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577 2020-10-04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梦游天姥吟留别》优质课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学习指引】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八课的第一篇课文,这一课的三篇课文选取了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不同体式的诗歌,要在诵读之中体会其不同的抒情方式和创作手法。《梦游天姥吟留别》以浪漫瑰丽的想象,描绘了一个迷离惝恍的梦境。诗作以七言为主,不受诗律限制,在奇特的梦境中寄寓着深沉的慨叹。
学习这首诗歌的时候,要在诵读和感悟中,发挥想象,品味组成梦境的意象以及梦境所隐含的精神追求。
【素养目标】
1.了解李白的生平以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积累文化常识。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情感,把握李白诗歌的语言特点。
3.鉴赏雄奇瑰丽、变幻莫测的梦境以及深层含义,总结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
4.明确诗歌的主旨和内涵,感悟李白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独立人格。
【学习重难点】
把握梦境的含义及作用,并从中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习方法】
朗诵法、赏析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
一、知人论世
1.了解诗人
李白(701年-762年),字 ,号 ,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与杜甫并称为“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2.人物轶事
李白赋李花
幼年李白第一次抓周时便抓到了一本诗经。李父喜出望外,他希望自己的儿子日后能成为远近闻名的大诗人,但却在取名字一事上犹豫不决以至于李白到了七岁仍然没有名字。适逢小李白七岁那年的春季,李父写下了一首只有开头两句的赞美春日的七言绝句体裁诗,随后就让自己妻儿一人一句补全该诗。话音未落,李母不假思索说道:“火烧杏林红霞落。”
小李白若有所思,静静地等母亲说完之后,脱口而出:“李花怒放一树白。”这句一语惊人,李父赞道:“吾儿有诗才,甚好。”同时,心中默念此诗暗暗欢喜:“吾家木子本姓李,一树李花白如雪”。于是,李父最终拍板决定给儿子取名叫做李白。
3.了解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由于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离开长安后,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兖州话别,临行作本诗。
4.解题
①吟:本指吟咏、作诗,后为诗体名。和“歌”“行”相仿,其音节格律较自由,有五言、七言、杂言等,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留别:临行赠言。“送别诗”和“留别诗”都写离别时的离愁别绪;送别诗是送者所作,留别诗是离者所作。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一)预习检查:
1.给加点字注音:
天台( ) 剡( )溪 渌( ) 谢公屐( )
暝( ) 殷( ) 訇( )然
2.解释词语:
①微茫:
②信:
③明灭:
④向天横:
⑤因:
⑥谢公:
⑦渌:
⑧清:
⑨青云梯:
⑩暝:
9322;殷:
展开全文阅读
9323;栗、惊:
9324;澹澹:
9325;訇然:
9326;青冥:
9327;金银台:
(二)诵读感悟
1.诵读全诗,用“/”划分朗读节奏,用“ ”标出韵脚。
第一节: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第二节: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第三节: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明确 这首诗多次换韵,所押的韵有“ou”“u”“enɡ”“üe”“i”“inɡ”“ɑn”“ɑi”
“ɑ”等。
2.自由诵读,概括思路。
三、文本研究
【思考1】赏析第一节
1. 前四句诗写了什么?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什么要从瀛洲写起?有什么作用?
2. 后四句诗写了什么?用的是什么方法?
3. 概括第一小节大意
【思考2】赏析第二节
1. 以时间、地点为序探究梦游之旅,请用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所写之景,然后分析、概括所见之景特点以及李白心情的变化。
2.诗人为什么要着力塑造一个光怪陆离的梦境?
【思考3】赏析第三节
1. “世间行乐亦如此”中的“此”指什么?
2. “古来万事东流水”一句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 “且放”两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两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性格?在全诗起什么作用?
5. 概括第三节的主要内容。
【思考4】概述诗人以梦传情的思路。
【思考5】概括“艺术美”
【思考6】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赠李白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杜甫 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来就丹砂愧葛洪。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痛饮狂歌空度日,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扬跋扈为谁雄?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注)天宝三载(744年)杜甫与赐金放还的李白在洛阳相识,遂相约同游梁宋。天宝四载(745年)同游齐赵,同年秋,两人在鲁郡(今山东兖州)东石门相别,杜甫写了赠诗,李白写了别诗。葛洪,东晋道士,自号抱朴子,入罗浮山炼丹。
问题:请结合对这两首诗的理解,概括出李白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
四、技巧点拨—鉴赏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特色
【任务引导】李白是继浪漫主义开山之祖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诗人气质最浓,艺术个性最突出的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或以奔放的激情表达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或以犀利的笔锋抨击权贵的豪奢专横、荒淫腐朽;或表现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或表现对人民的同情和关怀。其诗歌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任务活动】分析概括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表现方面。
五、明晰主旨
六、拓展阅读
永远的李白
刘雪枫
农历岁末,一个温暖的冬日,我们以李白的方式纪念李白的1300岁。
1300年,李白飘逸的身影不仅没有模糊,反而越来越清晰,那是他离我们越来越近的缘故吗?
