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阅读:912 2019-05-18
标签:
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2019高考核心素材积累——核心作文话题(1)家国
家:人生开始的地方。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
国: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人生理想的源泉,人的集体归属。
情怀:一种感情,一种寄托,一种希望。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正因为感念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所以我们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家国情怀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民族的精神道统,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抑或是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家国情怀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更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那种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那种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就来自那个叫做“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尤其重要的是,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它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当我们专注于亲情眷念、自我圆满,不应忘了民生之疾苦同样关乎自我之荣辱。更好地兼顾小家与国家,将对家的情意深凝在对他人的大爱、对国家的担当。
从备考的角度看,“家”情怀主要体现在对亲情的珍视,对故土的依恋,对家风的理解与传承等,就如当年北京高考题“谈老规矩”等。相比较而言,“国”情怀是中国人更为珍视的情怀,是更为人们所推崇的精神境界,它所包含的不计个人名利、舍己为人、公而忘私、慷慨赴国难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一直在激励后人。这一类的典型事例和人物是非常多的,也是备考应当储备的作文素材。比如那些在科研领域默默无闻、默默奉献的智士、国士;比如那些在国家、民族危亡时尽“匹夫之责”的义士、斗士;比如那些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改革勇士,都是我们可以积累的素材,并提炼出他们身上所具有的责任担当可贵品格。
【重要素材】
他叫黄大年,一个让美航母舰队后退100海里的人
7年前的那个冬日,他顶着纷飞的雪花,从英国归来,大步流星走进这里的时候,震动海外。有外国媒体报道说:“他的回国,让某国当年的航母演习整个舰队后退100海里。”
7年中,在这座科学的宫殿里,他就像一枚超速运动的转子,围绕着科技兴国这根主轴,将一个又一个高端科技项目推向世界最前沿,直至58岁的节点上戛然而止。
他就是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黄大年。一个听到《我爱你,中国》就会热泪盈眶的海归赤子。
他,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领域享誉世界的科学家,2009年放弃海外高薪,作为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回到祖国;他,选择了母校吉林大学做全职教授,成为东北第一个引进的“千人”专家;他,没日没夜地工作,7年间,带领400多名科学家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
2017年1月8日,他永远地离开了,年仅58岁。
2017年元月的吉林长春,寒风凛冽。吉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姚立华匆匆走进录音棚,专门为一个人录制一首歌曲。音乐响起之前,她这样默念着:“今天我要为您把《我爱你,中国》再次唱起,用歌声把您和我们留学人员共同对祖国的爱传递下去。”
几年前的一次吉林大学留学人员联谊会上,姚立华演唱了这首歌。一曲终了,一位个头不高、身材微胖的人走过来一边和她握手一边说:“这首歌让我感动,我们常年在国外的人,对祖国的爱很深很深。”她能看出来,这位老师刚刚流了泪。
现在,这位听到《我爱你,中国》就会热泪盈眶的人却永远走了,消失在北方银色的冬天里。
他,在英国18年,是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他,曾经住在剑桥大学旁边的花园别墅里,妻子还经营着两家诊所;他,2009年放弃英国的一切,作为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回到祖国;他,选择了母校吉林大学做全职教授,成为东北第一个引进的“千人”专家;他,负责“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及相关领域科研攻关,国家财政投入数亿元人民币,是当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科研项目中获得支持力度最大的一个;他,没日没夜地工作,多年来,他办公室深夜明亮的灯光被称为吉林大学地质宫“不灭的灯火”……
“如果你不回去,咱们就散伙。”2009年年底,黄大年一改往日温和的语调,坚决地对妻子说。
如此决绝的态度源于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财给黄大年发的一封邮件,邮件中是国家“千人计划”的有关材料。刘财不知道,这一封邮件让黄大年心潮澎湃。“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1982年1月,他在大学毕业纪念册上这样写道;“我一定会回来的!”——18年前,他对为自己送行的老师说;“知识精英是民族脊梁,别忘了,你是有祖国的人!”——2004年,病重的父亲在电话中给他留下最后的嘱托……
妻子知道,是时候了。于是,她卖掉了诊所。
