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236 2021-05-28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2021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石钟山记》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背诵课文,掌握 “适”“固”“绝”“向”识”“殆”“鼓”“鸣”等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2. 学习掌握本文叙述、描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教学重点)
3.感受作者所阐发的“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有无”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探究的科学精神。(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苏东坡去拜望王安石,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一首咏菊诗的草稿,才写了开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心想:菊花生长于秋天,独耐风霜,即使老来枯憔,也是留香枝头,绝不落瓣的!提笔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后来,苏东坡遭贬到任黄州。时值秋季,一日,大风过后,苏东坡到花园赏菊,不禁目瞪口呆:眼前黄花纷纷凋落,果真是"满地铺金"。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错了。
"苏轼黄州菊花误"的故事,可以看出苏轼是个怎样的人?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苏轼的《石钟山记》。
二、 初读课文
1.齐读课文,疏通字音字义。
2.筛选关键词句,概括段落大意,并指出各段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第一自然段:(记叙、议论)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
第二自然段:(记叙、描写)记游石钟山。
第三自然段:(议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
三、品读课文
1.齐读第2段,想想作者“记石钟山夜游”都有哪些见闻?并完成下列表格。
所见 所闻
2.再读文本,思考本段中作者突出描写的是声音,这些声音是从何而来的?苏轼对此有何感受?请从文中找出语句加以分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水石相搏发声
“心动欲还”“徐而察之”“笑谓迈”。
小结:本文不是一般的游记,而是一篇带有考辨性质的考察记。
3.通读全文,抓关键句“古之人不余欺也!”,理清三个自然段的内在联系。请从文中找出语句加以分析。
1).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
2).古之人不余欺也!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全文结构: 读书质疑——游石钟山察疑——释疑有感
四、探究精神
1.通读全文,理解作者阐发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2.本文体现了苏轼哪些科学精神?
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并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科学精神。
3.受苏轼精神影响,后人对于石钟山命名有何新发现?
“丙午春,余过湖口,临湖上下两山,皆若钟形,上钟尤奇。是时水未涨,山麓尽出,缘石以登……” ——明代罗洪先《石钟山记》
“乃知钟山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郦氏、苏氏所言,皆非事实也。”
——曾国藩《石钟山考异》
“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清人俞樾《春在堂随笔石钟山》
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主要有“主声说”“主形说”“形声说”三种,你认为哪种说法比较科学?怎样看待苏轼的结论?
展开全文阅读
科学精神一致的。
五、总结
苏轼《题西林壁》
六、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习作
《是真的吗》是央视推出的互动求证节目。
节目创办背景:随着微博、社交网站、即时通讯、视频分享等传播渠道的发展,信息传播便捷自由,对于公众而言,面对各类传言,真假莫辨,不堪其忧。
请结合材料,从学习生活的体会出发,谈谈你对“大胆质疑, 小心求证”的认识,写一篇200字的议论文,体现你的思考。
七、板书设计
石钟山记 苏轼
侯晓旭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2021学年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2021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石钟山记》第一课时导学案
下一篇:
2021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石钟山记》名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