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361  2021-03-09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新版选择性必修下册《扬州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有感情地朗诵词作,通过揣摩语言理解词人表达的悲情;熟读并背诵《扬州慢》。

      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习本文中对比、虚实结合、用典等写作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 鉴赏词作中所表现出的深沉的情感。

      文化传承与理解

      体会作者蕴涵在作品中的抚今追昔的哀思。

      学习本文中对比、虚实结合、用典等写作手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黍离之悲的情感,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意识。

      从扬州的今昔变化中,深刻体会黍离之悲、家国情怀。

      诵读、想象,今昔对比中体会诗歌内涵。

      一、杜牧心中的扬州

      1.齐读下面的诗歌。

      赠别二首其一  (唐)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简评:十里扬州街,春风浩荡,佳丽云集,且山美水美人更美,难怪乾隆爷要一次又一次地下江南。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简评:一首诗,能成就一个景点。明月之下的二十四桥,已成扬州永恒的文化地标。

      遣怀  (唐)杜牧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简评:让人做了十年也不愿意醒来的美梦,也只有扬州了。

      题扬州禅智寺  (唐)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简评:扬州有人声喧哗的街巷与酒肆,也有宁静的禅智寺和竹西路。爱热闹的,爱幽静的,均能找到去处,动静皆宜。

      2.扬州自古就是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 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鼎盛时期的扬州,春风十里,歌舞升平。那么,南宋时期的扬州又是什么样的景象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跟随南宋后期著名的布衣词人姜夔的的脚步,看看他到扬州后见到了什么?

      二、姜夔心中的扬州

      1.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南宋著名词人。一生漫游各地,政治上困顿、失意,最后在贫困交迫中死于杭州西湖之畔。一生好学、好客、好藏书。他多才多艺,擅长诗词,精通音律,工于书法,精于鉴赏。生前与很多文人学士有密切的往来。其词多写景咏物,记述客游,是南宋后期婉约派的代表作家。著有《白石道人诗集》等。

      2.略读序言,提取要素 

      诵读小序和词作,教师正音。

      请学生点评读小序的同学的诵读。

      明确:情为悲情----予怀怆然;旨为悲旨----黍离之悲。

      黍离之悲即国家沦亡的悲痛。

      小序明确了词的感情基调和词的主旨思想。

      3.初读词作,品音韵美

      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理解词意自由诵读。

      点拨:这是一首慢词。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子填写的词,篇幅一般都稍长,在音乐上的变化繁多,曲调悠扬,更适宜表达曲折婉转、复杂变化的情感。朗读时语速要慢,语气要低沉舒缓。

      词意:(扬州是)淮南东路的名城,竹西亭所在的秀丽之地,走了最初的一段旅程后,我解下马鞍,在扬州稍作停留。经过昔日的繁华街道,如今全都长满了麦子。自从金兵南侵劫掠后,这里(只剩)破败的城池和古老的大树,它们(至今)仍然厌恶说起旧日战争。天色渐渐到了黄昏,凄清的号角声悲鸣着,寒气逼人,一切都沉浸在一座空城里。

      当年那样赞美扬州的杜牧,如果看到如今的残破景象,也一定会感到吃惊的。即使有像杜牧那样能写出“豆蔻”“青楼”等美好诗句的才华,怕也难写出面对扬州残破景象时的悲痛之情。二十四桥仍然存在,水波荡漾,月亮悄然无声。想那桥边红色的芍药花,虽然盛开却无人欣赏,花又是为谁而生的呢?

      请两位同学配乐朗诵。师生点评。

      教师配乐诵读 。

      全班齐诵。


展开全文阅读
      4.再读词作,梳理文脉

      理清“予过维扬”的过程。

      明确:梳理出“予过维扬”的层次:想——驻—— 看——听——感。

      5.缘景明情,细品悲情

      你能发现词人是如何写悲的吗?哪一处的悲最能触动你?请四人为一小组,积极探讨,展示分享。

      学生小组讨论发言。

      预设问题: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对比显悲,着一“尽”字,荒凉全出。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以物写悲,更见悲情。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以声衬悲,化景物为情思,将景中情与情中景融为一体,情虽含蓄,却更触痛人心啊!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虚实显悲。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在在于不在,变与不变,感慨今昔,虚实显悲。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虚实显悲,在无理一问中,更见问者的一片真情,意蕴至深、悲痛已极。

