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现代文阅读
阅读:1212 2020-02-28
标签:
现代文阅读
冬景贾平凹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早晨起来,匆匆到河边去;一个人也没有,那些成了固定歇身的石凳儿,空落着,连烫烟锅磕烟留下的残热也不曾存,手一摸,冷得像被烙铁烫了一样地生疼。
有人从河堤上走来,手一直捂着耳朵,四周的白光刺着眼睛,眯眯地睁不开。天把石头当真冻硬了,瞅着一个小石块踢一脚,石块没有远去,脚被弹了回来,痛得“哎哟”一声,俯下身去。
堤下的渡口,小船儿依然系在柳树上,却不再悠悠晃动,横了身子,被冻固在河里。船夫没有出舱,弄他的箫管吹着,若续若断,似乎不时就被冻滞了。或者嘴唇不再软和,不能再吹下去,在船下的冰上燃一堆柴火。烟长上来,细而端。什么时候,火堆不见了,冰面上出现一个黑色的窟窿,水咕嘟嘟冒上来。
一只狗,白绒绒的毛团儿,从冰层上跑过对岸,又跑过来,它在冰面上不再是白的,是灰黄的。后来就站在河边被砸开了的一块冰前,冰里封冻了一条小鱼,一个生命的标本。狗便惊奇得汪汪大叫。
田野的小路上,驶过来一辆拉车。套辕的是头毛驴,样子很调皮,公羊般大的身子,耳朵上,身肚上长长的一层毛。主人坐在车上,脖子深深地缩在衣领里,不动也不响,一任毛驴跑着。落着厚霜的路上,驴蹄叩着,干而脆地响,鼻孔里喷出的热气,向后飘去,立即化咸水珠,亮晶晶地挂在长毛上。
有拾粪的人在路上踽踽地走,用铲子捡驴粪,驴粪却冻住了。他立在那里,无声地笑笑,
作出长久的沉默。有人在沙地里扫树叶,一个沙窝一堆叶子,全都涂着霜,很容易抓起来。扫叶人手已经僵硬,偶尔被树枝碰了,就伸着手指在嘴边,笑不出来,哭不出来,一副不能言传的表情,原地唏溜打转儿。
最安静的,是天上的一朵云,和云下的那棵老树。
吃过早饭,雪又下起来了。没有风,雪落得很轻,很匀,很自由。在地上也不消融,虚虚地积起来,什么都掩盖了本质,连现象都模糊了。天和地之间,已经没有了空间。
只有村口的井,没有被埋住,远远看见往上喷着蒸气。小媳妇们都喜欢来井边洗箩卜,手泡在水里,不忍提出来。
这家老婆婆,穿得臃臃肿肿,手背上也戴了蹄形手套,在炕上摇纺车。猫儿不再去恋爱了,蜷在身边,头尾相接,赶也赶不走。孩子们却醒得早,趴在玻璃窗上往外看。玻璃上一层水气,擦开一块,看见院里的电线,差不多指头粗了:
“奶奶,电线肿了。”
“那是落了雪。”奶奶说。
“那你在纺雪吗?线穗子也肿了。”
他们就跑到屋外去,张着嘴,让雪花落进去,但那雪还未到嘴里,就总是化了。他们不怕冷,尤其是那两颗眼睛。互相抓着雪,丢在脖子里,大呼小叫。
一声枪响,四野一个重重的惊悸,阴崖上的冰锥震掉了几个,哗啦啦地在沟底碎了,一只金黄色的狐狸倒在雪地里,殷红的血溅出一个扇形。冬天的狐皮毛质最好,正是村里年轻人捕猎的时候。
麦苗在厚厚的雪下,叶子没有长大来,也没有死了去,根须随着地气往下掘进。几个老态龙钟的农民站在地边,用手抓着雪,吱吱地捏个团子,说:
“好雪,好雪。冬不冷,夏不热,五谷就不结了。’
他们笑着,叫嚷着回去煨烧酒喝了。
雪还在下着,好大的雪。
一个人在雪地里默默地走着,观赏着冬景。前脚踏出一个脚印,后脚离起,脚印又被雪抹去。前无去者,后无来人,他觉得有些超尘,想起了一首诗,又道不出来。
“你在干什么?”一个声音。
他回过头来,一棵树下靠着一个雪桩。他吓了一跳,那雪桩动起来,雪从身上落下去,像蜕落掉的锈斑,是一个人。
“我在做诗。”他说。
“你就是一首诗。”那个人说。
“你在干什么?”
“看绿。”
“绿在哪儿?”
“绿在树枝上。”
树上早没有了叶子,一群小乌栖在枝上,一动不动,是一树会唱的绿叶。
“还看到什么吗?”
“太阳,太阳的红光。”
“下雪天没有太阳的。”
“太阳难道会封冻吗?瞧你的脸,多红;太阳的光看不见了,却晒红了你的脸。”
他叫起来了:
“你这么喜欢冬天?!”
“冬天是庄严的,静穆的,使每个人去沉思,而不再轻浮。”
“噢,冬天是四季中的一个句号。”
“不,是分号。”
“可惜冬天的白色多么单调……”
展开全文阅读
“哪里!白是一切色的最丰富的底色。”
“可是,冬天里,生命毕竟是强弩之末了。”
“正是起跑前的后退。”
“啊,冬天是个卫生日子啊!”
“是的,是在做分娩前准备的伟大的孕妇。”
“孕妇?!”
“不是孕育着春天吗?”
说完,两个人默默地笑了。
两个陌生人,在天地一色的雪地上观赏冬景,却也成为了冬景里的奇景。
(选自《贾平凹散文》)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多角度抓取景物,河边、村里和村外,远近高低,错落有致,使北方冬景富有立体感。
B.作者依次描绘了郊外闲冬、雪中对话和农村喜雪三幅图景,生动展现北方山村冬天的情
致。
C.文中两个陌生人在一片寂静中的对话为读者展现了一个顿悟的心灵世界,使得文章境界
大开。
D.本文采用电影蒙太奇方式,联接不同场景,少了过渡语,文章凝练,有更广阔的审美空间。
8.本文运用多种手法来展现冬景的景物特征,请从文中找出三种主要手法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9.请结合全文,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6分)
答案:
7.(3分)B(作者依次描绘了郊外闲冬、农村喜雪和雪中对话三幅图景)
8.(6分)
①比喻、拟人手法。“冷得像被烙铁烫了一样…‘电线肿了”分别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
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②动静结合。“狗的叫声与封冻的小鱼…‘毛驴的奔跑与主人的不动不响”等处一动一静,
相映成趣,使景物描写和谐统一。
③细节描写。作者对人的行动和物的形态做了细致描绘,如“拾粪人在原地吸溜打转儿”
“院里的电线差不多指头粗”等,使景物描写更加细致人微,景物特点更为突出。
④侧面烘托。借冬日里物的状态和人的活动、感受来展现冬的寒冷,丰富写景角度,激发人
的想象力,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答对一点给2分,任答对三点给6分。如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
9.(6分)①内容上,观赏冬景的人成为奇景,大大丰富了文章中“冬景”的内涵,同时丰富了读者的审美感受。
②主旨上,画龙点睛,升华主题。这一段通过叙写两个人因对冬天的思考和感悟而成为冬
景里的奇景,巧妙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喜爱和独特感受——冬天庄严肃穆,孕育新生。
③艺术效果上,以景结情,意在言外,余味无穷,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④结构上,照应标题,收束全文。
(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三点给6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
标签:
现代文阅读
冬景贾平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山水画的意境》优秀导学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下一篇:
冯唐者,其大父赵人。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