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作文素材
阅读:886  2020-11-04
标签:作文素材 高三作文素材
议论文理论论据引用之心理心效应大全(作文素材)
囚徒困境——局部最优导致全局最劣

      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沟通情况。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确定,每个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发,而另一人沉默,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十年;若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凿,二者都判刑八年。由于囚徒无法信任对方,因此倾向于互相揭发(局部最优),而不是同守沉默(全局最优),最终导致双双重判(全局最劣)。

      囚徒困境是指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囚徒困境是非零和博弈论的经典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局部最优可能导致全局最劣。

      零和博弈: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幸福毫无意义,利己且不损人的“双赢”(合作共赢)才是正道。

      你和你朋友去打斯洛克,台球厅赞助了100块,谁赢了给谁,从你俩的角度,这是“正和博弈”,因为你俩不管谁赢,收益加起来都是100块,大于0;但从你、你朋友、台球厅三者的角度考虑,这就又是一个“零和博弈”,因为,你、你朋友、台球厅的收益加起来是0。

      双人“石头剪刀布”游戏中,必定只有一个获胜方,一个失败方(或平局),这就是零和博弈。

      零和博弈又被称为零和游戏,源于博弈论。是指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而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零和博弈的结果是一方吃掉另一方,一方的所得正是另一方的所失,整个社会的利益并不会因此而增加一分。也可以说:自己的幸福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二者的大小完全相等,因而双方都想尽一切办法以实现“损人利己”。

      零和博弈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平衡关系。在特定的环境中,获胜的一方和失败一方的收益或损失是相互抵销的。

      零和博弈在形式上表现为冲突和对抗。因为零和博弈的参与者需要“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幸福”即所得,“痛苦”即所失,并且一方所得即对方所失,相加结果为零,因此零和博弈的参与者之间不可能达成合作关系。

      零和博弈揭示的道理——

      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幸福毫无意义,只有利己且不损人的“双赢”才是正道。

      剧场效应

      在一个剧场里,大家都在看戏,每个人都有座位,大家都能看到演员的演出。忽然,有一个观众站起来看戏(可能是为了看的更清楚,也可能因为身高较矮),周围的人劝他坐下,他置若罔闻。于是,周围的人为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来看戏。最后全场的观众都从坐着看戏变成了站着看戏。先站起来看戏的人在短时间内看的更清楚了,等到大家都站起来了,所有人看的效果和原来几乎相同。只是,所有人都成了站着看戏,所有人都更累了。所有人,比原来付出了更多的体力成本,得到了和原来一样的(甚至更差)观剧效果。更悲剧的是,虽然大家都更累了,但不会有任何人选择坐下来看戏。因为,谁选择坐下来,谁就啥也看不到。相反,还会有人开始站在椅子上看戏,引发更多的人也站在椅子上看戏。于是,一种空前的奇观出现了,某处的椅子不是用来坐的,而是用来站的。结果,破坏秩序的人没有得到持久的收益,而遵守秩序的人则是受害者。

      “剧场效应”效应告诉我们,破坏规则者,最终损人不利己。

      格式塔心理学效应——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在心理学看来,如果一颗心因为童年创伤而遭致了打击,它就被破坏了原有的完整。于是这痛苦的部分便会不断引发内心冲突,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登场。只有得到一次最充分的满足和释放,方可功成身退,让新的需要产生。这就是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效应,一种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心理心理论。

      格式塔理论强调“活在当下”——人如果留恋过去,就意味着对现实的逃避。人们往往既希望明天更美好,又害怕遇到挫折,因此就在对过去的沉浸和对未来的空想中,产生焦虑。

      罗森塔尔效应,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

      罗森塔尔效应认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他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教育实践表明:如果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对他们会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以及对待自己的行为,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些学生常常会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久而久之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自己的学习,不理会或拒绝听从老师的要求;这些学生常常会一天天变坏,最后沦为社会的不良分子。尽管有些例外,但大趋势却是如此,同时这也给教师敲响了警钟。


