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作文指导
阅读:927  2021-06-20
标签:作文指导 高一作文指导
2021学年高一必修(下)语文期末复习:命题作文(上)
 一、命题作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个人一生中如果从来没有被一本好书吸引过,打动过,甚至征服过,俘虏过,那将是人生最大的遗憾,或者说是一种最大的悲哀。

      一个人一生中可以拥有的东西很多,但真正能够提升生命质量、作为永久生命支撑的却很少,书则是其中之一。因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拒绝读书。

      要求:请以“尽享读书的美好时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尽享读书的美好时光

      世界上最大的乐趣是读书,我觉得它比电脑游戏那一类可强多了。我也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在我的书架上,塞满了不同的书。

      其实,当你静下心来,拿出一本好书,坐在那里,默默的读书时,你就可以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所以我愿意享受读书的美好时光。

      书就是你的朋友,而它会为你介绍更多的朋友。书中那么多的人物,比如孙悟空、保尔、成吉思汗等,都将在你人生未来的路途上成为你精神上的支撑。

      品悟着书浓浓的“香味”,真令人回味无穷。“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不仅能获得知识,又能领悟到人世的真谛,多有意思!

      每天放学回家,我写完作业之后的事便是读书。坐在椅子上,在不受外界打扰的情况下,一个人拿着一本好书或我最喜欢的书,一个字一个字的去品悟,当我终于将认识的真谛与那漫长的历史留在我的“记忆库”时,我是多么的高兴啊!

      读一本书,品读一个故事,认识一个人物,在我的精神世界中,便又多了一份财富。脑子里的东西越多,“钱财”就越多,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所以,我尽享读书的美好时光。

      每当家里来了客人时,经常会谈天说地,这时,仅仅十多岁的我仿佛顷刻间长大了,坐在大人们的中间,仔细的倾听他们所说的话,又时不时的与他们交流,这不仅让我得到了别人的好评,吸收了更多的知识,连爸爸上班时,别人看见了,都夸他的儿子懂得多,让爸爸总感到自豪,而我听到了这些,虽嘴上不说,可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是那段读书的时光,给了我无尽的养分。

      当然,也有伤心的时候,今年过年的时候就有这么一回,那就是爱书丢失的落寞。

      那天,爸爸带我去朋友家,我说闲的没事,就拿了一本《大明史》。这是史书,而我最爱的就是历史。到达了目的地。我在那待了几个小时,而几个小时里,我也吸取了很多“能量”。到该走时,我才回过神,放下书,准备回家,一路上书上的朱元璋、刘伯温等人物的故事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放映。

      这天晚上,我上了床,打算再看《大明史》时,竟发现书不见了,我大惊失色,明白走时忘记拿书了。等好不容易再去时,这本书就永远离开了我的生活。这几后的几天,我的心情一直闷闷不乐。

      任时光荏苒,岁月流逝,但能够尽享读书的美好时光,永远是我心中最大的乐趣!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本次作文为命题作文,要求以“尽享读书的美好时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材料共有两段,第一段强调,一个人一生中一定得读过好书;第二段强调书能提升生命质量、作为永久生命支撑,强调读书对人的重要性。

      这两段材料都是表达人一定要读书,读好书,因为书对人的精神生活,对人的生命质量影响太大。“尽享读书的美好时光”,要写读书的时光是美好的时光,是一种享受,要通过具体的人和事,去写谁读了什么书,享受了什么样的美好时光,收获了什么,对自己或别的读书人有什么影响。

      【立意】

      1.写自己读某书的缘起,读书的经过,具体描写享受读书的过程;

      2.虚拟与作品人物的对话,表达读书给自己(或别人)带来的美好时光。

      【素材】

      1.吕蒙。吕蒙是三国时吴国的大将却不爱读书。于是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大将军了,一定要多读读书。”吕蒙便开始读书。一次,他读到孙膑用“减灶计”诱使庞涓轻敌,最后打败庞涓的故事,感到眼界大开。于是,吕蒙逐渐爱上了读书。几年下来,吕蒙的军事才能大有长进。孙权大为高兴,就让吕蒙担任了大都督,统领全国兵马。

      2.顾炎武。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大学者,他学识渊博是当之无愧的一大名儒。顾炎武从小就勤奋学习,对待学问非常认真。长大后,每当外出旅行时,他都用马或骡子驮着沉甸甸的书,真正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路温舒。路温舒幼年时家里非常贫穷,靠放羊为生。他虽买不起书,却从别人那里借书来看。可借阅的书总是要归还的,路温舒常想:要是能有一册书带在身边,一边放羊一边读书,那该多好啊。有一天,路温舒去放羊,发现蒲草的叶子很宽。他灵机一动,心想:蒲草的叶子很宽,把它们编成席子,不就可以用来写字?于是,他趁着放羊的借来的书抄在编好的席上。通过这种方法,他积累了很多知识,成为西汉有名的法官。


展开全文阅读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双眼睛,这双眼睛其实就两个基本动作,一个叫“扫视”,一个叫“凝视”。广阔的天,漂浮的云,飞翔的鸟,徐徐吹过的风以及路上行走的匆匆扫视”,一切转瞬即逝;定睛“凝视”,精微之处,深藏大意。未经凝视的世界,无意义的。朱自清凝视父亲蹒跚的背影,正明白了爱如山的真谛;沈从文凝视纯美的边城,写出了茶峒人和谐淳朴的生活;朱自清凝视月色下的荷塘,得到了片刻的宁静;郁达夫凝视故都的秋天,生出了无尽的热爱;苏东坡凝视赤壁的清风明月,感悟到了生命的永恒;王安石凝视褒禅山的后洞,明白了“尽吾志”的人生真谛;我们凝视父母的身影,会发现他们的沧桑与不易;学生凝视老师的眼睛,会看见他们的热诚与纯粹……用心凝视生活,用心感悟生活,才会发现生活细微处深藏的大意,才能体验到生活的丰富内涵。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凝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抒发真情实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2)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3)用规范汉字书写,字数不少于800字。

      【答案】【范文】

      凝视

      我永远无法忘记,那短暂的凝视。

      就在昨天下午,我遇上了那双眼睛。我和妈妈一起去买水果,走到一半,妈妈突然停下,边从包里拿钱边说:“哎呀,那边有个残疾的乞丐,给他一块钱吧!”我往前一看,只见一个矮小的背影盘坐在蒲包上,那背影的前方有许多用粉笔写的字。“又是一个骗子吧!”我不屑地想。这时妈妈已经把钱拿了出来,递给我,让我拿给那个人,我不情愿的走向那个残疾人,走近才发现她竟然是个老太太。我把钱递到她面前,用鼻音发了个“嗯”,她抬起了头,我对上了她的眼睛。

      那是怎样的一双眼睛啊,眼角的皱纹有如被刀刻出来一般,每一道都道出了生活的沧桑,那眼眶,是因为无法承受生活的重担而被深深镌入吗?唯有那眼睛,蕴藏了无限的情感。看着她的眼睛,似乎四周已陷入黑暗,只有她的眼睛发出了点点光芒。短短一秒钟的凝视,我竟从她的眼中读出了无助、悲伤、艰难、感激……

      下一刻,她用左手收下了那一块钱,并有左手缓缓地把钱塞进包里。我这才注意到她的右手已被截,只剩半截手臂在空中摇晃,她的前方有两节拐杖,双脚可能也是残疾。“多可怜的老人啊!”我心想。当我正准备和妈妈离开时,她竟在那向我们磕头,边磕边用一种方言说一些什么“天天开心、平平安安”之类的吉祥话,知道我和妈妈走远了,才没听到后面的声音了,也不知道是她停了下来还是我们听不见了。

      在超市里,我越想越觉得心酸:那老人究竟是经历了什么事情啊!竟然会有那样的一双眼睛!而且我们不过是给了她一块钱,她竟然把我们当成大恩人一样对待。可是我想得越多,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老人都只有一只手了,那她前面那么多的粉笔字是谁写的啊?究竟还是个骗子啊!想到这,我又不怎么同情她的遭遇了。

      等我和妈妈准备回家时,已是夜幕降临,等我们走到那个老太太前面时,我又看到令我震惊的一幕:那个老太太正用那半截右臂撑着自己的身子左手拿着粉笔,一笔一画,艰难而又认真的写着字,似乎在完成一件精美而华贵的工艺品。她每写完一行,就用两只手臂撑着地面,身子拖着蒲包向后退,再用身子拉动双手,这样就空出了一行字的位置,然后再换一色粉笔写。在她写字的过程中,我似乎看到她的身子渐渐融入了夜幕,而周围的灯光似乎都向她的双眼汇聚,发出了比月亮还要璀璨的光芒。而一旦有人给了她钱,她都会停下手中的笔,不断地向那人致谢,等到那人走远,她才继续写,可即使在写字时,她还是念叨一些话,虽然我听不太懂,但我知道那是一个残疾老人能为帮助过她的好心人做的唯一的一件事。顿时,我低下了头,为自己那种想法而感到羞愧,可低头时,我更惊讶了:那一地犹如电脑打印出来的宋体字,真的是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太太写出来的吗?妈妈此时也发现了老太太那漂亮的字,也是赞叹连连,又从包里拿出一块钱,让我递给那个老人,我郑重的拿着那一块钱,走向老人,蹲下身子,放进了老太太的包里,老人惊讶的抬起了头,发现又是我,便冲我笑了笑,再次讲了那些祝福的话。我又一次的看到了她的眼睛,我从那眼中,看到的是被尊重的喜悦,是宛若春日阳光的温暖。

