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287  2020-12-17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包身工》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认识作品的写作背景,了解包身工的涵义及包身工制度,初步了解报告文学的写作常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 运用发现法、探究法、分组讨论法研读文本,体察文章主题与作者情感。 

      审美鉴赏与创造  体会文章中的情感美、结构美、语言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认识帝国主义及封建势力残酷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罪行,激发对包身工的同情心,感悟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培养快速阅读长文,筛选、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分析本文的文学性,即富有特色的语言、点面结合的表现手法、多种修辞及多种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领会本文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富于变化的艺术结构;艺术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把脸藏在月光背后  有谁在意我们的生活(那英《一笑而过》)

      1.介绍“山西黑砖窑案”(浏览图片):2007年5月,在中国发生了一起惊天大案,震惊党中央和国务院,当时的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此事作了重要批示,要求迅速破案,这就是“山西黑砖窑案”。一些孩子因为年龄小、涉世未深,只身在郑州火车站、汽车站、立交桥下、马路边等地方被人贩子或诱骗或强行拉上车,以500元的价格被卖到山西黑窑场做苦工,最小的只有八岁,做大人都不愿意做的重体力活。还有许多苦工是被骗或强拉来的智障或残疾人,所有这些人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本来应该得到全社会的保护,然而这些丧尽天良的人贩子和黑窑主却把他们逼到了地狱,沦为了现代“包身工”。后来这些黑心窑主已经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2.包身工是什么人?

      包身工是指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上海东洋纱厂里,为外国人工作的女工。因为这些女工在进厂时已经签订了卖身契,失去了人身的自由权,所以被称为“包身工”。她们向带工老板立了包身契,靠带工的供给住食、介绍工作,赚取的钱归带工者收用,生死疾病听天由命,完全丧失了人身自由的无偿劳动者。他们的年龄和你们相仿,知识的阳光却照耀不到他们;他们没有人身自由,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他们辛苦劳作,却几乎得不到回报;他们甚至都已失去了对生活的感知能力;他们只是一群生物,他们的名字就叫包身工。他们的每一天是怎样度过的呢?他们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生活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包身工》。

      二、今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老狼《同桌的你》) 

      1.时代背景:包身工是怎么一回事?话还得从头说起。在20世纪30年代,具体来说是1932年“一二八”事变以后到抗日战争以前这一个时期。这个时候,国民党统治黑暗,民不聊生;军阀混战,黑天暗地;列强的经济入侵,日益加剧。中国的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日益破产,加上地主的剥削,和天灾的影响,农民生活极为痛苦。在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的农村,每年有大批无法生活的农村女孩沦为了包身工。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日本资本家为了避免罢工的威胁,就更大量的雇用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这就是包身工产生的时代背景。 

      2.作者简介:夏衍,原名沈端先(1900——1995),优秀剧作家,戏剧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主要进行话剧和电影创作,长期而多方面从事创作实践。著名的电影剧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并改编鲁迅《祝福》、茅盾的《林家铺子》为电影剧本。解放后任文化部副部长。

      《包身工》发表于1936年6月上海《光明》月刊创刊号,是作者仅有的一篇报告文学作品,但在我国报告文学发展史上有很大的影响,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报告文学。

      夏衍先生当时为了写《包身工》这篇文章,选择一家日本工厂,名叫“三井系”,当时作者靠厂里一位朋友帮忙,以“外头工人”的身份混进工厂,并且对包身工的生活进行观察。他每天早上四点半左右出发,从上海郊县步行至三井系工厂。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他总在工房周围兜来兜去引起带工头的注意,认为他是“挑乱”来了,戒备很森严,夏衍先生只好中止对包身工的观察。

      3.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在我国是三十年代新兴的一种文学样式,它以散文手法报导真人真事,它的特点是新闻性与文学性的有机结合。 

      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采访报告等的总称,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因为它是“报告”,就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就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

      其特点:新闻性、文学性、真实性。它的新闻性表现为严格的真实性、报导的时间性以及内容的倾向性,它的文学性主要在于语言优美形象生动。

      三、希望你能明白,我在这里等待(五月天《明白》)