展开全文阅读
      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喜欢一个人就会喜欢他的一切

      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

      在生活中,我们一旦对某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在看待他的其他品质时,也会倾向于带上相似的态度。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象月亮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它品质或特点,所以也形象地称之为“光环效应”。

      如果你因为一个歌手写词写得好而喜欢上他,久而久之,就很可能会喜欢上他的其他特点。比如,你渐渐会觉得他是世界上声音最动听的人、是你见过最帅的人,甚至还会认为他的道德水平也比较高。

      晕轮效应本质上是一种认知偏差,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方式。

      其错误在于:

      第一,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以点代面;

      第二,它把并无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

      第三,它说好就全部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

      归因偏差理论:成功归自己,失败怪别人。

      你一般是如何看待你们班上的学霸或学神的?大家在谈论到这些人时一般更加关注的是他们的智商和能力,却忽视了他们的努力程度。这就是归因偏差。

      人们在对自身行为进行归因时常常把成功归因于能力、努力等内部因素,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如任务的难易程度等。

      简单来说就是:成功归自己,失败怪别人。

      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认为人们总是特别容易相信一种对于自己的笼统描述。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但人们还是确信这就是自己真正的人格面貌。

      请看以下描述:

      白羊座——充满活力,有用不完的精力,总是斗志高昂。

      双鱼座——敏感脆弱,爱哭鬼,鸵鸟心态,心肠软,善良。

      上述星座描述对比鲜明,但仔细一想,谁又没有敏感脆弱的一面呢?快乐和悲伤,脆弱和坚强难道不正是以彼此的存在为前提吗?毕竟没有快乐也就不会感到悲伤。

      事实上,因为星座分析采用的是一种笼统的两极化描述,而人的情绪永远处在由这两个极端所形成的坐标维度上。

      旁观者效应——“集体冷漠”的悲哀

      旁观者效应也叫“责任分散效应”,即他人的在场使得个体采取某种行动的可能性降低。也可以理解成“原本属于一个人的责任被主观分散到其它在场者身上了”。

      1964年纽约的一个凌晨,28岁的凯蒂·吉诺维斯在下班途中被一名男子持刀袭击。整个侵害过程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最终凯蒂不幸身亡。这起案件却轰动美国,并且在此后几十年间,成为了美国心理学教科书上的重要案例。这是因为在歹徒行凶期间,前后共有38 人目睹了这起袭击事件或者听到了凯蒂的呼救,但是全程没有哪怕一个人向她伸出援手,甚至没有任何人报警。不报警真的只是因为人性冷漠吗?

      如果仅从人性的角度来解读这件事,未免有些牵强。在场的38人不可能全是冷血的。我们可以用“旁观者效应”来解释这一现象,即当时发生了责任分散,使得每个人出现救援行为的可能性减小了。

      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马太效应——富者愈富,穷者愈穷;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圣经·马太福音》“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如今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80%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只有20%的财富供剩下的那大多数人使用。

      为什么少的人反而拥有更大的金钱总量?而多的人却拥有更少的金钱总量呢?

      这是因为强者原本所具有的优势能够作为他下一次交易的投入,从而赚取更多的利润。这样形成一种积累优势,使得强者愈强,富者愈富;而弱者本来就拥有较少资源,变强的资本和机会也就少了。

      “马太效应”揭示的道理:与其去仇富,不如正视自己现有的资本,利用这些已有的财富,努力超越过去的自己。毕竟,与自己赛跑远比与那些已经站在金字塔顶峰的人赛跑要更有意义。

      搭便车效应——占尽便宜却一毛不拔

      搭便车效应指的是某个成员为集体所做出的努力使得全体成员都可能获利,但成本却由这个成员自己承担。

      在某个活动的策划过程中,有2个部门的人参与,其中A成员花费了最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来完成这项工作,其它成员只进行基本的配合,甚至还提出了许多难以完成的要求。

      最后活动圆满结束,荣誉由全体成员共享,成本却基本由A一人承担。这就是搭便车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的体现,可以说是很常见了。

      那么搭便车效应有哪些危害?

