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521  2020-10-15
标签:备课资料 高一备课资料
名家共读《乡土中国》和学生读后感汇编
 《乡土中国》,不只是一本书,它更像是一本指南册,一位活着的向导。当我们对中国社会的问题感到迷惑之时,你拿出它,总能找到一些答案。让我们走进——《乡土中国》。

      导读章节:《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

      01.土里生长的不只是庄稼,还有习俗

      乡土的特性是“土”。

      对“土”,我们怀着一种复杂的情感。

      土特产,是对于本土特色的自豪;土生土长,是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自豪。

      但如果是土气、土包子、土老帽、土头土脑式,便充满了居高临下的不屑。

      我们的词汇里有对土的依恋和看重:安土重迁、故土难离、寸土必争、安土乐业、皇天后土、寸土尺金、开疆辟土……我们走到哪里也忘不了土,因为土是生长的根基,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我们也会离开故土,“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

      但土也被人视作“愚”和“私”的代名词。

      “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

      “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

      费孝通先生说:“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

      土,是生长的根基。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自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土,是习俗的根源。

      逐村而居、熟人社会、乡土式信用、乡土式经验,皆源于土。

      为“土”字正名。

      “乡村工作的朋友们说乡下人愚,显然不是指他们的智力不及人,而是说他们的知识不及人。这一点,依我们上面所说的,还是不太能自圆其说。至多是说,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是不及城市里人多。这是正确的。我们是不是也因之可以说乡下多文盲本来是因为乡下本来无需文字眼睛呢?”这是“文字下乡”章节的原由。

      “说起私,我们就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俗语。谁也不敢否认这俗语是多少中国人的信条,其实抱有这种态度的并不只是乡下人,就是所谓城里人,何尝不是如此。”这是“差序格局”章节的原由。“如果我们要讨论私的问题就得把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提出来考虑一下了。”

      从“土”字出发,能找到问题的根源。

      比如“愚”。

      “于是在熟人中,我们话也少了,我们眉目传情,我们指石相证,我们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而求更直接的会意了。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表情达意的唯一象征体系。”“这种乡土社会,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在反复地、统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特闷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

      比如“私”。

      “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是公的。”“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02.从乡土中国到现代中国,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享受发展的同时,你焦虑了吗?

      拔地而起的高楼、一尘不染的地面、失去季节感的四季、硬化的地面、被机器声淹没的虫唱鸟鸣、天南地北来来往往的人群……

      这是日益远离“土”的现代生活。

      我们的路上不再有尘土飞扬,我们不必再担心道路泥泞,土地带着裹着厚厚的水泥硬壳,我们很难看到一点泥土。我们对“土”唯恐避之不及。

      我们很少再去关注月圆月缺、云卷云飞、寒来暑往……但我们内心会经常陷入茫然和焦虑。

      我们不习惯毗邻而居老死不相往来的邻里关系,我们不习惯芝麻大的点事儿就拿法律来说事,我们在焦虑中探讨着社会的诚信……

      对此,费孝通先生说: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风俗来应付的。

      现代社会是由陌生人组成的,我们还在用“熟人社会”的目光审视我们周围的一切,无怪乎我们会失望。

      美国法学家劳伦斯弗里德曼曾说:“在当代世界,我们的健康、生活以及财富收到我们从未而且也永远不会谋面的人的支配。我们打开包装和罐子吃下陌生人在遥远的地方制造和加工的食品,我们不知道这些加工者的名字或者他们的任何情况。”这是对现代陌生人社会的真实描绘。

      脱离乡土,走向陌生,这是现代化必然经历的过程。


展开全文阅读
      但是,拿什么信任你,陌生人?

      生存的风险、安全感的缺失、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不信任……都在折磨着我们。物质向前发展了,我们的精神还在“土”里徘徊。我们的前脚已经迈进物质的现代化时代,我们的后脚还在乡土时代,我们内心里还在隐隐留恋着故乡和田园。

      理解了这些我们也就明白了在当下任何一个事件都可能引发信任危机的原由了。老人倒地不扶的问题、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对孩子的安全交往教育……都曾经成为全民探讨的事件。

      这些事件几乎都涉及到和陌生人的交往。

      陌生人该不该帮扶?陌生人该不该信赖?陌生人该不该防备?这是我们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必经的心路历程。

      于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成为我们的本能反应。

      但我们又很快发现了熟人社会也同样问题重重:你有熟人办事方便,别人同样也有,你的方便是别人的不方便,别人的方便同样是你的不方便……你会被熟人坑,多年的信赖毁于一旦。熟悉到不能熟悉的亲人也会因为利益大打出手、反目成仇……你也会被陌生人帮助,那些给予了你帮助的志愿者们,不都是陌生人吗?

