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作文指导
阅读:3045  
标签:作文指导 人教版九年级作文指导
方仁工作文教学课堂实录(二) 


      抓住本质 启发领悟

      主要内容:如何写启示

      师:先请两位同学读《金鱼之死的启示》,然后请大家评一评。

      生:(罗晨评) (内容略)

      师:哪位同学来评一评?

      生:有一个新颖之处2一般我们只会注意到金鱼为了自身美丽而贪吃至死,然而罗晨同学却在金鱼和鲫鱼这两者之间异中求同,那就是一个“贪”字。文章结尾也很精彩:金鱼贪食是没有意识的,只是一种求生的本能,而某些人却有意识地去贪,去犯罪,这样一引伸,文章也就显得深刻了。

      师:罗晨同学先将金鱼与鲫鱼进行比较,得出一个共同点:贪。然后将鱼的“贪”与人的“贪”进行对比,得出的结论富有警示意义。文章贯彻了“由此及彼”的写作思想,很好。

      生:(蒋梦娴读《金鱼之死的启示》)

      (内容略)

      ,生;蒋梦拥同学的文章与罗晨同学的文章一样,都写得很好。虽然从金鱼之死得到了启示,提炼的观点却不相同,但都很切题,而且很有深度。这证明了老师所说的“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就是一篇很好的议论文”。

      师:这篇文章提炼了这样一个观点: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有时候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所以我们应选择最需要的,而是不最好的。刚才这位同学点评得很好,我就不多说了。

      像《金鱼之死的启示》这类题目究竟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我们来归纳一下“启示”的写法。启示实际上就是一种联想,比如由金鱼之死联想到其他。那么,怎样才能展开联想呢?首先,得抓住故事的实质。我们再以“金鱼之死”为例,金鱼为什么会死呢?我看至少有四个原因:

      1.没有主动觅食的本领。如果它能主动觅食,那么它就会有所选择。

      2.贪得无厌,导致偏食,过量地自,死所难免

      3.主人喂养没有恰到好处,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4.有人可能别有用心。比如某些商家为了推销自己的精饲料,为了赢利,让人买了去过量地给金鱼喂食,结果金鱼饱胀而死。

      抓住了金鱼是怎么死的,即抓住了实质,再联想类似的实例,引申到现实生活中来:

      1.拿“食”来说,人的偏食症是否也类似于金鱼呢?

      2.大量的练习册,是书商们希望同学们去买的,可对于学生来说,搞题海战术只能是劳而无功,时间浪费了,结果也是“饱胀而死”。现在上网可以获取信息,但过度的上网也不行。据说外国有一小孩一天连续上网22小时,结果连父母也不认识了。

      4.现在有些年轻人追求名牌服装,父母待岗在家,可一双鞋子花费800多元。其实。穿鞋子是为了保护脚,为了方便走路,买名牌服装只是一种虚荣心理。以前就有这样一个笑话:

      有一个人抢到了一条名贵的吊袜带子,因慕虚荣,就去配好裤子。又去配好鞋子,配好以后.又感觉衣服太寒酸,就去配裤子,配好库子,又去配了名牌上衣。结果,一身名牌,家里却倾家荡产,一无所有,还欠了一笔债。

      联想到这些相似的事例,就可以上升到观点。刚才向任向学提炼的规点都较鲜明:合适就好,不要追求最好;独处时要谨慎。

      综上所述,写“启示”的过程就是:抓住故事的本质——联想类似的现实事例——上升到观点。

      师:有关“金鱼之死”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下面,我们说说一个美洲虎的故事:

      据统计,世界上只有 17只美洲虎,其中有1只生活在秘鲁国家动物园。秘鲁政府用了1500英亩的土地来豢养这只美洲虎,让他自由地生活。在1500亩的土地上有老虎房……

      还养了牛、羊、鹿、兔等供老虎吃的动物,但老虎在天只来在空调房里睡大觉,只吃饲养负提供的食物。后来,老虎发威了。

      请大家猜猜看,老虎为什么会发威呢?