      1. 损害成本承担者的利益和积极性

      2. 助长其它成员的惰性

      反映在整体的结果上就是:集体的积极性下降,工作质量下降。

      鸟笼逻辑——惯性思维不利于改革与创新,谁能突破习惯思维,谁就能获得真正的进步。

      乙家中有只空鸟笼,只要客人看见那只鸟笼,就会问乙:“你的鸟什么时候死的,为什么死了啊?”

      不管乙怎么解释,客人还是很奇怪,如果不养鸟,挂个鸟笼干什么。


展开余文
      最后人们开始怀疑乙的脑子是不是出了问题,乙只好去买了一只鸟放进鸟笼里,这样比无休止地向大家解释要简单得多。

      为何会出现这个情况?

      很简单:大多数人思考问题的时候是采取的惯性思维方式。

      惯性思维方式决定了来乙家中的客人,会觉得不养鸟挂个鸟笼是很奇怪的事情,他们的思维模式中,认为鸟笼就是用来养鸟的,有鸟笼,就应该有鸟。

      这种被别人用习惯思维的逻辑推理误解,并且最终屈服于强大的惯性思维的事情,生活中并不少见。

      创新、改革碰到的阻力大多数就是来自于传统和习惯。可见,谁能突破习惯思维,谁就能获得真正的进步。

      鸟笼逻辑告诉我们,大多数时候人们都受制于强大的惯性思维:孩子必须进学校读书才叫学习,人应该有个稳定的工作,上学考不上大学就不是好学生,结婚必先置办新房,社会必然分三六九等等。这种惯性思维的益处是,能够帮助我们迅速快捷地认知和适应周围世界。然而,过犹不及,如果把惯性思维扩展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就会成为一种刻板思维。反而会阻碍我们创新,影响我们接受新事物的速度

      破窗效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被阻止,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像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 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抛,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

      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羊群效应——人要有主见,不可人云亦云,随大流。

      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甚至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

      羊群效应也叫“从众效应”。羊群中所有羊都跟着一只头羊走,只要这只头羊奔走起来,其它羊就会盲目地一哄而上,根本不会考虑前面是否有天敌——狼,即使附近有更好的草场它们也不会停下脚步,这种盲目从众的心理就被称为“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告诉我们,许多时候,群众的眼睛并不都是雪亮的。在一个普通的大众群体中,个体很容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改变自己想法和行为,并朝着群体行为靠近,比如喜欢凑热闹、跟风,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等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认识并不完全受自我意识控制,而是受外界一切无形力量的“操控”。

      比如,你是否经常关注最近热度比较高的电视剧,电影或书籍,又或是热点事件呢?看到许多人围观在一起,是否也想上去凑个热闹,一探究竟?网购时也倾向于购买好评较多的产品。当你过马路,红灯亮,路上没有来往的车辆,看到别人都陆续穿过马路时,自己也跟随着大家迈出脚步?

      或许你可以尝试一下:一个人在大街上抬头看天,人们并不知道你在看什么,但慢慢的一定会纷纷抬头,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以致后加入的人都以为大家看到了UFO或者什么百年难遇的奇景。事实上,你也只是在欣赏蔚蓝的天空或者追逐几片云彩而已。

      这种“随大流”现象,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发生过,而且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个性去“随大流”。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甚至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怎么说、怎么做,往往会参照别人怎么说、怎么做。因为人们不可能对一切事情都清楚了解,而对于那些不太了解,没把握的事情,不喜欢单独做决定,而会倾向于追随大众的脚步,觉得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安全系数。

      帕金森定律——官僚主义导致效率低下。

      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

      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劣币驱逐良币理论——坏人淘汰好人

      在利益面前,当大家都在不择手段,那些守规矩的老实人,反而被淘汰,剩下的都是投机取巧者。同样,那些投机的炒房客,积累的财富,往往也远远超过那些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实干主义者。

      经济学上有个术语叫作“劣币驱逐良币”。在16世纪的英国,因为黄金储量紧张,只能在新制造的金币中掺入其它金属。于是市场上就有两种金币;一种是此前不掺杂质的金币,一种是掺入了杂质的金币,但两种货币的法定价值一样。这样,人们都会收藏不掺杂质的良币,使用掺入杂质的劣币;时间一长,市场上流通的就只有劣币了,全部良币都退出了流通。

