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397 2021-03-03
标签:
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2021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灯笼》导学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本课重点字词,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能力目标:
2.引导学生诵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知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
情感与态度目标:
4.引导学生联系文本,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给予的复杂情感。
【教学重点】
理清与“灯笼”相关的事件,认知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给予的复杂情感。
【教学方法】朗读法 分工法 合作法 探究法 拓展法 点拨法等
【课时安排】2课时
【作者链接】
吴伯箫(1906—1982),山东省莱芜人。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散文家、教育家。吴伯箫一生鞠躬尽瘁,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繁忙的教育工作之余,他撰写了大量充满革命激情的散文,并翻译过海涅的诗《波罗的海》。代表作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等。
【背景链接】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者在精 心安排下,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九一八”的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破无数文士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然而,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忧心如焚,怒火中烧,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他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腔积郁。他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即使在回忆童 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跳跃而 出。《灯笼》正是这个时期回忆主题的文章。
【导入新课】
古语云“一景一物总关情”,想一想,是否有那么一景一物勾起了你对往事的回忆呢?
例如:每当我看到 ,就会想起 。
。
【阅读疑问】
说一说你在阅读时的困惑?
【初读探究】
作者以灯笼为题,灯笼勾起了他的哪些回忆呢?
【合作探究】
1.作者为什么喜欢灯笼?探究灯笼的内涵。
2.如何理解“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拓展延伸】
1.说一说
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说说我们的家乡都有哪些民俗文化?
2.写一写,抒写爱国情。
战火纷飞时,作者愿做足下马前卒,
和平年代时,我们愿做__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
作者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这篇文章,以散文的自由笔法、书写了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其中有文化上的,也有有情感上的。结尾处,情绪陡然一扬,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由此跳出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家国情怀的表达,情感也转而悲壮激越。
【课后作业】
1.阅读《吴伯箫自传》。
2.探究作者怎样综合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3.学习本文从小处写起、小中见大的写法。完成课后作文,一家乡的民风民俗为话题,题目自拟,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
侯晓旭
标签:
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2021学年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2021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回延安》教学实录
下一篇:
2021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社戏》导学案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