      生:可能是放了一只狼进去。

      师:你为什么这样假设?。

      生:因为老虎一直过着优裕的生活,没有动物与它竞争。当强敌与它同处一定时,它就会显示它的威风。

      师:这位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请看下文:

      有人看到老虎懒懒散散,就提出放几只狼或豺狗进来后,饲养员采纳了这项建议,将三只豹放了进去。三只豹进去后,老虎不再只回到空调房里,不是长啸在山顶上,就是在草地上游荡,而且不再吃饲养员给的食品。

      这是什么道理呢?请大家分析一下。

      生:开始老虎很安逸,导致懒散;豹子进来后,老虎有了危机感,就不得不去竞争。这样。它就获得进步,从而健康成长。

      生: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或者说,环境能改变一个人,同样,能改变一种动物。


展开全文阅读
      师:我觉得。这则故事说明了“生存需要竞争”的道理。老虎本来是动物园之王,豹子来了,对它构成威胁,于是老虎开始发威。这样做的高明之处就是激发老虎的竞争意识。

      从美洲虎的故事引申到现实生活,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呢?

      生:怎样去防止行业垄断?就是要引进竞争。从而让企业很好地在竞争中发展。

      生:竞争是事物和世界发展的催化剂,当然我是指公平的竞争,如果竞争不公平,只能相互倾轧,共同灭亡。

      师:还可联系到我们自己。今年高三前十名的同学一直是不固定的,这就说明大家一直在竞争,有了竞争,就可激发人的潜力和活力。竞争是事物发展规律,所以,我们要鼓励竞争,不要害怕竟争。有竞争,才有进步。

      这里还有这样一则材料:

      海湾战争之后,一种被称为MIA2型的坦克开始装备美军。这种坦克的防护装甲是目前世界上最坚固的装甲,可以抵抗时速超过4500公里、单位破坏力超过13500公斤的打击力。这种品质优异的防护装甲是怎样研制出来的呢?一个名叫乔治。巴顿的中校是美国陆军中最优秀的研究防护装甲的专家。他接手这项研制后,也找了一个冤家来作搭档。“冤家”叫迈克·舒马茨,是著名的破坏力专家。两人各搞一个研究小组,巴顿研究“盾”,舒马茨研究‘“矛”。刚开始,舒马茨总是能轻而易举地把巴顿研究出来的坦克炸个稀巴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巴顿一次次地更换材料,修改设计方案,最后,舒马茨使尽浑身解数,也未能破坏这种新式的装甲。因此,世界上最坚固的坦克在这种近乎疯狂的破坏与反破坏的试验中诞生了。巴顿与舒马茨同时赢得了勋章。

      这则故事与前面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巴顿尽可能地找出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让舒马茨解决问题。事实上,问题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师:下面,请大家课后写篇文章,题目是:《金鱼、美洲虎及其他》。

      “东拉西扯” 层层推进

      主要内容:联系相关例子,说明相关道理。

      师:上次我们布置了偿鱼、美洲虎及其他”的作文题,针对这样一个作文题,我们该怎样写呢?下面,我再归纳一下:

      这种题目是比较形象化的议论,有些杂文、文艺性的政论文也是采用这种写法。这种文章的写法是:从事实(金鱼之死)引出观点,接着引出另一个事实(美洲虎),再引出观点,最好能再举出一些其他相关的事实,这样一层一层推进,观点也层层深人。“金鱼、美洲虎及其他”主要应说明:我们要在运动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

      写这类文章要注意:

      1.事例要新,有趣,耐人寻味。如果事例大家都熟悉,就不新。如果能从大家熟悉的事例中写出别人没写出的新观点,也可以。俗话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但人咬狗就是新闻了。

      2.思想观点要深,有味,发人深省。要对事例作出合乎情理的分析,事例的跳跃性最好要大,必要时还要“东拉西扯”,有些事例看上去毫不相关,但把它们放在一起也可写出新意来。还可以运用一些寓言故事、生活中的动植物现象来说明问题。

      师:今天,我们再来分析某一带有教训性的现象。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海灯法师不知大家熟悉否?