      突然想起曾经看到的一篇文章的标题:愿你尽享世间的美好。我从那短暂的凝视中,看出了老太太愿天下所有好心人尽享世间的美好,而我,也愿她:尽享世间的美好!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掌握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给提示材料的全命题作文题。仔细品读提示材料,会发现材料对选材、立意和文体等都作了一定的暗示。先要理解“凝视”的含义,指聚精会神地观看,不眨眼睛,神情专注。材料启示我们可以写中国,凝视它可以看到平凡普通人共同努力下共筑的大国情怀,书写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抒发对祖国母亲的爱;也可以写凝视父母,瘦弱的身体蕴含无限的能力,展现亲情的可贵;也可以是凝视某一件物品,回忆有关它的故事,展现亲情、友情。从选材来看,暗示从生活细微处入手,如“徐徐吹过的风”“路上行走的人”等,可凝视人物,可凝视自然,可凝视事物,等等。从立意来看,暗示精微之处显深意,或抒情,或感怀,或明理。从文体来看,要求写成记叙文,以小见大,将叙事、抒情、明理融为一体。

      【立意】

      凝视妈妈,我懂得母爱的伟大;凝视我的语文老师,我理解了老师的用心良苦;凝视美丽的校园,我看到了花草树木的多姿;凝视身边的善良,我感受到了人性的伟大;等等。

      【素材】

      1.坐在饭桌前,我突然有一种冲动,一种想凝视自己母亲的冲动,没有任何原因,没有任何目的的凝视。我细细地看着母亲,目光一动不动,似乎很坚定,这应该是我脑海中的凝视一词的理解吧。我把它付与了行动。我从没有这样注视过母亲,这才发现母亲其实挺美的,虽然眼角已经有了几丝皱纹,头上已有了几根白发,我静静地看着,不觉脸上露出了一种莫名的笑。母亲察觉到了什么,突然愣了一下,也许是我那碗还没有动的饭,也许是我那莫名的笑。这一刻,我与母亲的目光相互接触,我马上收回了它,我突然有一种不敢正视母亲的恐惧感,那一刻,我突然发现母亲的目光是那样的锐利,又是那样的慈爱和关切。也正因为这种恐惧,使我瞬间产生了一丝负罪感,一种对母亲不敬的犯罪感。“高莹你想什么呢?赶快吃饭”。母亲在叫我了,脑海里回荡着母亲的声音。为了不让母亲怀疑什么,我机械地拿起筷子,一下一下地把米饭往嘴里送,目光转移到了菜上,而思绪却在不停地翻滚……多可口的饭菜呀,向上冒着阵阵香气,今天是母亲做的菜,还多了一道清炖鱼,这是母亲为了给我补身体特意做的,这也是我最爱吃的,当然,这其中也有爸爸的关心,鱼是爸爸下班后在菜市场精心挑选的。

      2.“轰隆……”车子发动了,载着我驶离了乡下,也永远驶离了我的童年。奶奶,仍在凝视着我。自从一岁起,爸妈因为工作原因把我放在乡下奶奶家里,而我那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便从那里开始。每天,我几乎都在和小伙伴捉蜗牛,挖蝉洞,玩柳条。在夏日,一场大雨过后,那些圆乎乎的蜗牛便都冒出来了,我和小伙伴便兴致勃勃地比谁的蜗牛大,谁的蜗牛美丽。当我玩够了回家时,总有一双焦急的眼睛在胡同口凝视着我。唉,上哪玩去了,这野孩子,回来这么晚!而我,总是笑嘻嘻的说:“我不告诉你。”于是我牵着奶奶的手,在那缕缕青烟的缭绕和清新的泥土味中回家,那美好的情景让人仿佛是在仙境中。


展开余文
      3.小小的棋盘,确是大大的人生。不管做什么事,影响最终结果的,除了自己本身的水平确实有差异之外,还要有个好心态,最终才能完美发挥。这是我们许多人,也所欠缺的。遇到困难时,一定要放平心态,沉下心来,总会想出应对方法,走一步,再走一步,最终取得进步与成功。这样萧瑟的寒冬里,这次偶然路过的凝视,使我体会到了许多,让我感触颇深。

      3.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作文。

      你是我生命的第一眼甘泉,浇灌我的生命,亲爱的父母,有你陪伴,我有了温暖;你是我生命的第一缕阳光,温暖我的心房,可亲的朋友,有你陪伴,我有了活力;你是我生命的第一颗露珠,丰富我的智慧,宝贵的书籍,有你陪伴,我有了思想。

      请以“陪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注重真情实感,不得抄袭。

      【答案】例文:

      陪伴

      如果你问我陪伴是什么?我会告诉你,那是爱。

      “妈妈,可以回家了吗?”班主任的儿子童童趴在班门边上,小心翼翼的问还坐在讲台上的老班。

      透过窗户,璀璨的明星镶嵌在浓墨般的黑夜里。今天本没有老班的晚自习,但由于期末考临近,老班几乎每晚都陪伴着我们到晚上九点半。

      “童童,我说过哥哥姐姐们上课你不允许到教室来,赶快回去,饿了办公桌上有水果,有事下课再说。”老班起身,走下讲台,将童童推出门外,我抬起头,正好对上老班无奈的目光:“看看都谁分心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两眼不看窗外人。”我连忙低下头,再次投入到刚刚钻研了很久的数学难题中。

      伴随着明亮的繁星,清脆悦耳的铃声在静谧的校园中响起,老班拍了拍手,说:“同学们今天都辛苦了,回到寝室好好休息,准备迎接明天的战斗!晚上可别打夜战,明天谁都不许顶着黑眼圈来上课!”“好!”同学们响亮地回答了陪伴我们一天的老班,同学们收拾完书包,

      走过老班时,都会说一句:“老师辛苦了,您回去也要好好休息啊!”我看到您笑容满面地点着头,说着不辛苦。

      走在回宿舍的路上,老班刚好骑着车带着童童回家,听一起走的同学说,老班每天晚上陪我们上完晚自习还要骑车带童童回家,第二天很早就要起来来学校,有时候晚上都没时间吃饭,童童也没办法吃饭……

      第二天,大家都激情澎湃的早读,时,老班却顶着黑眼圈走进了教室,开始检查大家的早读效率,班长说,老班为我们班的成绩可是没少操心,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老班更是压力山大,夜夜失眠,每天都睡不好觉,还要陪我们上晚自习。但是一点不影响我们上课。真的很厉害。老班也是很不容易啊。

      我正想说些什么,上课铃响了,老班一如既往的踏着轻快的步伐,除了那黑眼圈有些突兀,老班依然面带笑容,带领我们复习。

      这两年来,我们总是给您惹麻烦,让你生气,可您每次都能处理好这些麻烦,然后对我们说:或许你们现在还不懂事,但我相信你们总有一天会开花,而我,会静待花开。一直陪伴着你们,做你们最坚实的后盾。

      我想,这就是陪伴,老班对我们的爱,最的爱……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

      本题是以材料的方式呈现的命题作文。题干要求以“陪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从材料的内容看,陪伴我们的可以是“亲爱的父母”,他们的陪伴带给我们温暖;也可以是“可亲的朋友”,他们的陪伴带给我们活力,还可以是“宝贵的书籍”,它们的陪伴带给我们思想。“陪伴”这个命题,呼唤我们从狭隘的生活空间走出来,从封闭的自我世界走出来,去拥抱人生,感悟真情,呼唤情感的绽放,让心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陪伴”这个命题可以写自己心灵深处有感触的亲情、友情、师生情、同窗情,这些情感都是考生最真切的感受。也可以另辟蹊径,有所创新,可以写与父母师友有关的具体事物,把父母师友之爱寄寓在某个事物上,让它“陪伴”自己成长。还可以写一本好书的“陪伴”使我进步,一位名人的“陪伴”让我成长,一句名言的“陪伴”激励我奋进,一个梦想的“陪伴”振奋我精神等。

      【立意】

      ①父母亲情陪伴;②友情陪伴;③同窗之情的陪伴;④一本好书的陪伴。

      【素材】

      1.张爱玲说:“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在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那么一个人”每一个单身的你都值得被等待,过好自己的小日子,给自己最好的陪伴,脱单的日子还会远吗?

      2、创新时代实际上是信息时代的天然的伴随物。尽管我们掌握了新的信息,但仍然有薄弱环节,它不是出现在信息的创造上,也不是出现在信息的贮存上,甚至也不在信息的获取上,而是出现在利用新的信息去做新的事情上。

      3、我眺望,向着你来的方向,知道我变成了稻草人,不会说话,也不会歌唱,只有一群麻雀陪伴我,一边吃掉我,一边替我守候远方;他们告诉我,你的名字叫夕阳,可是有没有人能够告诉我,为什么,我和你相依为命的家乡,变得如此荒凉。——席慕容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俗话说:最短的距离是从手到嘴,最长的距离是从说到做。

      结合材料,以“从说到做”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思考,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从说到做

      从说到做的距离可以很长,但其实也可以很短。

      人们之所以将从说到做的距离视为世界上最长的距离,大概是因为在很多人眼中,说与做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确实如此,“做”所要求的是全身心投入,手要动,脚要动,更重要的是眼要动,心要动;而“说”多简单,动动嘴皮子就行了。而且“做”未必能做得成,而“说”只要求吐字铿锵、信誓旦旦的美言便能让一个人受到认可、追捧,以至于举世瞩目。因此这是一个空头支票满天飞的时代,也是一个华丽的面具包装横行的时代,人们言说的唯一目的是对外人宣扬子虚乌有的品质。做实事?没人会在意,没人会去验证,管他呢!

      然而,“说”就真的如此之不堪,真的就只是掩盖虚无的一堆泡沫吗?

      显然不是。我记得,蔡元培先生宣扬自己的“三不主义”,他也确实以此为现实生活中所遵循的原则;我也记得曾巩的道德文章;也记得古往今来的诸多伟人,将自己立身处世的原则无畏无愧地向世人宣告,并用生命的每一分秒践行。从说到做,之于他们,是一种再自然不过的过程,其间又有什么距离呢?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终于发现,这些人们公认的伟大之人的“说”,与其说是对外人的宣扬,更不如说是对自己的承诺。告诉世人,一则,因为他们作为君子的坦荡;二则,因为它们作为标杆的责任;三则,也是最重要的,是因为他们渴望世人的目光对于他们起到监督的作用,以此为动力,恪守自己许下的诺言。于是,从说到做的距离在他们身上被无穷地缩短了。

      因而反思,在日常生活中,我有多少话是说给别人听的,有哪些话是说给自己听的;这许多零散琐碎,甚至是不经意间说出的话中,又有哪些付诸行动了呢?或许,我还应该问自己,有哪些话我不敢说出来,而其中所含的对自己的承诺就混杂在诸多其他言语的碎片之中被逐渐地遗忘了呢?

