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导学案设计
阅读:601  2020-11-08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故都的秋》导学案(教师版)
 14  《故都的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本文的脉胳结构。

      2.品味赏析本文明白晓畅,简洁清丽语言,领悟作品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3.领悟作者的情感,培养人文情怀,培养阅读和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1、赏析秋景图,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2 、掌握文章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学法指导:

      诵读、品析、探究

      教学步骤 :

      一、按照思维导图内容,完成预习

      二、助读链接

      1.知人论世

      ⑴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男,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曾留学日本,毕业于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现名古屋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怀鲁迅》等。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十七日,郁达夫被日军杀害于苏门答腊丛林。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1983年6月20日,民政部授予其革命烈士证书。

      ⑵写作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搞白色恐怖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居住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花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

      2.文化常识

      秋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古人有“春女秋士”的说法,就是说春天的时候,女人往往会看到落花而感到红颜易老,时光飞逝;秋天的时候,男人会觉得繁华落尽,满目萧瑟,有些英雄末路的伤感。

      廿四桥的明月,典出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中有“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的诗句。廿四桥,即二十四桥,位于江苏扬州瘦西湖。传说隋炀帝曾在月夜令宫女24人吹箫于此,故名。

      三、预习检测

      1.读准字音

      混沌(       )   潭柘寺(       )   一椽(       ) 

      驯鸽(       )   廿四桥(       )   点缀(       ) 

      歧韵(       )   普陀山(       )   譬如(       )

      1.hùn dùn   zhè    chuán   xùn    niàn    zhuì   qí   tuó   pì   

      2.重要词语

      混混沌沌:               落寞:            

      歧韵:                   颓废:            

      意境:                   萧索:            

      2.形容无知无识、稀里糊涂的样子。   寂寞、冷落。   不同的读音。    指精神和意志萎靡不振。   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缺乏生机;不热闹。


展开全文阅读
      四、诵读感知

      1.“故都”就是“北平”,作者为什么将题目写作“故都的秋”,而不是“北平的秋”?

      1.“故都”的“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念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故都”与描写的内容“秋”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2.许多散文都有文眼,起着统摄全篇、画龙点睛的作用。本文文眼是什么?请找出来。

      2.“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3.作者描绘了故都的秋的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

      3.具体写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闲话秋凉”“秋果胜景”等。

      4.根据文本内容,画出本文的思维导图。

      4. 

      五、文本探究

      1..“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句文眼句在语言表达上有何特点?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1.(1)语言表达特点:①排比手法,文气顺畅;

      ②先用两个单音节词,又以一个双音节词结尾,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

      (2)作用:概括全文意旨,奠定全文感情基调,总领下文。

      2.作者选取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场景作为故都最具代表性的秋景,对故都的秋进行描写。本文写了五幅秋景图,都统摄在“悲凉”的情绪中。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表。

      画面内容 画面中心景物及其特点 描写手法 悲凉内涵

      小院秋晨    

      秋槐落蕊    

      秋蝉嘶鸣    

      闲话秋凉

      秋果胜景

      2.

      画面内容 画面中心景物及其特点 描写手法 悲凉内涵

      小院秋晨  牵牛花:蓝朵 视听结合、以动衬静  破败荒芜

      牵牛花的冷色调

      秋槐落蕊  落蕊:

      无声无味,极细极软 视觉与触觉结合、情景交融  生命来无踪去无痕的落寞

      秋蝉嘶鸣 秋蝉:衰弱,声残  渲染  来日无多的衰弱

      闲话秋凉 秋雨:凉

      闲人:叹凉 神态、语言描写 人生几度秋凉,流年已逝的感慨

      秋果胜景 枣子:淡绿微黄,红 衬托(反衬) 所谓的“胜景”是短暂的,是以衰亡为背景的

      3.作者调动多种感觉来感受故都的秋,使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并融入深沉而细腻的感受、情思,做到了情景交融。请结合文本内容对此作具体赏析。

      3.示例:(1)作者在描绘“小院秋晨”时运用了视觉、听觉描写。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之情。

      (2)作者在描绘“秋槐落蕊”时借助了视觉、触觉。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落蕊,是触觉感受。写触觉能给读者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之交流,便只有与自然交融,表达了作者既欣喜又寂寞的情感。

      4.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的,但也有人认为它是悲秋的。你是如何理解的?

