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347
标签:
教师随笔
教师节,不过也罢(网友来稿)
cqzzj
大凡节日,无外乎两种功能,一种是为了庆祝;另一种是为了安慰。
安慰性的节日之所以设置,就因为你的地位太低了,需要通过某种途径来强烈刺激一下。教师节显然是属于后者,重新确立这一节日是在20年前的1985年,那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知识的重要性日渐显现,教师的地位和当时社会的需求已显得极为不协调。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提高教师的政治待遇,故设置了这个节日。说真的,现在非教师行业的人,有多少人还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呀,就连教师教出来的学生,也有许多人有知道教师节是在哪一天,每年收到大量学生寄来的贺卡都不是在体现教师特色的专业性节日上,而是在国庆元旦居多,就是明证。
正因为是安慰性的节日,所以只能给你一个日子,至于怎么过这个日子,那就没人管你多少了。其实,从一开始教师节就显得很模糊,它没有明确而具体的主题,这样就先天不足。比如说,在每年的教师节,国家都应该设置一个相应的主题,象“关心知识分子精神健康”、“教师自我成长”等等的方面,再进而把相关教师的主题扩大到相关教育的大主题上,就会形成一个全社会人人都参与的节日。这样,群众基础有了,内涵也丰富了,长期下来,就会使这个节日具有独特的内蕴,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现在的教师节就是对于我们教师而言,也似乎越来越和我们没关系了。记得早先,过这个节的时候,学校还贴几张标语,召开一个什么什么的会,现在连这个最简单的仪式都给省了。到时象征性地发一点补贴,其实还是在其他地方该发的硬要挪到这个时候以“节日”的名义来发放而已。
所谓过节,是要讲究一定的氛围的,而在如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节日的氛围是靠商业带动的。近几年来,情人节在中国的火爆就充分说明了商家充分瞄准了年轻人的消费动机,从而成功地制造出节日氛围。而在教师节,由于教师的整个群体还没有富起来,商业动作的时机还不够成熟。不过,也有一些商家打教师节旗号的,去年我校周老师收到好几张商场散发的“教师节优惠卡”,他花了2400元钱买了一强空调,还获赠了一台全自动的洗衣机。周老师高兴地拉回家来,逢人就讲。可到春节时开空调制热时,空调出现了问题,和商场交涉,商场说那是优惠品,厂家不负责质量问题。原来“优惠品”就是次品、处理品,周老师只好吃了个哑巴亏。这样的消息在报纸上也经常看到,确有不少的商家就认为教师老实,好糊弄。
写上面文字的时候,是看到一家杂志的征文而想起来的,要不就是教师的我也压根不会想到教师节的话题。在暑假里,教师们为各种培训正忙得晕头转向。什么计算机培训、新教材培训、普通话培训、通识培训、WTO知识培训、课件制作培训等等。培训,对于教师来说是应当而必需的,提高自身素质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基础前提,这一点教师都能认识到位,但现在的各种培训却变味了,有些部门在组织的时候,就不是从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考虑的,而是把它当作创收的一种途径。
有人说教育产业化,在拉动家长学生消费的同时,也在拉动教师消费了。这种消费是强加的,由不得你同意不同意。粗略算一下,每个教师每年用在各种培训上的费用少说也得数
百元多则上千。这对于教师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时我发牢骚说,与其花这么多钱去培训还不如去旅游,那样可能性收获还更大一点。
除此而外,教师目前的工作压力是很大的,各种评比、各样成绩都压得教师难以喘气。学生对作有要求,领导对你有要求,社会对你有要求。要求你只能这样这样,不能那样那样。前不久看到一个统计,在我国平均寿命已经超过70岁的情况下,50岁以前就夭折的人群当中,教师是主要群体,这也说明教师工作的负荷。
在写这个话题的时候,我突然想到美国的“感恩节”。美国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感恩节”,此节日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有关吃火鸡的习俗有这么一说:1620年冬,102位不愿忍受英国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乘“五月红花”号船历尽艰辛,来到北美大陆,在普利茅斯住了下来。当时正值严阵以待冬,又逢粮荒,这群新移民陆续有人饿死或病死。正当他们快要绝望的时候,不知从什么地方飞来一群火鸡,他们赶快举起猎枪。火鸡肉救了这批新移民的命。他们认为,那是上帝送来的。于是,从那时起,为了感谢上帝的救命之恩,他们就在每年的那一天通过吃火鸡来感谢上帝。
我想,教师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应该说经济条件和政治环境都较之以前有了极大的改善,但这个群体所承受的压力和工作的艰辛还不是社会上所有的人能了解和理解的。不夸张地讲,教师也有可能成为感恩节上“火鸡”的命运。只不过这种“吃”是通过别样的形式来实现的。
既然教师节只是一个“日期”,没有了具体的内涵指向,缺少必要的节日氛围,那么这样的节日,不过也罢!
作者邮箱: cqzzj@126.com
标签:
教师随笔
教师节,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多重否定句谨防“暗礁”(网友来稿)
下一篇:
昔日高考状元的人生悲喜剧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