      又想到蔡元培先生,想到他的“春风化雨”,想到他的“不言之教”,想到其“气象与人格”。气象是人格的自然流露,成于中而必形于外。同样的,我们的每一句言语,也不应是轻浮的、不负责任的,而应是我们品格修养的流露。从说到做,期间或有看似无法逾越的鸿沟,其实只需用人格的磅礴力量充盈,从说到做便也就是尺寸之间而已。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

      本题围绕“说”与“做”立意。首先需要理解材料的含义:“最短的距离是从手到嘴”,“手”代表“做”,“嘴”代表“说”,“最短距离”的意思是“最容易”;此句意思是“说比做容易”;“最长的距离是从说到做”,“最长距离”意思是“最困难”,此句意思是“做比说要困难”。从这个角度立意,就可以论述“做”的不易。但是,考生如果反向立意,认为“说”也有自己的价值,“说”也未必容易,也是可以的。还有,题目要求以“从说到做”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考生也可以阐述“从说到做”的过程,需要注意哪些地方,有哪些难度等。总之,只要围绕“说”与“做”阐述自己的见解就可以。


展开余文
      【立意】

      1.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2.说与做同样重要;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的标准。

      【素材】

      1. 中国人向来提倡“言行一致”,但事实上却是说得多做得少。能喊出漂亮的口号、说出漂亮的话的人多如牛毛,但真正能做出点事的人却是寥寥无几。说中国的孩子动手能力弱,这是事实。我初三学了一年化学,只进过一次实验室,还是为了参加实验考试!在这种情况下,又怎能要求我们拥有欧美同龄人的动手能力呢?光说不做,这种现象从古流传至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儒林外史》等书就能看到,明清时期的文人多只顾着练“八股文”,结果把自己练成了陋儒、假儒、迁儒。这些人当了官,也只会一口一个“知乎者也”,满脑子还是封建礼教和千年前圣贤的思想。国之栋梁已腐朽至此,国岂有不倒之理?于是,中国那段一百多年的屈辱史,也在意料之中。

      2. 纵使在思想高度“统一”的明朝,依然有一些有思想有主见有作为的真士,比如说:王守仁。初中的一篇课文中曾把“守仁格竹”作为了一个反面例于。殊不知,正是“守仁格竹”的失败让王守仁意识到了程朱理学的不可靠之处,转而把精力放在了另一个方面,创造自己的思想“阳明心学”。王守仁与朱熹等人最大的区别在于,他没有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悟”那些所谓的“真理”上。相反,他运用思想和知识解决了现实社会中许多问题。例如平定宁王叛乱是他很著名的功绩。当时,满朝文武都对叛军无能为力,而他,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带着极少的人马,凭着智慧和策略,终于扫平叛乱。这才是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面貌。人们或许不了解阳明心学,但历史不会忘记他的贡献。

      3. 过去一般民众常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错误观念,认为那些以劳动力赚钱的人比读书人差了一截。其实不然,或许能够说出一番大道理的人士,还不如以行动来报效国家的劳动者呢!嘴上天花乱坠的人,终究抵不上脚踏实地的实践者,而提倡“言教不如身教”也是此番道理。再者,说与做二者比较,当然是做比较困难。但只要有心去做,移山填海之难,必有成功之日。反之,光说不做的话,反掌折技容易,亦无收获之期,言能成行,且行之有恒,才能尝到成功的果实。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红楼梦》这本伟大的经典文学作品,是我们共同的记忆,它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都凝聚于其中,本身就具有一种无限的力量。(苏童)

      ②影响我最大的作品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多少年过去了,那些当年活现在我脑海里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莫言)

      ③中国学生必须背诵几种大部的经典,这种聚集成功的大资产,以供中国著名作家任意地使用,在文辞的修饰上自然能得到有效的结果。(高本汉)

      请以“品读经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答案】【范文示例】

      品读经典

      莫言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登上了世界文学之巅,其中固然有其自身的刻苦努力、笔耕不辍,但却也与那些博大精深、滋养心灵的经典作品不无关系。

      品读经典,不仅关乎个人的发展,更关乎一个民族的兴衰。

      在人类历史的浩浩长河中,时光之水冲刷去了一切荣耀与权势、罪恶与纷争,只有那些历经时间淘洗的经典作品流传百世。它们有的是浩浩长言,洋洋洒洒几百万字;有的是精悍之作,言有尽而意无穷。但它们都反映出了最真实的那个时代,都凝聚着一代又一代大师们的心血,是人类智慧的精华,是人类历史真实的记录者。人类的历史,若少了那璀璨繁星般的经典作品,该是多么黯淡无光?

      古人云: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矣。是的,摒弃喧嚣而浮华的尘世,净手端坐,捧一本经典,燃一瓣心香,平淡无味的生活竟也变得摇曳多姿。在《蒹葭》中,感受爱情的朦胧与盎然的古意;在《老子》中体味道法自然的奥妙与清静无为的哲理;在《活着》中感受生活的苦难与心灵的迷惘……品读经典,为我们平凡的人生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为我们打开了通向种种奇幻人生的大门。

      高尔基有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原始人到现代人并非是一蹴而就的,经典作品就像一个个精心打磨的钩子,将人类的智慧环环相扣。我们看到,四书五经高度浓缩了儒家文化的精华,奠定了一代代中国人的价值观与文化血脉;我们看到,煌煌《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让后人能够触摸历史最真实的脉络;我们也可以看到《寂静的春天》是如何发人深省,如何唤起了人类对自然的重视……人类文明火炬一代一代得以传递,经典的力量实在居功至伟。

      狄更斯在其经典作品《双城记》中批判:“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现代发达的出版业与科技水平为阅读经典提供了绝佳的途径,但终日忙碌、追名逐利的人们却正在丧失阅读经典的耐心与能力。鸦片战争的炮声早已远去,我们正在沾沾自喜,猛然回首,却发现在大洋彼岸,经典作品从未远离人们手中。民族当自省,品读经典,民族方能自强。

      品读经典,你会发现,经典的力量,从未远去。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

      审题:解读上述材料的内容,可知三则材料谈的都是对经典的品读。第一句话谈以《红楼梦》为代表的经典作品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影响,侧重经典作品本身的价值;第二句话讲经典作品令人记忆深刻,侧重对个人的影响;第三句话言经典作品对中学生和作家的作用,侧重对写作的帮助。苏童主要从经典的界定方面阐述,莫言则从经典对人的影响角度阐述,高本汉则从经典的品读方法的角度阐释,其实他们所谈的也就是关于“品读经典”的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从“品读”出发,选取这三个侧面的任一立意记叙或论述,均为切题。“品读”不仅是“读”,对情节的简单了解,更要体现“品”,品出作品的思想艺术特色,品出人生感悟。记叙文要体现出“读”的过程,认识的渐进过程;写成议论文也要尽量体现思想认识的深化过程。把“品读”和“经典”两个概念捆绑起来记叙或论述,或者把“经典”和“品读”分开表述,写作重点把握准确,均为切题。简单地列举哪些是经典作品,或只谈经典作品有哪些作用,无“品读”过程或弱化“品读”,写作重点把握不准,视为审题不准确。

      立意:

      (1)品读经典,把握现在;

      (2)经典,人生之支柱,不灭之光芒;

      (3)品读经典,感悟真谛。

      素材:

      (1)读——经典。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是有一定文学价值和影响的,它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红楼梦》这本伟大的经典文学作品,是我们共同的记忆,它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都凝聚于其中,本身就具有一种无限的力量。品读《红楼梦》,让我懂得了黛玉葬花的伤感和宝玉的凄美爱情。在我高兴时快乐时,我会翻开书,继续吸取营养知识;当我伤心沮丧时,我也会翻开书,在书里面寻找知音,让我知道,生命是美而圣洁的,人生是幸福与苦难相伴而随的。正如古人所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2)品——经典。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书,像长者,谆谆教导;似导师,循循善诱;如朋友,心心相印。有这样一则小故事,父子俩在林间散步,父亲问:“除了小鸟的歌唱之外,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儿子答到:“我听到了马车的声音。”父亲说:“是一辆空马车”。儿子问:“你怎么知道是一辆空马车?”父亲说:“从声音可以分辨出来,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父亲简单的话语,告诫我们人不要高傲自大,自以为是,应脚踏实地。正如古人所云:“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3)悟——经典。荀子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的获奖其中固然有其自身的刻苦努力、笔耕不辍,但却也与那些博大精深、滋养心灵的经典作品不无关系。他出身贫寒,但也从为放弃过读书,在部队担任图书管理员期间,将图书馆里1000多册文学书籍几乎全部看过,才最终登上世界文学之巅。莫言的成功验证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的古训。经典如一坛老酒,醇香浓烈,馥香逼人;经典如一首古诗,绝唱历史,弥久珍藏;经典如一支舞曲,圆润华丽,不失内涵。品读经典就如饮酒、诵诗、跳舞,领略艺术的至善至美。品读经典,犹药也,力行,可以清新明志、洁身正性。

      6.作文选作题(若选作,请在答题卡写作答题位置作答)

      据研究,在影响教学效果的138个重要因素中,师生关系位列第11位。现代教育中,师生关系的构建极为重要。请以“我谈师生关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答案】例文:

      我谈师生关系

      曾记否,春溪柳边,风乎舞雩咏而归?曾记否,程门立雪,漫天鹅毛映照一片求学赤子之心?然而揆诸当下,乱象多发,前有优等生持刀行凶班主任,后有心怀强怨者二十年后报旧仇。这不禁引起我们的思考: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是师持教鞭张目怒容,学生俯首贴耳战战兢兢的刻板教学?抑或是和胜相处,相辅相成的教学相长?

