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文言文阅读翻译
阅读:617  2018-12-26
标签:文言文阅读翻译
《奇零草》自序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张煌言①

      余自舞象②,辄好为诗歌。先大夫虑废经史,屡以为戒,遂辍笔不谈,然犹时时窃为之。及登第后,与四方贤豪交益广,往来赠答,岁久盈箧。会国难频仍,余倡大义于江东,凡从前雕虫之技,散亡几尽矣。于是出筹军旅,入典制诰,尚得于余闲吟咏性情。及胡马渡江,而长篇短什,与疏草代言,一切皆付之兵燹中,是诚笔墨之不幸也。

      余于丙戌始浮海,经今十有七年矣。其间忧国思家,悲穷悯乱,无时无事不足以响动心脾。或提师北伐,慷慨长歌,或避虏南征,寂寥短唱。即当风雨飘摇,波涛震荡,愈能令孤臣恋主,游子怀亲,岂曰亡国之音,庶几哀世之意。

      乃丁亥春,舟覆于江,而丙戌所作亡矣。戊子秋,节移于山,而丁亥所作亡矣。庚寅夏,率旅复入于海,而戊子、己丑所作又亡矣。迨辛卯昌国③陷,而笥中草竟靡有孑遗。何笔墨之不幸, 一至于此哉!

      嗣是缀辑新旧篇章,稍稍成帙。丙申,昌国再陷,而亡什之三。戊戌,覆舟于羊山,而亡什之七,始知文字亦有阳九之厄也。

      年来叹天步之未夷,虑河清之难俟,思借声诗以代年谱。遂索友朋所录宾从所抄次第之而余性颇强记又忆其可忆者载诸楮端共得若干首。不过如全鼎一脔耳。

      嗟乎!国破家亡,余谬膺节钺,既不能讨贼复仇,岂欲以有韵之词,求知于后世哉!但少陵当天宝之乱,流离蜀道,不废风騷,后世至今,名为诗史。陶靖节躬丁晋乱,解组归来,著书必题义熙④。夫亦其志可哀,其情诚可念也已。然则何以名《奇零草》?是帙零落凋亡,已非全豹,譬犹兵家握奇之余,亦云余行间之作也。时在永历十六年,岁在壬寅端阳后五日,张煌言自识。.

      【注】①张煌言(1620~1664),浙江鄞县人。抗清将领,后被清兵捕获,拒降而死。②舞象:古代一种武舞,后世以舞象代指成童,成童即十五岁以上。③昌国:今浙江舟山。④义熙:晋安帝年号。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入典制诰 典:掌管 B.余谬膺节钺 膺:心胸

      C.虑河清之难伺 伺:等待、期待 D.陶靖节躬丁晋乱 丁:遭逢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尚得于余闲吟咏性情 于其身也,则耻师也

      B.而戊子、己丑所作又亡 矣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C.年来叹天步之未夷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D.然犹时时窃为之 吾属今为之虏矣

      16.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叙述了作者在明朝覆亡前后诗歌创作、诗稿存失的情况,以及《奇零草》艰难成集的过程。全文一唱三叹,富于情感。

      B.文章第三段以时间为顺序,叙述了从丁亥到辛卯年间诗稿屡遭劫难的情形,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叹惋、绝望之情。

      C.作者笔下的杜甫、陶潜等历史人物,都经历了急剧动荡的年代,遭受过厄运的打击,他们的志向和情操使作者深受感动。

      D.作者靠“索”“忆”只得了所有诗作的一部分,但他依然要编成诗集,这是因为作者是想借“声诗”以代年谱,以诗集的完成作为自己生平的总结。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遂 索 友 朋 所 录 宾 从 所 抄 次 第 之 而 余 性 颇 强 记 又 忆 其 可 忆 者 载 诸 楮 端 共 得 若 干 首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会国难频仍,余倡大义于江东,凡从前雕虫之技,散亡几尽矣。(4分)

      (2)迨辛卯昌国陷,而笥中草竟靡有孑遗。何笔墨之不幸,一至于此哉!(4分)

      [答案]

      14.B 膺:接受、担任

      15.C 都是取消句子独立性。A.于:介词,在;介词,对于。B. 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因果,就,因而。D.为:动词,写作;介词,表被动,被。

