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068 2021-03-06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辉煌的高峰——《蜀道难》《蜀相》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教学设想:
唐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李白、杜甫是两位具有代表性的伟大诗人。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之一应该通过诵读品味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风格,诵读《蜀道难》时,结合关键词句,要想象作者笔下蜀道的雄奇险峻,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诵读《蜀相》时,结合关键词句,要体会作者对诸葛亮才干、德行的称颂及对其“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也进一步体会作者感时忧国的情怀和以身许国的抱负。学习重点之二应该是感受李杜身上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写作交流,联系当代富有家国情怀的人物,加强对家国情怀的理解,最后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对青少年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学目标:
1.赏读诗歌,品味风格,体悟作者的情感。
2.探究交流,感受诗人厚重的家国情怀。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自主学习
3、小组合作探究
4、点拨法
5、多媒体情景
教学法教学过程:导入在这千峰竞秀的大唐诗坛上,耸立着两座辉煌的山峰。一座是“诗仙”李白,他飘逸洒脱,豪气干云;一座是“诗圣”杜甫,他沉郁顿挫,心系苍生。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杜的两篇伟大诗篇《蜀道难》《蜀相》。弐、学习目标展示活动一:赏读诗歌,品味风格1、李白杜甫的两位忠实粉丝进一步解读诗人。
2、学生讨论交流,师点拨。(边赏析边诵读来展现他的这种浪漫主义激情)《蜀道难》[生交流]
①“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用了“六龙回日”的神话故事,写出了山势之高,绵延接天。万仞之深,极望回旋。把蜀道的危和高写得令人心惊肉跳。极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诵读指导: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二语上)
②“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巧妙地化用“五丁开山”这个神话传说故事,写出了开蜀道的难。写出了古代人与自然的斗争和改造自然的强烈的愿望,以及改造自然的困难。这句话显得很有气势,极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诵读指导:读出悲壮的气势)
③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第二句写出了蜀道山势迂回,地势极为复杂,是一种会让人迷惑的山路,走进去就像迷宫一样。(诵读指导:“百步九折”要重读且慢度,读出蜀道的迂回盘旋曲折的特点。)
④“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攀缘。”——按理说黄鹤飞得很高,连黄鹤都飞不过去,可见蜀道山势的高峻。猿猱一般攀缘技术比较好,这种山连猿猱都攀不过去,可见山势的险峻。(诵读指导①重点强调尚、和愁。②拉长“尚”和“愁”,到两句诗后面略慢,稍轻。)
⑤“连峰去天不盈尺......飞湍瀑流争喧豗“——诗人先烘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1
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诗人一开始写山峦起伏、连峰接天、枯松倒挂绝壁等景物,给人以山势高危使人望而生畏之感;接着写飞湍、瀑流、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山川的惊险,令人惊心动魄。
(诵读指导:读得快一些。语调再加重)
[师小结]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
(1)李白的诗具有非常强烈的思想感情。反复出现的惊叹、磅礴的气势、深刻的感受、强烈充沛起伏动荡变化多端的情绪。
(2)多种手法的运用。大胆的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并借助非现实的神话和奇丽惊人的幻想来描绘五彩缤纷的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抒发美好的理想愿望和强烈的感情。
(3)语言上灵活多变,句式参差不齐全诗句子有三字、四字、五字、七字、九字,前半部分多用长句,气势畅达夸张表现蜀道的高山险川;后半部分写剑阁险恶,多用四字句,跳荡有力,表现惊恐情绪。
(4)意象十分的雄奇、壮阔,感情奔放,读来确实有摄人魂魄的效果。充分的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
《蜀相》过渡语:揣摩感情基调——伤感、叹惋——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生交流 ]
①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
(师诵读指导:“丞相”要读出亲近的味道,“寻”读升调,读出仰慕之情。“柏森森”要读得平缓,读出欣慰的语气。)
②“自”“空”二字巧妙——“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种赏心悦目的景象,: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这是何等凄凉伤感。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手法:景语含情,情景交融。
(师诵读指导:读出惋惜的语气,前四字稍快,后三字则要慢,“自”“空”要重读,体现出诗意的逆转。
展开全文阅读
③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老臣心”写出了诸葛亮的忠心报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师诵读指导:“天下计”、“老臣心”“身先死”“泪满襟”该读重。“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要读得放一点,带赞颂的语气。)