1300年,李白的诗篇于我们不仅没有隔世绝代之感,反而越来越生动鲜活,内涵丰富,那是因为我们有了音乐的李白吗?
李白是中国的,李白同时也是世界的。这种观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有意义。100年前,以李白诗为代表的中国诗被译成法文和德文,分别以《美玉集》和《中国之笛》这样浪漫的名字在西方结集出版。对于大诗人庞德用英文翻译的李白的诗歌,艾略特认为“是对英语诗歌进程持久的、决定性的贡献”。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无疑是作曲家马勒根据《中国之笛》中四首李白的诗谱写的大型声乐交响曲《大地之歌》(又叫《尘世之歌》)。李白诞辰1300周年同时也是马勒去世90周年,欧美的乐团大多数都上演了《大地之歌》,同时纪念东西方的两位文化名人。
唐诗是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的顶峰,李白是站在这个顶峰之上的巨人;李白是中国文化中最让人引以自豪的符号,同时也是跳出传统程式的异教,1000多年来,随着他不朽诗篇为人传诵,他狂放飘逸、特立独行的诗人气概也让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他灵动奇丽的诗以及坎坷曲折的人生际遇激活了后代众多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不论是文学、音乐、戏剧,还是绘画、舞蹈、雕塑等,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位大诗人伟岸傲立的身影,也能透过这些作品感受到诗人那份与天地精神独往来的人文情怀。今天,我们为了纪念李白,不仅有诗的纪念。我们有音乐的纪念,有舞蹈的纪念,有戏剧的纪念,还有书画等艺术作品的纪念,还有李白的英文诗、法文诗、德文诗、日文诗的纪念。这些纪念恰到好处地将“李白与现代”和“李白与世界”两条线索贯穿并交织起来,为我们在这样一个纪念的年代里,展示了一个跨越1300年的李白,一个离我们最近的李白。
大型现代舞剧《梦白》是广州现代歌舞团为纪念李白诞辰而特意创作的。舞者用现代舞蹈语汇和现代音乐表现了诗人性格的不同方面,他们使李白的形象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不是一个穿长袍束高冠的李白,他是长存人们心中的另一个始终具有现代感的李白。一个衣着、服饰与我们无异的李白。交响音乐会《明月出天山》以郭文景的交响合唱《蜀道难》和周龙的《唐诗四首》为核心内容,又辅之以数首根据李白诗谱写的交响声乐作品。如果说,周龙的《唐诗四首》更多强调的是包括李白《听蜀僧濬弹琴》等在内的诗篇的意境和高雅的文人气质,那么郭文景的《蜀道难》所呈现的便是一种在自由状态下创作的远离古典倾向的自然的情感释放。作曲家根据李白诗歌所提供的绚丽意象,在音乐素材的处理上选取的是更民间化的角度,所释放的是“我”对家乡的感觉。
展开余文
诗歌剧场《天地——太白》是本次系列纪念活动的压轴大戏,它不同于一般的诗歌朗诵会,而更多考虑从诗歌艺术本身出发,强调一种视觉、听觉和美学意境的整体设计感。整场演出围绕李白那些脍炙人口的诗篇展开,著名作家韩静霆撰写的剧本将李白的代表作与他的人生品格和命运悲欢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朗诵、交响音乐、歌曲以及舞蹈等多种艺术元素的整体烘托,传递着诗人对人生、自然、永恒的情感体验,同时也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现代人对李白的思考、发问以及对自我的反观。
李白是说不完道不尽的。李白是永远的。“昔人已乘黄鹤去”,但是李白请留下,每个人心中都有你的位置,“你,需要我们的理解;我们,需要你的表达"。再铸民族魂,弘杨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就从纪念李白开始吧。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为什么说“李白是中国的,李白同时也是世界的”?