      “熟”只是时间关系,并不是判断亲疏的标准。“熟人”未必都值得信赖,“陌生人”未必都是敌人。

      从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发展的必然。从曾经的方圆几里的熟人视野到今天地球成为一个村落的变化,封闭自己绝不是出路。田园牧歌式怀旧、熟人社会的温情脉脉,有时候不过是一厢情愿。

      陶东风先生说:“合理的现代化应该是全面的现代化,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必须同时进行。”

      是的,我们喜欢现代城市的干净整洁方便,那么我们同样要接受的,是用现代的公共道德和法律制度。

      我们接受了现代化的丰富的物质生活,也需要与物质匹配的规则。

      从故乡走向他乡,短暂的仓皇之后,我们会安顿下来。

      我们正在一场又一场的讨论中完成从乡土走向现代化的精神成长。

      思考题:

      思考1.从乡土中国到现代中国,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你焦虑了吗?

      思考2.道德和道德绑架,区别在哪里?

      思考3.《家族》:从团伙到团队,发生了哪些变化?

      走进《乡土中国》,解答百味人生 

      作者:袁崇霖

      推荐理由

      《乡土中国》,不只是一本书,它更像是一本指南册,一位活着的向导。当我们对中国社会的问题感到迷惑之时,你拿出它,总能找到一些答案。让我们走进——《乡土中国》。

      名师导读

      《乡土中国》:一本书读懂中国社会

      身为中国人,我们真的懂得中国社会吗?说起中国足球、抖音快手以及社会焦虑、道德滑坡等等,媒体上到处漂浮着空泛的陈词滥调,社会上也尽是些司空见惯的老生常谈,我们的目光就止步于这些陈旧肤浅的答案了吗?

      实际上,中国的问题,常常是有“中国特性”的,而“中国特性”离不开“乡土本色”,说起“乡土本色”,就绕不过《乡土中国》。读过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一书,你就像是有了一把问题的放大镜,一台答案的显微镜,在许多事情上,往往会得到出乎意料的因果解答和与众不同的深刻见解,下面便是几个例子。

      01.费孝通先生早就预见了“朋友圈”的出现

      我有一个捷克的留学生朋友,有一次我们聊起天来,他小心翼翼地问我,“在中国,每个人都用‘朋友圈’吗?”我告诉他,几乎每个人都在用。他皱着眉头一脸疑惑,表示“朋友圈”的规则简直是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它只能在朋友间可见,而且评论必须在互为好友的人之间才可见。他还举了Facebook的例子,说他更习惯于广场式的社交软件。

      我特别能理解他的疑虑,因为封闭式的“朋友圈”确实是一个极具中国本土性的社交工具,它的滥觞在几千年前的中国乡村里。

      这种最早的朋友圈便是乡村聚落。正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说的,由于中国小农经济的特性,乡土社会中形成了“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孤立与隔膜,社区间往来极少,人们耽于熟人社会的往来,而不善于与陌生人打交道。这种聚村而居的格局,不正像是一个现实版的朋友圈吗?

      从精神内核上,朋友圈就是先生所说的“差序格局”的外在表现。在《乡土中国》第四章中,费孝通先生用“差序格局”来形容中国的社会结构,他说“(我们的社会结构)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在微信上,正是如此,当我们发了一条朋友圈之后,这种影响力便由内而外扩散到我们的圈子中,我们以自己为中心而与朋友互动。根据发送的内容不同,效果也不同。当我们吐槽挚友间趣事时,便只有三两好友评论,当我们发了自拍时,连泛泛之交送来八方点赞——我们都说不准自己的朋友圈有多大,它随着事件更迭,以自己为中心,忽大忽小,忽远忽近,正是一条条波动的涟漪。

      为什么朋友圈只允许评论在好友之间可见呢?《乡土中国》也早就做了解答,它说,“特殊的生活团体中,必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有许多别种语言所无法翻译的字句”。大家可能也颇有这种感触,往往每个班级、每个小团体都有自己的“梗”,在朋友圈里常常一个字、一个表情就能引起几个人笑得前仰后合,圈子外的人却是一头雾水,既然如此,自然便不必让不同圈子的人互相为难了。

      02.居委会大妈,你还记得这个角色吗?

