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12746  2020-10-19
标签:备课资料 高二备课资料
普希金《致大海》深度解读
 一、深度鉴赏

      由于普希金的激进思想深为沙皇政府的不满,1824年,普希金再次遭到流放。流放之前,普希金满怀激情写下了《致大海》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大海的庄严颂歌,对人生命运的深沉感叹,对自由的热情礼赞。整首诗就像汹涌澎湃的大海,奔放不羁,一泻千里。

      与大海离别之前,身处南高加索的普希金,面对优美的自然景色,哥萨克的风土人情,激发起诗人的浪漫主义诗情。站在高加索海边的岩石上,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诗人想起自己坎坷的经历,又联想到忍受着同样的命运的葬身于大海的两位英雄,诗人更是思绪起伏,他的心像大海一样深沉、激荡,情不自禁地怀古伤今。

      诗人赞叹大海的壮美,诗人也羡慕大海的自由奔放。而联想到自己在变相的流放中,失去自由的不快。然而,联想到显赫一时的拿破仑也只能在荒凉的海岛上安息,天才卓绝,雄心勃勃,渡海远征的诗人拜伦,终为他祖国所不容,客死于希腊。拿破仑和拜伦的不幸遭遇让诗人感到自己前程的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

      诗人歌颂拜伦,实际上是以拜伦喻己,普希金空有抱负不得施展,于是,在诗人眼里,大海成了“悲哀的喧响”,“心灵的愿望之所在”。但是,在压抑之中,唯有大海没有把自己“遗忘”,于是,诗人决定要把大海的精神带到“寂静的荒原”中,以之勉励自己,为理想和自由而不懈努力。

      二、金章玉句

      1.理解

      词:

      【原句再现】再见吧,自由的原素!

      【题目设计】如何理解这里的“自由”和“原素”?

      【参考答案】“自由”指不受约束。形容性格豪爽,蔑视世俗礼法。此处比喻诗人任性豪放,性爱自由,不愿阿谀逢迎的性格。“原素” 本指构成事物的基本因素,素或化学元素的简称,此处比喻大海自由的气质。

      【点拨】要理解词语的含义,首先要弄清它的表面义,即词语本身的意思。然后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它在这个语境中含义有什么变化,最后再结合语境进行解释。此句中先理解“奔放不羁”和“元素”的本义,再结合本诗语境和抒情色彩进行理解就可以。

      句:

      【原句再现】他去了,是自由在悲泣中!/他把自己的桂冠留在世上

      【题目设计】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意。

      【参考答案】这句话要弄清楚“他”的指代义,这里的“他”指拜伦。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为自由而战的革命者,因而诗人对他十分崇敬,认为他虽已离开人世,但他的“桂冠”棗诗人作品与精神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诗人充满激情地呼告大海“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为伟大的诗人而歌唱!诗人在这里缅怀拜伦,赞美拜伦,正是赞美为自由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点拨】理解句子的含义,要抓住关键词。句中若有修辞,还要弄清楚修辞的意义。这句诗中的“他”有指代义,阅读时必须弄明白,尤其要联系上下文。同时,还要了解诗人为什么要歌颂“他”。

      2.分析

      词:

      【原句再现】“你在期待,呼唤……我却被缚住”

      【题目设计】“却”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却”是副词,表示转折。诗人渴望向海外逃亡,内心充满了奔向自由的渴望,但是却又被现实所牢牢的束缚,失去了自由。

      【点拨】理解副词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一是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句:

      【原句再现】心里充满了你,/我将要把你的山岩,你的海湾,/你的光和影,你的浪花的喋喋,/带进森林,带到静静的荒原。

      【题目设计】这句话在课文中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这句话写中西诗在内容和作风上都有很多共同点,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前文“中西诗内容上无甚差异”进行了总结,同时引出下文对作风的相似的论述。

      这几句诗是卒章显志,是全文的深化和升华。诗人从拿破仑与拜伦两位革命者身上得到了精神力量,在最后告别大海时,他已消除了原先的“茫然”和“苦恼心伤”,这时“心里充满了你”,这里的“你”就是争取自由的崇高理想,并把这种理想带到“荒原”第二次流放的地方。诗人的心灵由“大海”而得到彻底的净化,诗人感情也由此得到了新的升华。

      【点拨】考查句子在文中的作用,首先要理解其在结构上的作用,再思考其内容上的作用。

      3.鉴赏

      表达效果:

      【原句再现】喧腾吧,为险恶的天时而汹涌/噢,大海!他曾经为你歌唱。

      【题目设计】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呼告。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方式。也就是对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说话。运用呼告,直接对话,更能增加抒情效果。


展开全文阅读
      【点拨】这是诗人心灵的呼唤,而呼告这种修辞手法便是增强了这一表达的效果,即是表达了诗人对大海般的自由精神的向往。

      语言特点:

      【原句再现】喧腾吧,为险恶的天时而汹涌/噢,大海!他曾经为你歌唱。

      【题目设计】赏析这段话的语言特点。

      【参考答案】诗中多处采用了拟人和象征的写作手法,而此句采用了对话的形式,直接呼告,它使诗人感情的流露更直接,更强烈,给读者的冲击感也越强。

      【点拨】作为语言大师的普希金,为了表达的需要而对修辞和语言运用自如,信手拈来。这就启示我们,语言和修辞都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同时,要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语言和修辞的学习不可忽视。

      情感态度:

      【原句再现】“你在期待,呼唤……我却被缚住/我的心突然想要挣脱开/是更强烈的感情把我迷住/于是我在岸边留下来……”(第一版本:粤教版语文)

