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作文指导
阅读:498  2021-06-20
标签:作文指导 高一作文指导
2021学年高一必修(下)语文期末复习:话题作文(上)
 一、话题作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有一种缘分---遇见一本好书,我在与书的对话中,或许读懂了青春、梦想、奋斗,或许还读懂了人生的种种滋味……

      请围绕“一本书与我”这个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与含意,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我与一本书的故事

      背一首《离骚》,丘壑苍茫;诵一本《诗经》,传世流香;读一本杂志,周游世界;看一本历史,穿越古今。书籍丰富了我的阅历,让我们不再贫乏;书籍净化了我们的烦恼,让我们不再无聊。与书为伴,清静恬淡;以书为友,不见忧愁;跟书相牵,美名相传。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不读书,学到的知识就很少。而我喜欢读书,是从一本书开始的。

      小时候,我到同学家里去,发现他的书架上有许多书是同一系列——《笑猫日记》。她告诉我,这套书很好看。我深信不疑,但我还是翻开了一本书,书里有一小部分的插图。我好像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我跟随笑猫与老老鼠交朋友,遇到了万年龟,寻找虎皮猫,又摔断腿,与虎皮猫举行“草坪婚礼”,并生下了四只小猫,小猫渐渐长大,各奔东西,一个接一个的场景浮现在我眼前。

      从那时起,我开始喜欢读书,因为书里有美妙的世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我和爸爸去书店买书,我当机立断,拿了一本《笑猫日记之会唱歌的猫》,这是一个关于笑猫的孩子二丫头的故事,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视若珍宝。这本书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每一遍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

      再后来,妈妈给我买了五本《笑猫日记》,我在一中午就读完了,在《笑猫日记之那个黑色的下午》中,我看到了汶川地震的可怕,舍己为人的精神与为爱献身的品质。《笑猫日记》系列图画书我已经看完了,但只要一出新书,我还是会买。这不在于年龄,只在于童心的保持与不忘初心。渐渐地,我的书架一天天地充盈起来。我读过的书也多起来,《笑猫日记》早已满足不了我,我会读微型小说,了解里面的是非曲直。读课外书可以开阔视野,我会看系列读书,有时也会看充满童趣的小说:如《苹果树上的外婆》《洋葱头历险记》,国外的名著也会看:《战争与和平》,《童年》《老人与海》……

      与书为伴清静恬淡;以书为友,不见忧愁;跟书相牵,美名相传。我与《笑猫日记》的故事,如璀璨星空中的明星一样多,而每一个故事,都是我童年的回忆,也是我读书的开始啊。

      感谢《笑猫日记》,让我与书结缘,感谢书陪我走过春夏秋冬。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本题是话题作文。

      导引材料首先引用了歌德的名言: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接着引导学生思考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在与书的对话中,或许就能读懂青春、梦想、奋斗,抑或我们因此还读懂了人生的种种滋味……

      一本书倾注了作者许多心血,包含了作者许多美好的愿望和深刻的思索,人们常说: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就是一个人格。的确,书如其人,我们读书不光是读故事,听道理,更深一层是读作者的人格,伴他同行,与其同思。

      本题话题“一本书与我”,包含两个要素:“一本书”要求考生要具体的写出这本书的名字,知道它的作者,了解它的内容;注意是“一本”,不是“一篇”;要具体写出书名,不是泛指的“书”;“我”就是读这本书的人,由此可知,作文要求要写出这本书对“我”的影响,“我”通过读这本书得到了哪些感悟和思考,不能仅仅罗列书的内容,而应该侧重于感悟和思考。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学生课业繁重的背景之下,出题者引导我们要读书、思考。读有意义的书,才能让人获益匪浅。

      【立意】

      1.读书让我辨别美丑善恶。如:(狄更斯的《圣诞欢歌》教会我怎样辨别美丑善恶);

      2.读书让我明理。如:(《菜根谭》中的宁和之理,《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理);

      3.从“有字之书”到“心灵之书”;

      4.人生是本书,自己是书写者。

      【素材】

      1.背一首《离骚》,丘壑苍茫;诵一本《诗经》,传世流香;读一本杂志,周游世界;看一本历史,穿越古今。书籍丰富了我的阅历,让我们不再贫乏;书籍净化了我们的烦恼,让我们不再无聊。与书为伴,清静恬淡;以书为友,不见忧愁;跟书相牵,美名相传。

      2.你是我的一本书,我从书中读到了你的豪情壮志。青年的你,正值“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游子,历时数年漫游吴越、齐赵,脸上挂满坚定而自豪的微笑,你面对着祖国的大好河山,巍峨秀丽的五岳之一——泰山,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誓言。你就是我的一本书,你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让我佩服,让我赞叹:千古有志之士,你于几人之下?


展开全文阅读
      3.在闲暇之余,我总喜欢去看那本令我倍加珍惜的《名人名言》,他让我和高尚的人尽情畅谈。是他让我有了人生理想:“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更甚于物质。”是他让我乐观面对生活:“当上帝给了我们一个酸柠檬是,我们要设法把它变成甜的。”是他让我有了不怕失败的心灵:“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书,我们不仅要从你身上读出哲理,还要从了身上读出乐趣。

      4.小学时读《特别关注》主要是读“开心事”部分。那时我常常会在烦恼之时翻开它,为各种糗事开怀大笑,为人们幽默和搞笑的言辞暗自叫绝。品读这些生动、轻松的语言,使我从小就对文字产生了兴趣,它成了陪伴我童年的主要读物之一。