2009年12月24日,黄大年和妻子走下飞机,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6天后,黄大年与吉林大学正式签订全职教授合同。
作为一个世界级的科学家,黄大年的梦想是把地球变得透明一些、更透明一些。地球深部探测计划就是找到开启“地球之门”的钥匙。曾在国外生活多年的黄大年深知相关装备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也深知国外是如何严控这些装备对华出口的。
让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达到国际水平,就必须争分夺秒。以吉林大学为中心,黄大年通过各方力量,迅速会集起400多名来自高校和中科院的优秀科技人员,展开了一个又一个攻关。
展开全文阅读
固定翼无人机航磁探测系统工程样机研制成功,填补国内无人机大面积探测的技术空白;万米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样机“地壳一号”研制成功,为实施我国超深井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装备支持;首个国家“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野外实验与示范基地”建成,为规范管理仪器装备研发和引进程序提供了验证基地……经过7年时间,黄大年的团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2016年6月28日,“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通过评审验收,专家组最终的结论是:项目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项目成功的背后,是黄大年异常忙碌的身影。开展项目研究的办公室在吉林大学一座被称为“地质宫”的老建筑内,自从2009年黄大年来到这里,每天都会有一盏灯一直亮到凌晨两三点钟。如果哪一天没亮,那一定是他出差了。
在黄大年的办公室里,靠北侧的墙上是一块巨大的记事板,上面的日程表密密麻麻地记着各种安排。“问他出差坐什么时候的航班,他头也不抬地跟我说,就今晚最后一班吧。”黄大年的工作秘书王郁涵说。7年间,黄大年平均每年出差130多天,最多的一年160多天。出差回来,不论多晚,他不是先回家,而是又一头扎进办公室。
不忙不行啊!2016年元宵节在办公室加班到午夜的黄大年,发了一条朋友圈:“办公楼内灯稀人静,楼外正是喜气洋洋。我们被夹在地质宫第5层,夹在‘十二五’验收和‘十三五’立项的接合部,夹在工作与家庭难以取舍的中间。”为了让祖国的科技水平获得巨大幅度的提升,黄大年急啊!
一天,王郁涵听到黄大年办公室传来“砰”的一声响,跑进去一看,黄大年倒在地上。王郁涵赶紧叫人,黄大年示意她不要声张,说口袋里有速效救心丸。吞下去几粒后,又躺了一会儿,他像没事儿人似的对王郁涵笑笑说,通宵工作有点累,休息一会儿就好了,不要告诉别人,说完便去其他办公室布置接下来的工作。
在“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验收的前夜,黄大年半夜赶到北京,然后让团队人员把手里的材料都拷贝给他。大家都知道,对于黄大年来说,那又是一个不眠之夜。第二天答辩之前,他从怀里拿出一瓶速效救心丸,含进嘴里几粒,调整一下笑容就上台了。
项目通过了验收。然而,黄大年的忙碌并没有结束。
2016年11月28日,黄大年由北京前往成都开会,在飞机上突发疼痛至休克,下飞机简单处置后,第二天又出现在会场。12月4日,他在长春做完检查后,又急着赶去北京出差。12月8日,他被大夫催着住进了医院。第二天开始,他又有计划地叫一些学生来病房,布置学习任务、安排工作计划。在正式手术的前一天半夜12点,他给学生周文月发信息说,她去英国剑桥大学留学的推荐信写好了。
让大家无论如何也不肯相信的是,今年1月8日,那个不知疲倦的黄大年永远地离开了,年仅58岁。
20世纪改革开放初期,一首《我爱你,中国》唱出了海外赤子的心声;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刻,一位赤胆忠心的科学家又重新诠释了这首歌曲的意义。
在7年左右的时间里,为了让相关科研水平有更快进步,黄大年把自己毫无保留地交给了祖国,夜以继日地工作,最后累倒在工作岗位上。这位放弃海外优越生活、把生命奉献给国家的科学家,是当代海归赤子科技报国的楷模。
黄大年用坚定的选择诠释了一位爱国者的情怀。2009年,国家需要他回来,他立即响应召唤,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环境和安逸生活,回到吉林大学。他是爱国主义的坚守者和传播者,以祖国的需要为最高追求。
黄大年用卓越的成就诠释了一位科学家的精神。他刻苦钻研,始终把赶超世界一流和抢占科技制高点,作为攻坚克难的不竭动力。他是科技报国的践行者和示范者,始终瞄准国际前沿进行创新创造。作为重大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在国外严格禁运和技术封锁的情况下,短期内获得一系列重大突破,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黄大年用深沉的爱诠释了一位人民教师的本色。他诲人不倦,始终把培养人才作为倾尽心血的职业理想。他因材施教,为学生进行人生和职业规划。他充满爱心,默默资助生活困难的学生,热心帮助患重病的学生家长解决治疗问题。他是高瞻远瞩的教书者和育人者,用战略视野和高尚人格培养凝聚了一批高端人才。
黄大年用宝贵的生命诠释了一位知识分子的担当。他甘于奉献,始终把敬业拼搏作为默默坚守的道德境界。他争分夺秒开展工作,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他3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即使在住院治疗期间,还每天在病房中与团队师生研究项目、布置工作。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追梦者和筑梦者,无私忘我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黄大年用毕生努力实现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的统一,展现了一名新时期海外归国人员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崇高品格。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有着强大的感召力,将永远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中国梦书写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辉煌篇章。
西南联大凭什么让我们如此怀念?
