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625  2020-10-23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师说》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培养和提高鉴赏传统经典的能力和方法。

      5. 积累韩愈名句。

      素养目标

      1. 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熟读成诵,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2. 理清思路,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3. 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提高鉴赏能力,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4. 学习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重难点

      1. 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2. 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一、走近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明人将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又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这是对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

      “韩潮苏海”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二、了解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三、了解背景:

      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 “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 “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 “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在这著名的《师说》,作者借为文送学生李蟠来抨击那些上层 “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这不是一般的论述,而是一部战斗檄文!

      四、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比“论”要自由一些。初中学过《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这类文体。本文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五、积累文言知识:

      【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

      (2)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fǒu)

      【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以  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不必  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

      (4)吾从而师之

      从而  古义:跟随而且;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5)今之众人

      众人  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

      (6)小学而大遗

      小学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常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


展开全文阅读
      【一词多义】 

      (1)师

      ①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

      ③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④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2)传

      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②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③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àn,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

      (3)道

      ① 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风尚”的意思)

      ③ 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4)惑

      ① 惑之不解(名词,疑难问题)

      ②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③ 惑而不从师(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5)乎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

      ③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④嗟乎!师道之不传了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6)而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

      ②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

      ③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

      ④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

      ⑤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

      ⑥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

      ⑦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

      ⑧如是而已(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

      (7)之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结构助词,的)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⑤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⑦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

      ⑧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

      ⑨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⑩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⑾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

      ⑿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不译)

      ⒀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8)其

      ①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④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⑤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9)于

      ①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

      ②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③于其身也(介词,对于)

      ④皆出于此乎(介词,从)

      ⑤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10)也

      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③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④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则群聚而笑之(群,表动作的情态,成群)

      (2)名词作动词

      ①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②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

      (3)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② 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4)形容词作名词

      ① 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② 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

      ③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展开余文
      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⑤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盛:势盛位高的人)

      (5)形容词作动词

      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6)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7)动词的使动用法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使……学习)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③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非,表否定判断)

      (2)被动句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3)介宾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① 而耻学于师(于师学,介宾短语后置)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贤,介宾短语后置)

      ③不拘于时,学于余(于余学,介宾短语后置)

      (4)宾语前置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

      (5)省略句

      ①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

      ②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

      ③(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

      ④(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省略谓语动词)

      (6)固定格式

      庸……乎:表反问,难道……吗,哪里……呢

      例句: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六、课文翻译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七、内容解读:

      (一)结构:

      第一段,以老师的重要作用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从师的原则,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段,论述“师道之不传”,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

      第三段,以孔子为例,进一步从正面论证中心论点。

      第四段,点明写作缘由。

      (二)内容精析:

      1.第一段:

      本段可分三层:前两句为一层,总说教师的职责;三、四两句承“解惑”,谈从师的必要性;最后三句承“传道”,谈择师的标准,即以“道”为师。

      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其间层层衔接,环环相扣,一气贯通,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2.第二段:

      本段可分三层,即三组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的流俗。

      第一组对比: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 “耻学于师”的对比,致使“圣益圣,愚益愚”;

      第二组对比:“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于其身,则耻师焉”的对比,致使“小学而大遗”,“未见其明”;第三组对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对从师者“群聚而笑之”的对比,致使“其智乃反不能及”。

      几组对比之间有纵比、本身自相矛盾的事实相比、横比的关系,先后顺序不能调换,因为本段段首句是 “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三个对比的顺序与之相应。8194;

      本段的三组对比,每组对比都把着眼点放在后面的对象上,针对这些现象,作者都给予不同的评价。①句是对“圣益圣,愚益愚”做出的评价、推测,质疑的语气中含着十足的肯定成分。②句是对“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小学而大遗”现象的评价。“矣”“也”表示肯定语气,明确责备认识的错误和做法的不明智。③句用强烈的感叹语气,对“士大夫之族”的错误行为作了猛烈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对“士大夫之族”的强烈不满。

      3、第三段:

      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师道、师生关系,做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论断。这个论断,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概括。该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观,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

      4、第四段:

      韩愈为何要给李蟠写这篇文章? 概括地讲,原因只是“余嘉其能行古道”;具体分析,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好古文,文艺经传皆通习之”,一是“不拘于时,学于余”。

      先说“不拘于时”。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无论学业如何都可做官,因此都耻学于师。而李蟠能不受时俗限制,不管对方身份如何,甘愿从师学习,这正是作者在首段提出的“师道”主张的体现,也正是作者赞许的不管“年之先后”“无贵无贱”的“师道”精神。再说“好古文”。这里的“古文”跟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中的“古文”内涵是一致的,指的是先秦两汉的文章,也就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李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其实就是在传承儒道,弘扬儒家思想,当然就更值得称赞了。由此看来,李蟠是韩愈古文运动思想的忠实实践者,所以韩愈才“作《师说》以遗之”。

      (三)课文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1.积极意义:

      关于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把教师的职责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并意味着不仅“童子”要从师学习,所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习。

      关于从师学习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感也,终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确“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上层“士大夫之族”宣扬的血统论和先验论,具有积极意义。

      关于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弟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


展开余文
      2.局限性: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四)论证思路:

