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2804  2019-12-09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读书:目的和前提》名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读书:目的和前提》是黑塞写作的一篇文艺随笔。他曾在神学院学习,而神学院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压抑和扼杀人性。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深深地陷入了与德国民族主义冲突的境地。战争无疑是毁灭人性的,这促进了他对人性的思考和探索。他试图从教育和修养方面来探索人性,提倡通过读书来提高修养,达到心灵和个性的自我完善。为此他写下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本文就是一篇激励人们读书的名作。文中,作者阐述读书的作用,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

一、教学目标:

1. 理清文章结构层次,了解层进式的论证结构,掌握文章严谨的逻辑顺序。

2. 理解并阐释文中的主要内容,学会筛选并整合信息。

3. 领会作者的思想观点,明确阅读经典对一个人获得教养的意义。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写作思路,了解作者的观点,鉴赏文章的重点语句。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运用作者以自身为例论证观点的方法。探讨了解读书学习之道,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审美鉴赏与创造: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进行联系阅读,了解读书给人带来的精神境界的提升。

文化传承与理解:领会作者的思想观点,明确阅读经典对一个人获得教养的意义,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理清文章结构层次,了解层进式的论证结构,掌握文章严谨的逻辑顺序。

课前进行拓展阅读,就读书的意义和方法和同学们进行交流,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读书:目的和前提》

一、作者档案

【简历】 赫尔曼黑塞,出生在德国,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46岁时入瑞士籍。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比较重要的有:冯泰纳奖、诺贝尔奖、歌德奖。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年85岁。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 【作品】 《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

【评价】 德国作家、诗人。被雨果巴尔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黑塞的创作真正继承了德国文学的浪漫主义,因而世人称他为“新浪漫主义者”

二、背景链接

黑塞曾在神学院学习,而神学院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压抑和扼杀人性。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深深地陷入了与德国民族主义冲突的境地。战争无疑是毁灭人性的,这促进了他对人性的思考和探索。他试图从教育和修养方面来探索人性,提倡通过读书来提高修养,达到心灵和个性的自我完善。为此他写下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本文就是一篇激励人们读书的名作。文中,作者阐述读书的作用,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

三、作者逸事

黑塞开始寻求心理分析和治疗的时候,正遭遇着严重的心理危机。由于反战,他被迫背井离乡,生活陷入困境。1916年初,他的父亲去世,年幼的儿子又身患重病,妻子的精神病急剧恶化而不得不住院治疗。一连串的精神压迫和心理压力使黑塞深受神经衰弱和抑郁症的折磨,于是,他找到荣格的学生朗昂开始了分析性心理治疗。

在1916~1917年间,朗昂为黑塞共做了72次心理分析,基本上是每周一次,每次3个小时。开始的时候,黑塞的抑郁症非常明显,并且流露出自杀的倾向。朗昂的分析性心理治疗十分有效,帮助黑塞度过了心理危机,并且引起了黑塞对心理分析的兴趣。

1923年,黑塞放弃了其德国国籍,不久也与分居了的妻子正式离婚。黑塞自己不仅深受坐骨神经病痛和风湿病的折磨,而且也深受抑郁和自杀情绪的影响。从1925年开始,黑塞重新找朗昂做分析性心理治疗,前后持续了2年左右。实际上,这也是黑塞创作其《荒原狼》的时期。孤独与乡愁是荒原狼的呐喊,也是黑塞的挣扎;自杀与寻求生路是荒原狼的彷徨,也是黑塞的迷惘。在此期间,黑塞所经历的心理分析具有多重的意义。对于黑塞来说,朗昂不仅仅是他的心理医生,也是他的知心朋友,而且是他在经受像狼一样“冬季荒原之流浪”时的坐标和向导。黑塞在其《荒原狼》的“出版者序言”中说:“我觉得这个人有病,是某种精神病或忧郁症,是性格病,我是以健康的本能在抵御它。”同时,黑塞也说:“我认识到,哈勒是一个能忍受痛苦的天才,按照尼采的某些说法,他在自己身上已经培养了一种天才的、无限的、可怕的承受痛苦的能力。”黑塞所要表达的是,尽管荒原狼的故事叙述的是疾病和危机,但是,它描写的并不是毁灭,不是通向死亡的危机,恰恰相反,它描写的是治疗和治愈。在我们所理解的心理分析中,治疗和治愈也意味着发展,意味着心性的成长和人格的完善。黑塞将与荣格和朗昂的心理分析过程中所获得的治愈与发展性体验充分展现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其中有在黑暗中的求索,有内在心灵意象的指引,也有超越与整合的个性化经历。

四、文化常识

1.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是诺贝尔在1895年11月27日写下的遗嘱,捐献全部财产3 122万余瑞典克朗设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为奖金,授予“一年来对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根据他的遗嘱,瑞典政府于同年建立“诺贝尔基金会”,负责把基金的年利息按五等份授予五个奖项的获得者。文学奖就是奖项之一。

文学院院士、大学和其他高等学校的文学史和语文教授、历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各国作家协会主席才有权推荐候选人,本人申请不予考虑。推荐书每年1月1日前交瑞典文学院,11月1日前后公布选拔结果。授奖一般是因为某作家在整个创作方面的成就,有时也因为某一部作品的成就。

一百多年来,1914、1918、1935、1940至1943年因战争没有颁发,1904、1917、1966、1974年奖金由二人平分。

根据创立者的个人遗嘱,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最近一年来”“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1900年经国王批准的基本章程中改为“如今以来创作的”或“如今才显示出其意义的作品”,“文学作品”的概念扩展为“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即包括历史和哲学著作。文学奖金由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基金会统一管理,由瑞典文学院评议和决定获奖人选,因此,院内设置了专门机构,并建立了诺贝尔图书馆,收集各国文学作品、百科全书和报刊文章。