      生:小时候看过电视,海灯法师神通广大,佛法无边。

      生:他的“一指禅”功夫让我们记忆犹新。

      师:在吴县的西山,有海灯法师的故居遗址。他修炼一指禅的照片拍得很好,但把整张照片放大,就可发现他的双脚是挂在上面的。实际上,海灯法师是一个大骗局,但过去报纸、电视对他进行过大肆宣扬,其本人也曾当选为当地的政协委员,于是出了名。张杨写了一本书《谎言重复一千遍》,后来,有一个人写了这样一篇文章《保持理性,揭穿神话》,文章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作家张扬花了七年时间写了一本非文学类的书械言重复一千挪,这本书不以文辞见长,而以材料取胜,但却具有很大的可读性,检察院的起诉书或如律师的辩词,多方取证,层层揭露,以大量确凿的材料揭穿了一个在中国招摇了二十年之久的骗局——海灯神话。但这本书的价值却远不止于揭穿海灯神话的本身……

      这是文章的开头,接下来应该怎样写呢?我们可以抓住哪些方面来分析呢?

      生:当时的媒体宣传不公正,不真实,有很大漏洞,仅因一张照片,就把海灯吹上了天。另外,当时人也存在从众心理。

      生:我们对待媒体的宣传要有一个正常心态,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有可能的话,要对媒体的报道进行考证核实。

      师;这两位同学主要讲了两点:

      1.能够在中国盛传二十多年,新闻媒体有问题。

      2.人的从众心理,譬如有些人,看到排队就去排队,也不问排队是干什么。

      生:海灯法师之所以能如此出名,与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关。如果他刚一产生,人们就去揭露他的真实面目,就不会出现如此神话。

      生:这还与人的信仰有关。有人认为世上存在一种神秘的力量,且人们的理智不能操纵情感,一旦一部分人这样盲目崇拜,就会形成一种趋势。

      师;为什么人们都相信海灯法师有这么大的本领?是他们缺乏一种科学的精神,如果大家都崇尚科学,唯物不唯心,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

      同学们还有什么不同观点吗?能否想出一些新的东西。

      生:刚才大家都能从反面对这种现象进行批判,我想从作者的角度来谈谈。作者的“敢为人先”的精神是值得称赞的,作者敢于搜集材料,多方取证,推翻媒体的报道并对这种现象进行批判。

      师:这个角度比较新颖_试想,如果作者最初报道海灯法师的新闻记者,发现报道失真后,又写了一份内部参考,从良心角度对自己和社会上的假行为进行谴责,告诫那些追求小道消息的人,千万要把真实放在第一位,这就又进了一层。

      我们还可从海灯法师本身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有些假的东西传得这么厉害呢?比如假烟、假酒等,这主要是生产者想谋取暴利,想沽名钓誉。

      下面,我把文章《保持理性,揭穿神话》读下去。着看作者是怎样分析的:

      这本来书际上不只是……(略)

      师:文章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出现有主观客观的原因、有老百姓的原因,有相关部门的原因。

      下面,我们根据这个方法再来分析以下现象:



展开余文      (略)

      下面,我们再提供两则具体的材料:

      (略) 以己之矛 攻人之盾

      主要内容:如何论证已方观点,反驳对方现点。

      师:(略)最近,中学生作文大赛就有一道题目“给刘思影的一封信”。不久前,我看到一张照片,内容是刘思影被纱布包住双眼抱着一只玩具熊。大家可以发挥想象,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把你的感情表达出来。我们对一些社会热点和重大事件要有所了解,要不然万一遇到这种题也就无话可说。

      今天。我们来写大家熟悉的事情:

      我看电脑

      师;我先问大家,“看”是什么意思?

