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文言文阅读翻译
阅读:548 2020-02-21
标签:
文言文阅读翻译
太平新学在子城东南...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王安石
①太平新学在子城东南,治平三年,司农少卿建安李侯某仲卿所作。侯之为州也,宽而有制,静而有谋,故不大罚戮,而州既治。于是大姓相劝出钱,造侯之廷,愿兴学以称侯意。侯为相地迁之,为屋若干间,为防环之,以待水患。而为田若干顷,以食学者。自门徂堂,闳壮丽密,而所以祭养之器具。盖往来之人,皆莫知其经始,而特见其成。既成矣,而侯罢去,州人善侯无穷也,来求文以识其功。
②嗟乎!学之不可以已也久矣。世之为吏者或不足以知此,而李侯知以为先,又能不费财伤民,而使其自劝以成之,岂不贤哉!然世之为士者知学矣,而或不知所以学,故余于其求文而因以告焉。
③盖继道莫如善,守善莫如仁,仁之施自父子始。积善而充之,以至于圣而不可知之谓神。推仁而上之,以至于圣人之于天道,此学者之所当以为事也,昔之造书者实告之矣。有闻于上,无闻于下,有见于初,无见于终,此道之所以散、百家之所以盛、学者之所以讼也。学乎学,将以一天下之学者,至于无讼而止。游于斯,餔于斯,而余说之不知,则是美食逸居而已者也。李侯之为是也,岂为士之美食逸居而已哉?
21. 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 而 B.乃 C.且 D.则
22.对第①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太平州新学由李侯倡议并设计建造。
B. 太平州的旺族出钱建造了李侯官府。
C. 太平新学有田地和器具供学者劳动。
D. 李侯因治理太平有功被当地人感念。
23.第②段从“为吏者”写到“为士者”,分析其用意。(4分)
24.下列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就这是圣人之道流传、百家之说形成、读书人彼此称颂的原因。
B.就这是用来流传圣人之道、兴盛百家之说、让读书人争辩的方法。
C.就这是圣人之道离散、百家之说兴盛、读书人争辩不止的原因。
D.就这是散播圣人之道、形成百家之说、使读书人互相颂扬的方法。
25.第③段作者就兴建州学的目的表达了观点,对此作评析。(4分)
[答案]
21.(1分)B
22.(2分)D
23.(4分)先写“为吏者”反衬出李侯知道兴学且不费财伤民之贤,再写“为士者”知学却不知所以学,引出下文阐释“学的目的”,强调写作本文的用意。
评分说明:“为吏者”反衬及其对象1分,对象特征1分;“为士者”分析1分,与下文的关联分析1分。
24.(2分)C
25.(4分)作者认为立州学目的是统一士人的思想,即通过积累善来继承圣人之道,最终到没有争辩为止。一统思想有利于思想与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国家的治理与社会的稳定,但没有思想争鸣不利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评分说明:观点概括2分,评析观点正反各1分。
[参考译文]
太平新学校在内城东南,治平三年,司农少卿建安李侯定仲想建造学校。侯在州里为官,宽厚而有节制,为人沉静而有谋划,所以没有重大处罚和杀戮,而州里已经得到治理。这时大家族相互鼓励出钱,到李侯家里拜访,愿意兴办学校以迎合李侯心意。李侯于是为学校寻找地皮,修了几间房屋,并建了环堤,以防止水灾。又种了几顷田,以便让学生吃饭。从门到堂,宏伟壮丽,都是一些用来祭祀供养的器具。大概来来往往的人,都不知道它的由来,而只是见到它建成。学校建成后,李侯罢官离去,州人十分感念李侯,就请人写文章来记念他的功绩。
唉!学习不可以停止的风气,由来已久。世上为官之人也许不足以了解这个情况,但李侯早已知道,又不能劳民伤财,而让他们主动努力来做成这件事,难道不好吗!然而世上的读书人知道学习,却有时不知道为什么学习,所以我在他们找人写文章时趁机把这个道理告诉了他们。
大概继承大道不如做好事,做好事不如实行仁道。仁道的实施从父子开始。积累善行而充实它,到了圣人的境界却不自知称之为神。往上推广仁道,到了圣人感悟天道的境界,这是求学之人应该做的事。过去造字的人早已说明了这个道理。有的事情上面的人知道,却不被下面的人知道,有的事情有开端,却没有善始善终,这就是大道流散,百家兴盛,求学之人相互争辩的原因。在学校里学习,将一统天下求学之人,直到再无争辩。在这游学,在这吃饭,而我很高兴他们不知道,(他们)只以为是美食安居罢了。李侯做这件事,难道公仅仅为了他们美食安居而已吗?治平四年九月四日,临川王某记。[译者:尹瑞文]
标签:
文言文阅读翻译
太平新学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许孟容传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下一篇:
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