随着电影《无问西东》的热映,众多自媒体刮起了一阵“追怀西南联大”风。其实这阵风从去年就已经开始,2017年11月1日,北京大学举行西南联大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与会人员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批“90后”,99岁的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吴大昌,95岁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93岁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郑哲敏……
80年前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临时成立的一所大学,却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从西南联大走出的人才令世人瞩目:
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和杨振宁
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昆、刘东生等
8位“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朱光亚等
92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00多位人文大师
十几年前的“钱学森之问”仍然言犹在耳,钱老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今天我们回望这座战争中的临时大学不禁感慨,为什么在那么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中国的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非但没有中断停滞,反而得到长足发展并取得璀璨成果?
延续火种的“南渡”和“长征”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北方的国土在一天天沦陷,弥漫的硝烟里再也不见大学校园的安宁,大家忙着搬迁逃难。眼看大学濒临毁灭,1937年8月28日一封公函却把中国三所高校的命运联系到了一起。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三校校长接到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公函,要求三校南迁至长沙,联合组建长沙临时大学。任命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为临时大学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杨振声为教育部代表任秘书主任。
然而11月三校刚到长沙,尚未站稳脚跟,淞沪会战失败上海城破,12月首都南京沦陷。日寇沿长江步步紧逼,三校只好继续南下,迁往昆明。他们兵分三路入滇,其中闻一多、黄珏生、李继侗等11名教师率领290多名男生组成湘黔滇旅行团,历时两个多月跋涉三千多公里到达昆明。三校会师,改名“西南联合大学”。
说这是一次教育史上的“长征”也不为过,不仅仅是从北平、天津一路奔波到长沙又辗转湘黔滇各地的里程数,还有其中的艰险和磨难。有些学生得知迁校复课的通知,不远万里向学校奔来,汪曾祺在回忆文章里说,他的同学有的从河南一步一步走来,有的从西康骑着驴子来。有的人甚至要穿越敌人的层层封锁线,随时都有可能把性命丢掉。在战争中还能秉持求学若渴的态度,这是“教育长征”的精神内核所在。
湘黔滇旅行团