      传道授业增学识,立德树人育英才。

      老师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桥梁,更担负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三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责任。因此,老师首先应发挥道德模范作用,以宽容对待学生。部分教师师德不足,动辄打骂学生的情况在某些地方并不少见,那么学生长大后寻事报仇这件事,似乎也不足为奇。自小受低素质教师误导的学生难以形成对世界及人际社会的合理性、合法性认识,从而导致因一时冲动而引发的悲剧。教师不仅是学生的教授者,更是学生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只有提高教师道德水平,促进思想道德培育意识的提高,才能达到丰富学生知识积累并培养健全人格之目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师徒三代学贯古今,惊才绝艳,正是道德与学识共同传承的成功体现。

      虚心求学明真理,尊师敬长常念思。

      作为学生,老师也绝非单纯的教课工具,更是人生的引路人和奉献者,是那自愿护花的尘泥落红,是那台前燃尽最后一丝光亮的红烛。明代大文人宋濂幼时嗜学,求教先生时恭敬有加,“俯身倾耳以请”,遇到老师发怒时则“色愈恭,礼愈至。”当今我们对老师也理应持有一份尊敬与感恩。大风遥遥,有人告别有人伫立;暮色长凝,有人点灯有人熄。老师在自己职业上的夜以继日、呕心沥血地付出,古有秦始皇海岛拜荆枝以敬师,子路恸哭以惜念恩师,今有高考生出场下跪以谢父母,金榜题名以报恩师。作为学生应长念师恩,奋发以还,恭敬以学,才不辜负师长以身护花之深情。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立人承古之效,更有建国兴邦之用。我们应倡导德师谦生的教学关系,以鼓励产生教学相长之效果。望有朝一日,见得杏坛奇花与硕果争春晖,蒙络摇曳,参差披拂的春和景明之境也。

      德师谦生,共筑和谐校园之明光璀璨;教学相长,齐塑现代教育之朗朗清清。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

      题目要求以“我谈师生关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在这个思想多元化的时代,现在的师生关系已不像过去那样简单和易处理。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师生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如今建立正常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随着未成年人个性的不断加强,学校、老师对学生的管理方法也面临着挑战。师生之间应当是怎样的关系?如何建立这种关系?考生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给出切实能解决问题的答案。比如,可以呼吁“尊师”风气不能丢,尽管现在讲究师生“平等”,但是老师毕竟身份特殊,无论是年龄还是阅历都要强过学生,又孜孜不倦教导学生,因此学生应当对老师有起码的尊重;也可以从老师的角度,强调师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业务素养的提升,只有老师让学生佩服,有些管教才会有效等等。

      【立意】

      1. 师生之间,和谐为要;

      2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一切活动的基础;

      3.亲其师,信其道。

      【素材】

      1. 你也许不曾经历过这样的情景:在贫困的山区,一群尚在天真年纪的孩子们围着新来的老师,他们稚嫩的脸庞和对知识渴求眼神让无数大学生们选择了留在那些与繁华无关的地方,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可相信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吧:难过时得到老师的安慰,害怕时得到过老师的鼓励,犯错时听到过老师语重心长的教诲。而每一个老师,都在学生们上课时认真听讲的神情中感受到这份职业的快乐,在一句简单的“老师好”的问候中不自觉地露出微笑,在学生们每一次学习和成长方面的进步里觉得欣慰。或许在这个世界上,学生就是老师们除了家人,最不舍的牵挂吧。

      2. 校园是我们学生每天停留时间最多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像海绵一样吸取着知识的养分;老师像园丁一样辛勤地耕耘着。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希望在一个和谐的氛围内学习和教授知识。因此,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给了我们文化知识的启迪,使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幼稚走向成熟。老师给了我们知识的雨露,需要的是我们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同学尊敬老师,老师爱护同学,这样才能构建和谐校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3. 师生之间需要有平等。平等是沟通的基础,是为人处事的原则之一。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注重“平等”。他对待犯错误的学生,并不严惩体罚,而是心平气和,耐心地开导,从而使学生主动承认错误。“人民教育家”的方法对当今仍有借鉴学习的意义。

      7.作文选作题(若选作,请在答题卡写作答题位置作答)

      史铁生说“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但是他写了地坛的味道,并让我们感受到其中蕴涵的丰富情感和深厚意蕴。请你阅读选文中的相关内容,并回忆你的2020年冬天的生活,“闻闻”其中的味道,以“冬天的味道”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谈谈你的体验与感悟。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

      【答案】例文:

      冬天的味道

      冬季有着学者鲁迅文中“如粉如沙,决不粘连的朔方的雪”的那种孤毅凄美的味道;有着诗人王昌龄诗中“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的那种孤寂悲苦却又辽阔悲壮的味道;有着伟人毛泽东词中“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那种豪壮雄伟的味道。

      指缝太宽,时间太短。不经意间,2020年的第一场雪悄然落地。睡了一觉醒来后,整个世界都换上了新衣,远山白雪皑皑,街道素衣点点,城市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白纱,瞬间诗化了。

      尽管深秋还不情愿退出时令的舞台,但古浪的第一场雪却实实在在地来报到了。不过今年的第一场雪不像以往那样粗狂和豪放,下的有些矜持,带着些许娇羞,星星点点下的不大,让人还没来得及听雪落的声音,就在大家的睡梦中悄悄滑落。虽然只是小雪,仅有薄薄的一层铺在地面,但稀疏的雪花也着实让城里的人们抢先领略了冬日的纯洁。虽然只是小雪,但也是雪压枝头,秋风没有扫动的树叶在这一场小雪中纷纷败下阵来,散落一地,树干上一夜之间清澈了许多。虽然只是小雪,但是气温确也是骤降,连空气中都是冬天的味道。

      然而这个冬天,我感受更多的还是温暖的味道。

      首先是来自爸爸妈妈的温暖。那时每天新闻播出的死亡和确诊病例都在增加,武汉封城,我虽然似懂非懂,但还是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氛。这时爸爸就会告诉我:“不用害怕,只要做好防护就很安全。”他还告诉我:“有许多医护人员和中国顶尖医学专家们都奋战在抗疫一线,许多人都在努力,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爸爸坚定的眼神和笃定的口吻让我的心安定了许多;小区封闭管理以后,菜场和超市都关门了,购物变得很不方便,妈妈为了让我们吃好,增加营养,提高免疫力,加入了好多网购群,为我们买来丰富的食材,宅家期间,我们家的伙食比平常更好了,我好像都长胖了呢。还有妈妈想办法采购到的口罩、酒精和消毒液等抗疫物资,让我们觉得很有安全感;为了让我们的宅家生活更加充实,妈妈还未雨绸缪,在快递停运之前给我们买了许多手工玩具,让我和妹妹每天在家也不会觉得无聊了。

      其次是老师带来的温暖。我们还在上网课,但老师每天都会关心我们的学习,关心我们适不适应网课的额学习方式。我们班的班主任熊老师还每周组织我们举行一次“云相聚”,让同学们给彼此一些温暖和鼓励。每周,熊老师都对我们一周表现做总结,评选出“优秀小组”、“周作业之星”、“百字作文小达人”,给我们颁发奖状,让我们的学习十分有动力,还很开心。在我们班的空中班会上,我们班的老师们都录制了视频,给我们鼓励、加油和打气!

      最后是来自社区的温暖。疫情严重的时候,我们不能出门,社区志愿者们就会帮我们把网购的东西和快递从学校大门运回小区,然后一家一家地送到门口。是他们的辛苦付出,保证了我们的生活能够正常运转,在最危险的时,是他们挺身而出,坚守岗位,我要向他们致敬!

      2020年的冬天有些特别,因为疫情,让人们忽然变得好远又好近;因为关爱和团结,冬天的味道变成了温暖的馨香。我想,这样特别的冬天的味道,我会一辈子铭记在心,并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

      就审题而言,写味道,实是描述味道。味道有多种解析:浅则可理解为气味、滋味;深则是人们的某种体验和感受;另外还有事物包含的特点或哲理。教师可以在审题环节进行“说文解字”谈“味道”:从两个字当中可以拆分出“口”、“首”、“走”、“目”等部件,然后让同学们自己察觉出味道不仅要用口尝、用鼻闻,更要会用耳听,用眼赏、用心看,而且还要留心在生活实践中体悟。至于选材,不仅要选同学们能品味的东西,而且还要选值得品味的东西。人生世间,不外乎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自我认知三方面的关系。题目特别限制“回忆你的2020年冬天的生活”,2020年冬天最值得写的恐怕就是新冠疫情的事了,那么通过“闻”,你感受到了什么味道呢?是无数白衣天使的温暖的味道,还是国家守护百姓生命的甘甜的味道,亦或是春天即将到来的希望的味道?当然写其他的“味道”同样可以。最后提醒注意,“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这一点不要忘记。

      【立意】

      1.冬天的味道是母爱的馨香;

      2.冬天的味道是抗击疫情胜利的甜蜜味道;

      3.冬天的味道是充满希望的味道。

      【素材】

      1. 张嘉佳说:“美食与风景,可以抵抗全世界所有的悲伤和迷惘。”寒风呼啸,夕阳渐隐。母亲把父亲从集市上买的大骨头煮熟,煮到锅里高汤滚滚,再把白菜,粉丝放进去,过一会儿就可以出锅了。菜出锅以后,她会把大棒骨上的瘦肉放到盘子里,留着沾蒜酱吃。晚上,我们全家围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母亲则把大棒骨夹到我碗里,我拿起来就啃上面炖得烂糊糊软糯糯的筋骨头。这时肉和蒜酱的香味充斥在空气中,暖暖的灯光,冒着热气的食物,一家人的欢声笑语,让我感觉那个冬天不再寒冷。

      2. 冬天是什么味呢?冬天的味道是甜甜的,还是冷冷的?悠闲地坐在床上,听淅淅沥沥的雨声,或是看外面飘着的鹅毛般的大雪静落无声,我总是觉得温馨而甜蜜,隐隐约约有丝丝甜甜的味道萦绕在心里。冷,是冬天的主旋律,坐在家里是冷的,走到外面的田野,则更是觉得冷飕飕的,打开书本,连冰凉的书页都让人感到一股寒冷的味道。

      3. 其实冬天最好的味道是喜庆。最冷的时候也是春节到来的时候。按照传统意义来说,春节是新年的开始,是最喜庆的时刻。进入腊月后,年味日渐浓厚,家家户户都在迎接着新年的到来,赶集上店,置办年货,寒冷已经挡不住了人们的脚步。这才是真正的冬天味道。腊八粥的香味掉足了人们的胃口,使人们充满了对新的一年的期盼和祝愿。虽在隆冬季节,春意却在悄悄萌发。

      8.作文

      距离,是一种客观存在,并且具有以多种形态呈现的特点。从有距离到零距离,情感、态度、追求、得失等都会融入其中。在你成长的路上,在与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的相处中,你是否经历过有距离到零距离的情感历程?