      4.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在开头、结尾都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样的句子虽然表达了作者爱秋惜秋的情感,但亦抒发了他的悲秋之叹。

      5.本文在语言上也特别见功力,文中有许多整齐的语句,有工整、雅致之美,读起来有音韵之美,抒情味浓厚。请赏析下列语句。

      (1)“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试从用词、句式方面细细品味。

      (1)采用排比的写法,从不同的方面说南方之秋的不足,反衬北国之秋的味足,值得赏玩。顿挫分明又气势连贯,表情达意非常充分。

      (2)“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2)这句话综合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饶有趣味。四个比喻多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以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形象地写出了味烈、味深、味浓、味久的特色;而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形象地写出了味润、味浅、味淡、味短的特色。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

      六、当堂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落蕊(ruǐ)          槐树(huái)        点缀(zuì)  

      B.细腻(nì)           一椽(chuói)       残荷(hé)

      C.混沌(dǜn)         潭柘(zhè)         廿(niàn)四桥

      D.萧索(suǒ)         夹袄(ǎo)          譬(bì)如

      2.下列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厮叫  蟋蟀  耗子  萧索      B.衰弱  幽远  严励  混沌


展开余文
      C.悠闲  平仄 椽子 训鸽     D.鲈鱼  悲啼  颓废  秋蝉

      3.选择恰当的一组词语填入下列括号里,正确的一项是( )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譬如廿四桥的( ),钱塘江的( ),普陀山的( ),荔枝湾的( )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A.明月  秋潮  凉雾  残荷      B.凉雾   残荷   明月   秋潮

      C.凉雾  秋潮  明月  残荷      D.明月   残荷   凉雾   为潮

      4.从修辞的角度看,下列各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月夜,潭柘寺的钟声。

      B.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

      C. 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D.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

      5.下列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廿四桥:课文中以“廿四桥”借指扬州,“廿四桥”得名于唐杜牧“二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诗句。

      B. 陶然亭:“陶然亭”这个名字取自于唐白居易“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的诗句。

      C. 欧阳子:“欧阳子”指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秋声赋》是他的名作。

      D.下笔如有神:这是唐杜甫诗《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里的句子,上一句是“读书破万卷”。

      6. 选出对下段文字分析理解最正确的一项(    )

      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A. 作者用明白如话的语言,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上,寥寥数笔,勾勒出槐树的落蕊,把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

      B. 作者运用白描式的语言,凭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把秋天槐树的特征,有动有静地表现出来,文字像轻轻飘浮的白云,感情热烈明快。

      C. 作者用简洁清丽的语言,从自己的主观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文字细腻清新,充满诗情画意,使读者忘却了悲秋的心理。

      D. 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表达出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1.C(A、缀zhuì,B、椽chuón,D、譬pì)

      2.D(A、厮—嘶,B、励-厉,C、训-驯)

      3.A。

      4.D。比喻,其它均是排比。

      5.A。因为古时有二十四位美人于桥上吹箫而得名。

      6. A。用词朴素,角度新颖,从细微处落笔,感人至深。

      七、名家助读

      郁达夫《故都的秋》解读

      王倩

      根据郁达夫之子郁飞的回忆,《故都的秋》是杂志社“编者的索函坐索逼出来的急就章。急就之章能写得这样隽永而有情致,就不能不靠平日的功夫,即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体会了”(《关于我父亲的故都的秋》)。在笔者看来,这篇急就之章能够成为现代散文经典,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郁达夫独特而深刻的审美感知能力,二是郁达夫内心深处“对故都北平的挚爱”(《关于我父亲的故都的秋》)。

      有论者认为,《故都的秋》类似于古典文学的悲秋之作。这种观点实在是一种误读。两者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不同之处:一、从风格特点来看,悲秋之作大都具有凄清萧瑟的格调,而本文虽然有一些“悲凉”“萧索”之类的词语,但是其整体基调是悠闲轻快的,富于悲凉之美,而没有衰老之气。二、从描写对象来看,悲秋之作大都仅以秋天为载体,借景抒情,即借助地理学意义上的季节特点和心理学意义上的思想情感之间的某种契合来表情达意,但是本文直接把秋天从“幕后”推向“前台”,作为主体对象来描写,秋天成了当之无愧的“主角”。另外,悲秋之作的观照视野大都局限于自然草木,而本文的审美视域却不惟草木,还有人事。三、从思想主旨来看,悲秋之作往往抒发因怀才不遇、命运多舛而产生的忧愁悲伤之情,而本文抒发的则都是对秋天的深沉挚爱之情。综上所述,本文抒发的情感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悲秋情结,而是具有更加丰富和深沉的思想内核。

