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作文指导
阅读:5891  2020-07-04
标签: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2020高考作文押题之《如何看待礼仪表达形式》写作指导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一般认为,握手礼源于欧洲中世纪。在战争期间,骑士们都穿盔甲, 随时准备与故人战斗。如果表示友好,互相走近时就脱去右手的甲胄,伸出右手, 表示没有武器,互相握手言好。后来这种友好的表示方式流传到民间,就成了握 手礼。现在,握手礼已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礼仪.1912年,孙中山宣布废除传 统的跪拜礼,改为握手礼。

      材料二:拱手礼是我国传统礼仪,在古代用于一般性的打招呼,即双手合抱 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向对方致意。今年地方“两会”正值疫情防控特殊时 期,“两会”代表见面不握手,改行拱手礼。

      有人认为,握手礼虽是西礼,但在许多国家实行,是国际通用的一种礼仪,是文化交融 的一种体现,在中国已实行一百多年,不应废弃;有人认为,疫情期间,拱手礼符合疫情防 控和复工复产期间流行病学专家要求的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很合时宜,也是传统礼仪文 化复兴的良好契机。

      高三某班准备策划一次“礼仪与文化”的主题班会,请以“从握手礼说起.或“从拱手 礼说起.为副标题,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 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1.材料理解:材料一主要介绍握手礼的起源、普及和我国弃旧礼用新礼的情况。从起源 看,握手礼应为西礼,而这种产生于中世纪仅仅在欧洲范围内流行的礼仪方式,现在已在世 界各地普遍使用。中国虽是具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礼仪之邦,也于结束封建帝制之后,改行 握手礼。由此可见,握手礼体现出其本身的优越性和普适性;往大处说,体现出不同的文化 的交融和文化认同感。

      材料二介绍了拱手礼在疫情期间的“复活拱手礼又叫作揖、抱拳礼,是中国人传统 的见面礼,历史悠久。《论语.微子》曾载“子路拱而立这里子路对孔子所行的就是拱 手礼。拱手礼的正式称呼叫揖礼,行礼时,双手互握合于胸前,左手在外,以左示人,表示 真诚与尊敬。2020年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中国肆虐,期间,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一 些地方“两会”代表见面不再握手,而改用拱手礼。一时间,拱手礼成为街谈巷议的热词。 一方面,握手礼由于发生肢体接触,存在疫情传播的风险,此时,拱手礼的"复活.的确“很 合时宜";另一方面,拱手礼毕竟在中国文化史上已传承了几千年,是中国礼仪文化的组成 部分,能够彰显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独特魅力。

      第三段文字假设了两种观点,可以作为成文的触点和依据。

      2.任务驱动:副标题“从握手礼说起”或“从拱手礼说起”意味着“握手礼”和“拱手 礼“只是论述的由头,最终要扣到“礼仪与文化“的大主题上。不管选哪一个副标题,都不 能仅仅就事论事,即只谈“握手礼“或“拱手礼",没有必要大谈特谈握手礼和拱手礼的渊 源、形式和礼仪姿态,应将重点放在“文化融合与包容”和“复兴文化传统”的主题层面展 开阐述和议论。

      “发言稿”是文体的任务驱动,一般来说,发言稿应有题目、称呼、正文、落款和日期 等,成文时可以只保留题目和正文部分。

      3.参考立意:①礼仪体现了文化的互动与包容;②传统礼仪不可丢;③适合的就是最好 的。

      【范文示例一】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从握手礼说起

      各位同学:

      大家好!

      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交流"礼仪与文化”的话题.先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头脑一热产生了纳妾的念头,在这婚姻危机的关键时刻,夫人管道升以 一种通达而严肃的态度和情怀创作了一首《我侬词》:"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 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 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赵孟頫看后,深为所 动,便打消了纳妾的念头.

      纳妾是封建糟粕,我们没有兴趣探讨.我只想借管道升的《我侬词》来观照一下"握手 礼”的普适性所体现的文化包容"握手礼”发韧于欧洲中世纪,已被拱手礼的中国、鞠躬 礼的日本、合十礼的印度等国家接纳和认同,成为许多国家的官方和民间的通用礼仪 一个 小小的"握手礼”却折射出不同文化之间的认同感和包容性,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的认同感和包容性,不但体现了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海纳百川”的胸怀,更是一种文化 不断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认同感.在中国古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场景 和华夏与少数民族的多次反复交融的背景中,中华文化不断从"他”文化中吸取养分,丰厚 自我.被梁启超誉为“黄帝之后第一人”的赵武灵王实行的“胡服骑射”,不只是一次军事 上的改革,更是一次挑战传统观念和制度的文化“引进”,这种"引进”最终使赵武灵王走 向强大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核心,佛教的传入虽有波折,但最终还是在中华大地"安家 落户”,到南朝便有了 “四百八十寺”的规模,与主流的儒家和本土的道家形成鼎足之势 试想,如果中华文化筑起高垒、挖掘深堑,拒外来"物种”于千里之外,怎会有如此丰富多 样的文化样态?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不只是一种文化的输出或皇威的宣示,还是一种"盗 火”式文化接纳与吸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膺,膺是中华文化长盛不 衰的才艮由