      生。用脑子思考。

      师:对,“我看电脑”就是我对电脑的看法。有一年高考的作文题是“我看课外阅读”,有些同学没审清题,写成我看了哪些书,结果离题了。

      下面,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为这一题目提炼一个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相对集中,最好能突出—个侧面。

      生。我想到了三点:①电脑让世界连成一个村落,大家资源共享,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生活,这是其优点;②网络有利更有弊,网络的内容良旁不齐,古有“亲贤臣,远小人”之说,现在人一定要接近健康网,疏远有害网必电脑程序为人类提供了众多方便,是方便快捷的交际工具,但同时也淡化了人情,使人变得懒惰。

      生:电脑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快捷,但不少高中生用电脑是为了玩游戏,没有很好地发挥电脑的信息传递功能。

      生:电脑是人类交际的重要辅助工具,但电脑在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有报道说,一些青年因为过分地依赖电脑,导致大脑记忆力下降,使人变得萎靡。所以,我们不期过分地依赖电,

      在电脑不断升级更新的同时,也不要忘了人脑的更新。 生:电脑已走人了寻常百姓家,我们可以利用它来开发智力。,搜集信息,但不能把它作为游戏的机器。

      生:电脑的淘汰更新太快,前不久看广告,发现因特尔奔腾4已经出来了,由此,我想到了知识的老化与更新,想到了今年要举行的“3+X”考试,老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其本身的知识也应不断更新。

      师:由电脑的升级更新想到我们应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更新观念,这很好。但是,“知识更新”的说法不太准确,知识其实是不可以更新的,“1+l =2”永恒不变,应更新的不是知识,而是观念,知识不存在老化的问题,但新的知识要不断汲取。

      刚才几位同学都谈到了电脑有利也有弊,有的还分析了电脑的几个特点,这样写好不好呢?我感到,大家的趋向性还不明确,到底是以优点为主,还是以缺点为主。电脑有利也有弊旭不能平均使用笔墨,要有针对性。有的同学还提到使用当中出现的问题,这“问题”到底是使用者出现的问题,还是电脑本身出现的问题呢?

      现在,我提示大家一下河以从有关电脑的一件事或一种现象,引出你的观点。比如,有的家长对小孩说,高中读完后再给你买电脑。针对这种想法,你怎么看?有的人成天在电脑上玩游戏,你又怎么看?

      生:前不久,我看到一慈善机构用群众的捐款购置了几台电脑,运到边远山区,可是,那里的人根本不懂得怎样使用这种高科技产品,结果只能把它堆放在仓库里。所以,电脑是一种工具,但对于一个不懂的人来说,它只是一件华而不实的摆设,只有真正地掌握了电脑操作之后,才能深切地体会到它的作用厘好地利用它。

      师:你所讲的例子说明扶贫支持最需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但这件事似乎与电脑本身关系不大。观点的提出要有针对性,靠开发电脑起家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说:“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只是比别人超前八个月,你如果不领先,就要被别人赶上,就要被淘汰。”这说明随时处于领先的重要性。

      生:电脑是一把双刃剑,就看你怎么去利用它。有人说电脑游戏不好,其实这是人的问题,与电脑没有关系。最好的例证就是:有些人在电脑房整天与电脑为伴玩游戏,几个星期不回家,那里包吃包住,最后连自己父母都不认识了。问题出在哪呢?不是电脑的错,是人自己没有自制力,没有用好电脑这把双刃剑,把双刃剑砍向了自己。

      生:高科技好不容易研究出来了,我们却把它当成游戏机来用一,这实在是很可惜的事情。

      生:我认为电脑害人不浅,弊大于利。电脑商开发的游戏软件,使得很多学生抵制不住诱惑,沉迷于电脑。前段时间报纸上说,有些高校学生因为沉涵于电脑,影响了学业,最后,有的甚至被勒令退学。电脑固然是一种好东西,但电脑商开发的软件最好是能有助于学生,而不要一味追求利润。

      生:我接着这位同学谈一点看法。高校学生沉而于游戏被勒令退学,不能全怪罪于电脑开发商,学生本身也有不对的地方,就是没有把握一个“度”,没有处理好人与电脑的关系,从而成为电脑的奴隶。

      师:从刚才大家的发言中可以归纳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是电脑弊大于利,一是电脑利大于弊。我们可模拟辩论赛的方式进行辩论。先请反方——持“弊大于利”观点的同学发言。

      生;我方认为电脑弊大于利,因为:

      1..很多人因工作需要,不得不长时间与电脑接触,电脑的辐射对人的视力、健康都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2.电脑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人们对电脑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但一旦出现千年虫之类的病毒,就会给社会和国家带来很大的损失。

      师:现在,请正方——持“利大于弊”观点的同学发言。

      生:我方认为电脑利大于弊:

      第一,电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成为人类一种重要便捷的交际工具;

      第二,电脑带来了科技的革命,提高了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第三,电脑让人们可以随时沟通,共享信息,获得共同发展。

      师:下面,双方进行自由辩论。

      生:(反方)电脑有辐射,给人的视力带来巨大危害,这难道不是弊吗?

