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496  2021-02-24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性下册《氓》优秀教学设计
 《氓》是部编人教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古典诗歌)的第一篇课文,写了一个女子从憧憬爱情到婚后跌入痛苦深渊的遭遇。文字清浅、直白,对人物的刻画细腻、形象。设计理念:因其清浅短小,反而不易入手。以前一般是读读、背背,中间分析一下人物形象和思想意义,介绍一下诗经基本知识便翻过。现在细品,发现其中倒颇有生趣。对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感情抒发饱满有力,其中比兴手法的运用更是让文字增添了别样的美感和意蕴。因此决定从《诗经》也是本篇的典型特点――比兴入手,通过“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两句勾连本课内容。 “沃若”和“黄”“陨”委实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既可体味文字的美感,又可感受人物形象,同时也会对“比兴”手法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课文主体部分交给学生自主学习,而后小组合作探究完成课外拓展部分。由他们去自己发现、感悟、述说,通过默读、诵读、品读、齐读等各种方式体味文字,感受文本。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相关常识,掌握比兴手法在文本中的运用。

      2.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析诗歌的思想情感及人物形象。

      3.同情《氓》的女主人公不幸的爱情遭遇,能够试着分析其社会根源,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教学重难点:掌握诗歌中比兴手法的运用,分析诗歌的情感和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诵读、体验、探究、比较学习方法:诵读法、探究法、合作学习法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情境设置:课前播放《诗经》影片片段,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和画面中进入美的情境。导入:这条美丽的河流就是诗经,它已经在中华大地上流淌了两千多年,现在我们采撷一朵浪花来感受它的美好,这朵浪花的名字就是――氓。

      一、整体感知全诗,明确“比兴”手法。现在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歌,可以大声诵读,亦可低声吟诵,注意读准字音、句读。好,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起来读一下,其他同学拿好笔,画出你读得和他不一样的地方,一生读,其他同学订正。

      哪位同学来说一下故事的大意?由此我们知道,这是一首叙事诗,写了一个平民女子的命运。那么你觉得这篇文字在诗经风、雅、颂中应该属于哪一部分?

      明确:《风》,因为属于民间诗歌。除了三种诗歌体例,诗经“六义”还包括三种表现形式:赋、比、兴。学生回顾“赋比兴”,师总结强调“比兴”特点。这种手法在《氓》中有吗?有一种事物前后出现了两次并且形成了对比的关系,就是――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二、师生共同研讨“沃若”部分。  

      刚才我们说过,比兴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两个事物之间要有联系。那么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两处比兴和这个女子的命运到底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看到这句话,你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生:青翠的,饱满的,充满生机的桑叶,还有注释上说也指此时女子的容颜是的,多么青翠饱满的桑叶,一如我们年轻美丽的容颜。这里的沃若有没有更丰富的内涵?

      生答:爱情大家从哪里看出文中爱情的沃若?

      重点析:“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女孩子站在城墙上,望眼欲穿。先哭后笑的情感变化恰反映出热恋时期女子的心态。表现出爱情最真实的模样。“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抱布贸丝”反映了男女之间非常可爱的小心思。“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此处可以让学生设计一段二人之间的对话,试着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给人更直观更形象的感受。

      师总结:沃若的除了桑叶,还有女子年轻的容颜,美好的爱情,美好的青春年华。这些给人的感觉都是怎样的?美好、幸福、开心好,让我们带着这种美好、幸福、开心、激动的心情读一下这两段,感受一下女主人公那纯粹 、真实的幸福。

      (生齐读这两段)过渡: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女孩嫁给了心上人,桑树的每一片叶子都写满了美好的期盼,我们也和主人公一样醉在这绿色的柔波里,直到看到那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让我们激动的心平静下来,看看究竟陨落了什么。

      三、学生自主研讨“比兴”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这一部分交给大家自己来学习。可以同位互相讨论一下。看看陨落的除了桑叶,还有什么?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

      重点析的方面:女子的辛勤付出:“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靡有朝矣。14181;”女子受到的不公待遇:“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大家在这里感受到了什么?浓浓的忧伤。现在我们再一起来齐读一下“桑之落矣”这两段,感受主人公的那份悲伤、失落和惆怅。

      (全班齐读两段)总结:陨落的不仅仅是青翠的桑叶、美丽的容颜,还有如花的青春,对爱情的美好憧憬以及最美丽的梦想。我们再试着读一下这两句诗。感受一下读的时候有什么不同。

      (学生读两处比兴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明确:美好、充满生机、轻快、语调上扬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消沉、充满悲伤、缓慢、声音下沉过渡: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一棵曾经那么青翠、茂盛的桑树就这样凋零了。


展开全文阅读
      故事的结局并没有能够像童话一样,他们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你觉得原因是什么?悲剧的产生只是因为这个男子吗?你觉得有没有其他原因?由此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女主人公只是万千女子中的一个缩影。但是她和一般的女子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勇敢、坚强。析、读最后一段。)全班分层次诵读全诗,再次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意蕴。

      三、小组合作探究课外拓展部分

      1.全班齐读课外拓展两句诗歌:《关雎》《谷风》

      2.小组合作完成探究任务。探究问题1试着找出两首诗歌中运用比兴手法的句子,并试着通过分析比兴句推断此时主人公的情感。 

      探究问题2宋朱熹曾在《诗集传》中这样评价《氓》:“此妇为人所弃,而自叙其事,以道悔恨之意也。”认为《氓》和下文的《谷风》一样都是一首弃妇诗,你同意吗?小组展示。

      明确:《关雎》中以水鸟起兴,表现出男子遇到心上人时的向往和憧憬。《谷风》中“习习谷风”三句,表现出男女感情的逐渐破灭及女子心情的失落、悲伤。朱熹的评价是不合适的,《氓》中的女子与《谷风》中的女子尽管都遭遇了丈夫变心的命运,但与《谷风》中女子一味哀怨不同,《氓》中的主人公更呈现出一种勇敢对抗命运和追求自由的可贵品质。而朱熹这种评价本身亦体现出在中国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中女子长期受到的不平等对待。

      四、总结、收束全文这节课,我们从一棵桑树入手感受了一个女子的命运,也试着探究了她的内心。我们来做一个假设,如果这个女子现在站在这里,你会对她说些什么?

      生答。师:大家说得都很好。我和她说些什么好呢?嗯,三毛有一首诗,我很喜欢其中几句――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态。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中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这首诗送给她,也送给大家。做一颗挺立、自由的树,无论经历怎样的坎坷,依然心存美好,依然勇敢、坚强。

      作业:

      1. 背、默这首诗。

      (必做)2.课外阅读《诗经》中的其他诗歌,进一步领悟比兴的妙处。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尝试着用该用法进行一下诗歌创作。(选做)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性下册第1单元《氓》精品学案
下一篇:德育之爱情观教育——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性下册《氓》学案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