展开全文阅读
      今天,在这个小小的地球村,固然,文化生态呈现出多元性,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念的浸润下,不同文化之间的包容互动显得更为重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成为常 态,坚壁清野、深沟高垒的文化态度,不是在自我陶醉中安乐死去,就是在自我封闭中黯然 消亡.当然,也要像鲁迅所说的那样,采用"拿来主义”的态度,"运用脑髓,放出眼光, 自己来拿”

      再回到“握手礼”上来.我主张,“握手礼”不应缓行,更不能废弃,一百多年的实行, 它已然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和内心深处,是文化包容的生动体现,为什么因疫情一时的不便就 轻易废弃呢?同学们,二十年后,我们再相聚,我还会向你伸出右手的,这就是我的态度.

      谢谢大家!

      【范访例二】

      唤醒传统礼仪再塑礼仪之邦

       从拱手礼说起

      各位同学:

      大家好!

      疫情期间,与亲友见面寒暄表示友好,你选择握手还是拱手?我想,你肯定不假思索地 选择拱手。那就让我先细数一下拱手礼的好处.

      在我国古代,人们相见时双手拱于胸前的礼节,不仅体现了文明礼仪,也构成了一道无 形的健康屏障.林语堂说,中国人传统的见面礼仪比西方的卫生,因为中国人是“握”自己 的手,不必去握别人的手.你看,咱中国的拱手礼还承载着健康的符号呢.拱手礼比握手礼 更优美、自然它优美大方,相隔数十步亦可为,不会因谁先伸手、时间长短、力度大小而 出现尴尬和误会。拱手礼可以是一对一,还可以同时施与多人,抱着的双手在胸前拱几下, 就可以表达对所有人的礼敬这种传统的问候方式包含的是感谢、拜托、祝福既文雅,又 安全.同时拱手礼是增强民族认同的一种机制特别是在疫情严峻时期,行拱手礼,既能保 护彼此、保持距离又可以通过礼节传情达意.

      受西方握手礼冲击,拱手礼不再那么风行,但从未远离国家领导人在新春茶话会、重 大会议入场时都习惯施以拱手礼。央视主持人在春晚上也行拱手礼,特别是在坚定文化自信、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今天,在疫情如此严重的形势下,禁止包括握手在内的传统、不科学、 需密切接触的西方社交礼仪,用中国传统特色的拱手礼替代握手礼,保持一定社交距离地问 候致敬,意义就更加重大.

      中华民族以礼立本,自古即被誉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二 中国礼仪文化博大精深, 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代表着社会的价值观念。从基本框架看,礼仪文化蕴含着善良、和 谐、秩序的价值观念.当然,中国礼仪文化根植于传统社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思想的印 迹.然而,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挖掘其中的合理内核,就可以提炼一些超 越时空的价值观念将礼仪文化中蕴含的向善、为和、有序的价值观念,放进现代文化的框 架下进行科学的阐释,就可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与友善、和谐、文明、法制等 现代价值观念相联系,成为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作为传统礼仪的拱手礼,颇具中华文化魅力,不仅能够承载中华人文精神,本身也是一 种大方得体、庄重文雅的礼仪。拱手礼自尊尊他,契合文化自信理念在复兴民族传统文化 的背景下,我们更加自觉思考中华文化特别是传统礼仪问题,由衷认为理应革新相见礼节, 传承传统拱手礼。

      建议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和主流蝶体的推动作用,营造浓厚舆论氛围,普及推广拱手礼, 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等,弘扬尊仰圣贤、崇尚礼仪、自 强不息等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广大教师、家长言传身教、以身示范,纳入学生习惯养成体 系.真正让礼乐传统"活起来”,重新走进人们的生活,扎根心灵,见诸行动,成风化俗.

      谢谢大家! 

侯晓旭

标签: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2020高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20年高考作文终级素材,用上其中5条能拿50分!
下一篇:2020高考作文押题之《打破成见,永不认命》写作指导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