      出现这种现象是是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良币)必然会被人们收藏,从而退出流通领域。

      再想想平时常见的例子:我们平时乘公交或地铁,规矩排队者总是被挤得东倒西歪,而不守秩序的人倒常常能够捷足先登,能抢到一个座位;而当我们在一群人里打车,站在路边规规矩矩等车的人,总是被强行站到马路中间的人抢去机会。

      也因此我们就明白了下面的现象:

      做真货的,比不过卖假货的;

      做科研的,比不过做金融的;

      做文艺的,比不过做娱乐的;

      在一个社会里,当有一小撮人因为投机取巧而先获得利益,此时如果社会的惩罚和价值体系不能使他们付出代价,那么剩下的大部人必然也不会再坚守自己原则:聪明人会把才华用在利益的争夺上,平庸的人为了争取利益则会铤而走险

      好人被淘汰的结果是什么呢?

      还是拿上面两件事为例,为先登上车,大家都不去排队,结果车辆一来,众人就争先恐后,所以上车的效率就低了,最后谁也都没有占到便宜;

      为了先打到车,大家都站到马路中间去伸手拦车,结果马路上的人越来越多,占据大半个车道,导致道路越发拥堵,大家打车的效率也都变慢了。

      这就是最终结果:每个人都互不相让,不再迁就别人,也不再相信公理,然后互相提防、人人自危。

      僵持在一种互相制衡的尴尬状态,然后大眼瞪小眼。此时社会的运作效率大大降低,经济效率大打折扣。

      沉锚效应——先入为主贻害无穷,人要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沉锚效应也叫“锚定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先入为主的观念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

      有一家卖三明治的小店,店里有两个售货员,其中一个售货员永远比另一个售货员的营业额要高。要知道,在购买快餐时,顾客一般都是随机选择售货员的,甚至会选择排队人数较少的那个售货员。所以,不管有多少个售货员,从理论上说,他们的营业额是不应该有太大区别的。

      这种现象引起了老板的注意。于是,有一天,他特意站在柜台边观察,然后发现,每当客户点餐的时候,其中一位售货员会问他:“需要加一个煎蛋吗?”客户有说加的,也有说不加的,比例基本是1∶1对开。而另一个售货员则问:“请问,需要加一个煎蛋还是两个煎蛋?”这时候,至少有70%的顾客会下意识地回答“加一个”或者“加两个”,只有30%的客户要求“不加鸡蛋”。

      自然而然地,后一个售货员的营业额比前一个售货员高出很多。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对“沉锚效应”的应用。

      生活中的“沉锚”比比皆是:

      商场购物,导购小姐会诱导地说:“反正今天是出来买鞋的,甲或者乙都很适合你的气质,选一双吧。”事实上,你出门不过是“随便逛逛”,并没有带着“非买不可”的决心。

      女孩跟人约会,对方问,“出去玩儿好吗?”女孩当下的反应会是“下次吧”,而不是“好啊”,即便她内心并不排斥。但是如果对方说:“出去玩儿玩儿吧,逛街或者逛书店,随你。”那么,女孩很可能选择一个她比较喜欢的“节目”陪男士出门。

      如果你真心想送一份礼物给闺密,那就要来个“沉锚”,“围巾或香水,你自己选一个吧。”如果仅仅是客套的可送可不送的礼物,不妨推诿一下:“想送给你一件礼物,送什么好呢?”

