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334  2020-12-17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关键词句含义的理解;理清文章思路。

      思维发展与提升  通过阅读文本,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关键句”来理清思路,明确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审美鉴赏与创造  理解本文表达的作者的情感;品味文中含义丰富的语言。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了解刘和珍生平及死难经过,学习其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理清思路,把握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

      教学难点  文章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和写作本文的意义。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有的放矢话背景

      1.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人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位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位呐喊者便是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发表的代表作《阿Q正传》成功塑造阿Q这一典型形象,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名著。代表作:十六部杂文集,三部小说集,两部散文集(见课件)。在初中时我们学过了他的一些小说和散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杂文《纪念刘和珍君》,看一看鲁迅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文章选自他的杂文集《华盖集续编》。

      2.写作背景:192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在人民革命浪涛的冲击下,帝国主义扶植的段政府摇摇欲坠。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消灭当时倾向于革命的冯玉祥的国民军,日帝的两艘驱逐舰悍然进攻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后者忍无可忍,被迫还击。16日,日帝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中国提出抗议,并纠集美英等帝国,向段政府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即18日午前作出答复。18日,北京各界人士为了抗议帝国主义侵略我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游行示威,在段政府前请愿,当到达时,早已经戒备森严的政府卫队突然向群众开枪射击,并用大刀砍杀,制造了死47人,伤123人的“三一八”惨案。

      惨案发生后,军阀的反动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污蔑参加请愿的群众是“暴徒”,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制造了种种谣言。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4-9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后来,鲁迅又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章。

      4月1日,他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在这里与纪念同义。君,是对人的尊称。

      二、不蔓不枝理结构

      1.听课文朗读,画出重点字词,考虑课文分几个部分。

      2.字词学习。

      注音:

      洗涤( )  惮(   )   攒射( )    尸骸(  ) 菲(   )薄     浸渍(     )   

      桀骜( )  黯( )然   赁( )屋    寥(  )落  长歌当( )哭    殒身不恤( )

      形近字词:

      创造、创伤;攒射、积攒;通牒、碟片、谍报、喋血、蝴蝶;编辑、揖、通缉、舟楫;和蔼、暮霭;必须、必需;爆发(有突然而猛烈地发生,侧重猛烈性,多用于火山、重大事件等)、暴发(侧重突发性,多用于传染病、洪水等)。

      3.分析文章总体思路

      ⑴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它和一般传记文是否一样?

      明确:不,一般传记是写一个人,本文是鲁迅先生借刘和珍,写一群青年为国为民,爱憎分明,见义勇为。二是一般传记是突出某人某性格、品格、才能等,本文非重事。

      ⑵课文7部分中哪几部分写了刘和珍?记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 

      明确:文章中记叙刘和珍事迹主要在一、三、五段,记了三件事:第一件是“毅然预定”全年的《莽原》周刊;第二件是参加女师大学潮斗争,“不为势利所屈”,对母校的前涂 “黯然至于泣下”;第三件事是“欣然前往”执政府前请愿而遭残害。


展开全文阅读
      ⑶第1、2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写作缘由和目的。 

      ⑷第6、7部分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4.概括总结全文的七个部分: 

      ①介绍写作缘由

      ②交待写作目的 

      ③回忆认识过程

      ④抒写惊愕、义愤

      ⑤叙述遇难经过

      ⑥总结经验教训 

      ⑦热情讴歌赞颂

      5.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原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惨案的教训和意义。记叙、议论、抒情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重心不在记事而在于议论抒情,情感悲(青年)愤(恨敌人)为主。

      三、操翰成章析缘由

      1.讨论: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

      明确: 文章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交待写作此文的缘由。程君问“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勾起了“我”对烈士的悲痛的忆念,也让人感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

      2.“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我”因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凉,独自到礼堂外徘徊、思索。

      3.本文不是一般记念文章,不为刘和珍立传,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会如此郑重其事的说明本文的写作时间“中华民国十五年”,其中有何深意?