      我们的童年记忆里,有一群活跃于小区,热情、泼辣、豪爽的中老年妇女,她们爱管闲事,也富有正义感,常常充当调解邻里纠纷、化解社区矛盾、反映生活问题的使者,这个角色就是“居委会大妈”。它化身“马大姐”出现在电视剧里,又变成“朝阳群众”现身明星吸毒新闻的一线,这个“神秘又古老”的角色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乡土中国》中的论述可以解我们心头之惑。首先,对于中国人,公与私是相对的。社区中谁家吵架、谁家漏水,这是一家一户的私事,却又是与每个邻居息息相关的公事,因此居委会大妈才得以介入。相反,如果是在公私分明的美国,这样的角色可能会因为侵入人家的私生活而被告上法庭,乃至一命呜呼。其次,人们之所以愿意服从这样一个无权无势的人物,是因为她扮演着古代“长老”的角色。由于她们的威望和年龄优势,使得他们成了掌管礼治教化的“长老”,以各打五十大板的简单形式,就能调停争端,维护秩序。


展开余文
      今天,我们早已经告别了居委会时代,社会也不再那么“乡土”。人员的流动性、生活的快节奏带来了邻居间“老死不相往来”的壮丽景观,“居委会大妈”这个身份也就变成了一个或许值得铭记的社会标本。

      03.《乡土中国》告诉你为什么“小哥哥”、“小姐姐”这么流行

      对陌生人的称呼,一直都有特别的门道。老乡、同志、师傅、大哥、美女等等“老土”的称呼都逐渐遭到了年轻人的唾弃,而“小哥哥”、“小姐姐”这样的叫法却流行了起来。是不是这种称呼就不“土”了呢?其实不然。

      “哥哥”、“姐姐”正是乡土社会中的重要根基。《血缘和地缘》一章中,费孝通先生梳理了中国社会关系的两条脉络,其一为血缘,其二为地缘。在血缘关系下,中国“小家族”式“男女有别”家庭结构中,哥哥、姐姐正是最重要的角色之一。之所以在陌生人之间攀上“血缘”,是寄希望于通过这种称呼来打破传统上“两性之间的矜持和保留”,也避免陌生人之间人情的“清算”,因为对哥哥、姐姐是没必要那么生疏或古板的。因此,当我们开口对陌生的男生或者女生称呼“小哥哥”、“小姐姐”时,常常就不觉得脸红和尴尬了。

      那为什么还要加一个“小”呢?费孝通先生的分析也可以供我们借鉴。在我们的社会中,“长兄如父”的情结长期存在,“哥哥”、“姐姐”由于辈分和年龄的原因,都是带有权力差距的,这个称呼下是没有戏谑亵玩的余地的。“小”恰恰弱化了这种差距,使得人与人的关系更加亲近了一点,突破了“礼”的约束,从而成就了这个特别的称呼。

      04.你是“中医粉”还是“中医黑”?

      我们小时候都吃过中药甚至常吃中药,可是如果细心反思一下,就会发现我们现在却越来越少求助于中药了,这是为什么呢?实际上,不仅我们自己,社会上关于中医的争论也此起彼伏,越来越多的“中医黑”涌上舞台,反思中医的声音也层出不穷,这又是为什么呢?

      《乡土中国》的最后一章告诉了我们答案:社会运行速度加快了。在过去,人们有充足的时间做“盲目的实验”,秉着“神农尝百草”的精神,人们能够接受“先有行为,后有思想”的做法。也就是说,尽管人们还没有认识到某种药物的特殊功效,只是观察到了草木和某种疾病之间的联系,便敢于在求生欲望的驱使下做出尝试。但是,现如今,现代生活要求人们有充分的计划,不仅要知道某种药物以何种原理直击病灶,甚至还要知道它会达成什么程度的效果和副作用,这都是中医所不擅长的,人们也再没有时间容忍“试错”,中医的发展便开始停滞甚至衰落了。当代中国的情况更为特殊,如果和改革开放联系起来,近四十年间人们经历了西方数百年的加速度,以至于我们的童年和青春期都可以说是分处两个时代,从板蓝根到对乙酰氨基酚的跨越,自然就没那么不可思议了。

      上面举的例子,仅仅是《乡土中国》这个显微镜下的寥寥数点风景。如果你还想知道中国人热衷买房的动因、了解我们的记忆和时间观、读懂孔子“忠”与“仁”、透视中国家庭的性质、解读KOL(意见领袖)诞生的条件……等等问题,拿起《乡土中国》细细琢磨,相信没有你找不到的答案。

      思考题

      思考1:你认为《乡土中国》中还有哪些论述能用来解释当今社会中的现象?试举例说明。

      思考2:结合原著,你能否用几个关键词概括一下中国的“乡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思考3:随着文化的交融和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中国社会经历着空前的改变。结合书中观点,你认为我们的社会未来有可能彻底摆脱“乡土性”吗?为什么?

