矣”由评论历史人物联想到当下。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写过一首题为《江雪》的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请同学们分析,这首诗与《沁园春·雪》在感情基调上有什么不同?

      【点拨明确】柳宗元因参加革新运动失败而遭贬,他的政治思想和远大抱负不能实现,内心的苦恼与愤懑反映在诗中,就是那个卓尔不群、孤芳自赏、“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而毛泽东的词作大气磅礴,格调高亢,充满了热爱祖国河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这种差别,主要是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境遇,特别是胸怀的阔狭造成的。 

彭海

标签: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语文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词二首: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最受点赞的网红少年,12分钟4次让座(温情)
下一篇:九(下)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过零丁洋、潼关怀古)精品教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