      明确:提示:民国应该是为民的,而这里政府却屠杀人民,故这里含有揭露和讽刺意味,说明中华民国并非人民的民国,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也蕴含着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个日子,号召人们对中华民国不能抱幻想,必须正视现实,起来斗争。

      4.仅仅是因为程君的要求,我才写本文吗?本文写作的缘由是什么,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些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明确:3次提到(注意3次的语境不同,意义也不同)。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第一句是有必要悼念烈士;第二句是有必要揭露这一场暴行;第三句是有必要在人们快遗忘的时候来总结教训意义。

      这句话三次出现,实际上是强调了作者写作目的有三:①悲痛的悼念②愤怒的揭露③沉痛的总结。

      5.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思考: “无话可说”为何反复出现?这“说的无言”是否与前面“写的必要”及文中另一句“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相矛盾?

      明确:“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是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写出文章的原因。“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而反动派的“下劣凶残”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怎不令人“出离愤怒”,更何况反动文人的论调?“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

      “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已经“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又怎么能说出话来呢?可见“实在无话可说”,是愤懑之极的言词。鲁迅说:我们对这件事不能保持沉默。事实上,在“三一八”惨案后的八天中,鲁迅写了四篇文章抨击反动当局、哀悼烈士,本文是惨案发生两星期写的。

      6.文章不是无情物,透过这几句看似矛盾又反复出现的话,我们可以发现这篇文章中潜藏着作者的感情:即“悲”与“愤”。

      归纳:写作原因有5点:程君要求+此处3点+总结经验教训。    

      7.讨论:开头写缘由是常见的思路,但作者在此反复说缘由又有何作用呢?

      明确:写出了各方力量的反应——正面:纪念并没有被吓怕而屈服;反动派:诬蔑;市民:忘记淡薄。将各方面的反应都呈现出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达了对敌人的愤恨和对同志的爱。

      四、笔酣墨饱品形象

      1.导入:由学生对自己的学生时代是否感到幸福提问导入,教师引导,幸福在哪,不幸福在哪。刘和珍君如果处在你们这个时代,肯定会享受学习的乐趣,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刘和珍君在1926年3月16 日写的日记:

      “据说最快乐的日子是学生时代,我可不同意。我相信世界上不会有快乐的日子,学生时代也是够苦恼的。

      譬如自从我入校以来,我们北京女师大便常常处在纷扰中,我很怕回忆大学过去的生活。

      现在我校比过去安定一些了,我正准备安下心来学习,但据说新任教育部长马君武将策划在教育界制造麻烦,那么象现在这样的平静环境便就不能保持了。

      所以,我在大学的社会生活是不宁静的,我的功课也很受影响。我记得有次上英语课,老师问我一些问题,但我一个字也答不出来。我迫切希望我们学校的社会生活能有所改善。”

      从这篇日记里我们可以看出刘和珍君是一位追求进步,担忧社会,关切时局有责任心的人。

      能有如此忧患意识的刘和珍君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接下来我们共同走进鲁迅笔下刘和珍君的世界。

      2.合作探究.

      ⑴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文章写了与刘和珍君相关的哪些事情?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分析这些事件表现了她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①相关语句:

      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能够不为势力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才知道……请愿的事。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


展开余文
      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

      ②概括事件、形象.

      其事(素材)       概括         其人(形象)

      预定《莽原》       毅然      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坚定

      反抗校长        不屈      不畏强权、嫉恶如仇

      虑及母校        黯然      敢于担当、责任意识

      徒手请愿、牺牲      欣然       单纯、不怕牺牲、爱国精神

      ③文中作者多次直接刻画出刘和珍君的一个性格特点是什么?

      “始终微笑着和蔼的刘和珍君”——善良、谦和的品性,在文中出现了五次:三、四、五、六节。为什么再三写刘和珍“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强调刘的善良可爱,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流卑劣。

      ④概括出刘和珍君的形象:刘和珍君是一位品性善良、谦和,坚定地追求真理,不畏强权、嫉恶如仇,有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单纯中裹挟着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的女子。

      当时人们悼念她的挽联:

      悼芳魂小女子铸大勇毅,赴国难真猛士显真精神。

      死了倒也罢了,若不想到二位有老母倚闾,亲朋盼信,活着又怎么着,无非多经几番的枪声震耳,弹雨淋头。

      殒身不恤从容如是女子柔肠铁骨, 不畏强权笑靥如花巾帼不让须眉。

      ⑤刘和珍 是一个多么优秀的革命青年,然而却被杀了。作者在此花了大量笔墨来写其遇难,作者为什么要详写府门喋血?