      虚伪?不,这叫“沉锚”。

      如何避免或减少“沉锚效应”呢?首先,你要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人云亦云;其次要学会集思广益,多听取别人的建议与方法。


展开余文
      超验主义——相信直觉,相信自己

      超验主义的核心观点是主张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强调直觉的重要性,其认为人类世界的一切都是宇宙的一个缩影--“世界将其自身缩小成为一滴露水”(爱默生语)。超验主义者强调万物本质上的统一,万物皆受“超灵”制约,而人类灵魂与“超灵”一致。这种对人之神圣的肯定使超验主义者蔑视外部的权威与传统,依赖自己的直接经验。“相信你自己”这句爱默生的名言,成为超验主义者座右铭。这种超验主义观点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打破教条主义的束缚。

      木桶效应:一只木桶,里面可以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根木板。“木桶效应”提醒我们——加强自我的短板,但是也不能被短板限制。

      如果将木桶比作人,短板就是我们身上的一些短处,可能是一些缺点,可能是一些不好的习惯,还可能是某一方面的不擅长,所以它们的存在,都会给我们带来限制,要想全面的发展,就不能被短处牵着走。

      木桶效应最早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水桶”就象征着人或事的各个方面,而短板就是其中的薄弱部分,所以盛水多少最关键的往往不是最长的那块板,而是最短的那一块。

      木桶效应的理论延伸:

      1.新木桶理论: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应该是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第一是短板决定水量,第二是木板与木板之间是否有缝隙,第三是有一个好的桶底。

      2.反木桶原理:这一理论刚好与木桶效应表达的意思相反,认为木桶最长的那块板才是木桶的特色所在,人不能只盯着短板,而忘了自己的长处,只有将优势发展成为特色才是成功的最佳途径。

      登门槛效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经意处见匠心。

      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槛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这个效应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于1966年在做“无压力屈从——登门槛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的。

      在人际交往中,当我们要求某人做某件较大的事情又担心他不愿意做时,可以先向他提出做一件类似的、较小的事情。

      《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有一个乞丐到富人家讨饭。“滚开!”仆人说,“不要来打搅我们。”乞丐说:“我太冷了,我只想在你们的火炉上烤干衣服就行了。”仆人一想这又不用给他东西,便让这个乞丐到厨房火炉旁烤火。乞丐把衣服烘干后,便对厨娘说:“我可以借用一下你们的锅吗?我只想用锅煮一点儿石头汤。”“石头汤?”厨娘说,“我想看看你怎样用石头做成汤。”她爽快地答应了。于是,乞丐到路上捡了块石头洗净后放在锅里煮。“可是,我总得放点盐吧。”他自然地说道。厨娘答应了他的要求,后来又在他一次次的要求下先后给了豌豆、薄荷和香菜,接着又把碎肉末放到了汤里。最后,这个聪明的乞丐把石头从锅里捞出来,美美地喝了一锅肉汤。

      人一旦答应了别人一个较小的要求,当对方进一步提出更高的要求时,他为了避免给人留下前后不一致的印象,即使心有不愿也会爽快地答应,因此也被称作“得寸进尺效应”。这种现象,犹如一步步地登门槛,循序渐进地达到最终的目标。

      “登门坎效应”在教育中的应用: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一下子不宜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而是先提出一个只要比过去有进步的小要求,当学生达到这个要求后再通过鼓励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并力求达到。“登门坎效应”蕴涵的是一种教育的理性、教育的智慧。“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经意处见匠心。

      共生效应:

      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

      在犹太经典《塔木德》中,有一句名言:和狼生活在一起,你只能学会嗥叫;和那些优秀的人接触,你就会受到良好的影响。因此,多与优秀的人交往,多受他们的影响,能让你变得更优秀。如果你已经很优秀了,再与优秀的人交往,那么你们就能产生共生效应,取得了不起的成就。保罗8226;艾伦和比尔8226;盖茨走到一起并创立了微软就是最好的例证。

      首因效应:

      也叫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影响。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

      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么人们就愿意和他接近,彼此也能较快地取得相互了解,并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和表现的解释。反之,对于一个初次见面就引起对方反感的人,即使由于各种原因难以避免与之接触,人们也会对之很冷淡,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在心理上和实际行为中与之产生对抗状态。

      蝴蝶效应:

      一只海鸥扇动翅膀足以永远改变天气变化,一个不起眼的一个小动作却能引起一连串的巨大反应。

      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1963年在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文中分析了这个效应。“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动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而微弱的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鲶鱼效应: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由于沙丁鱼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原因就是他的鱼槽里有一只鲶鱼。