      请以“零距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答案】例文:

      零距离

      走在街头,看着苍白的月光下那一地泛黄的落叶,忽而一阵寒风吹过,我打了一个寒战,缩了缩头,裹紧衣领向着家的方向跑去……

      “遥远的北方会不会也像我们这儿一样冷?不,肯定比这儿更冷。然而,在北方搞建筑的父亲肯定还在屋外被寒风吹着!”想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

      渐渐地,那个熟悉的地方映入了我的眼帘,那是我的家。我能想到,此刻母亲一定做好了晚饭,坐在桌旁边做针线活边等着我。刚踏进门槛,还是那熟悉的笑脸和亲切的话语:“快趁热吃吧!”

      “看,你爸出去都大半年了,大老远的,总是惦记着你,说天凉了,让你多穿些衣服,别冻着了。”母亲幸福地念叨着,“瞧,又发来一条,说天冷,让你别吃太多的凉东西。”

      “小艳,你要不要回一条信息给你爸呀?”说着,母亲抬起了头。

      我埋头不语,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这么多年以来,我已经习惯了母亲的唠叨,更习惯了父亲嘘寒问暖的短信,若哪天母亲没有提起父亲的牵挂,我就会在母亲面前撅起嘴埋怨。然而,我却从没有想起向父亲问一声平安,道一声珍重。被爱零距离,回馈,却杳无踪影。

      此时,母亲简单的话语却让我如鲠在喉。

      许久,我才抬起头说:“还是你发吧,我不知道该回些什么。”

      “你这丫头怎么回事,每次你爸打来电话,你都不愿接,你就不会说些关心你爸的话吗?”妈妈似乎生气了,“人家的女儿整天黏着爸爸,我看你跟你爸怎么像隔座大山似的,一句话都没有。唉——”

      母亲唉声叹气,我的心如被针扎一般。

      儿时,我与父亲形影不离;渐渐地,我长大了,父女俩的交流却越来越少,就像曾经的一片森林旱成了草地,又荒成了沙漠。但我搜索枯肠也回忆不起父亲对我有什么怒色,即便面对的是女儿的冷漠,父亲的爱也从未间断过,小时候是一声声叮咛,长大后变成一条条短信。而我,面对这些充满爱的语言,似乎已习惯得近乎麻木,从未回馈些什么,更不曾对父亲表示过感谢。

      想到这里,我的面颊滚烫,终于,我还是发出了那条至今记忆犹新的短信:“爸,你那儿很冷吧?小心自己的胃病,注意保暖!”

      放下手机,我竟如释重负,感觉特别踏实。不一会儿,父亲便回了短信:“谢谢乖女儿,天再冷,爸心里也是暖的。”

      “爸,你那儿有没有过冬的衣裳呀,没有要买,别冻着了。”我不再吝啬言语,也不再顾及修辞。

      “知道,我身体好着呢!”

      ……

      一条条短信在父亲和我之间不断地飞来送去,仿佛正在编织着一张大网,一张真爱的大网——它将我和父亲连到了一起。透过这张网,我似乎看到父亲正读着女儿的短信,那满是褶皱的脸上盛满了笑容……原来,指尖的一串小动作便能使遥远的距离拉近为零。

      我抬起头,院子里洒满清辉,一轮满月正静静地悬在天空,照着我,也照着远方的爸爸。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题意非常清晰,没有明显的审题障碍,立意的关键有二:一是对“零距离”进行横向发散思维。写作时切不可空洞地演绎“零距离”的体验或观点,一定要具体到某一个侧面或某一个领域。比如,可以写与家人或友人的零距离,也可以写与弱势群体或焦点人物的零距离;可以写与有形的人或事物的零距离,也可以写与无形的思想或情感的零距离;可以写与高雅的文学或传统的零距离,也可以写与底层的市井生活或朴素民风的零距离……二是对“零距离”进行纵向推进构思。零距离不可能一下子实现,一般都是从有距离再到零距离的。因此,记叙文中应当体现出这种发展的过程,议论文中应当突出有距离与零距离的辩证思考。“零距离”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心与心的融合,是一种理想化的追求,因此文章还应当注意虚实结合,使其相得益彰,让文章韵味更浓,立意更高。

      【立意】

      1. 用爱弥合距离;

      2. 零距离需要真诚地亲近;

      3. 美好的零距离。

      【素材】

      1. 我快乐地奔跑、欢笑、旋转,这是生命的律动,是距离的拉近。恍惚中,我好像看到了漫天的冰雪一个劲儿的冲着我微笑,笑容像四月的天空一样清新纯净,我听见了他们的喃喃呓语:“人们啊,请让这份晶莹浸润你们的心,洗尽尘埃;请让这份真挚融化你们坚硬的外壳,涤尽冷漠;请以俯首的姿态接受自然的馈礼……”

      2. 零距离作文800字屋里僵持的气氛。“你呀——”拖长的语调,微微皱起的眉头,“到底年轻些,做个事情不知道轻重。”表哥倔强地别过头,不理会伯父的训诫。屋里响起几声轻轻的叹息。我那时尚且才七岁,躲在门外偷听大人说话。后来房中传出了争吵,彼此激烈争执,毫不相让。我站在门口瑟瑟发抖,被闻声而来的祖母抱走。我问她发生了什么,她摇着头,答非所问地说:“早就不是一条路上的人了。”

      3.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海角天涯,不是日月星辰,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这是曾经风靡一时的告白,充分体现了距离的多变性。距离是一种客观存在:物化的距离体现在物体的相对位置,这是客观固定或恒久不变的,如日地距离;心灵或精神上的距离则是一种形而上化的可以用主观尺度衡量的相对长度,如人与人能力、思想境界的距离。零距离是一种极端状态,物体的零距离接近会使作用力极大化,而人与人零距离则会带来主观意识的交融。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和解”是指双方不再争执或仇视,归于和好。我们常常需要与他人“和解”,消除矛盾与误会,化干戈为玉帛;甚至与自己“和解”,放下执念与挣扎,开启一段新的旅程……

      请以“和解”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700字。

      要求:自选角度,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文体特征鲜明,逻辑层次清晰;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要套作、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

      【答案】例文:

      和解

      生命是一个巨大的迷宫,多数人穷其一生渴求走出去却不偿愿,在踏入死胡同时,与其撞个头破血流,不如与失败和解,与境遇和解,与自我和解。

      越王勾践与失败和解。

      硝烟弥漫,哀鸿遍野。转眼之间,国破家亡,曾经的君临天下,曾经的唯我独尊,都随着清风烟消云散,成为过往的记忆。那时的他,沦为吴王的阶下囚。绫罗绸缎换成粗衣麻裤,山珍海味变成了残羹剩菜。红罗斗帐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草席木枕;万人侍奉的生活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日复一日的繁重劳作与鞭责唾骂。

      即使现实如此残酷,越王也未沉沦,而是与自己的失败和解。从苦不堪言中坚强起来,但他不亡今日的苦楚。他不似别的君王,王朝灭亡,便或自刎,或投江,而是多年忍辱负重,接受失败,在阴郁的地方积蓄能量。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他终于一朝打碎了吴王的美梦,重新站上了权力的巅峰。他通过与失败和解,洗刷了自己的失误,换回了曾经的荣光。

      汉使苏武与境遇和解。

      他含冤被流放到北海无人处牧羝,靠翔乳方得归。面对这样的境遇,他选择了与其和解。没有粮食,便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没有水喝,就以雪代水止渴。冷了,便靠着羊互相取暖;累了,便抚摸着牦牛告诉自己要忠于汉朝,忠于皇上。他接受了痛苦的生活,与境遇和解,凭着自己的坚持,最终回到了汉朝,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古到今,也不缺与自己和解的仁人志士。

      汉武帝依照国情军情改守为攻,最终大获全胜,成就伟业;杨振宁放弃简单实践研究转向核心理论研究,最终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取得成功;李白打消从政求仕的念头,寄情于诗,最终释放了自我豪情,迈向了成功。

      我们的成长也是如此,能正确接纳自己,接纳世界最为重要。每一个人、每一次失败、每一种境遇都有它的价值,成长中,我们也应接纳自我,接受失败,接纳境遇,满面笑容地与他们和解。这样才能更好地认清道路和方向,扬长避短,激发内在潜能,演奏出生命最华丽的乐章。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

      【审题】

      本题审题难度不大,关键词是“和解”,人生需要“和解”:与境遇和解、与孤独和解、与失败和解等等。而实质上,所有的和解归根结底都可以归类为“与他人和解”和“与自己和解”。与他人和解:双方不再争执或仇视,归于和好。与自己和解:放下执念与挣扎,开启一段新的旅程。和解的本质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和他人、自己和解?和他人、自己和解有什么好处?不和解有什么坏处?怎样与他人、自己和解,“与他人和解”和“与自己和解”有无关系等等都可以是写作探讨的问题。考生可以写记叙文,讲述和解的过程,从中体现和解的意义;也可以写成议论文,发表自己对于和解的认识。