      1.字词检测


展开全文阅读
      蠕动(rú)      拷绸衫裤(shān)      呵欠(hē)       睡眼惺忪(xīng)

      水门汀(tīng)  弄堂(lòng)          褴褛(lánlǔ)    游说(shuì)

      荤腥(hūn)     执拗(niù)           吆喝(yāo)      佳肴(yáo)

      轧票处(gá)    搅拌(jiǎo)          露骨(lù)       揩地板(kāi)

      生杀予夺:形容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的大权。

      褴褛:衣服破烂。

      游说:文中指四处活动,用谎言劝说别人。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蹒跚:因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谄媚:用卑贱的态度向人讨好。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2.小组合作,筛选信息,制作“包身工信息档案卡片”

      包身工信息档案卡片

      年龄:               性别:                绰号:

      工作单位:           工作时间:            工作环境:

      居住条件:           饮食条件:            劳动待遇:

      来历(身份):

      3.包身工的一天

      (1)包身工的故事从哪里说起?就从包身工一天的生活说起。一天的生活是从起床开始的。请同学们快速阅读1-3段,我们从中可以总结出什么信息? 

      明确:起床时间:四点一刻(早)。

      居住坏境:挤、差、脏、乱。

      工人状态:精神麻木。

      可归纳为:恶劣的居住条件。 

      (2)接下来是早餐。请同学们快速阅读12-13段,总结一下这两段中的信息。

      明确:饮食质量差、数量少,环境差。

      可归纳为:恶劣的饮食条件。

      吃完了所谓的早餐,他们就该上工了。大家快速阅读25-27段和32段,只从纱厂内的自然环境和人为惩罚两方面来分析。

      问题:包身工在工厂内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和会受到哪些惩罚? 

      明确:自然环境:三大威胁音响、尘埃和湿气。

      人为惩罚:工厂:殴打、罚工钱和“停生意”;带工老板:殴打、饿饭、吊起、关黑房间。

      这些可以归纳为:“恶劣的工作环境”。

      四、相逢是首歌,眼里没有春天的海, 青春不见绿色的河,同行是你和我的悲歌(俞静《相逢是首歌》)

      请找出本文描写了哪些人,并给这些人分类。

      第一类  情与爱它对我来说,已再没勇气去触摸(欢子《其实很寂寞》)

      ⑴厂房里面的包身工,以芦柴棒和小福子为代表。

      ⑵鉴赏芦柴棒的故事。

      有一位包身工,咱们不知道她的真实姓名,只知道她十五六岁,有一个外号叫“芦柴棒”,她为什么会叫 “芦柴棒”,那是因为她瘦得像芦棒梗一样。就是这样一位女孩,当她生病时,会得到怎样的“医治”?(17-20段) 

      问题1:文章倒数第四段中打杂的虐待芦柴棒的动词有哪几个? 

      明确:抓、摔、踢、泼。 

      问题2:有一个动词是描写“芦柴棒”的,是哪一个? 

      明确:跳。

      身体没力,却能跳起来。强烈的对比使这个场面描写达到了高潮,寒风的冷,突然的跳,衬托了打杂的“凶”,突出了“芦柴棒”受虐待的惨,最后老板娘的笑和她的话既与上文“假病!老子给你医!”相照应,又表现了她的残酷,无人性,更显出了“芦柴棒”遭遇的悲惨。 

      问题3:这些吃人的家伙为什么要这样给她“医”病? 

      明确:她们每天的工资就是老板的利润,所以即使在生病的时候,老板也会很可靠地替厂家服务,用拳头、棍棒或者冷水来强制她们去做工作。 

      短短的一段文字把资本家及其走狗惨无人道的剥削制度揭露得淋漓尽致。作者带着强烈愤慨的心情向人世间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芦柴棒‘露骨’的突出的腿骨”,碰痛了他的足趾。这是作者含着眼泪在控诉!“这样的情况每个包身工都会遭遇到”“这只是常有例子的一个”:点出了芦柴棒遭遇的普遍性和包身工的可怜。

      ⑶鉴赏小福子的故事。

      问题1:小福子为什么受惩罚? 

