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12230  2019-10-19
标签:备课资料 高一备课资料
《红烛》课文导读及练习
 学法指导

      1.课前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闻一多的生平及《红烛》的创作背景。

      2.自读、品读与朗读相结合,理清诗歌写作思路,体会诗人的伟大抱负,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3.把握诗歌的意象,了解新诗的魅力,理解诗歌的结构美、情感美,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4.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促进思维发展,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三.知识点贯通

      知识点一文学常识

      1.作者: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改名多,字友三,又改名一多。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浠水。现代爱国诗人,学者,战士。自幼喜爱古典诗歌、绘画和戏曲。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曾留学美国。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15日发表了著名的《最后的一次演讲》,当日下午,即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 

      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体诗。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代表作《红烛》、《死水》具有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影响颇大。闻一多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提倡诗歌创作“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指的是音节和旋律的美。 建筑美,指的是词藻的运用,要体现出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方面的印象(即富有形象感、色彩感和画面感)。绘画美,指诗的对称和句的整齐。 著有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学术著作有《古典新义》《楚辞校补》《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闻一多的主要著作收集在《闻一多全集》中,共4册8集,1948年8月由开明书店出版。

      2.诗集《红烛》:

      《红烛》是中国现代著名诗集,闻一多的第一部诗作。1923年9月7日出版。初版本收六十二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收一百零三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或描绘自然的美景。构思精巧,想象奇新,语言形象生动。

      知识点二写作背景

      1922年闻一多赴美国留学,他不堪忍受受到的歧视,写过许多爱国诗篇。1926年从美国归来,但看到的是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弊的黑暗现实,极为失望。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了其诗的深层根基。 

      《红烛》这首诗写于1923年。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就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

      知识点三解题

      1.红烛:

      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如寿星像前,洞房内。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知识点四基础知识

      1.字音:

      躯(qū)体烧沸(fèi)捣(dǎo)破点着(zháo)

      脂(zhī)膏(gāo)慰藉(jiè)耕耘(yún)

      2.释义:

      脂膏:脂肪;比喻劳动人民的血汗。膏:油脂。

      慰藉:安慰。

      耕耘:耕地与除草。泛指田间劳作。也比喻其他方面的辛勤劳动。

      知识点五内容结构

      1.引子: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自焚”与“流泪”)来展开抒情的。

      2.第一小节:诗人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 

      “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在这样的红烛面前,他提出了自我要求:“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的心应该也这样的红,否则就不配做诗人。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那颗心,真是一颗赤子之心,是那么纯洁率真,晶明透亮,灼灼发热。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一个“吐”字;逼真的描绘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 

      3.第二、三节:对红烛自我牺牲精神的讴歌。 

      这两节诗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的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有力的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 

      诗人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蜡比作躯体,把火比做灵魂。作者认为,躯体和灵魂应该是互相依存的,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起初觉得这是大惑不解的,认为红烛自己“一误再误”,诗人认为这真“矛盾”,自相冲突,不可理解。但诗人最终理解了红烛,彻悟了,对先前的认识来了一个彻底的自我否定。诗人理解了红烛,由衷的赞美红烛的奉献精神。 


展开全文阅读
      上一节说“一误再误”,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又包含着自作聪明的意味;下一节说“不误,不误”,用了反复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一反一正两种回答,相形之下,更强烈的表现了认识的根本转变,包含着对先前自作聪明的惭愧,由顿悟而对红烛产生了深为敬仰的感情。诗人悟彻了,光是要“烧”出来的,只有自我燃烧,只有无私奉献,才能放出光芒。这正是与利已主义哲学完全对立的一种新的人生观。 

      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 

      4.第四节: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 

      “既制了,便烧着”,便要燃烧不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人生的天职也在于奉献,活着就要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让智慧和才能放出灿烂的火光。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 

      “烧罢!烧罢!……监狱!”当时,民众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梦中尚未觉醒,血性犹存然而麻木不仁,有如身陷囵圄受着禁锢。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 

      诗人爱国的赤诚之心是与祖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 

      5.第五至第七节: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 

      使用拟人手法,一开始,首先揭示了一种很矛盾的现象:“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诗人的注意力转到烛泪上面,矛盾的现象已经包含着疑问。这一节开头的呼唤,是同情的呼唤,是惊疑的呼唤。 