      生:(正方)电脑确实有辐射,但电视也有辐射,而你每天还是得看电视,难道因为有辐射你就不用电脑了?

      生:(正方)我想请问对方,电脑信息储存量大,过去也许需要一个图书馆才能容下的资料,现在可以全部压缩在电脑里,这可是显而易见的利呀!我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超市里用电脑结帐,不但节省很多劳动力,也节省了很多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生:(反方)电脑确实容量大,计算速度也快,但是电脑也会出现故障,也会有计算失误的时候,甚至瘫痪的时候,而且有时无法预见,一旦出现这些问题,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超市电脑发生故障,只好停止营业;电脑发生计算错误,小则引来消费者投诉,大则可能导致人造卫星发射失败;前段时间报纸上说,因为电脑故障,某个寻呼台完全瘫痪。请问对方,这不是巨大的弊是什么?

      生:(正方)电脑确实有时也会发生一些故障、造成一些经济损失,但是,别忘了,这种故障发生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更别忘了,相对于电脑带来的巨大方便和价值,故障造成的损失也是微不足道的。

      生:(反方)据研究,长期坐在电脑旁不动,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引发诸如近视、脊椎弯曲等病症。对方辩友,这个怎么解释?

      生:(正方)我们早就知道,学生坐姿不正,长期看电视,也会带来许多病症,危害人体健康,但是总不能因此我们就不上学、不看电视了吧?再说,也没叫你“长期坐在电脑旁不动”。

      公:(反方)随着电脑网络的日益发展,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是:引发许多网上犯罪,许多人包括不少年青人还锒铛入狱呢?

      生:(正方)我想提醒对方,千万不要偷换概念,网络犯罪并不是电脑本身的错,而是人类自身铸成的大错。发展经济,犯罪也越来越多,你能说这是发展经济的罪过吗?

      师:同学们辩论很激烈,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双方都对己方观点进行了论证。效果很好。有机会我们以后还要继续以辩论这种方式来阐述观点。但是,刚才辩论时,大家也暴露出一些不足。比如,没有抓住事物的本质,辩论时无意中偷梁换柱,等等。辩论时一定要抓住事物本质性的东西。电脑的本质是什么?发明电脑、发展电脑有什么作用?总体说,就是为了信息化。现代化。比如,印度没有高速公路,但他有信息高速公路、印度的发展比我们快,电脑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我们辩论的题目是“我看电脑”,只评价电脑本身,许多使用电脑过程中人们自身引发的利弊都不是辩论的范畴。电脑的诞生,确实有利也有弊,就看你怎么去看待,去权衡。

      下面,我布置几个作文题:

      《是是非非说电脑风电脑的诱惑》《假作真时真亦一假》

      三个故事 一个道理

      主要内容:故事引发的思考。

      师;我先讲一个故事,大家听了之后,请分析一下它的涵义:


展开余文
      从前有甲、乙两个人,乙是甲的门徒。有一次,两人要到远方去,出城的时候,甲看到地上有一块马蹄铁,就对乙说:“你把它捡起来吧。”乙心想:这东西有什么用呢?于是就装作没听见,不捡。这时,甲捡起了马蹄铁,走过一个铁匠铺时,他把马蹄铁作为一块废铁,卖给了铁匠,卖了三文钱。后来,经过一个水果店时,甲用三文钱买了十八颗樱桃,然后继续朝前走。前面是荒郊野地。后来,甲看到乙走得很口渴,于是,甲就从袖子里掉下一颗樱桃,乙看到地上有樱桃就弯下腰去捡。走了一段路,甲又掉下一颗樱桃,乙又弯下腰去捡,总共有十八樱桃掉在地上,乙弯了十八次腰。

