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文言文阅读翻译
阅读:1686 2019-01-08
标签:
文言文阅读翻译
恒山游记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明]乔宇
北岳在浑源州之南,纷缀典籍,《书》著其为舜北巡狩之所,为恒山。《水经》著其高三千九百丈,为元岳。《福地记》著其周围一百三十里,为总玄之天。予家太行白岩之旁,距岳五百余里,心窃慕之,未及登览,怀想者二十余年。
至正德改元,奉天子命,分告于西蕃园陵等,道经浑源。去北岳仅十里许,遂南行至麓,其势冯冯煴煴,恣生于天,纵盘于地。其胸荡高云,其巅经赤日。余载喜载愕,敛色循坡东,迤岭北而上,是多珍花灵草,枝态不类;桃芬李葩,映带左右。山半稍憩,俯深窥高,如缘虚历空。上七里,是为虎风口,其间多横松强柏,壮如飞龙怒虬,叶皆四衍。从者云:“是岳神所保护,人樵尺寸必有殃,故环山之斧斤不敢至。”
其上路益险,登巅三里,始至岳庙。颓楹古像,余肃颜再拜。庙之上有飞石窟,两岸壁立,豁然中虚。相传飞于曲阳,今尚有石突峙,故历代凡升登者,就祠于曲阳,以为亦岳灵所寓也。然岁之春,走千里之民,来焚香于庙下,有祷辄应,赫昭于四方。如此,岂但护松柏然哉!余遂题名于悬崖,笔诗于碑及新庙之厅上。
又数十步许,为聚仙台。台上有石坪,于是振衣绝顶而放览焉。东则渔阳、上谷,西则大同以南,奔峰来趋,北尽浑源、云中之景,南目五台隐隐在三百里外,而翠屏、五峰、画锦、封龙诸山,皆俯首伏脊于其下。因想有虞君臣会朝之事,不觉怆然。又忆在京都时,尝梦登高山眺远,今灼灼与梦无异,故知兹游非偶然者。
注释:
①总玄之天:意谓总管北方的天界。②西蕃:指当时甘肃、青海一带的各少数民族。③园陵:帝王的墓地。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3分)( )
A.纵盘于地 纵:放纵,自由自在 B.枝态不类 类:像,相似
C.如缘虚历空 缘:沿着 D.奔峰来趋 趋:归附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想要游览恒山己经有二十多年了。皇帝改年号为正德,作者奉皇上之命去恒山通告此事,才得以游览。
B.这篇游记是按照由下而上的登山顺序来写的,先写从山麓仰望,再写在半山腰俯深窥高,最后又写山顶所见。
C.每年春天,从千里之外赶来的百姓,来到岳庙烧香,有求必应,因此岳庙显赫的名声传適四方。
D.篇末写作者由绝顶放览之所见联想到虞舜巡狩恒山接受北方诸侯朝见的故事,这使得恒山的形象越发庄严、神圣。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余载喜载愕,敛色循坡东,迤岭北而上。(4分)
(2)、是岳神所保护,人樵尺寸必有殃,故环山之斧斤不敢至。(4分)
9.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写出恒山的灵异秀丽?(4分)
[答案]
6.答案:C。 (缘:攀援。)
7.答案:A。(“去恒山通告此事”有误,原文是“道经浑源。去北岳仅十里许”。)
8.(1)、我又惊又喜,后来我收起惊喜的表情,继续沿着山路向东,又沿岭北曲折向上。
(2)、这里的树是山神保护受的,谁要是砍松树一尺一寸,必定遭殃,所以山周围的人都不敢拿着斧头来砍。
9.花草树木;庙宇建筑
[参考译文]
北岳恒山在浑源州的南面,关于北岳恒山,典籍中多有记载:《尚书8226;舜典》记载,虞舜“巡狩至于北岳”,指的就是恒山;《水经》记载,“其高三千九百丈”是玄岳;《福地记记载,“著其周围一百三十里,为总元之天。”我家住在太行山西侧白岩山旁边,距离北岳 恒山500多里路,心中很是向往,但从没有登上去游览过,我怀着这个想法20多年。
到了正德改元年之际,(我)奉皇上之命向西北少数民族和看守园陵的官员、镇守山川的将领通告旧皇帝去世、新皇帝即位及改用新年号的事,中途经过浑源。距离北岳恒山仅仅十 里多路,于是南行到恒山山麓。山上云雾缭绕,气势雄浑。山势有高有低,有起有伏。恒山像人挺胸屹立,空中的云萦绕恒山飘动,为红日所经过。我一路上又惊又喜。我收起惊喜的 表情,向东面继续走去,顺着山岭向山上爬。山上多是奇花异草,枝态不一样;桃李芬芳, 景物互相映衬,彼此关连。我在半山停下来休息,向下看深处,非常之高,像是在虚无的空 间攀援经历天空。向上走了七里,前面是虎风口,这里多是一些粗壮的松柏像是巨龙一样, 叶子四处展延茂密,茂密得很奇怪。随从的人说:是这里的山神在保护,谁要是砍松树一尺 一寸,必定遭殃,所以山的周围斧斤从不敢至。
山上的路更加险,走走停停走了三里,才到了山顶岳庙。庙中有一座神像,我恭敬地朝 拜。庙之上有个叫飞石窟的地方,两岸石壁林立,中间缺了一大块。相传是那缺少的山石飞 到曲阳县去了,到现在还耸立在那,所以历代畏惧登山的人都前往曲阳祭祀,认为这也是北 岳神灵居住的地方。每年的春天,千里迢迢赶来的百姓,来到庙下焚香,有求必应,显耀的 名声传遍了四方。这样,(北岳神灵)哪里只是保护松树柏树呢!我于是在悬崖上题名,在碑 石及新庙的厅上提笔写诗。
又走了几十步,是聚仙台。台上有石坪,于是(我)在恒山最高峰上抖擞衣裳而放眼四 望:东面是渔阳山上谷,西面是大同以南山峰奔驰而来,归附,北面尽收浑源、云中之景, 南面极目五台山隐在三百里外,而翠屏、五峰、昼锦、封龙众山,都俯首伏脊在它的下面。 于是,我想起有虞君臣会朝的事,不觉心中忧伤;又回忆起在京都的时候,常常梦到登上高 山眺望远处,如今清清楚楚与梦境没有什么不同,所以知道这次游北岳绝非偶然呀。
标签:
文言文阅读翻译
恒山游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萧氏梅亭记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下一篇:
吴及,字几道,通州静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