      “你期待,你召唤——我却被束缚/我心灵的挣扎也是枉然/为那强烈的激情所迷惑/我只得停留在你的岸边……”(第二版本)

      【题目设计】这是《致大海》第七节中因译者不同而存在的两个不同版本,请从情感表达的角度分析其优劣。 

      【参考答案】从语言和表情达意方面看,“第一版本粤教版语文”的语气较为平缓,不如“第二版本”的语气更富变化性。“第二版本”更能够表现出诗人不屈服于强大恶势力的反抗态度和斗争精神,使人物形象显得更加高大,个性更加鲜明。

      【点拨】分析比较语言文字的优劣,态度要鲜明。要抓住关键词语,从修辞、语气、句式、词性等角度全面而细致地辨析两者之间的细微差异,从而分清优劣。

      三、出口成章

      1.改写   将下列一节诗句改写一下,但不能改变诗得得意思。

      【课文原句】仿佛友人的忧郁的絮语/仿佛他离别一刻的招呼/最后一次了,我听着你的喧声呼唤/你的沉郁的吐诉

      【改写示例】像是友人的哀伤的怨诉,/像是他分手时的声声召唤,/你忧郁的喧响,你的急呼,/最后一次在我耳边回旋。

      【友情提示】注意新闻的要素

      2.点评

      【原文】仿佛友人的忧郁的絮语/仿佛他离别一刻的招呼/最后一次了,我听着你的喧声呼唤/你的沉郁的吐诉

      【点评】诗人在大海这一意象中已渗透了强烈的主观情感。因为诗人将要被再次流放到另一个地方,因而大海也仿佛在为诗人发出“忧郁的怨诉”,而大海又是自由精神的象征,在这临别时,她又向诗人发出了“召唤的喧响”,这正是自由精神的召唤,充分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与矢志追求。

      四、修辞探索

      再见吧,自由的原素!/最后一次了,在我眼前/你的蓝色的浪头翻滚起伏/你的骄傲的美闪烁壮观.

      【这一节诗采用了呼告的修辞手法,直接大海对话,直抒胸臆,使诗人感情的流露更直接,更强烈。】

      五、比试殿堂

      1.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拾掇/拾级而上    殉国/徇私    答谢/答理

      B.激励/变本加厉    提防/提案    选择/择菜

      C.要塞/道路堵塞    积蓄/牲畜    干劲/劲敌

      D.肄业/茶楼酒肆    调整/调查    和谐/协助

      【参考答案】C(C.sài/sè  xù/chù jìn/jìng  A.shí/shè xùn/xùn  dá/dā   B.lì/lì   dī/tí  zé/zhái   D.yì/sì   tiáo/diào  xié/xié)

      (2)下列词语中没有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幽静  汹涌  波澜   喑哑      B.蔷薇  寂寥 惆胀  愁怨

      C.惊愕  悄然  疲倦   劳什子    D.脉搏  圆滑  遗憾  光怪陆离

      【答案】B    惆怅

      2.填空题

      (1)普希金,______国诗人,他是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创者,也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诗体小说             是他的代表作,对俄罗斯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被高尔基誉为“                ”。

      (2)《致大海》是诗人普希金写于他第    次流放之前。诗中的大海象征             。此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现了诗人对         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3)诗人在诗中歌颂了       和         两位追求自由的英雄。

      【参考答案】(1)俄国  《欧根奥涅金》  俄国文学之始祖   

      (2)二  自由精神   自由 (3)拿破仑和拜伦

      3.简答题:

      (1)诗人为什么要对大海进行礼赞?

      (2)面对大海,诗人感到悲伤痛苦的原因是什么?

      (3)面对大海,诗人为什么由大海而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

      【参考答案】(1)是因为大海象征着自由,而诗人对自由有着强烈的热爱与追求。(2)大海的自由奔放,勾起了诗人失去自由的“苦恼心伤”。(3)诗人极力赞颂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一方面表明诗人对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诗人对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


展开余文
      4.语言运用题

      (1)以“爱心”为陈述对象,仿造下面的句式,续写两个恰当的比喻句,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爱心是                        

      【参考答案】(1)爱心是一股撞开冰闸的春水,使铁石心肠受到震撼;爱心是一座亮在黑夜的灯塔,使迷途航船找到港湾。(2)爱心是一瓢纷洒在春天的小雨,使落寞孤寂的人享受心灵的滋润;爱心是一汩流淌在夏夜的清泉,使燥热不寐的人领略诗般的恬静。(3)爱心是一柄撑起在雨夜的小伞,使漂泊异乡的人得到亲情的荫庇;爱心是一道飞架在天边的彩虹,使满目阴霾的人见到世界的美丽。(4)爱心是一杯泼洒在头顶的冰水,使高热发昏的人得能冷静地思索;爱心是一块衔含在嘴里的奶糖,使久饮黄连的人尝到生活的甘甜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母亲是外地人,村里那些嘴尖舌利的三姑六婆们欺负她离娘家远,加上她小时候因家里穷被卖到地主家当过丫头,做过童养媳,她们就常在母亲身后或点点戳戳,或指桑骂槐。         ,        ,      ,       。

      ①于是就难免要跟那些泼妇论理讨公道。

      ②泼妇们拉大嗓门粗脖子,母亲也不甘示弱地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有时也被气得蹬了脚跟拍巴掌。

      ③母亲那听得了这种话中之话?

      A.①②③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

      【参考答案】B(根据前后语境,可知,③紧接“……或指桑骂槐”, ①承接③而下,②为结句。) 

侯晓旭

标签:备课资料 高二备课资料 普希金《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自我觉醒与价值实现”单元导读
下一篇:劝学“新”说——必修(上)第六单元解读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