      明确:整好的烂纱没有装起。 

      问题2:小福子受到什么惩罚? 

      明确:殴打、顶皮带盘心子。 

      问题3:小福子受到哪些人惩罚? 

      明确:拿莫温、东洋婆、带工老板。 

      问题4:小福子受惩罚的时间有多长? 

      明确:两个小时以上。 

      包身工是“人人得而欺之”的,这话很能表现出她们悲惨的处境。文章对小福子受罚的叙述与描写正体现了这一点。她只因为整好了的烂纱没有装起这一点小事就遭打,“拿摩温”打她,东洋婆罚她头顶皮带盘心子,向着墙壁站立,罚了两小时,赶不出一天的活,带工老板又打她。此外还会被饿饭、吊起、关黑房间等惩罚。小福子受罚的描写表现了包身工受罚的随意性、残酷性、多样性和时间长等特点,典型地表现了她们受压迫的惨重。具体而又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任意凌辱工人的罪行。可以看出中外剥削者凶残的面目。 


展开余文
      小结:小福子人人得而欺之,表现受罚的随意性、残酷性、多样性和时间长。

      第二类  再苦再累咱不怕,就怕老板不给钱(大庆小芳《打工赚钱回家过年》)

      外头工人,第23、26、33段----

      衣服多少地整洁一点;多一种自由,多一种权利,这就是宁愿饿肚子的自由,随时可以调厂和不做的权利;贿赂工头的权利。

      第三类  在我的地盘这,你就得听我的(周杰伦《七里香》)

      带工老板、老板娘、东洋婆、打杂的、拿莫温、小荡管等。 课文随处可见。 

      五、我是真的真的与众不同,真正为你心有独钟,因为有你世界变不同(陈晓东《心有独钟》)

      问题研讨:《包身工》在艺术上有什么特色?

      烧得疲劳,追得疲劳(麦浚龙《生死疲劳》)

      正如《生死疲劳》画面组合一样,本文在写作上的第一个特点是典型的场面描写----点面结合。

      知识储备:场面描写要紧紧围绕文章主旨——一个“中心”;场面描写要总景分人,面点结合——两个“基本点”;场面描写除了写场景,也要写人物,整个场面的全景是“面”,场中的主要人物是“点”;写作时要做到面点结合,既要简单地写出整个场面的全景(即略面),又要选好角度,分别主次,有选择地具体地描写主要人物的活动(即详点)。 

      本文点面结合的主要表现:全天是面,作息时间是点;起床、吃粥、上工、收工四个场景中,集体速写是面,个人勾画是点;多镜头剪辑,运用了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

      彼此不嫌弃,彼此不分离,时时刻刻都要在一起(苏杭《我们的小情歌》)

      思考:场面与场面之间怎样衔接?

      明确:根据需要,用说明、议论和抒情的内容衔接,构成了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写作格局。 

      ⑴包身工这种制度是怎么产生的?(8-11段,说明议论)

      明确:历史原因: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农村破产,特别是灾荒后贫苦农民无法维持生活,只好让儿女到上海当包身工。 

      直接原因:带工老板用欺骗的方式让那些无路可走的女孩签订包身契,从而沦为包身工。

      ⑵包身工制度的发展:这些东洋厂为什么会雇佣包身工?(15-22段,说明议论) 

      明确:历史原因: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日本资本家为了避免罢工的威胁,就更大量的雇用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 

      根本原因:三个原因:可靠(身体属于带工老板,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安全(罐装的劳动力,与外界隔绝,不受外界工潮的影响)、价廉(工资不及同类男工的三分之一)。

      ⑶东洋纱厂的飞跃庞大(34段,说明议论)

      说明:由于吸收了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东洋厂飞跃地庞大了。通过1902年与1932年数据对比,来看日本纱厂的发展,日本大财阀三井系由一个厂,不到两万绽子,发展到有六个纱厂、五个布厂,25万个绽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