      学生作品:对乡土认识的改观(刘欣)

      “土气”通常被人们当做一个骂人的词汇,因此“土”在日常生活中变成了一个不好的词,但是当我读完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后,我对这一字有了很大的改观。

      当今社会,大部分城市人会看不起乡下人,认为他们土气。当我看到“土”这个字时,也不免想到乡下人。因为我曾认为土是是一种落后的体现,而乡下人一生都不离开乡下,固步自封,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我可能是带了些许个人感情色彩去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但费孝通先生在《中国乡土》中却有不一样的理解,他认为:土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他并没有带着轻蔑的眼光去看待,而是理性地分析,结合实际。正是因为他的分析使我对乡下人与“土”的关系改变。土不光养活了一代又一代勤劳的乡下人,还养育了乡土社会。这一种社会形式与别的形式有区别,按照文章中准确说是一个共同体,他们的团结是“有机”的。这种团结没有任何的功利性,它是纯粹的,是深陷现实社会的城市人所向往的。他们之所以向往因为现实社会大多与功利性有关,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梦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有些许讽刺的是他们轻蔑的却是他们向往的。故这两个例子也教会我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事情。乡下人因为这种团结而聚居在一起,相互帮助,相互扶持,然后又增进团结,一直良性循环。从而现成了独特的乡土社会,书中提到它的一大特点便是村与村间是相对独立的,隔绝的,有地方性限制的,故费孝通先生说这是一种:“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这也给生长在这里的人一个熟悉的环境。

      城市人对乡下人有偏见大多是因为乡下人不会用文字,故乡下人也被贴上了一个标签——“愚”。我本来也是如此认为,但读完《乡土中国》后我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在过去,交通不便,人们为了将信息传递给远方的人,便产生了信,把所想传递的用文字写在纸上。现在,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便用微信等应用通过打字等方式发给不在身边的人。从过去到现在我们用文字传递信息都有一个同样的原因是收信息的人不在身边,从而文字就成为了传递信息的一大工具。但是在农村人人都十分熟悉,所以不常用文字,导致会文字的人不多。就像农村的孩子会抓蟋蟀,但城市的孩子就不会,这不也代表不了城市的孩子就愚。一个人的生活环境会影响其生活方式和习惯,所以我们不能只从一方面去看问题。

      土记叙了民族过去的历史,每个人的根都在土里,故我们不应该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应该表示与理解。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张蓥

      看了《乡土中国》这本书:觉得“这本书虽然是社会学入门级读物,却有着深厚的理论素养作为支撑;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上乡土浓浓的气息,使我萌生了对《乡土中国》的兴趣

      第一篇《乡土本色》为概述。文章描述了中国30年代乡土社会的基本轮廓。第二篇《文字下乡》、第三篇《再论文字下乡》论述文字或教育对于乡土社会意义与局限。

      费孝通先生在书的开头,就为我们讲解什么是乡土本色。从书中我们可以找到费孝通先生的见解是: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城里人说乡下人很土,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作为乡下来的人总是会感觉城里人在藐视嘲笑乡下人,心里很不是滋味。但经费孝通先生一说,这“土”字用得好啊,我们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实则说乡下人“土气”那都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所接触的,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不一样,城里人认识知道的,乡下人未必认识,乡下不也有很多东西,也是城里人不知道的吗?大家就在此扯平了,平等一致。

      在“文字下乡”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一开始就说“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但往下,费孝通先生就举例说明这并不是乡下人就“愚”了,只是他们对对城里的新事物感到新奇,所以“在马路上听到背后汽车连续的按喇叭,慌了手脚,而城里人在乡下也有“愚”的地方,比如有人冒充内行把田里的包谷错叫为“麦子”,也是相当可笑的。当乡下人们不知道如何躲闪城里喇叭轰鸣的汽车时,司机则探出个脑袋,破口大骂:笨蛋!而当城里人来乡下的人中有人冒充内行把田里的包谷错叫为麦子时,费孝通先生的乡下朋友却没有提起类似的语言,从礼貌这一方面,我认为乡下的朋友比城里人好多了。至少他们能在嘲笑或者责备时能用含蓄的语言指出来,不像城里人锋芒毕露,话语伤人。

      阅读到这里,不禁感叹费孝通先生孜孜不倦,敢于探索的精神,虽然《乡土中国》的创造时间离现今已经72年了,对于传统中国的基层社会本质看的如此透彻。我还要把这本著作精读几次,加深自己对乡土社会的理解。

      乡土中国乡土情  孟祥懿

      费孝通先生说:“从基层看上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中国的乡土自有其特点,而中国也的确带有浓浓的乡土味。直到现在,这种味道也还处处可闻。但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国的乡土社会受到了冲击。中国出现了很发达的城市,这些城市具有了现代社会理性、变化速率大、关系不稳定的特点,可是仍然中国社会的文化是乡土性的。