      明确:喋血过程:请愿——中弹——未死——头胸被猛击两棍——死掉。作用:一是揭露了敌人的凶残,证明那简直就是虐杀;同时反驳流言,二是赞扬了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的精神。注意这里的句式特点,短促,表达出作者无法控制的激愤之情。

      ⑥听到噩耗后作者是心情?课文是怎么表达出来的?

      学生讨论,教师归结。

      明确:听到噩耗后的最初心情:“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这里用“居然”一词表听到噩耗后的惊诧,用“而”,“即”把这种种惊诧之情又推进了一步,下面用“但”字一转表示怀疑,用“颇”表示怀疑之深,因为这种残暴的屠杀“不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极少有的”。

      作者为什么怀疑呢?

      提示:“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句中的“中国人”是指所有的中国人。鲁迅一向把敌人看得很坏,认为“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他们都不会错。 “向来”一词强调了这种认识的深刻和一贯。但他“不料”和“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这说明现实的黑暗远远超出了作者的想象,以“不惮”和“不料”写认识和事实、过去和现在的对比,突出了段祺瑞执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凶残下劣比作者想象的更甚,因此鲁迅先生惊诧了,怀疑了。作者把3月18日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也是这个意思。

      下面再用“况且”、“更何至于无端”等词把怀疑之情再推进一步。这样从正反两方面把怀疑的理由写得十分充分,句末的反问表示了极端愤慨的心情。

      然而事实终究是事实,是不能否定和怀疑的。面对这样的事实,作者用自己手中的笔揭露敌人超出想象的凶残下劣,抒发了悲愤的感情,发出了战斗的号召。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在此我们可以完全感知到。

      3.拓展提升:展示老师为刘和珍写的颁奖词的两个示例,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给的句子进行仿写(任选一种)。

      示例一:

      毅然、愤然、黯然、欣然,四个然是那样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它们忠实明证了刘和珍君那沸腾的追求真理的无畏心,

      反抗强权的勇敢心,

      敢于担当的责任心,

      为国为民的爱国心。

      她就是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示例二:

      求学时,艰难的环境阻止不了你追求进步的脚步;

      斗争时,强权的政治遏制不住你嫉恶如仇的性情;

      请愿时,冰冷的子弹穿不透你沉勇爱国的胸膛;

      始终微笑着、和蔼的刘和珍君,你是我们心中最美的女神!

      五、探骊得珠寻意义

      ⒈说到请愿的意义,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赞扬,而鲁迅对徒手请愿是什么态度?你怎样理解?

      明确:不赞成,应改变斗争方式――“大量的木材”喻指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作者用煤的形成来比喻牺牲巨大才换来了社会的一点进步,作者以“煤的形成”作比喻,深刻阐明“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前进一小步,而且“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由此,沉痛地指出这次惨案的经验教训,意在告诉国民认清反动统治者“吃人”的本性,吸取血的教训,改变战斗方法。

      2.补充:鲁迅在三一八之后实际上写过一系列的文章来表明自己的观点。

      但我却恳切地希望“请愿”的事,从此可以停止了……世界的进步,当然大抵是从流血得来。但这和血的数量,是没有关系的……(《死地》)

      这回死者的遗给后来的功德,是在撕去了许多东西的人相,露出那出于意料之外的阴毒的心,教给继续战斗者以别种方法的战斗。(《空谈》)

      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我对于这回的牺牲者,非常觉得哀伤。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空谈》)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鲁迅反对流血牺牲呢?

      明确:鲁迅只是要告诉我们战士的鲜血是宝贵的。在战士不多的地方,这生命就愈宝贵。所谓宝贵者并非“珍藏于家”,乃是要以小本钱换取极大的利息,至少也必须买卖得当。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尸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

      “保全自己是第一要义”。

      与无耻残忍,处处耍阴谋诡计的中国专制者斗争固然要“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但绝不可以“赤膊上阵”,一定要讲策略。

      总之,鲁迅希望,刘和珍等人的牺牲能给后来者以警醒和反思,希望还是在未来。这才是鲁迅总结教训的用意所在。

      3.作者引用陶渊明的诗,用意何在?