      议论:美国的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书上说过,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工人的尸首。那么,我也这样联想,日本纱厂的每一个绽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 

      含义是:资本家的利润,都是依靠残酷剥削工人得来的。表达了作者极为悲愤的思想感情。这一层从正面点明了包身工制度是帝国主义国家对生产落后国家一种最残酷、最野蛮的剥削,归结到本文的主题。 

      ⑷分析文章35段的议论抒情。 

      “两粥一饭”指:(恶劣的饮食)“十二小时工作”指:(长时间的劳动)“劳动强化”指:(沉重的工作)“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指:(超经济剥削)“猪一般的生活”指:(生活条件恶劣)“泥土一般地被践踏”指:(受压迫的惨重)。 

      这段话,作者先从六个方面总结了包身工的悲惨遭遇,接着,连用两个“还是”指出她们不能不做工;通过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一天的工作情况,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寄予的关切与同情,作者的情感灌注在字里行间。 

      ⑸分析文章48段的议论抒情。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饲养”一词没有用错。它的本义是喂养动物,这里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说明资本家根本不把工人当人看待,而是像喂养动物一样饲养小姑娘,并从中谋利。所以作者就联想到“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来,这样更能揭露包身工所受的非人待遇和包身工制度的野蛮残酷。通过联想把包身工和墨鸭比较,指出墨鸭养活船户,包身工养活带工老板,但船户对墨鸭没有怎么虐待,带工老板却残酷压迫包身工,连一点施与的温情也没有,强烈地揭示了包身工受压迫的惨重,人不如禽的命运。

      ⑹分析文章最后两段的抒情议论。 

      倒数第二段运用排比句“六个没有”强调黑暗深重,表达作者对包身工制度的极大憎恨。后一句中,“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代表了人类技术文明的进步,这同“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形成巨大反差,两种事物结合在包身工身上,揭露了包身工遭受的压迫之深。 

      最后一段,诅咒中外反动派对劳动人民肆行压榨和虐待的“黑夜”,深信“黎明”必将到来,表现了作者要摧毁包身工这一罪恶制度强烈的愿望。同时,向肆无忌惮地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帝国主义者和一切反动统治者发出了警告: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这就使这篇侧重于揭露黑暗的报告文学,显出了一点亮色。 

      ⑺总结:主线将包身工的种种惨状综合在一天的生活过程之中,从早写到晚,反映包身工非人的生活,以记叙为主;副线以议论、说明为主,材料翔实,条分缕析,对包身工制度作了深刻的揭露与抨击;主线是感性的,副线是理性的,两条线索先交织,后交汇,虚实相生,一气呵成;而又纵横开合,有广度,有深度,使读者对包身工制度的罪恶,既有触目惊心的直观印象,又有深入全面的历史认识。

      因为你,所有枯燥小事也觉生动至极(漆柚《情书》)

      艺术特点之三:运用了多种修辞。

      ⑴对比。一方面是包身工与带工老板在住、吃、穿着打扮、收入等方面的对比。前者往往是充满汗臭、粪臭和湿气的,“像鸽子笼一般的”工房,吃的是“浆糊一般的”薄粥,穿的是“褪色和油脏了的湖绿乃至连青的短衫”,得到的工钱还不及男工的1/3。而后者穿的是“拷绸”之类的衣服,“不仅可以放债、买田、起屋,还能兼营茶楼、浴室、理发铺一类的买卖”。作者通过这些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买办势力相互勾结,残酷压榨包身工的滔天罪行。

      另一方面是包身工与外头工人的对立。包身工“脏、乡下气、土头土脑,没有做工与不做工的自由,出了差错要挨打”。“外头工人的衣服多少地整洁一点”,他们可以选择工作,不会挨打,可以通过贿赂工头换取更好的工种。通过这种对比,真是刻画出包身工奴隶一般的境地。