      现在请同学们就这个故事谈谈,看这个故事到底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当初一点小事懒得去做,结果后来吃了大亏。

      生:对待事物,要懂得融会贯通。甲较聪明,他看到马蹄铁,就捡起来,因为他知道通过一定途径,马蹄铁可以转化为食物,也就是说马蹄铁不仅可以打造铁器;还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转化为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生:甲故意对乙进行了惩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就是说一件小事开始没有做好,后来补救已经来不及了。

      生:甲较有远见,他预想到了将要面临的困难,于是当他看到了马蹄铁,他就用它去换了樱桃。

      师:看了故事之后,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师傅要你做;你却装作没听到,到头来吃亏的还是你自己。

      2.有些事情如果及时做好,以后就会省却很多麻烦,即使是小事也不能忽视,要认真做好:甲本来只要弯一次腰,现在却弯了18次腰。

      3.教育别人的良好办法不在于言语,而在于行动:要你捡马蹄铁,你不肯弯腰,现在甲没说,乙也不得不弯18次腰。

      4.做事情要考虑得远一点:不要看马蹄铁现在没用,但在关键时刻,它的作用就会很明显地体现出来。

      下面请同学们考虑一下,如果要你以“马蹄铁与樱桃的启示”为题,以上面这段文字为开头,你准备接下去谈什么问题?选择一个什么样的角度来谈?

      生:学习方面,如果有些知识你及时弄懂了,就会省却不少麻烦。

      生:考虑问题要周到。才能把事情完成得更出色,学习也是如此。

      师:说考虑问题要远一点,废旧的马蹄铁与樱桃似乎毫无关系,但关键的时候,彼此之间却会让你感到有明显的联系。又如,一张废纸、一块石子看似没什么用,但如果你不因为它暂时无用而抛弃它,关键时刻也能派上用场,还能培养你良好的作风和习惯。所以,要长远地看待问题,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

      生:在教育人时,实践和具体的行动有时比言语更重要,所谓身体力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许多劳动模范都是靠默默无闻的工作和精神影响别人。

      师:下面,我讲第二则故事:

      爱若和布若差不多同时受雇于一家超级市场,开始时大家都从最底层干起。不久,爱若受到总经理的青睐,一再提升,直到部门经理。布若却像被人遗忘了一样,还在最底层。终于有一天,布若忍无可忍,向总经理提出辞呈,并痛斥总经理用人不公。

      总经理耐心地听着,他了解这个小伙子,工作肯吃苦;但似乎缺少了点什么,他忽然有了个主意。“布若先生,”总经理说,“请您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布若很快地从集市回来说,刚才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接了车土豆卖。“一车大约有多少袋,多少斤?”总经理问。布若又跑去,回来说有十袋。“价格多少?’布若再次跑到集市上。总经理望着跑得气喘吁吁的他说:“请休息一会吧,你可以看爱若是怎么做的。”说完叫来爱若对他说:“爱若先生,请你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

      爱若很快从集市回来了,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十袋,价格适中,质量很好,他带回几个,让总经理看。这个农民过一会儿还将弄几筐西红柿上市,据他看价格还公道,可以进一些货。这种价格的西红柿总经理可能会要,所以爱若不仅带回了几个西红柿样品,还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这则故事又说明了什么?请大家考虑一下。

      生:办事要仔细,考虑要周到。

      生:办事不能死板,要有前瞻性,如果没有前瞻性,办事就会很被动,别人说什么,他就得做什么。

      师:考虑问题要周到,有一位剧作家曾说,在舞台上,你挂了一把宝剑作为道具,如果到最后这把宝剑仍然挂在那里,没有出鞘,这种道具就是失败的。这就是说,你考虑第一步的时候,就要考虑到第二、第三步。在舞台上挂了一把宝剑,你就应该适时把它拔出来,让它发挥作用。

      现在请大家把这则“土豆”的故事和“马蹄铁与樱桃”的故事放在一起,以“马蹄铁与上豆”为题,看能说明什么问题?