      第一段论述从师的意义,第二段对比论述“耻于从师”的社会风气,二者之间是正反论证关系。第三段引入历史人物从师之事,是对第一段的补充,又与第二段构成正反论证关系。第一段开头“古之圣人必有师”,作者并未顺接下去说明古之圣人从师之事,而是宕开一笔,说明本人对师道的理解,第三段才补充回答了这一问题,结构灵活而不板滞。三段之间不仅构成了正反论证关系,而且形成了相互呼应的关系,结构严谨,论证有力。第四段是总结,不仅补充了写作本文的缘起,而且又是对第二段的辩证说明:耻于从师虽然已形成了不良的社会风气,但青年中尊师重道者毕竟大有人在,使人从不良的社会风气中看到了师道可复的希望。这样,就使得论证避免了绝对化,顾及到了一种倾向掩盖着的另一种倾向,更增强了上文论证的严密性。总的说来,第一、三、四段同第二段都构成了正反论证关系,因而使文章形成了完整而缜密的结构。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写作论说文仅注意论点和论据还是不够的,还要注意论证的严密性,注意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

      (五)课文主题

      《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六)写作特点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句式多样。

      一个意思,使用多种句式来表达。第2段一连用了两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八、拓展延伸:积累名句

      1. 学知不足,业精于勤。——韩愈

      2. 少年乐新知,哀暮思故友。——韩愈

      3. 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韩愈《杂说》

      4.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

      5. 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韩愈《与李翱书》

      6.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谓义。——韩愈

      7. 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余。——韩愈

      8.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原毁》

      9.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10.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足己患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

      11.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韩愈《原毁》

      12.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惰。——韩愈

      13.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韩愈《与孟尚书书》

      14.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5.驾轻车,就熟路。——韩愈《送石处士序》

      16.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韩愈《幽兰操》

      17.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

      18. 熔铸经典之范,翔集子史之术。——韩愈

      19.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20.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送孟东野序》

      1.思考,课文每一段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 

      全文共四段。

      第一段,以老师的重要作用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从师的原则,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段,论述“师道之不传”,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

      第三段,以孔子为例,进一步从正面论证中心论点。

      第四段,点明写作缘由。

      2.研讨课文第一段作者认为老师的职能是什么?本段可分为几层?概括每层大意。

      明确: 

      老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本段可分三层:前两句为一层,总说教师的职责;三、四两句承“解惑”,谈从师的必要性;最后三句承“传道”,谈择师的标准,即以“道”为师。

      3.研讨课文第二段可分几层?有哪几个对比?几个对比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在段落中的先后顺序能否调换? 

      明确:

      本段可分三层,即三组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的流俗。

      第一组对比: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 “耻学于师”的对比,致使“圣益圣,愚益愚”;

      第二组对比:“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于其身,则耻师焉”的对比,致使“小学而大遗”,“未见其明”;第三组对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对从师者“群聚而笑之”的对比,致使“其智乃反不能及”。

      几组对比之间有纵比、本身自相矛盾的事实相比、横比的关系,先后顺序不能调换,因为本段段首句是 “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三个对比的顺序与之相应。8194;

      4、课文第三段,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做出了什么论断?

      明确: 

      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师道、师生关系,做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论断。这个论断,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概括。该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观,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

      5、韩愈为何要给李蟠写这篇文章?原因有几条?

      明确: 

      概括地讲,原因只是“余嘉其能行古道”;具体分析,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好古文,文艺经传皆通习之”,一是“不拘于时,学于余”。

      6. 讨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师”“道”有怎样的内涵?二者又是怎样的关系?

      明确:

      文中的“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老师,不是“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的“彼童子之师”,而应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这里的“道”从后文看,应是“六艺经传”即儒家思想。由此可知“师”是掌握“道”的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7.讨论: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学习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论述有哪些积极意义?又有哪些局限性?

      明确:

      积极意义:

      关于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把教师的职责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并意味着不仅“童子”要从师学习,所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习。

      关于从师学习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感也,终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确“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上层“士大夫之族”宣扬的血统论和先验论,具有积极意义。

      关于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弟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

      局限性: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1.选出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贻(yí)  嗟乎(jiē)  针砭时弊(biǎn)

      B.郯(tán)   严谨(jǐn)    不拘于时(jū)

      C.聃(dān)   阿谀(ā)      六艺经传(zhuàn)

      D.蟠(fān)   句读(dòu)    不屑一提(xiè)

      【答案】B

      【解析】A.砭:biān;C.阿:ē;D.蟠:pán。

      2.选出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吾从而师之                         D.闻道有先后

      【答案】D

      【解析】A.学者:古义为求学的人;今义为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B.众人:古义为一般的人;今义为大家、许多人。C.从而:古义为跟从、并且,是两个词;今义是连词,表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

      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择师而教之而耻学于师

      C.其皆出于此乎生乎吾前      D.不拘于时学于余

      【答案】A

      【解析】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而①表承接关系,不译,②表转折关系,却;C乎①疑问语气词,吧,②相当于介词“于”,在;D于①表被动,当“被”讲,②介词,跟。

      4.下面对“师”字义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吾从而师之 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④则耻师焉 ⑤孔子师郯子 ⑥吾师道也 ⑦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⑧不耻相师 ⑨或师焉,或不焉

      A.①②④/⑤⑥⑨/⑦⑧

      B.①③/②⑤/④⑦⑨/⑥⑧

      C.①②③/④⑤⑦/⑥⑧⑨

      D.①④/②③⑤/⑥⑧/⑦⑨

      【答案】B

      【解析】①③老师,名词;②⑤以……为师;④⑦⑨从师;⑥⑧学习。

      5.填空题

      (1)韩愈,字_______,世称_______,卒谥“____”,作品集有《___________》。他是唐代“___________”的倡导者,后人称之为“文起八代之衰”,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余七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          ,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3)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          ,           ,          。

      【答案】(1)退之、韩昌黎、文、《昌黎先生集》、古文运动。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解析】重点字:黎、修、洵、轼、辙、贤、拘。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师说》优质课教学设计
下一篇: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师说》公开课教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