      【立意】

      1.接受当下的自己。2.好强不逞强。3.发下仇视,并肩前行。4.与他人和解便是与自己和解。

      【素材】

      1.我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无意间挑出一本《瓦尔登湖》。白昼明亮,阳光从窗缝中流入。梭罗成了我的眼睛,周遭透骨的寒成了透心的暖,不知是阳光从裤管调皮地钻上来,还是瓦尔登湖上明媚的阳光拨动了我的心弦。此时我便不想被他人所扰,只想一人独坐在书房,呼吸着阳光氤氲的空气,静静沉入自我的内心世界。我开始变得享受起来,孤独竟成了我品味生活的工具,她成了我最想接近的了。“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用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梭罗的话仿佛为我打开了另一片天空,纯净、无暇,只求心灵的素雅。我慢慢珍惜这一切,开始与孤独和解。

      2.接受自己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恰恰是需要智慧和勇气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们固然可以怀有改变世界的豪情壮志,可是以人力之微,我们难以改变所有;在天地的残酷与不仁面前,我们难以抗争到底。于是,我们需要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弱小,接受命运的不公,接受天地的不仁,我们才能认识到生命之轻重,天地之一视同仁。苏子瞻一生坎坷,连番受贬,可他回顾自己的一生则信口说道:“问汝平生功业,惠州,汝州,澹州。”风轻云淡,一笑了之。史铁生受尽身残之苦,可他却说:“死亡是一个终将到来的节日。”他接受了自己的悲惨遭遇,从而才能从中跳出,去追寻人生其他的意义。与自己和解,应当是一种淡然,一种“谁谓河广,一苇杭之”的勇力。

      3.接受自己是有条件的。全盘接受,无条件地与自己和解是一种逃避现实与责任的行为。譬如前段时间大火的“佛系青年”,看似“看淡一切”,实则逃避一切,为记忆的颓废与沉沦找一个说辞开脱罢了。我认为,与自己和解要以不忘初心为前提,在成长的种种逆境当中,当我们难免为挫折所困时,我们才能以淡然为灯,以梦为马,方能走出困境,勇往直前。

      10.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假如你是某中学鹿鸣文学社的一名成员,请从以下两个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

      ①鹿鸣文学社的刊物《书香青春》已经在本校范围内发行十年了,在2021年首期《书香青春》出版之际,请代表文学社全体成员为这一期杂志写一篇卷首语,题目自拟。

      ②在鹿鸣文学社社长换届选举中,你被推选为新一届社长,即将在本学期期末的文学社年会中发表演讲,请写一篇《就任鹿鸣文学社社长的讲话》。

      要求:根据所选任务内容完成写作;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一阵春雨唤醒一朵花

      在云南的丽江古城遇见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天雨流芳。这是纳西族的语言,翻译成汉语就是:去读书吧。多美!

      是的,上苍托先生转交给学生一把钥匙,一把打开书房、教室、眼界、心扉的钥匙:读书。读书,一件事,贯穿一个人的一生,也成就一个人的一生。

      在如今的电子媒介时代,人对纸质书籍的阅读渐渐减少了。然而,抚摸一本书,不仅是用眼睛,还要用手指和心灵。春日的午后,在温暖的阳光下翻开一本好书,那些文字不端架子,行云流水,如云端紫燕。好书如香茗,芬芳醇厚,意味悠长。此刻,你就沉浸在雅洁从容的文字里,如和一位智慧、美好的朋友相对而坐,听他娓娓道来,那一刻,你的心就长出了翅膀。

      好书如知己。当你和书中的人一见倾心,不禁要如此感叹。仿佛你心底埋藏多年的话,作者替你说了出来,清丽典雅,字字生香。你们在时光深处相遇的一瞬间,灵魂摇曳,情投意合。那些文字,不仅忧郁而且明亮,不仅沉静而且飞扬,不仅犀利而且温暖,不仅理性而且唯美。

      读大家的文字,觉得他的心就是一把紫砂壶,他们把文字养在心里,不论怎样平凡的琐事,养在这把紫砂壶里,倒出来的“茶”都是有茶香的。是啊,好文字当然是有香味的。所以,真正的好文字如春风拂面,雨中红莲,也是雪落梅花,暗香盈盈。他们充盈着诗意的诉说,纯粹的灵魂,清洁的思想,似清水洗尘。

      好书,从来都是要静静阅读,慢慢欣赏的,而不是在网络上匆匆浏览。因为,网络阅读没有纸质阅读的质感和温度,也没有灵魂,更没有内心的安宁。网络阅读仿佛一个急着赶路的人,步履匆匆,行色慌张,这样的阅读是浏览和观光,是走马观花。可是,我们匆忙的脚步,焦灼的心到底在追逐什么?一切都是因为“快”,一个“快”让阅读的美好意味尽失。那么,不要走得太过匆忙,忘记了我们为什么出发?读得慢一点,等待灵魂慢慢跟上来。更不能忘记,在书中采集生活的美好,这是你我热爱生活的理由和依据。

      冬夜坐对一窗雪,如同坐对一卷书。窗外,是孙康夜读的皑皑映雪,屋内的人手捧一卷书。雪夜里学学古人,围一炉红泥小火,品一杯清茶香茗,万物寂静之夜,听雪落寒窗。煮酒、品茗、读书,世间还有比这更惬意美好的事吗?

      好书如同芳邻。它陪伴你,滋养你,慢慢成长。你从书的世界感知生命的愉悦,精神的光亮,灵魂的静美。那些优雅的文字,传达世间美好的一切:智慧,良知,悲悯,至善,信仰,理想和爱。似水流年里,唯有他们,能活过时间和未来。

      当你捧书阅读的一瞬,连世界都安静了下来,上苍微笑着俯视着你,俯视着向善向美的一颗心。自幼与好书为邻的人,养成良好的阅读品位和阅读习惯。一个人的阅读品位的高低,也决定了他视野和思想的高低。

      那么,读书不要想着实用,也不要有功利心。读书只是谋心,只是为了自身的修养。邂逅一本好书,如同邂逅一个善美之人,一颗善美之心。那么,读最美的文字,养一颗洁净的心,做最真的人。

      读书,原来是一阵春雨唤醒一朵花,是一阵风吹醒一片云,是一颗心灵去唤醒另一颗心灵。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作为某中学鹿鸣文学社成员的身份写作。

      解读任务:

      任务①:为《书香青春》刊物写卷首语。“卷首语”,顾名思义,就是一本书籍或杂志中由编者放在正文前面的文章,主要用来阐述正文的主要内容和旨义,即导读。“卷首语”一般要求短小精悍,以小见大。一篇好的卷首语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所以卷首语的作用非常关键。《书香青春》是某中学文学社的刊物,写作时要围绕“书香青春”,倡导学生阅读,展开阅读的视野,表达让青春伴随着书香成长的主题。因为是文学刊物,语言力求生动、精美。

      任务②:为命题作文,题目是“就任鹿鸣文学社社长的讲话”。这是一篇演讲词,具体情境是在本学期期末的文学社年会中发表演讲,身份是新一届文学社社长。作为新一任社长,本文应围绕“书香青春”这一主题,表达对自己就任社长的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抒写对文学社过去工作的总结和未来发展的展望,倡导学生读书,让青春伴随着书香成长。写作时注意身份和情境,要有现场交流感,还要注意演讲稿的格式。

      【立意】

      1. 春意撩人,墨香花开;

      2. 把读书变成通向进步和成功的阶梯;

      3. 让青春伴随着书香成长。

      【素材】

      名人名言:

      1.一个人可以无师自通,却不可无书自通。――闻一多 

      2.要读好书,必须先打好基础,读好了基础,才能在这基础上作个别问题的研究,基础要求广,钻研则要求深,广和深 也是统一的,只有广了才能深,也只有深了才要求广。――吴晗 

      3.学者观书,每见每知新意则学进矣。――张载 

      4.学习专看文学书,也是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鲁迅

      精彩片段:

      1. 月色零落,带来一缕淡淡的清愁,悄然滑落眉间,静谧时刻,手捧书籍,细细品味,静静地徜徉到每一个角落,诠释着内心所有的思绪。那一刻,手中书籍散发着淡淡墨香,弥漫周围,如春天花香般透彻心扉,沁人心脾。静夜里,都市的繁华拉开帷幕,流年的忧伤染尽了落寞,一个人在文字的墨香中沉醉,寻找那份久别的宁静,这也是一种别样的享受。

      曾经看过一段文字,说是喜欢文字的人有着一种暗香,香气的浓度与喜欢文字的程度成正比。那些人写出的文字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淡然、清澈之香,即使远离很久之后,也是一种不可磨灭的记忆。喜欢文字的人其实是盛开在盛世里的鲜花,他们身上散发的书香也在人世飘扬,书的灵魂由内而外,灵魂与芬芳共存,让那些盛开在繁世里的鲜花更加娇艳,香气更浓烈。

      2. 处于信息爆炸时代,没有浅阅读,就难以掌握必要的信息,但不能将此代替“深阅读”。所谓深阅读,乃是系统读那些丰富我们人文素养的书,读那些强化我们专业素养的书,读那些陶冶我们思想情操的书。须知,那些大学问家的身后,都是有深阅读铺就的基石。那些事业上有大建树的人,往往都有深阅读相伴随。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养成深阅读习惯,才有正确的价值观,也才能开阔视野、开拓思维。不认清这一点,青年人就很容易坠入浅阅读的泥淖。

      去浮躁气、功利心,阅读反而如春风化雨,最能滋养心田,不仅使生活添了意趣,更让心灵多了养分。古人把阅读当作一种习惯、一种享受,乃至一种境界。明代诗人于谦在《观书》一诗中写道:“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以这种心境阅读,如煲汤,煲出的是精华;如品茗,品出的是回甘,而渐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佳境。此时,自有“书香”扑面来,直抵心灵、浸润灵魂。

      1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本学期我们通过阅读接触,了解了不少读书人,读书人自有读书人的气度、涵养及追求。请以“读书人的样子”为题作文,不少于800字,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答案】例文:

      读书人的样子

      书演绎万家风情,述尽百态人生;书展现无穷智慧,托出无尽情思。于我而言,书更是一种向上的姿态,任我攀登。每一本书,都是独特的风景,每一个故事,都有心灵相通的感动,每一位读书人,都有着世间最美的样子。

      什么是读书人的样子呢?