      明确:作者认为尽管请愿收效甚微,但对社会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勇士们的鲜血不会白流。 

      4.作者是怎样评价烈士死难的意义的?齐读思考。

      明确:

      a、高度赞颂——“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这是个单句,主语是“事实”,谓语是“为”,宾语是“明证”。作者通过这一单句高度评价了烈士死难的意义,讴歌了刘和珍等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

      b、将来意义——“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这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苟活者”首先是说自己,因为鲁迅先生严于解剖自己,同时也是为映衬刘和珍等人的勇毅形象。“苟活者”也说那些不敢斗争,暂得偷生的“庸人”,鲁迅先生希望这些人能看到希望,起来战斗,这也是战斗的号召。

      5、文后作者又说“呜呼,我说不出话,”作者明明说了这么多,怎么又说不出话呢? 

      明确:在此,表达了作者无尽的悲愤和深深地歉意。


展开余文
      六、敛后疏前明主旨

      1.引导学生回顾全文,并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揭露反动军阀政府的残虐凶险,走狗文人的下劣无耻,热烈颂扬爱国青年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激励革命者更加奋然前行。

      提示:这个中心,贯穿于文章的始末,悲愤的感情渗透于每一节中。第1、2两节,通过交代写作目的,表达了极度的悲愤而又难以排解的沉痛。为什么会这样?第3、4、5三节作了回答。刘和珍是追求真理,坚持正义,富有斗争精神,又温和善良、坚毅乐观、目光远大的好青年,杀了她这样的青年,就是毁了中国的未来,因为“中国要和爱国者的灭亡一同灭亡”(《无花的蔷薇之二》)。而敌人的残虐凶险、下劣无耻又远远地超过了作者的想象,“不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极少有的”(《无花的蔷薇之二》)在赞颂和揭露中,作者一腔悲愤的洪流都倾注在字里行间了。第6、7两节通过总结教训和指明烈士死难的意义,再次颂扬爱国青年的崇高精神,指明它巨大的鼓舞力量,深远的意义。对烈士的歌颂是那样的深挚而热情,对她们的牺牲又无比的痛惜。

      综上所述可见,文章的前两节犹如序曲,中间三节是记念文章的主体,后两节是主体内容的升华,又回应开头,犹如尾声。在每节文章中,强烈的悲愤一以贯之,正如许广平所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目的用对联就是“长歌当哭控诉卑劣之徒,热血为证鼓舞奋勇之士。”

      2.关于本文的表达方式。

      由中心思想和线索可知,本文既要抨击敌人,歌颂烈士,又要激励后人;既要回忆烈士的事迹,又要评述徒手请愿,更要揭露敌人,粉碎谰言;无论涉及哪方面,鲁迅的一腔悲愤都形诸笔墨。可见,单一的表达方式是难以胜任的,必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才能完成写作意图。由此产生了这篇文章在表达方式的什么特点?记叙常和抒情或议论结合。

      3.齐声朗诵陶渊明的《挽歌》来寄托对烈士的感怀和哀悼之情,永远记住中国历史上这滴殷红的血。

      挽歌(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崔硗。

      马为仰天鸣,风为白萧条。

      幽室一已闭,前年不复朝。

      前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共山阿。

      七、字字珠玑赏精彩

      1.提示: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要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来进行解读。

      2.鉴赏示例。

      惨象,目不忍视,流言,耳不忍闻。无话可说,默无声息的缘由。沉默 ,爆发,灭亡。

      这个句子可以分成这么几层意思:概括基本事实,表达内心感受,引发深刻思考,探讨民族出路。

      分组解读这四层意思。

      (1)看惨象

      惨象是什么?为什么让作者目不忍视?请在4、5部分勾画有关惨象的语段,概括作答。

      惨象:刘和珍及两救助女伴遇难,

      目不忍视:下劣、凶残、虐杀

      下劣——请愿、女生、执政府前、从背部入、手枪

      凶残——徒手、穿心肺、穿胸、立仆

      虐杀——棍棒伤痕、头部胸部猛击

      “从背部入”——说明刘和珍中弹时并没有对军警造成威胁;

      “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说明杨德群不是在站立状态中的枪,而是在没有任何反抗能力的状态下(想扶中弹的刘和珍时)中的枪;