同时“南迁”又让我们联想到中国历史上几次“南渡”,晋人南渡保存了衣冠士族,宋人南渡使辉煌灿烂的文化得到延续。当时中国顶尖的三所大学南迁昆明,亦是延续精神文化火种之举。当时日本人对沦陷区的知识分子进行利诱,陈寅恪的父亲著名诗人陈三立在北平攻陷之时绝食而死,陈寅恪没来得及好好安葬父亲就收到日本宪兵司令部送来的邀请函,为避免被辱,他愤然南下。吴宓临行前写了一首诗:“鸟雀南飞群未散,河山北顾泪常俱。”他本打算在北平隐居读书,但陈寅恪“救国经世,尤必以精神之学问为根基”、“文化不可亡”的思想影响了他,于是他决定跟随学校南下。闻一多对日本人开出的优厚“待遇”嗤之以鼻,拿着几本书就加入了南迁的队伍。
展开余文
像这些故事还有很多,面对战争,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们选择了最有气节的做法,让精英和人才得以保存,这是一个民族的大幸。后来陈寅恪在蒙自的南湖写下“南渡自应思往事,北归端恐待来生。”“南渡”与“北归”成为那段岁月大师们的注脚。如果当时三校没有南迁,恐怕8年抗战下来,中国会少出很多大师和精英。他们保存下一个民族最重要的精神与文化,敌人打进来终有一天将他们赶走,老祖宗留下来的精神文明却不容被铁蹄践踏。国祚蒙难之际,有捐躯赴国难者也自当有图存留薪火的传人。
刚毅艰卓和衷共济
联大学生一路奔波赴滇,所经之处受到当地人的帮助,让他们备受感动。经过偏僻小镇,地保敲锣通知赶集的乡亲对大学师生不要抬价。经过贵州玉屏,时任县长的刘开彝专门发了个政府公告:
查临时大学近由长沙迁往昆明,各大学生步行前往,今日(16日)可抵本县住宿。本县无宽大旅店,兹指定城厢内外商民住宅概为各大学生住宿之所。凡县内商民,际此国难严重,对此振兴民族的领导者——各大学生,务须爱护借重。将房屋腾让。打扫清洁,欢迎入内暂住。并予以种种之便宜。
务此布告,仰望商民一体遵照为要。
此布。
县长:刘开彝
在国家危难之时,还能对知识分子和学生如此礼遇,那时的民众用最朴素的行动支持精神文明的火炬的传递,实在是民族之幸!
三校师生到达昆明的时候,还没有教室。只能暂借中学、民舍等场地上课,校点分散各处。三校领导都为筹建学校愁白了头,经费严重不足,校舍盖不起来。梅贻琦请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设计校舍,设计稿一改再改。改到最后除了图书资料室做砖瓦建筑、教室用铁皮做屋顶,其他都是茅草房。梁思成对梅贻琦发火,茅草屋农民都会建,要他这个设计师干吗?两个著名的设计师居然设计了茅草屋校舍,这在世界建筑师行业里也算是奇事一件吧。
联大学生就在铁皮屋顶做成的教室里上课,一下雨屋顶响声太大,有一教授无奈只好在黑板上写:“现在停课赏雨”。这就成了电影《无问西东》里的经典镜头,王力宏饰演的沈光耀对着窗外赏雨。
教授们也一个个生活得异常艰苦,甚至到了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地步。当时物价飞涨,很多教授只能喝粥度日,连梅贻琦校长的夫人都要做糕饼拿去贩卖。朱自清冬天御寒的衣服是一件赶马人穿的披风,闻一多靠刻章卖点钱一众教授联名给他打广告。华罗庚从英国回联大任教只能租住架在牛棚上的小屋,夏天牛粪臭气冲天,华罗庚一边被牛虱咬着一边埋头钻研学术。
教授们的生活如此,学生的生活更艰苦。汪曾祺回忆说,当时他们食堂里吃的饭被戏称为“八宝饭”,“八宝者何?曰:谷、糠、秕、稗、石、砂、鼠屎及霉味也。”李政道靠在茶馆里打扫卫生吃别人剩下的食物过活,别人一跑警报,他冒险留下来打扫并看管茶馆。学生住的地方十分简陋,土墙草顶,往往三四十人住一间。
尽管条件如此艰苦,教授们依然刻苦钻研学术,对教学一丝不苟倾囊相授。而学生们则不敢懈怠,冒着随时可能掉下炸弹的风险一心求学。他们并非不怕死,但越是在那样艰险的环境中,他们越显得勇敢无畏,因为他们的胸腔里跳动着一颗爱国之心。当年还是学生的任继愈说:“感受到中国民气还在,虽然穷,可是当亡国奴他不干。” 当时西南联大学生最爱唱的歌有三首,《松花江上》《毕业歌》(田汉作词,聂耳作曲)以及西南联大校歌,这些歌曲激励着他们为救国而学习。西南联大师生用实际行动践行他们的校训:刚毅坚卓!