      在这本书的第一篇文章中,费孝通先生就表达了自己对乡下人“土气”的理解。在他的笔下,“土气”这个词已失去了藐视的意思,转而变成了对乡下人生活的最真实的写照。“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靠务农为生的乡下人世世代代附着在土地上,以定居为常态,即使正因种种原因离开土地的农民,也像“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又在新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定居下来的农民附着在土地上,很少流动,乡土社会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中国人有“私”的毛病,费孝通先生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中国人的社会结构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波纹的中心是自己,推及的远近视财富和实力而定。波纹的中心即不相同,推及出去的圈子也就各不相同,一切皆以跟自己的亲疏远近为出发,因此中国人缺乏团体意识,缺乏对权力和义务的共识和遵守。在“推己及人”的波纹式社会结构中,也构成了维系人际关联的道德要素:“亲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朋友,相配的是忠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利益问题已是占据上风, 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利益看问题。所以,即使是在当代中国里,人们依然是“ 私” 的。   关于乡土习惯与现代社会“我们大家都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吗?”这类话是我们形成的乡土习惯,但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个人不知道个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乡土社会从熟悉到信任,而现代社会口说无凭,还要签个字,画押,形成法律。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展开余文
      “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种乡土性使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都受到土地的影响。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现在真正的了解到社会转型的含义,不仅仅是从落后农业国家转向于先进的工业国家。原本一个“阿波罗”式的社会,显现出了“浮士德”式社会的特征。我们的乡土社会在受理性社会的冲击,我们的乡土社会在很多方面被瓦解着,那是工业文明带来的结果。

      我想这样的社会转型,是整体的,是这个社会方方面面的改变。原本不管是中国的乡村还是城市,都是典型的乡土中国。

      中国人的“土气”   许倩

      《乡土中国》的第一篇——乡土本色里有说到:“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讲,现代社会的人大多都是看不起农村出来的乡下人,觉得他们素质低下,浑身都是汗脏兮兮的,说话还有穿着都透露着“土气”。但是,就像是乡土本色里面讲的,“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也充分地证明了土的确是中国人的根,只有“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土地不仅孕育了生命,还给予我们养分让我们得以生活,生长。为我们撑起遮风挡雨的住处,种植着我们生存所必需的粮食。而这种植着我们生命必需品的那一部分中国人就是我们口中“土气”的乡下人。

      此土气非彼土气,这样的土气,它象征着中国人的骄傲。就是这些不畏风吹雨打,日晒雨淋,依然坚持在田地里辛勤耕种的农民,是他们的汗水,是他们的付出换来我们每一餐的饭菜,让我们中国14亿的人口都能吃饱,不用再挨饿受冻了。

      你读书时,可能会听到别人说这么一句话:“读书都读不好,你不如回乡下种地。”士农工商,农业排在了第二位。随着现在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大城市里读书,希望家里能出一个大学生,光宗耀祖。这也促使农村人口素质的提升,但是也有坏的一面。有些农村的孩子见识了城市的繁华盛况就开始嫌弃自己的出生,嫌弃在老家种地的父母,觉得他们没文化,丢自己的脸。难道他们真的看不到自己父母早出晚归地干活,省吃俭用就为了把省下来的钱都寄去给自己当生活费,让自己在举目无亲的城市里过得更好一点。如果是我,我会把拥有这样的父母作为一件值得自己引以为傲的事情,他们拥有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所具备的品质,热爱劳动,憨厚老实。这也是“土气”的体现。当你在学业上或者工作中碰了壁,想想在农村那可敬可亲的父母,就感觉动力十足。大不了就回乡下帮父母种种地,也不会饿着一家人。

      “土气”并不都是骂人的词汇,它指的是泥土的气息,也是中国人所具备的平易近人,热爱劳动,老实忠厚的品质。

      “愚”还是“非愚”

      ——《文字下乡》读书笔记戴银禧

      对于乡下人“愚”的理解我总是与极大多数人一样的理解,之所以乡下人不识字便认为他们便是“愚”,可在费孝通老师的《乡土中国》中《文字下乡》这篇文章中得到了“愚”还是“非愚”的解释。

      一开始作者便反驳了乡下人“愚”的观点,进而将其抵制成为了全文的出发点。许多人去批判乡下人白生了眼睛连字都不识,这自然是事实,但作者也提出假若“愚是指智力的不足或缺陷,那么识字不识字却并非愚不愚的标准”。后文的论述也说明了作者的观点,知识水平不能等同于智力水平,学习机会也不能等同于学习能力。读到此我就已经羞愧不已了,我是从何而来的优越感呢?

