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344 2019-03-28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鲁人版高二教学设计
李清照《声声慢》名师教学设计(高二选修)
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后期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
2、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学习古诗鉴赏中知人论世的方法。
3、体会李清照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乱离的哀愁,感悟李清照坚韧、孤高的灵魂。
【教学重难点】
1、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象,体会愁情,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2、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感悟词作愁的深刻意蕴和李清照孤高的灵魂。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文导入
中国古代有一位文化名人,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她是登峰造极娥沧海愁人,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她——就是李清照。这样一位千古才女,却有着万古愁心。她为何而愁呢?今天让我们一块走近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声声慢》,走近李清照。
二、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她出生于书香门第,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李清照十八岁时,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常一起投诗报词。北宋亡后,李清照夫妇被迫随人群逃难到江南。不久,赵明诚病逝,李清照独身漂泊江南,只身经历国破家亡的痛苦,在辗转流离中度过凄苦的晚年,却不忘关心国家大事。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内容以闺怨离愁为主,词风清丽柔媚;南渡后,内容以怀旧悼亡为主,词风凄婉哀愁。
三、配乐朗读《声声慢》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要求:①听准字音,注意节奏。②用心聆听,感受感情。③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2、学生自由朗读。
3、个别学生朗读。
四、整体感知
1、读罢此词,同学们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全词的感情?
明确:愁——词眼
2、词中哪些句子直接写了愁情?
明确: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五、诗歌赏析——如何写“愁”
既然如此,我们就抓住这个“愁”字,看看李清照是如何来写“愁”的。
(一)怎样入“愁”
词开头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直为词论家所盛赞,说其“创意出奇、卓绝千古”。现在我们就来品读一番。
1、“寻寻觅觅”,词人在寻觅什么?寻到了吗?
明确:可能是流亡以前的生活,可能是丈夫在世时的爱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者什么别的;寻觅无果。
2、“冷冷清清”,是描写什么的?
明确:环境(处境冷清、心境清冷)
3、“凄凄惨惨戚戚”,写出了李清照什么样的内心感受?
人到晚年,身体衰弱,情绪低落,苦挨着打发残年余岁(凄惨、悲戚)
这三句词从精神状态、生活处境到内心世界,层次清晰地慨括了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不幸经历和生活状况,以及在身体上和心理上所受的摧残。情感步步加深。
这样一来,李清照起笔给我们定下了一个什么样的感情基调?(悲苦愁绝)
这十四个字构成的七组叠字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不仅统领了全词内容,展现了凄凉、萧条的意境,而且具有回环跌宕的艺术效果,读起来富有韵律感。
(二)赏意象,品愁情
同学们都知道,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通过意象来传情达意。李清照在写“愁情”的时候,同样是借助一些意象来抒写。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赏意象,品愁情。
1、词中用了哪些意象?
淡酒 晚风 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2、这些意象是如何表现出愁情的呢?选择词中你能理解的意象进行赏析。可结合一下问题展开讨论:
这些意象我们曾经在哪些诗句中接触过?
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该意象有什么深刻的内涵。
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该意象所展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绘。
(小组合作探究)
①小组交流探讨(前后六个人为一小组)
②集体探讨(小组代表发言)
探讨明确:
酒 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酒是愁文化的象征。
风 渲染愁情
雁 象征悼亡之悲、怀乡之思
黄花 喻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
梧桐 一叶知秋,牵愁惹恨
细雨 雨滴梧桐,却敲碎人心(哀伤﹑愁丝的象征)
3、总结本词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冷清凄美的意境→传递出孤寂愁苦之情
梧桐 细雨
(三)为何生愁
当李清照沉浸在这种冷清凄美的意境中不能自拔之时,她发出了绝望地呼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的。让我们突破诗词的显性层面,走进作者苦闷,复杂的心灵,看看作者为何而生愁? (结合李清照生平进行思考)
展开全文阅读
明确:情愁--独居之寂寞
家愁--丧夫之哀
国愁--亡国之恨
六、全班朗读全词,体会愁之内涵。
七、归纳总结诗歌鉴赏的方法
1、知人论世
2、寻找直接抒情的句子
3、揣摩关键词语(叠词 、形容词)
4、通过意象来体会意境,感悟情感。
八、拓展阅读《点绛唇》《一剪梅》
九、结束语
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虽然我们不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但我相信,她已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留下了一座丰碑。
十、作业布置
1、背诵李清照的《声声慢》。
2、查阅唐诗宋词,试找出几个被赋予特定含义的意象,说说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鲁人版高二教学设计
李清照《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中考优秀考场作文片段集锦
下一篇:
仁宗皇帝,讳高炽,成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课程名称:
高中议论文快速构思(40分钟写满800字)
课程形式:12节课,14个word文档打包下载
是否收费:收费
有需要的,请添加尹老师微信13958889955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