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文言文阅读翻译
阅读:4021  2019-04-26
标签:文言文阅读翻译
《宋史•张士逊传》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张士逊字顺之。淳化中,举进士,调郧乡主簿,迁射洪令。转运使檄移士逊治郪,民遮马首不得去,因听还射洪。安抚使至梓州,问属吏能否,知州张雍曰:“射洪令,第一也。”知邵武县,以宽厚得民。前治射洪,以旱祷雨白崖山陆使君祠,寻大雨,士逊立廷中,须雨足乃去。至是,邵武旱,祷欧阳太守庙,庙去城过一舍,士逊彻盖,雨沾足始归。

      改秘书丞,历御史台推直官。翰林学士杨亿荐为监察御史。贡举初用糊名法,士逊为诸科巡铺官,以进士有姻党,士逊请避去,真宗记名于御屏,自是有亲嫌者皆移试,著为令。中书拟人充江南转运使,再拟辄见却,帝独用士逊。再迁侍御史,徙河北。河侵棣州,诏徙州阳信,议者患粮多,不可迁。士逊视濒河数州方艰食,即计余以贷贫者,期来岁输阳信,公私利之。

      明道初,进中书侍郎兼兵部尚书。明年旱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宝元初,以兵部尚书入相,封郢国公。士逊与辅臣奏事,帝从容曰:“朕昨放宫人,不独闵幽闭,亦省浮费也。近复有献孪女者,朕却而弗受。”士逊曰:“此盛德事也。”康定初,士逊言禁兵久戍边,其家在京师,有不能自存者。帝命内侍条指挥使以下为差等,出内藏缗钱十万赐之。及简辇官为禁军,辇官携妻子遮宰相、枢密院喧诉,士逊方朝,马惊堕地。时朝廷多事,士逊亡所建明,谏官韩琦论曰:“政事府岂养病之地邪。”士逊不自安,累上章请老,乃拜太傅,封邓国公致仕。(节选自《宋史8226;张士逊传》,有删改)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庙去城过一舍       去:距离

      B.士逊彻盖 彻:撤去

      C.再拟辄见却 却:退却

      D.不独闵幽闭 闵:怜悯

      答案.C 根据“却”前面的“见”(表被动)可知,“却”应是“拒绝”“否决”的意思。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士逊做射洪县令的时候,安抚使到梓州去,问知州下属官员有没有才能?知州说张士逊的才干最大。

      B.张士逊认为,科举考试中与考官有亲戚关系的考生应该在另外的考场考试,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C.发生蝗灾,张士逊请求免除自己的官职应对天灾,皇帝没有答应,他之后又请求把自己的官职降低一等。

      D.张士逊上朝时遇上辇官带着家人拦住宰相、枢密院官员喧闹,他因马受惊而摔伤,随后不得不退休。

      答案.B B项理解有误。从文中来看,是张士逊在有亲戚参加考试时“请避去”。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转运使檄移士逊治郪,民遮马首不得去,因听还射洪。(5分)

      译文:转运使下文书调张士逊治理郪县,百姓遮住马头,让他无法离开,转运使于是听从百姓意见,让他回到射洪县续任。

      [注意关键词“檄”(下文书)、“移”(调动)“去”(离开)、“因听”(于是听从)等,句意1分]

      (2)士逊视濒河数州方艰食,即计余以贷贫者,期来岁输阳信,公私利之。(5分)

      译文:张士逊见紧挨黄河的几个州正缺乏粮食,就核算多余的粮食借给贫民,约定来年有了粮食再还到阳信,公私都感到非常便利。[关键词“方艰食”(正缺乏粮食)、“期”(约定)、“输”(送、还)“利”(感到便利)等,句意1分]

      8.从张士逊做地方官的经历可以看出他为官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①有治理才干,政绩突出;②宽厚处政,爱民忧民。(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题干要求概括张士逊做地方官时为官的特点,考生要以“做地方官”“为官特点”为筛选标准,去原文中筛选出关键信息,通读全文可知,原文主要介绍了他在射洪、邵武、阳信等地方为官的经历,从射洪百姓对张士逊的态度、其他官员对张士逊的评价、把余粮借给贫民约定来年再还等可以看出他很有才干,治理地方政绩突出,从张士逊亲自为民祈雨这一事迹中可以看出他爱民忧民。

      [参考译文]

      张士逊字顺之。淳化年间考中进士,调任郧乡县主簿,升任射洪县令。转运使下文书调张士逊治理郪县,百姓遮住马头,让他无法离开,转运使于是听从百姓意见,让他回到射洪县续任。安抚使到达梓州,问下属官吏有无才能,知州张雍说:“射洪县令,是才干最大的。”担任邵武县令,因为宽厚而受到百姓爱戴。以前他管理射洪县时,因天旱,他在白崖山陆使君祠祈祷下雨,不久就下了大雨,张士逊立在庭院中,等到雨下够了才离开。到这时,邵武县也发生了大旱,他又到欧阳太守庙祈祷下雨,庙距离城超过三十里,张士逊乘车去时去掉了车盖,到雨下足了才归来。

      改任秘书丞,历任御史台推直官。翰林学士杨亿举荐他担任监察御史。国家贡举最初使用把考生名字糊住的方法,张士逊担任诸科巡铺官,因为考进士的人中有自己的亲戚,就请求回避,真宗把他的名字记在御屏上,从此以后,凡是有与考官有亲戚嫌疑的考试的人都要另设考场,另派考官,这被写入法令。中书省拟定人担任江南转运使,拟定了两次都被否决了,皇帝独独任用了张士逊。两次升迁担任了侍御史,调到河北任职。黄河水冲击棣州,皇帝下诏把州府迁到阳信,商议的人担忧粮食太多,不能迁移。张士逊见紧挨黄河的几个州正缺乏粮食,就核算多余的粮食借给贫民,约定来年有了粮食再还到阳信,公私都感到非常便利。


展开全文阅读
      明道初年,升任中书侍郎兼任兵部尚书。第二年大旱,发生蝗灾,张士逊请求按着汉朝旧例下诏免除官职,未被答应。等到皇帝自行降低自己的尊号,张士逊又请求把自己的官职降低一等,来回应上天的变故,皇帝安慰他勉励他。宝元初年,以兵部尚书的身份担任宰相,封为郢国公。张士逊和其他辅臣上奏事情,皇帝神色从容地说:“我前些日子把宫人放出宫去,让她们自由,不仅仅是怜悯她们幽处禁闭之苦,也是要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啊。近来又有人献上双胞胎女子,我推辞而没有接受。”张士逊说:“这是有盛德的事情啊。”康定初年,张士逊上言说禁兵长时间戍守边疆,他们的家都在京城,有些人无法生存。皇帝命令内侍列出指挥使以下的官兵,把他们依次分出等级,拿出宫内所藏缗钱十万赏赐他们。等到挑选辇官担任禁军,辇官们携带着妻子儿女拦住宰相、枢密院官员上诉喧闹,张士逊正去上朝,马惊,把他摔下地。当时朝廷有很多事,张士逊在相位上提不出主张和办法,谏官韩琦议论说:“政事府难道是养病的地方吗?”张士逊内心不安,多次上奏章请求告老还乡,于是(皇帝)授予他太傅一职,封他为邓国公,让他退休。
标签:文言文阅读翻译 宋史&#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下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指导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