      第六节诗人驰骋想象,亲切的问讯红烛:“何苦伤心流泪?”诗人同情,惊疑,思索。这里抒发的正是诗人在现实生活的漩涡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诗人经过一番求索,他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了!”他寻求到的答案,是还有“残风”的存在。红烛“心火发光”,自身“烧蜡成灰”,世上并非都像诗人自己那样怀着敬意,那种邪恶的势力不但毫无敬意,相反“来侵你的光芒”。红烛流泪,是为烧得不稳而急得流泪。红烛不怕牺牲自己,相反,他要充分的牺牲自己,为世人创造光明,他“急”的只是不能给世人带来更多的光明。 

      诗人自己怀着拯救祖国文明的美好意愿,不是同样受到黑暗丑恶势力的干扰和阻挠,感到壮志难酬,为此而痛哭流涕么?冷酷的现实就是这样,你要创造光明,不但要牺牲了自己,还要“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第七小节托物言志,以烛泪比喻自己带泪的诗行,这些诗行中有诗人爱国之情,忧国之心,它能慰藉人间,使痛苦而麻木的世人感到欣慰,唤起他们的爱国之情,使祖国走向光明。 

      6.第八、九节:深情呼唤,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劝导鼓励的呼唤。 

      “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公平,不合理,为着“创造光明”,结果只落得“灰心流泪”,但这是社会使然。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只有作不屈的奉献,诗人劝勉红烛,也就是劝勉自己:“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收束得精警有力,诗情得到了凝聚与升华。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本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不合理的社会里,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那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 

      小结:

      全诗以诗人对“红烛”的心迹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宗旨的求索过程和结果。诗中一共有三处问:第1节为第一问,问的是红烛为什么这样红, 第2节为第二问,问的是红烛为什么要自焚, 第6节为第三问,问的是红烛为什么要流泪。开头一节着眼于红烛的颜色,将红烛精神集中在一个“红”字上面,凸现了红烛的总体形象,由红烛形象即刻联想到诗人自身,“物”与“我”就完全交融起来。最后一节归结到“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样一个哲理,也就是将红烛精神归结到一种彻底奉献的人生哲学,也就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宗旨。 

      知识点六 课文主题

      本诗抒发的爱国主义激情,具有震撼人们灵魂的力量。红烛的精神是献身祖国的精神。红烛烧蜡成灰,为创造光明而彻底的自我牺牲;红烛伤心落泪,为创造光明而忍受被摧残的痛苦,红烛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为宗旨,唯愿为世人创造光明。这首诗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的心声,他赤诚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拯救世人的灵魂,结成快乐的果子,表明作者的诗歌创作一开始就有严肃的社会责任感。红烛的形象是诗人光辉人格的写照。诗篇闪耀着诗人人格美的光辉。 

      知识点七 写作特点

      这首诗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

      1.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

      诗歌中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

      2.在诗歌形式上,诗人极力注意诗歌的形式美和诗歌的节奏,以和诗中要表达的情感相一致。

      重复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前后照应和每节中诗句相对的齐整等等。诗人所倡导的中国新诗的格律化、音乐性的主张在这首诗中有一定的体现。

      3.多种手法的运用。

      (1)比喻:第二节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蜡比作躯体,把火比做灵魂。

      (2)拟人:每一节开头都是一声“红烛啊”,诗人对烛呼告,倾诉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诗人将红烛比拟为人,赋予红烛以人的思想感情,红烛变成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形象;第五节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揭示了一种很矛盾的现象:“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诗人的注意力转到烛泪上面,矛盾的现象已经包含着疑问。

      (3)反复:“不误,不误”,用了反复手法,加强了否定的语气。

      知识点八 名句积累

      1.青年盲目而又不盲目,在平时他不免盲目,但在非常时期他永远是不盲目的。――闻一多

      2.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闻一多

      3.我爱中国固因他是我的祖国,而尤因他是有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闻一多


展开余文
      4.尽可多创造快乐去填满时间,哪可活活缚着时间来陪着快乐。――闻一多

      5.书要读懂,先求不懂。――闻一多

      6.诗人最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闻一多

      7.对奴隶,我们只当同情,对有反抗性的奴隶,尤当尊敬。――闻一多

      8.个人之于社会等于身体的细胞,要一个人身体健全,不用说必须每个细胞都健全。――闻一多

      9.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闻一多

      10.青春像只唱着歌的鸟儿,已从残冬窗里闯出来,驶放宝蓝的穹窿里去了。――闻一多

      四.课堂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水泡馒头发现里面添加“卫生纸”?前不久,这段据称是甘肃天水一家市场所销售馒头的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经过监管部门彻查,网络视频是有意编造的谣言。这起网络谣言事件,让人联想起当年闹得的“纸馅包子”事件。事后涉事媒体作出公开检讨,捏造假新闻的记者受到刑事处罚。