      16.B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叹惋、绝望之情”夸大其词。文章第三段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叹惋、伤痛”之情,而非“绝望”之情。

      17.遂索友朋所录/宾从所抄/次第之/而余性颇强记/又忆其可忆者/载诸楮端/共得若干首(断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18.正确的标点是:遂索友朋所录,宾从所抄,次第之。而余性颇强记,又忆其可忆者,载诸楮端,共得若干首。不过如全鼎一脔耳。

      18.(1) 适逢国家灾难接二连三,我在江东倡导抗清大义,凡是以前一展雕虫小技的诗歌几乎丢失殆尽。(“频仍”“雕虫之技”“散亡”各1分,句子大意1分。)


展开全文阅读
      (2)等到辛卯年位于浙江舟山的昌国被攻陷,书箱中的草稿竟然一篇也没有留下。为什么文字的不幸,竟然达到这种地步!(“笥”“草”“靡有孑遗”各1分,句子大意1分。)

      [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

      我自十五岁以来,就喜欢写作诗歌。先父担心我荒废经史的学习,多次拿这件事来劝诫我,我于是就放下笔不再写诗了,然而还是有时偷偷地写诗。等到科举考中之后,我和四面八方的贤士豪杰结交也就更广泛了,来来往往的诗文赠答,时间长了,诗稿竟然填满了箱子。适逢国家灾难接二连三,我在江东倡导抗清大义,凡是以前一展雕虫小技的诗歌几乎丢失殆尽。从此,不管是在军队出谋划策,还是入朝掌管起草诏令,还能够在闲暇之时吟诗作对。到清军渡江南下,长短不一的诗歌和奏章的草稿以及起草的诏令,一切都付与战火之中,这确实是文字的不幸啊!

      我从丙戌年就开始在海上飘荡,至今已经十七年了。这期间忧虑国家思念家乡,为处境困窘悲伤,为动荡不安的局势忧愁,无时无事不足以扣动心弦。有时领兵北伐,意气风发放声高歌,有时避让清军向南征讨,在寂静之时空旷之地,低声吟唱。每当风雨飘摇和波涛震荡之时,这些更加令孤独的臣子怀想旧主,令出行在外的游子想念亲人,难道这些诗篇是什么亡国之音吗?或许寄托了忠贞臣子的哀世之意吧!

      丁亥年的春天,我的船在长江中倾覆,丙戌年创作的诗歌也随之丢失了。戊子秋日,驻军平冈山,丁亥年的诗稿又散失了。庚寅夏天,率兵再次入海,戊子、己丑两年写作的诗歌又丢失。等到辛卯年位于浙江舟山的昌国被攻陷,书箱中的草稿竟然一篇也没有留下。为什么文字的不幸,竟然达到这种地步!

      接着这以后,我才编辑新旧篇章,渐渐地编成卷册。丙申年,昌国第二次陷落,诗稿丢失了十分之三。戊戌年,我在羊山一带翻船,诗稿丢失了十分之七,这才知道文字也有遭天灾的厄运呀。

      近些年来,我悲叹国运艰难不安定,期待乱世平定如同盼望黄河变清一样的困难,想着借助诗歌来代替年谱。于是索要亲朋好友他们收录的,宾客随从抄录的诗歌,一一加以编次。我的记性很好,又把能够回忆起的旧作,记载在纸上,共得到若干首。这些也只不过像整锅肉中的一块而已。

      唉!国破家亡之际,我又不合情理地担任将帅,既然不能讨贼复仇,难道却想凭借诗作闻名后世吗?只是杜甫面临天宝之乱,在蜀地漂泊奔波,始终没有荒废诗歌创作,从那时到现在,他的诗都被称为诗史。陶渊明亲身遭逢晋乱,辞官回家,写诗作文必定写上晋安帝义煕的年号。他们的志向令人悲痛,他们的真情的确令人怀念。既然这样,那么我的诗集为什么要取名为《奇零草》呢?这是因为卷册稀稀落落大量散失,已经不是全貌,譬如兵家握奇阵中的余阵,又可以用来说 明这些都是我在军旅之间所创作的。南明桂王永历十六年,岁次壬寅,端阳节后五日,张煌言自叙。
标签:文言文阅读翻译 奇零草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甪直古镇(陈祥书随笔)
下一篇:王承元者,承宗弟也。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