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阅读:943
标签:
备课资料
驴的命运——《黔之驴》教学后记(网友来稿)
福安市民族职业中学 詹德泉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站在21世纪大门前,如何走进新课程,让课堂焕发生机活力,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在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改革中,作为最具有基础性和人文性的语文教学怎样才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做到“三统一”呢?我认为,必须改变长期以来仅把继承和掌握前人积累的语文知识视为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价值判断的观念和行为,将创造力培养作为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来抓。
创造力并不神秘,它是人性的重要特质,是人的巨大潜在力,并不是为天才所独有。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创造力培养,它的目标和任务主要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创新的基本素质。如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创造思维、创造个性、创造技能、创造道德、创造美感等。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创造力培养不是要求教师和学生必须在每篇课文学习中都有独到做法和产生“专利”,而是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富有启发诱导性的训练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从一定意义上实现人的创造性价值,达到创造力培养的目的。
创造力培养是当今我国在参与国际竞争和在全球格局中占重要地位的迫切需要。江泽民总书记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柱和基础,担负母语教学的语文教学,又是教育中最基础的学科,因而为民族和国家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富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完全能够完成的使命。
我在看《弯弯的月亮》这篇文章时,心灵产生了巨大的震动。我们的教育是否从曾经是小学教师,现在已经是退休的奶奶,到我的老师,乃至到我自己成为教师之后,学生对“弯弯的月亮”是什么的回提问时,他们的答案总是千篇一律——像小小的船。当然这其中也出现一个叛逆者——我,当我面对老师的提问,其他同学都回答是——像小小的船,感到心满意足时,我却不知趣地举起手,甚至喊出来我要来回答,我还有其他答案时,老师对我的答案——像豆荚带者嘲笑的口吻批评我,我们这位老师可能在这无意中扼杀了一名科学家,至少是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当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出一个相同的答案时,老师们真感到欣慰吗?难道是中华民族生来就是缺少想象力和创造性,还是我们的教育束缚了小孩天性?
七年级(下)(语文版)第六单元的课文——《黔之驴》,课后练习第三道题目是:驴应该怎样才可以避免被老虎吃掉的命运?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我花很大的力气去引导学生设计驴能免遭被虎吃的种种办法。学生们回答的也很好,有的认为驴假称自己得了“非典”盼望老虎早点吃了它;有的同学认为驴应该学习狐狸的办法,来个“驴假虎威”;有的同学认为驴可以说自己的爷爷、爸爸都是当官的,反过来要虎来求它。同学们的回答五花八门,都很精彩。当我为这节课感到高兴时,马上要宣布下课时,一个同学举起手,他站起来,他的答案却是与众不同,他认为驴是逃避不了被虎吃掉的命运。他认为驴被老虎吃这是自然界的安排,是生物界食物链条中很重要的环节。如果生物界失去了这一环节,那么我们的生态就失去了平衡,最后受害的是我们,到那时我们人类还会为驴的聪明而自豪吗?我对于这为学生的回答感到吃惊,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是有道理的。在铃声中我结束了这节课。
我现在想:我的这节课是成功的吗?教材中练习的问法是合理的吗?教材的设计和我的引导难道不是在误导甚至是在扼杀学生的想象力? 作者邮箱: zhgnwj@hotmail.com
标签:
备课资料
驴的命运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简析《故都的秋》思想情感内蕴(网友来稿)
下一篇:
教师是个令人敢怒不敢言的职业?(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