      生:从师傅、总经理的角度看,他们俩有共同之处,即在教育徒弟时,不是用言语,而是用实际行动去切身感受道理。如,总经理也没有指出布若的不足,而是让布若自己去找出与爱若的差距。

      师:用事实来说话,是最有说服力的。废马蹄铁看似没什么用处,但你要想想为什么师傅要让你去捡,如果当时多思考一下,捡了起来,就不会有后面的麻烦。布若如果能多想几步,总经理为什么要他去市场上看看有什么东西,作为一连锁店,总得买进一些东西,既然要买东西,就应该打听价格、质量。有一次我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鬼谷子有两个徒弟,一个是庞涓,一个是孙膑,两个都是军事家。有一天,鬼谷子给孙膑和庞涓每人一把斧头,让他俩上山砍柴,要求“木柴无烟,百担有余”,并限期 10天内完成。庞涓不加思索,每天砍柴不止。孙膑则经过认真考虑后,选择一些榆木放到一个大肚子小门的窑洞里,烧成木炭,然后用一根柏树枝做成的扁担,将榆木烧成的木炭担回鬼谷洞。意为百(柏)担有余(榆)。10天后,鬼谷子先在洞中点燃庞涓的干柴。火势虽旺,但浓烟滚滚。接着克谷子又点燃孙膑的木炭,火旺且无烟。这正是鬼谷子所期望的。

      这则故事说明:既要有创新式教授,也要有创新式学习与之响应。如果孙股也像庞涓一样只知道机械地吸收知识,而不能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创新,即使把鬼谷子的全部知识学到手,也不会超过鬼谷子。

      所以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

      1.从事实的教育作用出发;

      2.考虑问题要有远见。

      师:下面,我讲另外一个故事:

      有一个年轻人到一家电器工厂去谋职,这家工厂人事主管看着面前的小伙子衣着肮脏,身材瘦小,觉得不理想,信口说:“我们现在暂时不缺人,你一个月以后再来看看吧。”这本来只是个推辞,没想到一个月后这个小伙子真地来了,那位负责人又推说:“过几天再说吧。”隔了几夫,他又来了,如此反复了多次,主管只好直接说出自己的态度:“你这样脏兮兮的是进不了我们工厂的。”于是小伙子立即回去借钱买了一身整齐的衣服穿上再次去面试。负责人看他如此实在,只好说:“关于电器方面的知识,你知道得太少了,我们不能要你。”……

      故事还没有结束,你们猜猜,故事会怎么发展呢?

      生:小伙子后来不断地去学有关电器的知识,再去应聘,后来主管被他的诚意所打动,终于录用了他。

      生:他放弃了应聘,另谋他职。他为什么不根据自己的长处另找工作,却要如此地浪费几个月的时间。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生:他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完善了自己,结果他虽然没被主管录取,却被一家更好的公司看重。

      师:我故意卖了一个关子,没把故事发生的年代告诉大家,故事讲的主人就是后来松下公司的总裁松下幸之助。故事接下来这样说:

      不料两个月后,他再次出现在人事主管面前:“我已经学会了不少有关电器方面的知识,您看我哪方面还有差距,我一项项来弥补。”这位人事主管紧盯着态度诚恳的小伙子看了半天才说:“我干这一行几十年了,还是第一次遇到像你这样来找工作的,我真佩服你的耐性和韧性。”于是他得到了这份工作,并通过不断努力逐渐成为电器行业非凡的人物。

      他的这种耐心和韧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不是找到了找工作的窍门,而是给我们树立了一种人的精神——执著。

      下面,大家再考虑:

      弯腰、购物。应聘。这三个故事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但仔细想想,它们之间还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文章可以这样开头:

      弯腰、购物、应聘三者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但如果你听了下面三个故事,你就会说,这三者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接下来,可以先讲第一个故事,引出一个道理;再讲第二个故事,阐述一个道理;再讲第三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一层一层深人。当然,写的时候要避免重复,不是量的重复,而是思想的一层深似一层。我说过,写文章要有事实,有哲理,有激情,三者缺一不可,而且要“三合一”,三者融为一体。 (本文摘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标签:作文指导 人教版九年级作文指导 方仁工作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方仁工作文教学课堂实录(一) 
下一篇:方仁工作文教学课堂实录(三)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