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580 2021-02-27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必修下册《窦娥冤(节选)》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理解窦娥“法场明誓”中三桩誓言的深刻含义,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
2、落实文本,解读窦娥的善良而刚烈的性格和反抗精神。
3、在探究中,分析鉴赏结尾的妙处。
61656;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窦娥“法场明誓”中三桩誓言的深刻含义;解读窦娥的善良而刚烈的性格和反抗精神。
2、教学难点:戏的开头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责与结尾要感天动地之间的矛盾;分析鉴赏结尾的妙处。
61656; 教学课时:两课时
61656;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介绍了元杂剧的相关知识,初步了解了《窦娥冤》的故事梗概,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剧中的世界。
二、本文的题目叫《窦娥冤》,你认为它的题眼是哪个字?——“冤”
三、在文中,表现窦娥的“冤”的情节有很多,大家觉得最能体现窦娥冤情委实不浅的是哪个情节?——法场明誓
四、窦娥在行刑之前发下了三桩誓言,请用简要的词语概括一下是哪三桩誓言?——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
五、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三桩誓言的顺序能否互换?为什么?
——誓言的程度越来越深。
61656; 你从哪些地方能感觉到誓言的程度越来越深的?
1、誓言实现的时间越来越长:瞬间——一段时间——三年。
2、誓言涉及的地点范围越来越广:法场——荒野——楚州
3、监斩官的态度越来越强烈:答应——不信(呵斥)——怒喝
4、誓言的目的越来越深刻:证冤——鸣怨——惩恶
六、从这三桩誓言里,你能看出窦娥是个怎样的女子?
——窦娥是个性格刚烈的女子,她自身不幸蒙受不白之冤,却不屈服于当时那个黑暗的社会,敢于奋起反抗,并把反抗的矛头直指那些无心正法的官吏们,为了惩恶,要让这楚州亢旱三年。
七、第三桩誓言乍看有点恶毒,那窦娥是不是一个十分泼辣、恶毒的女人呢?——不是。(学生读一读)
从窦娥见婆婆那一段可以看出:善良、孝顺、具有牺牲精神、处处为他人着想
八、这样一个善良孝顺的女子最后怎会发下这等狠毒的誓言来呢?
——1、冤情委实不浅 2、所受压迫之深 3、以此来惩恶
61656; 这恰恰是窦娥的悲剧所在。事实上造成窦娥一生的悲剧的原因有很多,除了选文中提到的“官吏们无心正法”,元代吏治腐败之外,结合整个剧情来看,还有没有其它的原因?
1、元代以张驴儿父子为代表的地痞流氓横行,欺压良善,这是造成窦娥悲剧的近因。2、以蔡婆为代表的利滚利的高利贷者的压迫是造成窦娥悲剧远因。
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窦娥的悲剧是善良温顺的人被当时的黑暗社会所吞噬的悲剧。窦娥身负巨大冤情,于是因冤生怨,甚至是生恨,才会在死前发下这充满怨气的三桩誓言。
九、下面让我们带着对人物和剧情的理解,分角色朗读一下“法场明誓”这个情节,从“刽子做喝科,云”到“刽子做开刀,正旦倒科”。
——读完请同学略作点评。
十、XX同学确实把窦娥那满腔的怨气读了出来。这样冲天的怨气是不是到结尾发誓的时候才开始有的?
——不是。文章的一开头:“没来由……生埋怨!”(师读)窦娥就把观众的心吊了起来,一吐心中深深的怨气,她一开始怨的是什么?——天地
紧接着就讲了怨天地的理由,(师读):“有日月……两泪涟涟。”表面上窦娥是在怨天地鬼神,实际上她在怨什么?——实则是怨黑暗的现实,黑暗的社会,“为善的……,造恶的……。”这是当时社会极端黑暗的表现。
十一、读到这里,有同学会产生这样一个疑惑:窦娥在一开头就对天地鬼神给与了强烈的抨击和斥责,而在结尾法场明誓这一部分中,窦娥却又将洗刷冤情、证明清白的希望寄托于上天显灵,这不是互相矛盾吗?对此应该如何理解?学生讨论分析。
——窦娥别无选择,她已经走投无路,没人帮得了她,她只能靠上天显灵来证明自己的冤情,为自己申雪,进一步反衬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在那个是非不分、黑白颠倒、善恶错位的时代,老百姓有口难言,有冤难申,那是一个没有希望的社会。
十二、最后上天真的显灵,实现了窦娥的三桩誓言,这是作者的结尾安排。对于关汉卿如此安排,你认为好还是不好?
展开全文阅读
1、不好。
这是不合乎常理的,使得作品的悲剧性大大减弱。流于俗套,最后总是追求一种大团圆的喜剧的结局。
2、好。
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写法,用超现实的力量,让鲜血上流、六月飞雪、抗旱三年都一一应验。反映了普通百姓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的普遍心声。
同时,窦娥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正是在元代那个是非不分、黑白颠倒、善恶错位的“悲剧的时代”,才导致了像窦娥这样千古奇冤的“时代的悲剧”。因此,不仅是窦娥不知道该如何为自己昭雪,而只能祈求上天,就连作者关汉卿本人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身处元代社会的他对那个黑暗社会彻底绝望,因此,他只能借用超现实的力量来为冤者申雪冤情,作者这样安排更增强了作品的社会批判力度。
十三、作业:
《窦娥冤》作为关汉卿的代表作品历来为人称道,不仅因为其深刻的思想主题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还得益于剧本的语言。请选择本文中的一段曲词或宾白,分析关汉卿的戏剧语言特色。
板书:
窦娥冤
血溅白练 证冤
六月飞雪 鸣怨 刚烈 善良
亢旱三年 惩恶 反抗 社会的悲剧 孝顺
时代的悲剧
侯晓旭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必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窦娥冤(节选)》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下一篇:
欣赏戏剧曲词的“本色”“当行”之美——统编版必修下册《窦娥冤(节选)》教学实录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