      ⑵比喻。“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鸦捕鱼的事了。和乌鸦很像的那种怪样子的墨鸦,整齐地停在舷上,它们的脚是用绳子吊住了的,下水捕鱼,起水的时候,船户就在它的颈子上轻轻地一挤!吐了再捕,捕了再吐,墨鸦整天地捕鱼,卖鱼得钱的却是养墨鸭的船户。”这段话里作者用船户养墨鸭捕鱼的故事,比喻帝国主义及其买办们对包身工的剥削,十分精当、有力地控诉了吃人的包身工制度。

      除了明喻之外,用的最多的是借喻,文中用了“猪猡”、“懒虫”等来借喻包身工。这些词本来是老板、老板娘和打杂儿等对包身工的称呼,说明他们根本不把包身工当人看。作者借用过来,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另外作者还用“机器”借喻包身工,揭露了带工和纱厂老板把包身工看成赚钱工具的罪恶本质。用“罐头”借喻日本纱厂,说明包身工无处可逃的悲惨境地。

      ⑶比拟(48段“饲养”,人不如禽)、夸张、反复(35段)、排比(35、49段)的手法。

      补充:夸张手法的运用。夸张是为了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某一事物,对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夸张大体上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三种形式。扩大夸张,就是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8222;8222;”的夸张形式;缩小夸张,就是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8222;8222;”的夸张形式;超前夸张,就是在说两种事物的时候,故意把后出现的事物说成先出现或同时出现的夸张形式。运用夸张,尤其是比喻式夸张和排比式夸张,可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和气势,还能突出事物的某一特点。


展开余文
      《包身工》一文主要用了缩小夸张和扩大夸张。

      缩小夸张示例:

      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

      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

      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被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划成狭长的两块。

      扩大夸张示例:

      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东洋厂里有“脚路”的带工,就亲自或者派人到他们家乡或者灾荒区域,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

      我也这样联想,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

      ⑷褒词贬用。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这句话中的“慈祥”,褒词贬用。说明有的老板提供粥菜,看起来好像是为了改善包身工生活,实质上却是心怀鬼胎,为了从包身工身上榨取更多的利润。“佳肴”本身是多义词,指美味可口的、精美的菜肴,从菜场上收集来的菜叶当然算不上什么佳肴,作者故意称之,变褒为贬,反衬出包身工吃粥菜之难得及粥菜质量之粗劣,暗含了讽刺的意味。

      “罚工钱就是减少他们的利润,停生意不仅不能赚钱,还要倒贴她二粥一饭,于是带工头不假思索地就爱上了殴打这办法。”这句话中的“爱”,褒词贬用,揭露了带工老板们为了榨取包身工的血汗而不择手段、丧尽天良的豺狼本性。

      “东洋婆望了一会儿,也许是她不喜欢这种不文明的殴打,也许她要介绍一种更合理的惩戒方法”,这句话中的“文明”、“合理”, 褒词贬用,对包身工惩罚的残酷程度是一样的。而所谓的“文明”和“合理”只不过是说让包身工顶皮带盘心子,比直接殴打包身工更省力,看上去也不那么血腥而已。  

      六、感动满满,你懂得让我释怀(王铮亮《满满》)

      1.学习本文后,你一定有自己的看法。请参考老师写的诗歌,艺术地表达你的看法或体会(可以写成散文句式)。  

      别人家的女儿

      ----致罐头女孩

      眼里没有春天的海|青春不见绿色的河|同行|是你和我的悲歌|其实很寂寞 |明天却|没勇气去触摸|七里香的地盘我|也不想听得纱|样的黑夜缠绕|手臂裸著|於是|化作星星|又认黑夜做婆婆|原来的女奴|是有名字的|可是|想一个|忘一个

      2.关注弱势群体。出示图片感悟。

      3.幸福感言:

      当我看到包身工们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我想到了我们的丰衣足食,我感到了幸福。

      当我看到芦柴棒身患重病,仍遭到老板毒打的时候,我想到了我们生病时父母的百般呵护,我感到了幸福。

      请以“当我看到……的时候,我想到了……,我感到了幸福”为句式,写一段幸福感言。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包身工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再谈“钓胜于鱼”(教师随笔)
下一篇:《荷花淀》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