      读书人的样子,是无论身处何等困境,依然积极向上的样子。韩愈,“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朝奏夕贬仍望“为圣明除弊事”;柳宗元,材不被世用,道不行于时,处江湖之远的能造福一方。读书人的样子,可以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也可以是李太白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也可以是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们都是读书人,处于乱世尚能以积极向上的姿态生活,他们都有着最美的样子! 

      读书人的样子,是为了国家和人民,宁可牺牲自己的样子。1935年,瞿秋白被国民党军抓获。6月18日,监刑官走进他的囚室,向他出示枪决命令。已在狱中完成《多余的话》的瞿秋白,此刻正在伏案写诗,听了头也没抬,答:“我生有小休息,也有大休息。今后我要大休息了。”直到把诗写完后,他才起身去刑场,选了一块草坪,盘膝坐下后,对刽子手点头微笑说:“此地甚好!”为国牺牲,慷慨就义,是读书人应有的样子!

      读书人的样子,是绝不向恶势力屈服,有着铮铮骨气的样子。绝代文人朱自清宁折不弯,宁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生生饿死家中。一代文人老舍不堪羞辱,以身投湖,宁可身死也不受辱。反观现下,竟有中国留学生于美发表演讲赞美美国而蔑视自己国家,港独分子无知叫嚣,丝毫不见钱学森为振兴祖国牺牲小我,鲁迅为国家复兴日夜奋斗,他们只为一身正气,一腔热血,深深扎根于爱国这篇土壤,任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读书人的样子,是心中有大义,身上有傲骨,这才是读书人最美的样子!

      当今社会,价值观多元,人们有了更大的自由。但是,该树立怎样的形象,该如何塑造自己读书人的样子,也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值得每个读书人,尤其是我们年轻一代读书人用一生去解答。

      作为新时代的读书人,祖国的未来,我们应发奋学习,潜心读书,去芜存菁,摆脱当下的浮躁之气,于字里行间潜心雕琢自我,塑造新时代读书人的样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

      本题要求以“读书人的样子”为题来写作。关于“读书人的样子”,恐怕一千个人心有一千个“样子”。所谓读书人的样子,即是有风骨有气节,言谈举止自成风华。想成为一个读书人,要在生活中读书,沉淀在内心,偶尔外露;该是自尊的样子,昂首挺胸,目光坚定,因为懂得自己,所以在生活中处处尊重自己,整洁的衣物,干净的面容,行为举止落落大方;该是自信的样子,因为懂得了世俗之道,明白了弱肉强食,也知道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的价值该是由自己来定义,所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在意旁人的眼光。对自己的人生有清晰的界定,活的光明磊落。该是谦和的样子……还可以做深度思考,不要被功名利禄诱惑,不要被当前纷乱的信息淹没,不要“做”出读书的样子,而要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读书人。

      【立意】

      1.读书人的样子,在于通过读书而提升的精神风貌与风度气质;

      2.读书人的样子,应是知善恶、明是非、懂荣辱、有尊严的谦谦君子;

      3.读书人的样子,不只是做学问,更在于心怀天下,以至投身社会实践;

      4.读书人的样子,更美好的是有风范,有责任担当,独具人格魅力。

      【素材】

      1. 阅读中华文学经典,学会树立向上的姿态。有如韩愈,“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朝奏夕贬仍望“为圣明除弊事”。再如柳宗元,材不被世用,道不行于时,处江湖之远的能造福一方。还如苏轼……他们处于乱世尚能以积极向上的姿态生活,我又有什么理由生活安稳却自甘沉沦平庸呢?

      2. 阅读外国文学巨著,学会以坦然的态度面对尘世,不畏风雨,向上攀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是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她以顽强向上的姿态为我树立了榜样。海伦凯勒在十九个月大时被一场大病夺去了视力和听力,但她并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始终保持着向上的姿态,最终考入了哈佛大学拉得里夫女子学院。在她88年的美丽年华中,有87年是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度过的,但她有着向上的姿态,勇敢地接受生命的挑战,即便失去双眼失去光明却赢得了生命的光明。

      3. 人生没有白读的书,你触碰过的那些文字,会慢慢帮你认识这个世界,也悄悄帮你抹去脸上的肤浅与无知,塑造出更有修养和德行的样子。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就静下心来读书吧,你在阅读上花的每一秒,都会沉淀成将来更好的你。书中有的,无非是你想要的快乐。读书时的你,就是最美的样子。

      12.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新年伊始,习主席2021年新年贺词引发广大师生热烈反响,习主席用“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总结了这过去的2020年。这一年,我们风雨同舟,砥砺前行;这一年,我们艰难显勇毅,磨砺得玉成。这一年,人们提及最多的词语是:团结抗疫、最美逆行、全面脱贫、乡村振兴,绿水青山、嫦娥五号、人类命运共同体、平凡伟大、感动感恩、后浪奔涌、读书意义。

      看完以上材料,回望我们一起走过的2020年,你一定会有所思、有所感。请你以自身经历或所见所闻为内容,结合自己的思考,以“经历与感悟:回首2020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有文体特征,情感真挚,体现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和时代精神;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900字。

      【答案】例文:

      经历与感悟:回首2020年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站在2021,我向祖国和世界送上真诚的祝福,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祝愿我们的世界和平发展。

      困厄不忍回望,困厄中的善良与守望已被历史记取。当人的物理位移严重受限,心灵的距离却无限趋近于无。当压力的帕值接近极限,大批连姓名都没有留下的平凡人坚定地站起。为生命摆渡,与无常对抗,有那么多个时刻,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也有那么多个瞬间,14亿人行动如一人。共情,让我们彼此实现更深的连结;坚韧,让我们共同的意志有更强的耐受性。如果说,过去的一年还有什么是不确定中的确定的话,那就是这些照亮沉重时刻的光。

      回首2020,我们经历了新冠疫情、南方洪灾、台风灾害,我们在重重难关的阴云后拨云见日。之所以能闯过难关,是因为时代英雄在负重前行。在新冠疫情暴发之际,有钟南山院士奔赴武汉的义不容辞;有李兰娟院士彻夜不休的辛勤工作,更有李文亮医生舍己为人的英勇牺牲。展望青年人,有学木兰挂帅出征的年轻护士,有为追随榜样脚步而报考北大考古系的钟芳蓉。好的榜样给予我们前进的动力,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新的一年里,一样会有机遇,也会有阴霾。我们应追随时代榜样,携手并进,共克时艰。

      虽然洪水滔天,虽然疫情如洪,我们的国家也没有停下发展的步伐。

      第55颗“北斗”成功发射,55颗北斗组成天网,护卫着我们的国家;“奋斗者”号完成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激励着每一位国人,也惊艳了世界;嫦娥五号顺利完成月球采样并成功在月球起飞返回地球,玉兔二号月球背面成功登陆,刷新着世界的记录;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经济增速已由负转正……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砥砺奋进的结果,是每一个中国人对于时代精神的发扬与传承。时代精神引领我们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跃进,我们应树立远大的目标,勇于追求,用青春书写中国发展建设的奋斗华章。

      辞旧迎新之际,让我们踏旧岁之基,展未来华章。

      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曙光就在前方。未来已来。展望新年,第一个百年目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定完成;“十三五”圆满完成,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步伐加快,“十四五”规划发展新蓝图符合人民所思所盼。第二个百年目标(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指日可待。但美好理想须由奋斗填充,否则就成了空想的“乌托邦”。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心怀诗意与奋斗,踏旧岁之基,展未来华章。

      2021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们的梦想是民族复兴。我们应一同携起手来,无畏风雨,砥砺前行。踏旧岁之基,在新的历史起点书写中华民族的伟大华章。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典型的命题作文。先看所给材料,材料以习近平2021年新年贺词切入,首先以“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高度概括;然后以两个“这一年……这一年……”作总结,以“风雨同舟,砥砺前行”“艰难显勇毅,磨砺得玉成”彰显2020年的精神内核;最后给出2020年的11个关键词,对2020年作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考生可以选择这些关键词作为经历与感悟的基点,借此展开对2020年的回望。本题旨在考查考生的价值观,引导考生关注国家发展和自身发展,激发国家自信和家国认同意识。材料主体是回首2020,考生要综合材料内容,既要回顾2020年取得的成就,也要展望2021,对未来充满信心;同时确定好结构和文体,要有叙与悟的“碰撞”,做到文体鲜明,情感真挚;广泛使用符合要求的写作素材,选材要突出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和时代精神。本题是命题作文,要求“以自身经历或所见所闻为内容,结合自己的思考”来写作,题目是“经历与感悟:回首2020年”,考生写作时注意紧扣题目要求,以“回首2020年”作为写作的整体背景,以“经历与感悟”作为写作的主体内容,表达对过去的2020的感受、认识与思考。本题文体的选择比较自由,写作时要有明确的文体意识。

      【立意】

      1.回首来时路,开启新征程。

      2.历史与你共书,春天与你共赴。

      3.踏旧岁之梯,展未来华章。

      4.回首2020,我们再出发。

      5.回首2020我们风雨兼程,展望2021我们砥砺前行。

      【素材】

      1.在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的2020年,中国取得了极不平凡的成绩、创造了极不寻常的辉煌。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增长率先实现由负转正,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在泰山压顶的危难时刻,再次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2.借着这束束光亮,我们迎难而上,勇敢拥抱不确定。脚下的征途依旧是星辰大海,前眺的路标依旧是“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我们从容擘划未来15年的发展蓝图,以RECP的签署为“全球化”画上下划线。让更多的“她们”被“看见”,将更多的老年人从数字时代的边缘拉回,把更多的孩子送回安静的书桌前,我们知道,“确定”就在这些永不放弃的努力背后。坚定参与全球团结抗疫,成为今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作出鼓舞世界的中国碳中和目标,我们知道,“确定”就在这些展现休戚与共的历史决断背后。