      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鲶鱼效应是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其实质是一种负激励,是激活员工队伍之奥秘。

      投射效应: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

      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现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即推己及人的认知障碍。比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等等。

      墨菲定律——由美国工程师爱德华·墨菲提出的,其核心观点是“凡是可能出错的事必定会出错”。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极有可能发生。

      墨菲定律的原句是这样的: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

      手表定理: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你要做的就是选择其中较信赖的一只,尽力校准它,并以此作为你的标准,听从它的指引行事。

      酒与污水定律: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烂苹果理论: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你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它苹果也弄烂,“烂苹果” 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破坏者能力非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如果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你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蘑菇定律:长在阴暗角落的蘑菇因为得不到阳光又没有肥料,常面临着自生自灭的状况,只有长到足够高、足够壮的时候,才被人们关注。初入世者常常会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或打杂跑腿,就像蘑菇培育一样还要被浇上大粪,接受各种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处于自生自灭过程中。蘑菇生长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人的成长也肯定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这就是蘑菇定律,或叫萌发定律。

      奥卡姆剃刀定律:这个原理称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如果你认为只有焦头烂额、忙忙碌碌地工作才可能取得成功,那么,你错了。事情总是朝着复杂的方向发展,复杂会造成浪费,而效能则来自于单纯。在你做过的事情中可能绝大部分是毫无意义的,真正有效的活动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它们通常隐含于繁杂的事物中。找到关键的部分,去掉多余的活动,成功并不那么复杂。

      蝉理论:一只蝉在地下至少需要7至15年的时间来度过黑暗而又潮湿的生活,才能变成幼虫从土壤中破土而出,趁夜色爬上树梢,随着黎明慢慢地脱掉浅黄色的蝉衣,从而羽化成蝉,见到天日。这是蝉的生命历程中所必不可少的,但它从不为自己所度过漫长的黑暗岁月而悲伤哀叹。在阳光下,它在那仅有的几十天短暂的生涯里,不舍昼夜,舍生忘死,不知疲倦地尽情引亢高歌,演绎出一曲曲自然界最宏大醇厚的天籁之音,献给大地,献给光明,也献给自己。

      竹子理论:竹子用了四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cm。但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地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高。其实,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做人也是如此,需要扎根,需要储备,多少人没熬过那3cm!

      冰山理论

      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表现或应对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大约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另外的八分之七藏在水底。冰山理论提示我们,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边际效应:

      是指其他投入固定不变时,连续地增加某一种投入,所新增的产出或收益反而会逐渐减少。也就是说,当增加的投入超过某一水平之后,新增的每一个单位投入换来的产出量会下降。向往某事物时,情绪投入越多,接触该事物的次数越多,我们的情感体验就越为淡漠,一步步趋向乏味。这种效应在经济学中叫“边际效益递减”,在社会学中叫“剥夺与满足命题”,用标准的学术语言说就是:“某人在近期内重复获得相同报酬的次数越多,那么,这一报酬的追加部分对他的价值就越小。

      边际效应常见的一个例子是,对于一个需要4个馒头才能吃饱的人来讲:吃第一个馒头可以使他直接缓解饥饿感,因而其边际效用是最大的;吃第二个、第三个馒头的边际效用依次递减;到吃第四个馒头时,他已八九分饱,几乎是可吃可不吃的了,故边际效用最小;等吃到第五个时,馒头就有可能产生负效用。

      学习上也是如此,因为特别喜欢或擅长某一学科,而特入大量精力和时间,其实是不值得的,学科均衡发展才是效益最大化。

      边际效应告诉我们,教育学生时要善抓时机。“锦上添花”固然轻松而美丽,但“雪中送炭”更有价值。对待一些犯了错误的学生,有些班主任往往大动干戈,立即找来学生大加训斥,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我们不妨采取延迟评价的方法,冷一冷后再与学生去谈,有时效果会更好。即便是亡羊补牢,也为时不晚。

      
标签:作文素材 高三作文素材 议论文理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我搬新家啦(八年级习作)(初中习作)
下一篇:钟楼广场(陈祥书随笔)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