大师云集群星璀璨
清华校长梅贻琦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放在今天依然是一句至理名言,我们现在的大学高楼大厦树了一座又一座,但大师却比那个时代少了又少。简陋的西南联大却在短短8年时间云集了当时全中国最顶级的教授和学者,约150多人,翻看西南联大教授名录,每一个名字都闪耀着光芒,每一个名字都重若泰山,真可谓群星璀璨:
胡 适 朱自清 罗常培 杨振声 刘文典 闻一多 王 力 陈寅恪 浦江清 罗庸
游国恩 陈梦家 叶公超 陈岱孙 钱钟书 吴 宓 朱光潜 费孝通 钱 穆 闻家驷
傅斯年 汤用彤 陈省身 冯友兰 吴 晗 金岳霖 熊十力 向 达 华罗庚 吴大猷
吴有训 叶企孙 周培源 赵忠尧 赵九章 张奚若 唐 兰 潘光旦 余冠英 马约翰……
这些教授们很多都有中西两方面的教育背景,他们学识卓著,博通古今,融会东西,是真正实现“无问西东”的一代知识分子。他们的教育理念即使放到现代也依然很先进,最重要的一点是,西南联大“重在育人”的教育理念,刻着“育才先育人”的石碑现在依然挺立在西南联大旧址上。首先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后才来谈选择做什么样的学问。很遗憾现在大学培养有学问的人却培养不出有素养的人。这些大师以其自身的人格精神与专业素养言传身教,深深影响着一代学子。
当时条件艰苦,教授们都穷得叮当响,连乞丐见了他们也自觉走开。但他们却坚持上课,从不迟到。刘文典说:“我宁愿被日机炸死也不能缺课。”周培源住在十几里地外,每天骑马来上课,有一次马受了惊吓险些丧命,但这些困难都没有吓到他们。“治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着在教化”的信念镌刻在这些教授们的心底,成为国难当头他们自觉肩负起的责任。
作为联大实际校长的梅贻琦,以身作则将自己的儿女送上战场。1941年美国空军来华抗日,急需翻译,梅贻琦动员应届四年级学生去当翻译,他的儿子梅祖彦虽读三年级却提前参军,他的女儿梅祖彤也随军当了护士。在如此精神的感召下广大学子读书不仅仅是为了知识而学,更是为了爱国御侮而学。
如此恶劣的环境,却没有让这些大师在学术上有任何懈怠,反而在那一时期产生丰厚的学术成果:
汤用彤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雷海宗的《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后来都成了经典著作。闻一多的《楚辞校补》、冯友兰的《新理学》也成为文学、理学界的奠基之作。华罗庚在昆明郊区的牛棚里,完成了震惊学界的《对垒素数论》。费孝通在昆明东南郊的呈贡魁阁,写出《禄田农庄》《内地农村》。潘光旦在破旧的村舍编译《性心理学》,填补了中国人文科学的一项空白。张青莲的《重水之研究》、赵九章的《大气之涡旋运动》、冯景兰的《川康滇铜矿纪要》……
数不清的著作都在在那个危难艰苦的岁月完成。教授们的学术精神也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西南联大是一所无法再复制的大学,有一点是今天大学没办法企及的,那就是这所大学所秉持的独立思想和自由精神。1946年,冯友兰为这个存在了八年多的大学撰写《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有一句话广为流传:
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获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
当时三所风格完全不同的学校合并到一起,并没有妨碍他们彼此间兼容并包、取长补短。清华的严谨、北大的自由、南开的活泼,熔成西南联大独特的风格,兼具“清华和南开的研究教学的精神及北大自由研究的传统。”