      3.没有谁比凛冬中的人更期盼春天,也没有谁比历经凛冬考验的人更能接得稳春天。2020年的连环考,给予我们沉着审视的机会,赐予我们丰厚的情感资源,让我们有勇气迎接充满未知又写满希望的2021。过去五年的砥砺奋进,则让我们更加明晰,从“极不平凡”走来,向“重要战略机遇”驶去,到底要锚定怎样的思想坐标,秉承怎样的精神内核,将中国现代化之路延伸向何方。

      4.江河多曲折,道路非笔直。2021,这场与疫情蔓延竞速的比赛仍未完结,我们需要继续为生活重新复位、为世界重新打开争分夺秒,赢取机会。后疫情时代,冲击波的扩散也仍未停止,仍然复杂难测的国际情势、依旧繁多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如何巩固经济恢复基础,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如何满足稳增长与控风险的目标,构建新发展格局?如何在进取与秩序、创新与监管中取得平衡?如何实现全要素生产率和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双提升?如何通过人口转变与社会就业的压力测试?无一项不需要立足高远、审慎判断,增强问题意识,以改革破题,以创新拓路。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聚光灯照亮无限的未来,我的舞台年轻就是王牌,大步向前迈,先把烦恼都抛开,我们最好的舞台就是现在。”

      ——歌曲《最好的舞台》

      “好像初次的舞台,听到第一声喝彩,我的眼泪忍不住掉下来,经过多少失败,经过多少等待,告诉自己要忍耐。”

      ——歌曲《掌声响起来》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舞台”为题,结合自己成长的感悟写一篇文章。可以抒写你的经历,也可以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800字左右。

      【答案】例文:

      舞台

      金色的阳光,金色的花,编织成专属于她的舞台。

      奶奶家的阳台上种满了花,但却只种一种,那便是君子兰。碧叶金花,团团簇簇。华金黄如沐月华,团簇如满月,叶碧如深潭,高雅素丽,故名君子兰。我曾问过她为何只种这一种花,她笑笑,轻抚我的头:“花似君子,看着舒心。”我不明白,世间这么多花,为何只有君子兰才是真君子?她拉着我的手,一手轻摇薄扇,眼底是说不尽的温柔。

      后来,我从父母口中得知,君子兰是爷爷的爱花,他去世后便由奶奶加倍照料,爷爷是军人,一辈子清苦正直,为人刚正。奶奶说:“爷爷是君子,性情温和像君子兰。”她说着,我靠在她肩上。

      秋日,君子兰开得愈加灿烂。奶奶有时便会在阳台上坐上一天,拉着我给我讲爷爷的故事,讲他种君子兰的故事。“这一棵是你爷爷最喜欢的一棵。”“这棵花开得最茂。”“这棵买回来时开的花还有些发红呢!”她笑着,说着,像个小孩子―般谈着过去的欢笑。阳台上的君子兰抬着头听着陈年往事,竟有种怅然。午后,奶奶拎起水桶,挨个浇水,小心翼翼如同对待至亲之人,我默默地看着,没有说话。

      前几日,我又去了奶奶家,拨开阳台的竹帘,入眼便是金黄。我细细看,竟有一棵花结了果子。奶奶从后面走过,轻抚花果:“这棵花是你爷爷最喜欢的一棵。已经结过好几次果了,你不常回来,所以你不知道。”花果微颤像是在点头附和,我细瞧花果,奶白色透着淡黄,像一块温婉的黄玉。奶奶拍着我的头,“可惜,他再也看不到咯。”我看着一室暖黄,心中微酸。

      兰如君子,那君子兰乃兰中真君子。四时不衰,经年不亡。那―阳台的君子兰,便有―阳台的故事,或许要比这还多。有的故事温馨,便由我奶奶代为讲述于我;有的故事过于哀伤,便压在心底不再提起。我看看―屋子的故事,编绘出了一场场话剧。话剧中的故事缤纷多彩各有千秋。兰为角,那阳台便是她们的舞台,寄托着奶奶对故人的怀念,以及对君子兰的爱。又或许真正的舞台便是奶奶的情。

      看,她又坐在阳台观花,面露微笑,君子兰和秋风摇晃,我看这一阳台的融融暖意,便知这次的话剧必然温馨动人。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

      两个材料都是歌词,歌词都涉及到“舞台”。第一则材料中的“舞台”洋溢着青春的激情与自信,“我的舞台年轻就是王牌”“我们最好的舞台就是现在”;第二则材料中的“舞台”是经历过失败的挫折后的重新绽放的地方,记录着曾经的失败和此刻的辉煌。

      首先,我们审题“舞台”两个字本义是供演员表演的台。比喻义是展示自己的场所(平台)。其次,需要注意的是舞台必须是一个人表演的地方或是展示自己才华和美丽,实现自己的理想,发掘自己人生价值的有意义的地方。舞台必须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地方,即便是虚写的人生舞台,也应该有一个实在的活动场所,不可以是抽象的、虚无飘渺的东西。再次,本文是一篇命题作文,写作时必须紧扣“舞台”。回答:谁的舞台/舞台是什么/在舞台上如何表演、展现。

      【立意】

      1. 以夏夜为背景,以虫鸣为伴奏,以大树为帷幕,构成了我童年最美的舞台;

      2. 每个人心中也有一个自己的大舞台;

      3. 我的舞台我做主;

      【素材】

      1. 青春的舞台,背景音乐是一段动人的交响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启明星还挂在天边,月儿也还没有去休息,教室里早就传出琅琅的读书声。有的人大声朗读,有的人浅声低吟,还有的人念念有词……小小的舞台上,奏起了动人的交响曲,到处都是拼搏的身影。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但我知道,唯有执著和汗水才会将人生的舞台装扮得炫美无比。

      2. 社会的舞台广袤得让人难以想象,对于一个喜欢冒险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地方。在这里,有美有丑,有善有恶,我们每个人都是这舞台上的一个小角色。在这里,我们学会了成熟,我们成为了爱人之人。而社会的舞台,因为有孔子,因为有马丁路德金,因为有你,有我,而变得具有价值,并得以长存。

      3. 那祥龙张牙舞爪,那凤凰娇态百胜,一龙一风在瓷板上戏舞着,糖浆不断地流下,那龙与凤呼之欲出。最后一笔,大爷神气地将长勺向空中―抡,姜黄色的糖浆在那龙凤之上划出―道金线,那两只神兽也随之腾空―跃,仿佛真的要飞向神宇去了―般。大爷作画完毕,路人掌声雷动,欢呼着赞叹着老大爷的糖画功夫了不得。我震惊了,这民间艺人灵活熟练的手法不就是―场精彩绝伦的演出吗?这随处搭起的手推车正是这位大爷的舞台啊!不需要有光亮的彩灯,也不需要有多大的地方,只要表演的人在,那颗热爱舞台的心在,哪里不是一个独特的、美丽的舞台呢?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勤俭节约,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朱子家训》有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诸葛亮《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李商隐《咏史》有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些名言都告人们要节约。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近日,习总书记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以“我说节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套作,不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我说节约

      现今社会,物欲横流。奢侈之风席卷生活,铺张之雾掩盖美好。当此之时,正是时代对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的召唤,心有节俭,山河才能更加明媚。

      纵观史书三百卷,有节俭贯穿其中。朱元璋坐拥天下手握重权,却坚持四菜一汤宴请宾客;季文子官运亨达仕途顺畅,依旧素衣简舍不改本色;邓小平三起三落跌宕起伏,仍不变朴素厉行节俭。正是因为他们把物欲置于身外,从简节俭,才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成就各自辉煌,迎来山河灿烂。历史实践告诉我们:节约,让生活简单;勤俭,使人生充盈。

      立足国土九百里,察节俭从未泯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小萦绕耳边,慢慢在心中生根发芽,伴随着我们一步步成长为新时代的青葱少年。看看周围!随处可见的回收箱子,俯拾即是的节约标语,大力推行的消费原则等等。这些都是活生生的勤俭符号,无声地诉说着节俭是流淌在华夏民族骨子里的基因,即使时代更迭,永不变异。

      然而,总有些歪风毒雾遮掩节俭的温润光辉,总有些乱花野草迷乱世人的眼眸。我们开始追求名牌赶时髦,沉迷于所谓的精致主义,疯狂于那潇洒的一勾。我们忘了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忘了流传千年的勤俭美德,头脑空空如也,徒留一片空虚浅表的浮华。也总有人打着社会进步、国家富裕的幌子,行铺张浪费之实。诚然,七十载风雨兼程,国民经济稳步上升,但这并不是不节俭的理由。相反,口袋富了,精神也要富起来。在新的社会命题下,我们迫切需要大多数人秉承节俭之传统,庚续中华之梦,如此,方能迎来山河明媚,星河灿烂。

      让我们点燃勤俭火种,驱散世俗雾气,照亮大好河山!勤俭离我们并不遥远,点餐适度饭菜食尽是节俭,合理消费理性购买是节俭,垃圾分类纸张回收是节俭,只要稍微对生活留点心,处处都可节俭。当然,节俭也并不是让我们倒回到千年前,一箪食一瓢饮过一生,而是要做到“断舍离”,将头脑里的繁杂以节俭取之。这样,我们才不至于沦落到“行存于世悲哀度日而全然不知”的境地。勤俭节约,简单度日,方能驱风拨雾显明媚河山。

      涓流虽寡,浸成江河。你我虽力微梦小,但倘若我们都奉行勤俭美德,心承节约嘉行,一步一行久久为功,那亦可成就祖国河山的波澜壮阔!时代在召唤,节俭在呼喊,行动起来,功
标签:作文指导 高一作文指导 2021学年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21学年高一必修(下)语文期末复习:命题作文(下)
下一篇:2021学年高一必修(下)语文期末复习:话题作文(下)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