      在如今的新媒体时代,每个网民都是报道者,都有可能成为谣言和假消息的传播者。利用食品安全对于公众的焦虑,传播和编造不实消息,几乎成了传播领域的顽疾。有数据显示,网络谣言中的食品安全信息占45%。不光有“卫生纸馒头”这样的恶意传谣,也有以善意面目传播的伪科学信息。加强对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打消公众“舌尖上的疑虑”,固然是消减类似谣言的根本之策。然而,完全消除真实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况且,随着现代人对健康的日益重视,任何关于食品安全的都会触发公众敏感的神经,滋生谣言的土壤也会因此扩张。

      科学与传播都需要质疑精神。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     )。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人声鼎沸   耸人听闻   负重致远   风吹草动

      B. 沸沸扬扬   骇人听闻   负重致远   蛛丝马迹

      C. 人声鼎沸   骇人听闻   任重道远   蛛丝马迹

      D. 沸沸扬扬   耸人听闻   任重道远   风吹草动

      【答案】D

      【解析】沸沸扬扬:形容人声喧扰,议论纷纷。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侧重于指声音非常吵。文中指的是“纸馅包子”事件,应用“沸沸扬扬”。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骇人听闻:指实际存在,但让人不敢相信的事。由后文的“恶意传谣”可确定应选“耸人听闻”。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负重致远:比喻能肩挑重任。文中指“完全消除真实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应选“任重道远”。风吹草动:比喻微小的变动,侧重指变动,动向。蛛丝马迹: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文中指关于食品安全的微小变动,应选“风吹草动”。故选D项。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利用食品安全对于公众的焦虑,编造和传播不实消息,几乎成了传播领域的顽疾。

      B. 利用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焦虑,编造和传播不实消息,几乎成了传播领域的顽疾。

      C. 利用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焦虑,传播和编造不实消息,几乎成了传播领域的顽疾。

      D. 利用公众关于食品安全的焦虑,编造和传播不实消息,几乎成了传播领域的顽疾。

      【答案】B

      【解析】本题画线句子中“食品安全对于公众”不合逻辑,主客颠倒,应改为“公众对食品安全”;“传播和编造”语序不当,应改为“编造和传播”。所给选项中,A项,“食品安全对于公众”主客颠倒;B项,修改正确;C项,“传播和编造”语序不当;D项,“公众关于食品安全”不合逻辑,介词“关于”使用不正确,应改为“对”。故选B项。

      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都能问问来源和出处,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助推谣言的再传播,至少不会被谣言所蒙蔽。

      B. 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问问来源和出处,就不至于被谣言所蒙蔽,至少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C. 都能问问来源和出处,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被谣言所蒙蔽,至少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D. 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问问来源和出处,就不至于助推谣言的再传播,至少不会被谣言所蒙蔽。

      【答案】C

      【解析】括号中几个短语存在一定的先后顺序,不可颠倒。应该是先“问问来源和出处”,再“细究事实和依据”,据此可排除B、D两项。再比较A、C两项,“被谣言所蒙蔽”比“助推谣言的再传播”程度要重,应排在前面,排除A项,答案为C项。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腊烛 力挽狂澜 暧昧 灵魂

      B.匠人 融汇贯通 喧嚣 捣破

      C.脂膏 死不瞑目 气慨 凋敝

      D.耕耘 哗众取宠 何苦辍学

      【答案】D

      【解析】A项,蜡烛;B项,融会贯通;C项,气概。

      5.给闻一多先生写几句墓志铭来表达对闻先生的纪念和崇敬。

      【答案】示例1:红烛发光照死水,一多著作青史垂。诗与热血共铸就,一座丰碑爱国魂。

      示例2:写写写,写出累累硕果;做做做,做出惊天伟业;说说说,说的痛痛快快,行行行,行的人中高标! 