      由此可见,大多数人说的乡下人“愚”显然不是指他们智力不及人,而是说他们只是不及人,但实际原因本就是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上不及城市里人多,那么是否可以说乡下人本来无需文字眼睛呢?

      那么这就需要追溯到文字本身了。乡土社会的一个特点便是在熟人里长大,也就是“面对面的社群”,熟悉的人借足声,声气,甚至气味都可以足够的“报名”,并不会用“贵姓大名”。文字的产生是为了找东西来代替当面交流,但文字本身是有限制的,比如:文字所能传达的情义是不完全的,当时当地和异时异地对文字的理解是有偏差的,所以才会有文法和艺术来减少文字的“走样”。文字是一个不太完善的工具,这样来说,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了。

      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文字呢?作者在此推进一步说,在面对面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语言是用声音来表达的象征体系,语言只能在社群所有的经验相同的一层中产生,群体越大,经验便越复杂,所以会导致发生语言的共同经验有限,最后语言演变成简单化。可语言如同社会定下的筛子,我们永远在削足适履,使感觉敏锐的人怨恨语言的束缚,在熟人中我们的话少了,我们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而求更直接的会意了。

      在面对面的交流中,相对于有限制的语言的文字,表情和动作才是重要的象征体系。

      话已至此,问题的答案已经浮现出来了,“愚”还是“非愚”本身并没有太大的争议了,而最重要的是要辨明乡土社会的文盲并非“愚”,而是由乡土社会本质来决定的。

      在此,针对文章的结尾,我想表达我的观点,对于推行文字下乡,应当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应当告诉乡下人为什么要识字,只说好是没必要的,让他们告别千年不变的人际关系和事物,传统的乡土语言便有了极大的缺陷。要让乡下人切实体会到现代社会种种对文字的需要和文字带来的好处。

      坚持文字下乡,建设知识社会  陈颖

      《乡土中国》于1948年第一次出版,经过70多年的发展,中国社会已慢慢从乡土社会变为现代社会。但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总说乡下人土气、愚钝,其实并不是,他们只是缺少合适的条件,现要开创知识社会,就要推崇文字下乡。

      在“再论文字下乡”这一章节的结尾处,作者说:“乡土社会的性质改变,才有了文字下乡。”在乡土社会中,人们每天都是面对面的交流,用说话就可以基本解决所有的交流问题,并不需要书面上的文字,对于他们来说,文字是多余的。在以前,两个人在相对的两座大山里生活,只需要大声的对着对面喊出想说的话语,通过回声,对面就能清楚地听到。这可比用笔写一封信,再命人跋山涉水送到对面山头简单且快捷多了。但现在社会飞速发展,文化也在不断进步,文字已成为不可缺少,需要学习的一部分。

      而在现代社会,交通便利,人员密集,由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组成,语言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交流需要了,于是文字便得到了很好的传播。如果没有文字,每个人都讲自己家乡的方言,那么就会有很多人听不懂,造成交流障碍,对生活造成很多不便。文字可以让人们的交流变得统一,不再出现交流问题。

      早些时候,有不少的思想前卫者主动下乡,传授知识,教乡下人识字、读书,一直在为建设知识社会而努力着。现在已经不只有这些人在努力着,国家也逐渐重视这个问题,积极宣传文字下乡,拨了很多款给乡镇政府,兴办学校,开展义务教育,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让文盲逐渐“灭绝”。同时也有许多老师下乡支教,忍受乡下的艰苦环境,只为乡下孩子能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企业家也捐赠大量的课外书籍,让乡下人读书,了解当今时代,越来越多的乡下人走出农村迈向大城市,在国家和人民共同的努力下,乡村的教育水平逐渐提高,文字下乡也迈出了它艰难的第一步。

      我现在只是一名普通的共青团员,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从小就过着标准的城市生活,有着良好的学习环境,得到了较好的教育,离乡村生活很远,但是我知道乡村仍然还有很多没有书读的小孩,他们从小就为家里着想,为减轻家里人的负担而选择不读书,所以我从小就梦想着做一名乡村教师,去乡下支教,并一直为此而努力着。从小我就参加语言培训班,锻炼胆量和语言临时组织能力,并且有同学问我一些学习上的问题我都积极回答他们,为他们答疑解惑。这将会为我以后实现我的教师梦提供很大的帮助。

      众人拾柴火焰高,创建知识社会只靠我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大家都要行动起来,积极加入文字下乡的建设队伍中来,提高国民普遍素质,让中国成为经济与文化共同繁荣的国家。

      乡土与法律  谢瀣

      费孝通认为“从基层上看来,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中国社会的基层就是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

      随着社会的极速变迁,乡土社会已经改变了,可是互不熟悉的人是无法用规矩来约束的,也无法用所谓的习俗来应付,只能用法律来维护。有些城里人越来越不理解乡下人,就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就像《乡土中国》中说的:“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但在原来“土”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而泥土是乡下人最不能离开的,因为在乡下种地是乡下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也是他们最重要的谋生方法。这是“土气”的一种特色。尽管现在三条大河(长江、黄河、珠江)的流域已经也全是农业区,但从土里长出过的光荣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可是“土”现在却是用来藐视乡下人,是多么的可悲啊!

