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741 2019-04-04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写不完的草木,诉不灸乡情 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
执教:秀山县第一初级中学校 吕芸瑶
【教学目标】
1.探究文本语言,感受文本所传达的情感。
2.联系生活实际,抒写乡情。
【教学重点】
探究文本语言,感受文本所传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抒写乡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情
1.视频展示
2.故乡,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有:写不完的草木 诉不尽的乡情(板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阅读一组乡情文章,看看他们是通过什么样的语言来传达情感的。
二、群文悟情(草木寄情、语言传情)
(一)研读文本一《昆明的雨》
1、作者写《昆明的雨》是为了表达什么情感?在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想念昆明的雨。作者想念的只是雨吗,还有什么?浏览课文,圈出相关事物。
2、作者为什么要写雨中的、物、景、人、事?
明确:雨之精神写不出,以雨中的物、景、人、事写之。作者以这些在昆明的雨滋养下的景、物、人、事为载体表达了对昆明的想念。
3、作者的这种想念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传达出来的?请大家一起品读第8、9自然段,勾画相关语句并作批注。
提示:
散文的感情要适当克制,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
——汪曾琪
4、在汪曾祺的语言文字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乡情?
明确:汪曾祺(1920-1997),1939考入西南联大,在昆明度过了7年的韶华时光。尽管客居他乡,时局不定,物质艰苦,他却能很快入乡随俗,随遇而安,把昆明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因为这里有他的良师益友,这里开启了他的文学创作之路,这里还让他收获了爱情。“虽处艰难困苦之时,也可享受自由快乐的生活。”
小结:他以昆明的雨滋养下的物、景、人、事为载体,用最平淡的字眼、最普通的词语、最寻常的句子将生活中那寻寻常常的乡物,柔柔美美的乡音娓娓道来,如话家常,而这简单质朴的语言背后是对昆明生活温馨的回忆。
主要载体 语言特色 “我”的乡情
《昆明的雨》 仙人掌、菌子、杨梅…… 朴实、自然、有趣…… 对昆明生活温馨的回忆
(二)研读文本二、三《桂花雨》《乡愁》
1、小组合作探究:这两篇文章,作者以什么为主要载体,抒发了怎样的乡情,表达情感的语言又有什么特点?
阅读体验表:
主要载体 语言特色 “我”的乡情
《昆明的雨》 仙人掌、菌子、杨梅…… 朴实、自然、有趣…… 对昆明生活温馨的回忆
《桂花雨》
《乡愁》
2、认识乡情:
那一方水土,那一缕乡音,不仅牵动着每一个游子的思乡情愫,更坚定着每一个地方的文化自信。拥有独特文化意义的乡情,让中华民族之魂得以扎根,让中华民族文化得以弘扬和传承,它是中华文化独特的精神载体和情感归宿。
小结:这三篇文章通过独具特色的语言描绘乡物乡音,叙写乡人乡事,抒写乡思乡韵。汪曾祺回忆中的第二故乡是温馨、美好的,琦君记忆中的童年是快乐,甜美的;而余光中的乡愁却是深入骨髓的家国之思。在今天,乡情的文化内涵更为丰富,他还是我们对家乡的热爱,对国家、民族的爱恋,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
三、拓展陈情
你对这片生养了你的土地有着怎样的情思呢,请选择适当的载体传达你的乡情。80字左右。
(1)学生自主表达。
(2)展示评价。
四、学生总结
结束语:
二十年后的今天,当他乡已变故乡,重回故土,重返母校,我也有一些感受要与大家分享:
写不完的人间草木,读不够的喜怒哀愁。记得住那聚散烟云中,忘不了树叶儿和时光已溜走。记得住那风雨黄昏后,忘不了花儿和心灵已湿透。啊!恰似那遮不住的乡愁隐隐,流不尽的岁月悠悠。
吕芸瑶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全册字词整理
下一篇:
“错过”话题作文创新范文 (高三)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