      示例3:开口说话,掷地有声;脚不下楼,著作甚丰;唐诗杂论,楚辞校补,深刻钻研,一丝不苟,大声疾呼,为民请命,言行一致,名垂青史。

      【解析】内容上要写出闻一多先生的贡献和成就,形式上要注意语言整齐,有气势。

      (二)课外拓展阅读

      1.阅读下面三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孤 雁

      杜 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孤雁(节选)

      闻一多

      (此诗是诗人1922年在赴美的旅途中所作)

      归来罢,流落的孤禽!

      与其尽在这水国的绝塞,

      拼着寸磔的愁肠,

      泣诉那无边的酸梦,

      不如擢翅回身归去罢!

      啊!但是这不由分说的狂飙

      挟着我不息地前进;

      我脚上又带着了一封书信,

      我怎能抛却我的使命,

      由着我的心性

      回身擢翅归去来呢?

      听雁(节选)

      付秀红

      在这肃杀季节,我常置身于北国的旷野,听离开家乡的大雁的鸣叫。它们极为守时,深秋的风一吹,它们就踏上展示生命耐力的征程,把迁徙的梦变成现实。

      它们几十只、数百只,甚至上千只汇集在一起,用号子般的叫声给同伴鼓舞,那高亢的鸣叫似呼朋引伴的呼喊,又极像行军歌那极有气势、不断唱和的声音,十里八里之外都听得到。此时听雁,你会精神为之一振,力量陡增。

      (1)下列选项对杜甫的《孤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唤出“孤雁”,孤雁非常想念它的同伴。不单是想念,而且还拼命追寻,是一只情感热烈而执着的“孤雁”。

      B.颔联“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


展开余文
      C.颈联通过对孤雁飞着叫着寻找同伴的描写,将孤雁的渴望、煎熬表现得淋漓尽致。“犹”和“更”道出了诗人心中沉重的悲哀与伤痛。

      D.尾联用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表现了孤雁对野鸦团聚在一起的羡慕、向往之情。

      【答案】D

      【解析】根据孤雁形象,可以判断D项中“羡慕、向往”错,应主要是“哀愁”和“追寻”。

      (2)三首诗歌中塑造的“雁”的形象有何不同?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答案】《孤雁》描写的是离群独飞、思念同伴的孤独凄苦、热烈执着的大雁形象。诗歌通过孤雁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颠沛流离的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以及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和执着精神。

      《孤雁(节选)》刻画的是一只对故乡充满思念、带有使命感和意志力的孤雁形象。诗歌借孤雁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奋发意志力,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使命感的爱国精神。

      《听雁(节选)》借雁阵的高亢鸣叫塑造了一群团结友爱、有耐力的大雁形象。写出了对生活的启示,对周围的同学、相携的同伴们要互助合力,团结友爱;对目标或理想的追求要有耐力,坚持不懈。

      2.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

      色 彩

      闻一多

      生命是张没有价值的白纸,

      自从绿给了我发展,

      红给了我热情,

      黄教我以忠义,

      蓝教我以高洁,

      粉红赐我以希望,

      灰白赠我以悲哀,

      再完成这帧彩图,

      黑还要加我以死。

      从此以后,

      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

      因为我爱他的色彩。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句“生命是张没有价值的白纸”指生命是没有任何价值的,美好的生命要自己去绘画,去创造和奋斗。

      B.这首诗先说“绿”最后说“黑”,因为生命是从生到死的过程,而诗句中绿和黑也正好对应这两个阶段。

      C.生命有悲哀,但更有色彩,因而我们要更溺爱生命,珍惜自己。

      D.诗歌中,作者将绘画中的色彩引入诗歌,将抽象的生命予以不同的色彩,从而让读者在阅读时产生丰富的联想与不尽的遐想。

      【答案】A

      【解析】A项,“生命是没有任何价值的”错,应为“生命是无价的”。

      (2)试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旨。

      【答案】诗歌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和过程,劝诫人们珍惜生命,勇于创造,关爱生命,珍视自我。

      【解析】概括主旨时需要仔细阅读全诗,抓住关键句子,结合诗人的生平来分析。 

侯晓旭

标签:备课资料 高一备课资料 红烛》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课文导读及练习
下一篇:《峨日朵雪峰之侧》课文导读及练习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