④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澿”——“出师”指诸葛亮为伐魏,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他统率大军,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一百多天。八月,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定军山。“泪满襟”写出作者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事业未竟的痛惜。
(师诵读指导:前句要读得稍快,带惋惜的语气,“死”字要读得沉痛;后句要读出感伤的语气,尤其是“泪满襟”三字要一字一顿,有泣而涕下的感觉。)师问:“英雄”是失败的英雄,还是成功的英雄?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这英雄也包括着老杜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却始终没有机会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即便如此,他却依然挂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是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师小结] 手法:寓情于景借古抒怀语言:炼字,炼句意象:精炼紧凑,语意凝重深沉。情感: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的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拓展延伸】杜甫写了很多忧国忧民的诗歌,余光中先生说:“杜甫是比屈原更加关注民众的人。”
拓展延伸一:在杜甫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这样几句诗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鸣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几句诗歌是被世人传诵的绝句,其中表达诗人对社会上贫穷人们生活和富人生活之间的反差感到极大的不满,诗歌表达的意识就是如果自己能有豪宅,一定会给天下贫穷的百姓遮风挡雨,而不是只顾自己享乐。诗歌中一种宁肯自己委屈受罪也不愿意广大社会劳苦百姓受罪,这种思想中表达了诗人高尚的节操。
拓展延伸二:他的诗歌《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在这首诗歌当中,诗人站在岳阳楼上,通过远眺,想到了兵荒马乱、战火纷飞的社会状况,从而凭依窗轩,胸怀家园,不禁涕泪交流。拓展延伸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而在这首诗中,由于听到朝廷收复失地的消息而惊喜若狂。由于安史之乱,社会显得一片狼藉,所以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社会归于安定。因此当他想到国家遭殃,战火不熄,生灵涂炭的时候就流泪不止,而当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于是又喜极而泣,不能自抑。进一步联系时代背景探究《蜀道难》的写作意图(回归文本)突出剑阁的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不乏其人。从而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化用张载的语句,劝人引以为戒,警惕战乱发生。揭露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既写猛兽,又影射政治凶煞,一语双关。唐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作者这样写是要提醒人们注意世事、时局,表明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边诵读边进一步感受诗人忧患情怀。诵读指导:四字句节奏短促而有力,读时两字一顿,要稍快一点。)
过渡语:李白、杜甫的忧来自于国家,喜亦是来自于国家,这就是儒家知识分子身上所具有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活动二感受家国情怀,记录精彩瞬间
1、中国自古多忧患,历史上涌现出了很多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王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慷慨豪迈,李广“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沉痛悲愤,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生死托付,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使命担当,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视死如归,无不袒露着一个个伟大灵魂心系家国的拳拳之心。
2、请拿起你的笔,记录下你身边富有家国情怀的人。生交流讨论(钟南山张定宇张伯礼陈薇张富清樊锦诗女排精神......)
[师小结]从那些心怀家国天下的先进人物身上,我们读懂了“始终把祖国和人民利益高高举过头顶”的爱国精神,感佩于“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奉献牺牲,历练着“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实干作风,找到了养浩然之气、立鸿鹄之志、成不朽之业的精神力量。共和国有他们,山河无恙!共和国有他们,何其有幸!向为人民付出的英雄们致敬!(全体起立)向先锋看齐,向英雄学习,做一个富有家国情怀的人。
(屏幕出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话)
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 ——习近平三、
总结本节课内容:
浪漫主义风格(李白)
现实主义风格(杜甫)
感受诗人厚重的家国情怀
四、结束语(有激情的朗诵)我爱这土地(节选)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938年11月17日五、
布置作业:进一步完善富有家国情怀的人物的事例,整理到笔记本上。
侯晓旭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辉煌的高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2021学年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蜀道难》优秀教学设计
下一篇:
2021学年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扬州慢》精品学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