      乡土社会所存在的约束就是习俗、规矩、信任。信任也并不是没有依据的,乡土中国中指出,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土社会中人和人相处的基本办法就是就像是做子女的在日常中去接触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后去承他们的欢,做到自己的心安。而且乡土社会中的人,他们并不太追求笼罩万有的真理,而是喜欢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探寻,他们不需要普遍的原则,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更多的地方存在的是法律社会。

      法律社会也就是用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法律社会中的“法”是体现统治阶级的意识,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受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称,包括法律、法令、条例、命令、决定等。

      时代的进步,意味着原先的所有东西并不全都能够延续下来。例如,中国在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在清朝末年所存在的闭关锁国,在1958年出现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中的两个“凡是”。因为这些都是在阻碍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也意味着我们需要去探索新的东西,去创造适合这个时代发展的,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东西。

      所以无论是乡土社会还是法治社会,都是并不冲突的,因为他们所认识的、理解的,学习的都达到了一种平衡的状态。

      《乡土中国》中指出: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所以无论在哪一个社会中只要是我们所熟悉的社会,我们就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距的自由。

      同心圆的中心

      费孝通在文中写到:“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就是私,说起私人们就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的俗语。”其实,所谓城里人何尝不是如此。上到城市街道下到小河沟,垃圾随处可见。因为不是自己需要打扫的地方,就随意乱扔垃圾,怎么说都有种占便宜的味道。因此,一些西方国家就以此为舆论点攻击我们。所以这又是社会结构的格局的问题了。

      “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速成一把,几把速成一扎,一扎束成一捆,几捆速成一挑。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每一根都是分明的,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体,与他人组成一个团体时,界限也是清楚的,尽管一个组别有等级的分别,那也是事先规定的。超出这个范围,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这样一种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的格局。费孝通先生称之为团体格局。

      在西洋,家庭是一个界限分明的团体。而在中国,家是一个有弹性团体。家中的成员可以包罗万象。每个人就像被石头砸中水面而形成的涟漪的中心,在水面上形成的一圈圈波纹是指那些与我们有亲疏关系的人。

      有时与某个人见面的时候,他会说与你很熟。大到在国外,有人和你说我们是同一个国家的,那我们就是熟人。小到在外地,若有人与你说我们是同省的。或者说我们以前是同校的,甚至是同级的,那我们就是熟人。这就是所谓的地缘关系。

      中国的一些地名也很有意思,例如:陈家沟,赵家庄,李家村。这样的群体原是由有血缘关系的人们在一起居住,在群居中产生了别的合作关系,情感关系。繁衍的人口越来越多,形成了村庄。有时候去别人家做客时,那人说与你很熟,至于如何熟,可能是亲戚的亲戚。也可能是你亲戚的朋友。那就是血缘关系吧。这样的社会中,有太多的丝丝网网交集着。任何人都和任何人熟络着,曾经听说的那一句,“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不超过六个人”,我想大概也是这么回事吧。就如同一颗石子砸到水上荡起的一圈圈水纹,最中心的哪一点是自己,其余就是按远近程度来划分的格局就是费孝通先生说的“差序格局”吧。

      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波纹向外扩张的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个己,得加以克服于礼,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以向外推。由同心圆,离自己的远近、感情的亲疏,来表现出对每个人不同的态度。对于长官,部下就要忠;对于父母,子女就要孝;对兄弟姐妹,要悌;对朋友,要友或信。

      有一句话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是从自己开始的。把自己塑造好,使家庭和睦。等这些做好之后治国,使天下和谐。

      在一个社会里,一个穷困潦倒的人周围,除了那些救济的人之外再也没有别人了。一个成功人士的周围,却围满了想与他拉关系的人。茫茫人海中,只想感叹一句世态炎凉。

      所以要塑造好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的学习。努力把自己变强大。不然再多的圆圈,圆心不是自己也创造不出精彩。