2.从全文看,“李白是永远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七、李白诗句积累
1、一水牵愁万里长。
2、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3、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4、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5、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8、奸臣欲窃位。树党自相群。
9、绵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10、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八、随堂巩固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梦油天姥吟留别》里写出姥山天黑后,熊龙的吼叫使山林震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的《梦油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历来被诗评家认为是《梦油天姥吟留别》一诗的“诗眼”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作业
完成同步习题。
答案
一、1.太白,青莲居士,“诗仙”,“李杜”,“大李杜”。
二、(一)1.给加点字注音:
天台(tāi) 剡(shàn)溪 渌(lù) 谢公屐(jī)
暝(míng) 殷(yǐn) 訇(hōng)然
2.解释词语:
①微茫:景象模糊不清。
②信:确实,实在。
③明灭:忽明忽暗。指天姥山在云彩中时隐时现。
④向天横:直插天空。横,直插。
⑤因:依据。
⑥谢公:指南朝诗人谢灵运。谢灵运喜欢游山。游天姥山时,他曾在剡溪这个地方住宿。
⑦渌:清。
⑧清:这里是凄清的意思。
⑨青云梯:指直上云霄的山路。
⑩暝:日落,天黑。
9322;殷:动词,震响。
9323;栗、惊:使动用法。
9324;澹澹:波浪起伏的样子。
9325;訇然:形容声音很大。
9326;青冥:指天空。浩荡:广阔远大的样子。
9327;金银台:金银铸成的宫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二)2.明确 以梦为线索,按照梦前—梦中—梦后的顺序行文。
第一节:梦游之由(起)
第二节:梦游之境(观)
第三节:梦游之吟(叹)
三、【思考1】
1. 明确 写天姥山的神秘飘渺、迷离恍惚。以瀛洲来陪衬天姥(侧面描写)。天姥山像传说中的瀛洲一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2. 明确 写天姥山的高峻、雄伟。对比、衬托。用五岳、天台来衬托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用“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两句说明其高大无比。再以天台作陪衬,说天台之高“一万八千丈”,但在天姥面前却显得十分矮小,好象要拜倒在它的脚下。这样高大雄伟的天姥山,这样美丽的大自然,怎能不引起诗人梦游之念呢?
3. 明确 本节总写天姥山的高峻、雄伟、神奇,这是入梦之由。
【思考2】
1. 明确 ①诗意:我想依据越人的介绍,梦游吴越,一夜之间就飞过洒满月光的镜湖。湖光月色照着我的身影,送我到美丽的剡溪。谢灵运住过的地方现今还在,清清的溪水荡漾,猿猴的啼声凄清。
概括:梦到剡溪——清幽寂静——飘然快意春风得意的李白,踌躇满志兴高采烈的李白。
②诗意:我脚上穿着谢灵运(穿的那种)木屐,身子登上直入云霄的山路。(上到)半山腰就看到从海上升起的太阳,还听到空中天鸡的鸣啼。山岩重叠,不知道拐了多少弯,我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已经晚了。
概括:著屐登山——壮美奇绝——陶醉的乐而忘返的李白
③诗意:熊在怒吼,龙在长吟,像雷鸣般的声音,震响在岩石和泉水中间。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黑云沉沉啊将要下雨,水波摇动啊升起烟雾。
概括:夜间景象——离奇险怪——迷惘震惊苦闷抑郁的李白
④诗意:电闪雷鸣,山峦崩塌。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青色的天空广大无边望不见底,日月照耀着金银筑成的宫阙。穿着彩虹做的衣裳乘着风,云中的神仙啊纷纷降下。老虎弹奏瑟啊鸾鸟驾着车,排列的仙人啊象麻一样难以数清。
概括:神仙洞府——壮丽辉煌美妙无比——飘飘欲仙的李白
⑤诗意:如此景象令我的魂魄忽然惊动,恍然站起身来,又长叹不已。醒来时身边只有睡过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消失了。
概括:梦境消失(过渡句,写面对现实的无限痛苦)——失落惆怅郁闷的李白
2.明确 诗人用幻想世界的美好衬托现实世界的丑恶,用诗人在幻想世界的自由翱翔衬托他在现实世界的失意和碰壁。虽然是在写梦境,但诗人依然是着眼于现实,为了一吐在长安之时积累的怨愤之气。
【思考3】
1. 明确 指上节所写的梦境如烟,瞬息即散。这表明了作者陷入重重矛盾后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和伤感情绪。“世间”两句,是作者在当时的社会矛盾里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
2. 明确 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与深沉感慨,这同时也表明,浪迹山水,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寻仙问道,正是为了心灵的抚慰。
3. 明确 一方面,放鹿青崖、骑访名山反映了诗人与现实的对立,对恶势力决不妥协;另一方面,也表现出诗人放达的情怀和逃避现实的态度。
4. 明确 ①傲岸性格,表现了诗人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②是“诗眼”,起了揭示主题的作用。
5. 明确 惊梦长叹
【思考4】明确 作者以梦境的飘浮虚幻揭示现实社会、人生的虚幻,就连人世间认为最美好的神仙境界都尚且破灭了,现实,人生还有什么不破灭的! 以此看破现实,看破人生——“古来万事东流水”,既然如此,何不“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追求自由洒脱的人生, “何必摧眉折腰事权贵”。诗题称“留别”,“别”什么!很显然,诗人是在借向朋友的 “留别 ”,表明自己对现实的别却,要追求归向自然,放情山水的自由洒脱的生活;借“留别 ”表明自己与统治者的诀别、决裂。概括起来说就是:否定现实,追求自由,不事权贵。
