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464 2020-02-19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名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教学设想】
根据本单元学习重点古诗文的诵读和欣赏,教学中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各组成员分别活动,由分担角色朗读上升到扮角色表演。活动的原则是:由读到演,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在读中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在表演中体会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进而感受孔子的教育思想、气质和风范。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
2、品味对话语言,分析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
3、感受孔子的教育思想和魅力。
【学习重点】
通过语言和简单的动作描写展示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
文中重要的词语和特殊句式。
【学习方法】
反复诵读,分角色朗读,从体会作品语言着手,分析人物性格。
学习过程:
一、夯实基础,积累有关常识。
(1)(以邀请嘉宾的形式展示出孔子的画像,然后借机介绍孔子和《论语》)
内容:智者、仁者——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汉代以后,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思想宝库——《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
(2)文化常识抢答巩固:(幻灯片)
孔子,名_____,字_____,_____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_____,思想核心是_____,政治上主张_____,鼓励人们_____,即“出来做事”。
《论语》是__________体散文集,是记录__________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 》《 》和《 》合称为“四书”。
明确: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到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代朱熹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把握人物性格,感受孔子的教学魅力。
1、初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并把原句读出来
(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并在课本上标出。
哂 ( ) 莫 ( ) 俟 ( ) 铿 ( )
沂 ( ) 冠 ( ) 雩 ( ) 喟 ( )
(2)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并说出原句)
率尔: 哂: 知方:
撰: 喟: 与:
2、再读,疏通文意,理清思路。
展开全文阅读
(1)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句式特点。(幻灯片)
不吾知也 (宾语前置 )
毋吾以也 (省略句)
则何以哉 (宾语前置)
加之以师旅 (状语后置)
(2)学生结合注释阅读课文,教师答疑,帮助学生疏通文意。
(3)思考并讨论问题:
①从内容来看,这一段对话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明确:围绕谈“志” 展开。
②你能理出这篇文章的思路吗?
明确:问志————述志————评志
3、品读,把握性格,感受魅力。
根据课文对话及简单的动作描写,分析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小组分角色朗读,用现代语言演绎现代版的“孔子讲学”情景。)
问题1:从弟子的述志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志向是什么?
明确:子路——强国 冉有——富民
公西华——以礼治邦 曾皙——春游图
问题2:根据课文对话及简单的动作描写,分析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幻灯片)
子路: 冉有:
公西华: 曾皙:
孔子:
明确: 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总结:
子路:直率自信,粗疏鲁莽。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曾皙:懂礼爱乐,洒脱高雅。
孔子:热情严格,谦和亲切。
问题3:孔子对这4人的回答态度是怎样的?用一个字来回答。
子路——哂 冉有—— 赞
公西华—— 惜 曾皙——与
问题3:孔子为什么“哂由”“与点”?从中可以看出孔子什么样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
明确:
哂: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补充:《礼记曲礼上》规定 “长者不及,勿谗言。” 这就是说在长者面前,如不问及, 是非礼的,所以受到孔子的哂笑。 这种形式的主动发言,并不被孔子所提倡。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与点:曾点描绘了一幅“暮春咏归图”, 是一种超然的“世外桃源”, 是太平盛世的一个缩影,人们无拘无束,自由快乐,实际上就是委婉展现了曾点出世为政的理想,即所治理的国家安定自主,百姓自由幸福的和谐社会理想生活
问题4:为何是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明确:孔子是一位有着强烈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的人。他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时,推行礼治, 施以仁政,使鲁国大治。可惜的是鲁国国君受小人离间,很快就疏远了孔子,他的政治主张 “礼”、“仁”也就成了一颗划过天空的流星转瞬即逝。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末期,曾点能对古礼作如此具体生动的描绘,以此寄托自己的理想,这在孔子看来是十分难得的彼得我心者,因而内心狂喜而情不自禁地喟然赞叹了。孔子不满子路,是因为他“非礼”;赞赏曾皙是因为他懂得古礼。礼与非礼乃是儒家人生理想中的首要问题。
4、小组分角色表演“孔子讲学”情景剧,并作出评价。
三、谈学习感受。
在你心目中,孔子是一位怎样的老师?他的课堂有什么特点?你喜欢这样的课堂吗?
学生自由发言
四、朗读下列经典名言并达到背诵。
(学生齐声朗诵以下经典名句,深刻领悟古代大教育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诲。)
(幻灯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结束语:
一位大师和一群鲜活的学生,一场著名的对话,一个让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的教育场景,一个永远的经典情境,这,就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无穷魅力,也是孔子这位大教育家的无穷魅力。
侯晓旭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子路、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庖丁解牛》名师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下一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