      “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棍棍致命,可见军警的目的在于杀人,而不是维持秩序。

      的确,在学生背后开枪,对搀扶中枪者开枪,棍击已经中枪者——可以看出军警以欺凌弱残者为乐,以杀人为乐。  

      (2)听流言

      流言有哪些?为什么耳不忍闻?请浏览第1、3、4、5部分作答。

      流言:暴徒、受人利用。莫名其妙,没有审判力。

      耳不忍闻:与事实不符合:毅然——坚定追求进步思想;黯然——富有斗争精神、有责任感;欣然——爱国热忱、赤子之心; 始终微笑态度温和——温和善良。

      目的:掩盖真相、推卸责任、混淆视听

      (3)析沉默

      “我”无话可说,民族默无声息,简要分析两种沉默包含的情感是否一样?勾画默读1、2、4、5部分抒情、议论语段作答。

      不一样。

      无话可说——悲哀尊敬、痛恨愤怒、失望期望交织,情太重太深而无言以对。

      默无声息——野蛮而严密的专制下害怕、淡漠、麻木。

      (4)寻出路

      在沉默中“爆发”需要注意些什么?

      不赞成徒手情愿,以有限的代价换取更大的胜利,扩大血痕;主张武装自己、保护自己;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扩大阵营。

      3.文中几个概念“真的猛士”(略)、“庸人”、“中国人”、“有恶意的闲人”(略)、“无恶意的闲人”、“苟活者”(略)分别指什么人? 

      明确:“庸人”者,平庸之人也,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感“直面……正视……”他们特别容易忘却“旧迹”,忘却历史的教训,他们不思反抗,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世界”的作用。 

      “中国人”是指反动派,还是指所有的中国人?因此“不惮以最坏的……”中的“中国人”不仅指反动派,而且包括一般中国人。

      “无恶意的闲人”指那些对爱国青年的斗争、牺牲冷眼旁观的人,烈士的鲜血不过给他们当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者是不抱希望的。

      “有恶意的闲人”,是鲁迅对走狗文人的痛斥。

      4.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明确:“直面”中的“面”是动词,面对的意思;“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幸福者”分别为“以……为哀痛”的人和“以……为幸福”的人。“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她们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她们的“哀痛”超过常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5.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这里鲁迅是谦虚吗?  

      点拨:结合语境来看,对刘和珍这位杰出女性在请愿中的表现,鲁迅满含赞美,钦佩和尊敬,同时在与她的比较中,作者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和难企及于她的地方,因而此处说谦虚并不是很恰当,更重要的是表现了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的一面。

      6.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明确:根据上文,缘由有两个方面,一是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一是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在这白色恐怖下,人们还怎敢说话呢?但沉默后的结果将会怎样?作者列举不同的前途,即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在此是 号召人们起来反抗。

      7.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如何理解“伟大”一词? 

      点拨:“伟大”一词有 “赞颂”说与 “反语”说。持“赞颂”说的认为这一部分的中心是赞颂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沉勇友爱、临危不惧的精神,另外在此句中“当     的时候”这一介宾短语使用并不恰当,用了这个介宾短语使句子成了无主句,如删去 ,就不难理解“这”指代前一句,侧重点是“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惊心动魄的伟大” 是赞颂主和珍等人的勇敢行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持“反语”说的认为这是讽刺执政府对爱国青年的攒射,这样也就能与下文的伟绩、武功等反语相谐调一致。 (解说:此处历来有争论,只要能言之成理,就应予以肯定。) 

      8.有限的几个生命……不算什么的。

      一是说在反动派眼里算不了什么;一是说少数人的请愿对黑暗的中国起不了作用;一是说唤不醒庸人们的觉悟。——此句渗透着惋惜、哀伤和激愤的感情。

      八、拨云睹日谈感想

      鲁迅先生是深沉的,我们要看到《记念刘和珍君》中的 “同声一哭”既有对刘和珍这样的好青年的流血牺牲的悲哀,也有对我们国家当时的黑暗专制的悲哀。然而,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名智者,鲁迅实际上是在告诫人们“痛定思痛”。学了本文,你觉得国难当头得时候我们到底该怎样做?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记念刘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为了忘却的记念》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下一篇:《小二黑结婚》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