展开全文阅读
2.诺贝尔遗嘱

诺贝尔奖的评选并非基于任何公认或众所周知的原则或标准,而只是基于诺贝尔个人生前的愿望和设想。其法律基准就是他于1895年11月27日签署的最后遗嘱。

诺贝尔遗嘱与奖金有关的部分摘要如下:“我其余的全部可变卖财产应按如下方式处置:资本——由我的执行人投资于安全可靠之证券——应成为一个基金,其盈利应以奖金形式每年分发给那些在过去一年中使人类受惠最大之人士。所说的盈利应均分为五份,分配如下:一份应授予在物理学领域里做出最重要发现或发明之人士;一份应授予做出最重要化学发现或改进之人士;一份应授予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里做出最重要发现之人士;一份应授予在文学领域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杰出作品之人士;一份应授予为各民族间的兄弟情义、为取消和削减常备军、为召开和促成和平会议做了最多或最佳工作之人士。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应由瑞典科学院颁发;生理学或医学奖应由斯德哥尔摩的卡罗林斯卡学院颁发;文学奖应由斯德哥尔摩的文学院颁发;和平卫士奖应由挪威国会选出的五人委员会颁发。我的愿望是:评奖不考虑候选人之国籍,不论是否是斯堪的纳维亚人,最够资格者获奖。”

这部分遗嘱比较粗略,措辞也不那么严密,执行起来有许多实际困难。因此,《诺贝尔基金会章程》对遗嘱的相关部分进行了必要的阐释,补充了技术性的条款。章程于1900年6月29日由瑞典国王批准,此后根据执行情况进行了多次修改。章程确认了遗嘱中的四个颁奖机构,认定“斯德哥尔摩学院”就是指“瑞典学院”。

一、认读字音

(一)单音字

(1)跋涉(bá)(shè)     (2)沉浸(jìn)

(3)麻痹(bì)   (4)戕害(qiāng)

(5)卷帙(zhì)   (6)一摞(luò)

(7)时髦(máo)   (8)逊色(xùn)

(二)多音字

(1)恶厌恶(wù)恶霸(è)恶心(ě)   (2)藉慰藉(jiè)狼藉(jí)

(3)着着迷(zháo)穿着(zhuó)着调(zhāo)

二、辨识字形

(1)发jué(掘)jué(崛)起jué(倔)强   (2)chǎng(敞)开遮bì(蔽)

(3)狭ài(隘)shì(谥)号yì(溢)出   (4)闲xiá(暇)xiá(遐)想白璧无xiá(瑕)

三、积累词语

1.视而不见: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2.望洋兴叹: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3.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4.一劳永逸:逸,安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

四、课文内容解读

1.黑塞认为读书的目的和前提各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答:                                    

                                    

[明确] (1)目的: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2)前提:以个人的阅读兴趣为前提,同时还必须要以个性或人格作为前提。

2.行文图解

中心论点:阅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

(一)(1段)简说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意义: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

呈现形式:永远都在半道上,是努力的过程。

目的: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

(二)(2~5段)论述阅读杰作的作用。

(1)作者认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通过阅读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

(2)在论述读书的必要性时,再次强调读书是为了完善自我,是为了使人生充实、高尚、有意义,不是“散心消遣”,也不是“虚伪的慰藉”。 

(三)(6~8段)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阐述对待经典作品的态度和方法(有选择、虔诚、反复)。

(1)以儿童的阅读为例介绍两类阅读,以过程与结果的对比,再次强调为获得教养而学习是精神的愉快,同时这种精神追求能不断地进入新的境界。

(2)以自己的阅读来说明反复阅读经典后的感悟与发现。

五、合作探究

1.作者认为阅读不在于数量,说“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作者倡导的是怎样的一种读书观?为什么通过读书获取教养要和“个性”“人格”联系在一起?

答:                                    

                                    

[明确] 作者认为读书是为了“心的教养”,他倡导的是“爱的阅读”和有效的阅读。善于读书的人,并不追求数量,而只追求他心灵的获得。作者认为读书人要有爱的追求,要有理想,要有对知识的敬重。他所说的“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通俗地说,就是读书人自己必须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有个性追求。如果没有人格,没有个性,他的阅读也未必能获得教养。

2.你怎样理解“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这句话?

答:                                    

[明确] 如果读书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获得了僵死的知识,没有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那么就不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反而与读书的目的背道而驰,成了“死读书”“读死书”,这样的读书是有害的,例如孔乙己、范进等。

3.为什么“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必须读杰作”?

答:                                    

                                    

[明确] 因为报纸更侧重于使人获得及时的新闻,流行文学也只是快餐文化,无法让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养,而“杰作”即“经典”,能够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可以使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变得高尚,能够留给读者思想、经验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六、总结。作为一篇议论性随笔,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例分析。

① 举例论证。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列举自己读书的经历来证明读书要以读者的个性或人格追求为前提。化抽象的说理于生动的故事之中,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② 对比论证。本文多处运用对比论证,如拿印度文学与中国经典著作对比,突出中国经典著作让“自然与精神,宗教信仰与日常生活”“相反相成,各得其所”的特点。再如读巴尔扎克作品的前后对比等,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③ 比喻论证。如“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永远都在半道上,与宇宙共振,于永恒中生存”。形象地表现了获得修养是不断完善的过程,不是短暂的功利性行为。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读书: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读书:目的和前提》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下一篇:《上图书馆》名师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