      争做传统文化传承者

      ——读《乡土中国》有感 刘慧菁

      可以说,人与土从未分离。传说中,女娲用泥土“捏造”人。后来,人在土地上生活和发展,渐渐形成了社会。现在,人们正在土地上建设美好家园。

      我从书中了解到,在乡土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很熟悉,在同一环境里生活,全部的文化可以在亲子间充分传授。

      随着中国七十多年来的高速发展,乡土社会逐渐变为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由熟悉变为陌生,生活变得多样,许多人背井离乡去寻求更好的发展。而传统文化,就在时间中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缓缓消失。

      譬如戏曲,它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属于古老的传统文化。然而现在,却越来越少的人关注戏曲,喜爱戏曲,传承人更是寥寥无几。再者就是乡土社会里的小吃,随着传统手工艺人的减少而逐渐消失。在众多陌生的传统小吃中,我见证了“叮叮糖”的消失。几年前在街边卖叮叮糖的老人,那叮叮的响声,现在已经很少听到了。

      可喜的是,还是有人传承着传统文化,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青年李子柒。她是短视频创作者,用现代技术,以发布短视频的方式,向国民乃至世界,展示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深受人们喜爱,也让世界各地的人开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就在今年八月,她当选第十三届全国青联委员。

      不同的传承者有着不同的传承方式,我作为新青年和共青团员,充分发挥了先进性,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传统文化。

      我正走在传承“方言”的路上。方言是传统文化之一,是乡土的语言。它独特的魅力在于:无论何时何地听到,都给人“家”的感觉。我是广东人,有着一口流利的粤语,是粤语的传承者。全国普通话的普及,使部分人遗忘了乡土的语言。

      认为,讲方言与讲普通话应齐头并进。普通话方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方言则是我们特有的语言,乡土的语言。人不能忘“根”,我的根是乡土。我认为,在乡土里所诞生的文化,应在高速发展的时代中流传,而不是缓缓消失。

      所以,我会在讲好普通话的同时讲方言,尽己之力教每一个想学粤语的人,做好传统文化——粤语的传承者,让在乡土长大的人,会说乡土的语言。

      青年肩负实现中国梦的重任,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会谨记习主席给广大青年的“五四寄语”,练就过硬本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做好一名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同时,我希望广大青年争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让传统文化亘古不灭!

      感情对社会的影响——读《乡土中国》有感

      温家慧

      感情可以用心理学或者社会学方面的角度来看待,在心理学方面来看,这是一种体内的行为,从而使外表有相应的行动。也有一种说法是“感情是内脏的变化”,确实如此,这样的变化形成了动作的趋势,发动了行为的力量。感情常常发生在新反应的尝试与旧反应的受阻情形中。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喜怒哀乐固然是人的生理现象,但是总发生在人们之间的事情中,还会影响人事的关系,它们在社会现象的一层里得到它们的意义。

      我是在阅读《乡土中国》以后才了解这些与感情相关的知识的,其实在我眼中,感情一直都是一样十分复杂的东西,它很抽象,不是能够使用手碰到的东西,也很难解释清楚它到底是什么。它自我们出生以来就一直跟随我们,带领我们以不同的感受来认识这个世界。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通过感情来一点一点认识清楚的。

      “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这一句话是我在“男女有别”这一篇文章中印象最深的句子,因为在这个社会当中,感情确实不是能够维持社会关系的力量,相对来说,了解才是真正能维持社会关系的力量。对于这个社会来说,它需要依靠规则来划定自由的边界,那么,社会必定会有一些事情会受到约束。有时候,感情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如果所有的问题都要通过感情来解决的话,也许世界就不存在那最后的一点公平了。

      《西方陆沉沦》里曾经提到过西洋有两种文化模式,分别是阿波罗式的,一种是浮士德式的。阿波罗式的文化更倾向于宗教,但是人们没有能够维持它的力量,黄金时代就这样过去了,现代的文化是浮士德式的。“它们把冲突看成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没有了阻碍,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这句话对于每个人的人生来说,这是正确的。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以及冲突,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其中,不可能存在一帆风顺的人生。

      乡土社会正是阿波罗式的社会,精神的差别的也能在两种社会当中的社会生活中发现。乡土社会已经达到了一种境界,大家依靠着亲密与长期的共同生活来配合各个人的相互行为,是依靠着大家一同维持下来的。所以说,空间的位置已经不太成为阻碍人们互相了解的因素了。在这一点上,我还是对乡土社会十分向往的。

      在我眼中,乡土社会确实是我所向往的社会,也是我所认为很美好很和谐的世界。希望作者通过努力所培育出的果实能对现在的社会做出属于它的贡献。 

侯晓旭

标签:备课资料 高一备课资料 名家共读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乡土中国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差”与“序”
下一篇:《乡土中国》1-14章学习笔记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