学校从不干预老师和学生的思想,无论信仰哪一种主义,也无论激进还是保守,基本都能在联大“和而不同”。虽所执意见不同,但却能相互包容,共同砥砺前行,这才有联大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景象。联大允许跨专业自由选课,很多学生并不拘泥于自己所学一科,常常到各个院系听不同的老师讲课。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老师,老师们的教授内容、方法以及考核办法都有自己的主张,学校也不干涉。有一年闻一多、罗庸和游国恩都开了《楚辞》这门课,几个教授像摆擂台一样各自拿出看家本领,吸引同学来听。
联大追求自由之风,但绝非散漫无章,联大的大考小考不断,要求极为严格。只不过这些考试,并不完全以生硬的考题呈现。比如经济学系陈岱孙有一年开《财政学》,期末考试的题目是“假若我当财政部长”。老师们非常爱才,沈从文、闻一多就特别欣赏汪曾祺,尽管汪曾祺平时上课散漫,最终还是个肄业生,但并没有妨碍他的文章被教授们激赏。
师生们之间也是亦师亦友的关系,闻一多经常在信中称呼学生为“兄”,上课前抽烟还让给学生抽。教授们上课,经常带着问题来。学生们课堂上有时提出质疑,意见不同的甚至会发生争执。闻一多和汪曾祺就曾意见向左,两人争持不相上下。
联大的学习条件简陋,当时的图书馆只有几排书架,书少得可怜。摆着几张桌椅,光线昏暗。很多人只好转移阵地,当时最受欢迎的是昆明街头的各处茶馆。学生在茶馆里花一点钱,喝茶、看书、读报、写论文,他们称之为“泡茶馆”。
联大师生不仅争分夺秒地学习,有时候还要身手敏捷躲避敌人的炸弹。西南联大曾被炸过多次,只要警报一拉响,大家立马相互帮扶一起“跑警报”。跑警报的时候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狷狂的刘文典看不惯沈从文,一看见他跑就骂道:“我刘某人替庄子跑,就你这么个人,跑什么跑?”但是一想起眼神不好跑不快的陈寅恪落在后头,就立刻拉上几个学生,把陈教授架到安全地带,声称要保护好国宝。大家躲在山洞里等得实在无聊,有的看书、有的闲聊,还为一些男女同学提供了恋爱的机会。在最危险的境地却培养出联大人最崇高的信仰和幽默坦然的生死观,这亦是联大的卓越之处。
联大办学8年,先后有8000多人在此学习。她的存在虽然十分短暂,却创造了人类教育上的奇迹。美国弗尼吉亚大学教授伊瑟雷尔说:“这所大学的遗产属于全人类。”我们今天之所以如此怀念西南联大,不仅仅是因为她产生了那么多赫赫有名的大师,更在于她的存在折射出一个民族在国家危难时刻所迸发的精神力量。
【范文集锦】
(2019广州一模)
以桥为媒,沟通世界
尊敬的各国代表:
您好!作为一名高三青年,我很荣幸能代表中国和大家一起分享中国文化。我演讲的主题是《以桥为媒,沟通世界》。
可能您会觉得奇怪: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事物不是很多嘛,如京剧、功夫、大熊猫等等,我为什么会选择桥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呢?何况,世界各国都有无数大大小小的桥梁,中国的桥梁又有什么特殊的呢?
展开余文
在我看来,桥梁是一种载体,承载着中国文化。
中国桥梁是奋斗之桥。不知道大家可曾想过,中国文化何以能传承数千年呢?最重要的,是因为中国人身上所具备的奋斗精神。千年之前,太行崔巍,黄河横亘,影响人们的交通往来。怎么办?中国人异口同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于是,木杈棍棒、扁担箩筐,夜以继日,子孙相承,依靠简陋工具,克服艰难险阻,最终,先人们奋斗以成,铺就了道道桥梁,便利了相互来往。今天,假如您来到河北,看到赵州桥的巍然挺立、气势雄浑,不正是看到了中国先人奋斗的脊梁吗?不就是看到了他们战天斗地的精神吗?时至今日,中国桥梁人已走向海洋,以“伶仃洋上作画,大海深处穿针”的奋斗精神,铸就港珠澳大桥的辉煌。
中国桥梁也是智慧之桥。我所谓的智慧,不仅是指先人聪明才干、奋斗以成的智慧,更多是指以桥梁为代表的生活智慧、发展智慧。当人们生活困苦,需要艰难度日之时,中国人把自己对美好的向往寄托在桥梁之上。于是,七月初七,喜鹊群集,相衔成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在我看来,牛郎织女就是男耕女织的现实,一座幻想的鹊桥,不正体现出试图搭载中国人超越艰难的现实而达到美好彼岸的智慧吗?