      6.抓住重点,细赏词句

      ⑴赏析示例:“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明确:首先,此句化用杜牧名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让我们想到昔日热闹场景,以此来反衬如今二十四桥仍在,明月夜也仍有,但“玉人吹箫”的风月繁华已不复存在了,以乐景衬哀情,从而倍增今日之凄清。

      其次,抓重点意象“月”,转寄情思,抒发感慨。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含“月”诗句(意象拓展,学生自由回答)?月亮原本就“无声”,也无冷暖之别,但姜夔却借助“通感”手法,用触觉感受之“冷”与听觉感受之“无声”来展示视觉所见之“月”,移人情于物象,似乎明月也有情,为昔盛今衰之扬州而伤感、而沉默!作者借月这一意象营造凄清、感伤气氛,寄托悲怆之情。

      ⑵“清角吹寒”与“冷月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谁结合自己的体会给大家谈一谈?

      明确:“清角吹寒”四字,“寒”字下得很妙,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寒”,把角声的凄清与天气的寒冷联系在一起,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似乎是角声把寒意吹散在这座空城里。它不仅表明号角声音在寒气中飘荡,而且还让人内心涌起一股寒流,用听觉写触觉,把所闻所感交织在一起,使“黍离之悲”更为具体。

      7.归纳总结,学有所获

      ⑴这首词抒发了词人“黍离之悲”,作者即事写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我们可以思接千载,体验词人为祖国山河的残破、人民的不幸而极其沉痛的心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给予词人极高评价:“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

      全词两阕的写作手法都是运用一种鲜明对比,用昔日扬州城的繁荣兴盛景象对比现时扬州城的凋残破败惨状,写出了战争带给了扬州城万劫不复的灾难。词的上阕,写出了词人亲眼目睹的景象和自身心理感受。写出了扬州城在“胡马窥江去后”令人痛心不已的凋残和败坏景象。下阕运用典故,进一步深化了“黍离之悲”的主题。全词行文的基调都笼罩在一种悲凉凄怆的氛围中。无论是词人所见到的“荠麦青青”、“废池乔木”还是在黄昏里听到的“号角”和“空城”还是词人自身所想到的杜牧“难赋深情”和不知亡国恨的“桥边红药”,都是一种悲剧的写照。

      ⑵本词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情景交融。移情入景,乐景写哀,都是词人经常使用的手法。特别是乐景写哀,词人在文中写了大量的乐景:名都,佳处,二十四桥……可是,写乐景是为了衬托哀情,是为了对比“现在”的惨状:名都的凋残,佳处的弊坏,二十桥的冷寂……正如王夫之所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用今昔对比的反衬手法来写景抒情。上片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以昔日的“春风十里扬州路”来反衬今日的一片荒凉景象——“尽荠麦青青”。下片以昔日的“杜郎俊赏”、“豆蔻词工”、“青楼梦好”等风流繁华,来反衬今日的风流云散、对景难排和深情难赋。以昔时“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乐章,反衬今日“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哀景。总之,写昔日的繁华,正是为了表现今日之萧条。

      善于化用前人的诗境入词。《扬州慢》大量化用杜牧的诗句与诗境(有四处之多),又点出杜郎的风流俊赏,把杜牧的诗境,融入自己的词境。  

      三、他人心中的扬州

      1.阅读下面的诗歌,指出在诗人心中,扬州有什么特点,诗人又是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忆扬州  (唐)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得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简评:天下三分月色,扬州独占两分,这是扬州最好的广告词。

      江城子  (宋)苏轼

      墨云拖雨过西楼。水东流。晚烟收。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  美人微笑转星眸。月花羞。捧金瓯。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

      简评:虽然有几分愁绪,但扬州有美人,有美酒,也可聊以自慰了。

      夜看扬州市  (唐)王建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简评:夜市千灯照碧云。看来,一千多年前,扬州已是一座不夜城了。

      纵游淮南  (唐)张祜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简评:白天可以在街上闲逛,晚上可以在桥上看美女。活要活在扬州,死也要死在扬州。这,才是最彻底的真爱。

      2.你心中的扬州市什么景象,请用一首诗词或者一段散文性的文字表达出来。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新版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统编新版选择性必修下册《望海潮》教学设计
下一篇:2021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望海潮》《扬州慢》教学讲义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