【思考5】明确 ①构思奇特。全诗以游仙为构思的出发点,借天姥山的高峻和有关传说,虚构出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照的神仙世界,以此表达诗人对自由、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写出他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
②想象丰富。神话传说和对自然山川的真实体验融合在一起,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夸张,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③语言灵活,形式错落,富有节奏感,通俗平易,兼用长短句,打破了“七言”的束缚。
【思考6】明确 ①才气纵横,狂放傲岸(或狂放不羁、豪迈狂放):杜诗三、四句是说李白尽日痛饮狂歌,可见狂放不羁;心雄万夫,可见济世之才。②怀才不遇,漂泊沦落:杜诗“飘蓬”句,李诗“飞蓬”句,均见李白如莲飘零;“飞扬跋扈为谁雄”可见李白不受重用,怀才不遇。③嗜酒如命,热爱山水:两首诗饮酒句“痛饮狂歌”“醉别”可见嗜酒情怀,李诗“登临遍池台”“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可见其热爱山水情怀。④重情重义,珍惜友情:携手同游,别时痛饮。
四、明确 (一)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的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李白作诗,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横驰骋,一气呵成,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如《上李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以大鹏自喻,可已非庄子式的逍遥以自适人大鹏,而是要引起震动惊怪的大鹏,足见其气势不凡。
再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抒写志士失意的悲愤,大气磅礴而慷慨激昂,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和节奏变换,追摹情绪冲动时情感喷发奔涌的起伏跌宕,让人直接感受到心灵的震撼。
(二)想象丰富奇特,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
与喷发式的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其十五)。“燕山雪花大如席,偏偏垂落轩辕台”(《北风行》)。其成功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使感情表现得十分强烈,而且在构图设计上也别具匠心,表现得十分巧妙。
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营造了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
(三)意象独特
李白的一生漂泊不定,居无定所,其成长历程潮起潮落,坎坷不平,其从仕之道波折万千,险象环生,也便是这不幸的遭遇使它看透了现实社会的黑暗,使他寄希望于超现实,憧憬于仙界,以获得丝毫的宽慰。因此与作诗的气魄宏大和想象力丰富相关联,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他对体积巨大的壮观事物似乎尤为倾心,大鹏、巨鱼、长鲸,以及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李白将它们置于异常广阔的空间背景下加以描绘,构成雄奇壮伟的诗歌意象。如《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的“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雄奇壮伟的诗歌意象组合,给人以一种崇高感。
展开余文
(四)风格飘逸
李白飘逸的诗风毫不做作,一切写的那么的纵逸于自然,夸张而真实。“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人自倒非人推”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流畅,那么自然。挥毫泼墨,逸思横出。古往今来,问天下谁人能敌。
李白的诗作飘逸豪放,极具浪漫主义且又能接物言志,回归现实,表达自己远大政治志向及处世态度。“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君是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等等无不体现了他济苍生、安社稷之宏伟抱负及其远大志向。
五、明确 通过描写梦境,反映了作者政治上不得意,表达了诗人憎恨现实,追求自由,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志向。
六、1.明确 李白是中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所以说“李白是中国的”;李白的诗作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他诞辰1300年,欧美的乐团大多数都上演了《大地之歌》,以纪念东方的这位文化名人,所以说“李白同时也是世界的”。
2.明确 ①对李白的纪念传递着李白对人生、自然、永恒的情感体验。②对李白的纪念展示了现代人对李白的思考、发问以及对自我的反观。③纪念李白有利于再铸民族魂,弘扬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
八、明确 (1)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2)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侯晓旭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梦游天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梦游天姥吟留别》优质课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下一篇:
《梦游天姥吟留别》公开课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