中国桥梁更是合作之桥。环顾世界,恐怖主义、极端主义、保守主义为何屡禁不绝?其背后不就是“只顾自己过好,不管他人死活”的逻辑吗?而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是什么?不就是“以桥为媒,合作共赢”吗?不就是打通阻隔,激发活力,合作共赢,进而实现高速发展吗?对于全球而言,要想解决发展失衡的问题,同样依赖于“以桥为媒”的智慧。中国的“一带一路”,就是中国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之桥。
(2019湖北八校联考)
3讲好中国故事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中国故事源远流长、丰盈多彩;走向世界,发声当下,我辈青年意气风发、妙语连珠,向世界人民深情道来中国故事。(起笔大气磅礴,句式工整,使用简约的语言直奔主题。)
讲好中国故事,必以典型的案例呈之。
绿野仙踪,荫荫夏木,阡陌纵横,这是中国的乡村;水电便利,绿色生产,机械耕植,这是中国的乡村;乡规民约,共评模范,自己当家,这是中国的乡村。犹记西方人曾语:“中国的农村,秽物遍地,人民愚昧不堪,经济极度落后”;而今,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计划,“黑土麦田”的年轻人,滚一身黄土、践共富誓言,手握改天换地、脱贫攻坚的巨笔,打造出了一座座生态美丽、民风淳朴、生活富裕、传统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自然风光与现代科技水乳交融的美丽村落。中国的乡村,早已不是西人口中的蛮荒僻壤,反而能媲美于北欧童话镇。朋友,你能瞧见吗?(紧扣“乡村”变化,凸显今夕之别,使用整齐的句式,立足“典型”案例,真实地讲述中国故事,态度鲜明,收效明显。)
讲好中国故事,必以生动的伟业览之。
来,乘上复兴号列车,于“波澜不惊”中领略我国大好河山;瞧,三十六峰的天险上人头攒动,那是老百姓们富足精神的娱情;看,人民广场上衣袂翩飞,那是大爷大妈们健康生活的标志;品,那城市里的绿色车浪,是中国企业共享创新的奇思妙想……暂且休息,我还将带你穿梭繁忙的车间,惊叹于大国工匠的执着;我将带你纵横捭阖,于故宫中看王希孟的绿水青山;我将带你跋涉塞罕坝林场,飞上九天,一览中国对世界环境之贡献。然后继续我们的高铁之旅,从连云港出发,横贯中亚,西抵荷兰,中国一带一路给人们带去欢颜;中国世贸,万国云集,你将看见人类命运共同体给世界人民带去的红利。远渡重洋,重走郑和的线路,你将发现一个不一样的生机盎然的中国。(变换称谓,使用第二人称“你”,将其置于具体场景中,无形中拉近作者与“你”的距离,也是作者行文中情感不由自主的流露和倾泻。只有让他人直面中国,才能认识中国,才能为中国正确发声;只有生动地讲述中国伟业,才能让人心存叹服,才会达到口耳相传的效果。)
讲好中国故事,必以客观的事实贯之。
也许你已深深陶醉于乡村之富饶,城市之繁荣;但我也敢将不完美之处大方暴露。高创之力,我国工业亟待升级;医疗不公,底层人民苦于药价;贫富差距,教育鸿沟逐渐扩大;社会转型,不正三观隐于中国……但是,我敢剖析给你看。只有新鲜暴露的伤口才能结痂,正如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突破遮羞布,中国政治才会淀污澄清。我们不是厚颜,将伤口示人;我们是自信,让你们能目睹,我们必会将弊病一点点革除。(与前两段形成并列结构,但内容上却构成对照,极富思辨性。)
但是,当下还有一些朋友仍然戴着“有色眼镜”观察中国、传播中国,导致他们眼中的中国与真实的中国仍相去甚远。(勾联得当,转承有序。)
亲爱的外国朋友,请你们去看,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中国,我们绝不遮掩;亲爱的外国朋友,请听中国说,生动准确地说出我们的当下故事。
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新的中国故事,还请拭目以待!(使用呼告,收缩全文,荡气回肠!劝告外国朋友准确认识中国,传播中国;鼓励更多年轻人砥砺前行,谱写最美华章,以向全世界呈现更美盛宴。)
侯晓旭
标签:
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2019高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赵莹,字玄辉,华阴人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下一篇:
2019高考核心素材积累——核心作文话题(2)奋斗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