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411  2021-02-21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高一必修(下)第一单元《庖丁解牛》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生平、思想和著作情况,掌握有关文言知识。

      2、过程与方法:理清文章的内容层次,掌握阅读语言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寓言的寓意,运用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自主学习一:了解作者】

      庄子(前369-前286),姓庄名周,字子休,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祖上系出楚国公族,后因吴起变法楚国发生内乱,先人避夷宗之罪迁至宋国蒙地。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他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二人并称“老庄”。

      庄子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分为:外篇、内篇、杂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所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庄子的文章,想象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鲁迅先生说过:“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自主学习二:疏通文意】

      结合划线字词完成翻译,并简要概括每段大意。

      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②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③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④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掌握下列重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为”

      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②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③视为止,行为迟

      ④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总结归纳:                                

      “乎”

      ①技盍至此乎? 

      ②而况大軱乎

      ③进乎技矣

      ④依乎天理

      ⑤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总结归纳:                              

      “之”

      ①始臣之解牛之时

      ②吾闻庖丁之言

      ③技经肯綮之未尝

      ④善刀而藏之

      总结归纳:                              

      “于”

      ①合于《桑林》之舞

      ②虽然,每至于族

      ③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④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总结归纳:                              

      2、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意义。

      “向”      “盖”      “善”


展开全文阅读
      3、写出下列加点实词的含义。

      ①足之所履

      ②乃中《经首》之会

      ③庖丁释刀对曰

      ④进乎技矣

      ⑤依乎天理

      ⑥刀刃若新发于硎

      ⑦族庖月更刀/每至于族

      ⑧怵然为戒 

      4、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并翻译。

      ①臣之所好者,道也。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 

      ③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积累下列出自本文的成语。

      游刃有余:

      目无全牛:

      踌躇满志:

      切中肯綮:

      善刀而藏:

      【合作探究】

      1、形象探究

      庖丁解牛,在庄子的笔下,竟然成为了一次神妙的音乐舞蹈艺术表演。诵读第一段,体会其节奏感,揣摩解牛时手、肩、足、膝和谐并用,触、倚、履、踦的动作和“砉然”、“騞然”的声音。结合第三段的描写,揣摩“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是怎样一种情景。

      探究

      1:请概括庄子笔下庖丁的形象特点。为了塑造好此形象,文章在语言表达上采用了哪些技巧?

      2、寓意探究

      庖丁说他“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文惠君说通过庖丁解牛的启发得了“养生之道”。“解牛之道”和“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

      61656; 探究2:请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下表。

      解牛之道 养生之道

      喻体 喻体特点 本体 本体特点

      刀

      牛

      解牛

      “养生之道”:

      探究3:除养生外,课文还能给人以哪些更具普遍意义的启示?

      【情境设置】

      上个星期,庄子应邀做客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节目时,主持人对庄子说:“庄先生你好!有观众朋友质疑你在《庖丁解牛》中所表达的‘避锋芒’的思想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你有何回应呢?”结合本文学习体会,同学们认为庄子会如何回应这种质疑声音呢?

      61656; 请学习小组分角色模拟这场思想交锋。

      观众质疑 庄子回应

      

      【课堂小结】

      1、寓言形象的塑造技巧:

      2、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导练升华】

      1、当堂检测:

      说理的时候注重形象性,能避免单调枯燥,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仿照下面诗歌另写一节诗,要求另选对象,修辞手法相同,句式相近。

      眼睛很宽容,         

      能装下整个世界;    

      它又很苛刻,    

      容不得一粒沙尘。  

      2、课后作业: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试着创作一篇能以生动的形象给人以某种启示的短小寓言。

      参考示例:                 屠龙之技

      姓朱者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选自庄子《庄子列御寇》)

      参考译文:有一个姓朱的人,一心要学会一种别人都没有的技术,于是,就到支离益那里去学习宰杀龙的本领。他花尽了家里资产,用了整整三年时间,终于把宰杀龙的技术学到手了。姓朱的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可是,世间哪有龙可杀呢?结果,他学的技术一点也用不上。

      寓意: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如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齐桓晋文之事》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下一篇:《齐桓晋文之事》名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