      郁达夫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骨子里的,而不是大脑里的。他的审美感知能力既是深刻的,也是独特的。对于“故都的秋”这种审美形态而言,其深刻之处体现在郁达夫在欣赏这种审美形态时所具有的细腻深邃的感知能力,绝不是一般人所能具备的;其独特之处体现在他欣赏这种美的形态时所特有的古典视角,这种古典视角使郁达夫眼中的故都之秋呈现出古朴简约而又不失典丽精工的美学特质。令人赞叹的是,郁达夫将两者有机融合起来,感知是一种古典方式的感知,古典是一种感知方式的古典。且看几例。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寥寥几个整散结合的精要之句便勾勒出一种高洁清寒之士的典型生活画面,“租破屋”“泡浓茶”“向院子一坐”表现了一种安贫乐道者优雅而朴拙的生活方式,看“碧绿的天色”、听“驯鸽的飞声”又折射出深居简出者超凡脱俗的生活乐趣。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细数”“从槐树叶底漏下来的日光”,“静对”“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这种行为在现在的人看来可能实在无聊,而郁达夫却乐在其中,沉静高雅的文士形象跃然纸上。同时,郁达夫堪称古典绘画的鉴赏专家,他在这里畅谈自己对色彩的独特见解,并认为在牵牛花底以尖细且长的秋草作陪衬最妙,这样就自然构成了一幅简洁素朴而又意境邈远的水墨画,多么高雅独特的审美情趣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这段话暗含着不少古典诗词颇为典型的审美意境,比如白居易的《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李清照的《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淮南子》:“见叶落而知岁之将暮。”苏轼有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其实,本文的画面感也颇为强烈,文与画水乳交融。

      深刻而独特的审美感知能力,使得郁达夫在选材上独具慧眼。故都之秋可写的名胜古迹很多,比如文中提到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但是他有意回避了这些众所周知的热门景点,而选取一些人们不易察觉的琐碎景物来精雕细刻。这种取材上的构思无疑是高明的。笔者以为,相较于闻名遐迩的胜迹,那些琐细卑微的事物更有亲和力,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爱恋之情,所谓一草一木总关情。

      选材最精心处,当在闲人对话一段:

      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这是老北平闲人的典型生活片断。应该说,这种生活片断再普通不过,而郁达夫却认为其饶有趣味,于是带着一种审美的眼光去观察,去品味,去怀念。这给读者一个强烈的印象,即在郁达夫的眼中,故都之秋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值得歌颂赞美的。由此可见,郁达夫对故都之秋的情感深沉到了何等地步!

      令读者印象深刻的地方,还有结尾一段,可谓神来之笔。


展开余文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好一个“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语句重复叠加,一咏三叹,读者分明听到了郁达夫对北国之秋的深情呼唤;好一个“若留得住的话”,假设语气,理智上明知留不住却还在情感上幻想留住,读者分明看到了郁达夫的殷切挽留之状,听到了郁达夫无可奈何的唏嘘长叹;好一个“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生命诚可贵,而郁达夫宁愿缩短生命的长度,来换取与北国之秋的长相厮守,读者分明切身体会到了郁达夫对故都北平的挚爱之情。

      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具有古典色彩的审美情趣,这种情趣蕴含着清、静、悲凉等审美特质。这固然与郁达夫生活的时代和个人遭际有一定关系,但是悲凉本身就是审美世界里一种独立的美的形态。如同在《花未眠》中,川端康成在凝视海棠花时发出的感慨: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关于郁达夫对于故都之秋的满腔深情,笔者想到一句古词:“天凉好个秋!”

      (选自《学语文》2019年第6期) 

侯晓旭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2020-202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失意人生的不同选择——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赤壁赋》主题的互补整合
下一篇: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故都的秋》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