      上了初中,我不再满足于读笑话,而是对“国事”、“史事”感兴趣。《特别关注》作为紧贴大众的杂志,摘取的并不是古板的正史,而是选取了各种不为人知的有趣的史实。无论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痛击敌人的智谋,还是年轻时代的周恩来走出自卑的趣事,总能吸引我的目光。《特别关注》又改变了我对历史的看法,它使我觉得历史并不是那么枯燥,其实也有可以品读咀嚼的智慧的一面。

      2.作文。

      古人云“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有出路。在当今劳动分工日益细密的情况下,靠个人的能力成功的机会更少了。团结、合作已经成了人的一种能力,是成功的基础。

      请以学会“合作”为话题,谈谈你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合作解决的困难、取得的成绩或得到的启示。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答案】【范文】

      学会合作

      我们今天上了一节心理公开课。周佶老师摆了两排凳子,告诉我们中间是洪水给我们男女生各4张椅子,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安全抵达河对岸。

      第一轮,因为有四块“石头”所以比较好走,我们女生手拉着手,慢慢地走到“对岸”,而男生们却是一个个没有互帮互助的走到“对岸”。当时周老师就表扬我们女生说我们很有团结合作意识。

      第二轮,周老师把一块“石头”给“冲”走了,只剩下了3块“石头”。我们女生还是和第一轮一样手拉着手,安全渡“河”。我们完成了,可男生却没完成,这是怎么回事?原来,男生和我们的方法不一样,他们中间有一个人跪在一块“石头”上,他移动“石头”配合渡“河”的人,还用手摁住“石头”不让它翻倒。看到这一幕,周老师就问我们:男生和女生合作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一个女生说:男生是以一人帮多人的方式进行合作的,而女生是多人一起合作完成的。老师向她举起了大拇指。我们女生在一边加油帮忙,一边叫中间的男生脚小心腿会发麻的,他向我们点点头,继续帮男生们完成任务。我们所有女生都为他鼓起掌来,喊道:“加油!”太赞了,赞一个啊!”“小心啊!”“站稳了!一只脚在前一只脚在后面,保持平衡才不容易摔倒!”……当最后一个人过“河”后,那位男生才缓缓地走到对岸,可不只是因为腿麻了还是怎样,竟然从“石头”上跌了下来,不过当他回到男生群里时,所有人都围住了他,都报以最热烈的掌声。我当时非常感动,为我们班能有这样一位同学而感动!

      第三轮开始了,老师又“冲”走了一块“石头”,这下子,我们男女生各只有2块“石头”了。我们试了很多种方式还是到不了对岸,我们遇到瓶颈了,这时有人说:不如牺牲一个人吧,老师走过来,严肃的说:合作的人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忽然,有一位女生说:“老师,可以男女生合作吗?”“当然可以啊!不过,最后算谁赢呢?”我们纷纷说道:“既然是合作,就不分对手和队友了,我们就是一个集体,集体中不分你我!”老师又对我们举起了大拇指。男女“石头”总量有4块,足够我们渡河了。最终我们一个个手拉着手平安地渡过了“河”。

      通过这次合作,让我意识到团队合作是有多么重要,合作就是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合作的人是一个整体,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团队中的人缺一不可,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少了一个人会影响一个整体。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话题作文的能力。

      【审题】

      材料首先用一句古代名言引出“合作”这一话题,“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意思是:能使用众人的力量,就可以所向无敌;能利用众人的智慧,就不会害怕智力极高的人。说明学会合作、善于合作,在合作中合理规划、相互配合,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然后由古至今,说明合作在“当今劳动分工日益细密的情况下”的重要价值,指出当今时代合作的重要性——团结、合作已经成了人的一种能力,是成功的基础。

      题干要求以“学会合作”为话题,谈谈你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合作解决的困难、取得的成绩或得到的启示。学生可以记叙成长过程中通过合作解决困难的故事;可以谈论通过合作取得的成绩和获得的启示;可以分析合作的重要意义,可以分析合作重要的原因,可以论述当今时代如何更好地合作。可以由个人到集体,到国家,到世界,可以联系当下国家倡导的“命运共同体”,这样行文更有深度。

      【立意】

      1.学会合作,收获成功;

      2.众人拾柴火焰高;

      3.团结就是力量;

      4.合作的真谛是诚信;

      5.合作共赢的呼唤;

      6.合作,让生命闪光;

      7.合作,方能双赢。

      【素材】

      1.名言:

      即使是软弱的人们,团结也会给予力量。出自:〔古希腊〕荷马:《伊里亚特》

      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把伟大的事业和战争引导到好结果,否则就不能。出自:〔古希腊〕德谟克利特:《著作残篇》

      我希望世人把世界看作一个整体,而不把它分割成一、二、三、四几部分,人们应该采取互相帮助和合作的态度。为此目的,我国应重新发扬自己的文化特性,有自信心,并且承认自己的弱点,你才能作出贡献,否则就不能作出贡献。出自:〔印度〕甘地:《自述》

      如果一个人在自己的内心里,能够使“协作”和“竞争”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识取得一种巧妙的平衡,那么这个人无论何时都能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精神舒畅,精力充沛地生活下去。出自:〔日本〕小口忠彦:《认识自身的力量——应用心理学的有效方法》

      全世界无产者为什么不会团结起来,奋然而起?他们除了锁链什么都不会失去!出自:〔美国〕奥尼尔:《啊,荒野》


展开余文
      2.合作产生力量。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布拉顿是一个出色的研究表面现象的实验物理学家;巴丁是一个固态物理学家,他善于用理论结构解释和协调实验数据及其现象;肖克莱善于用几何图说明物理现象。1945年,肖克莱设计了晶体管和有关电路,布拉顿进行相关实验,却未发现预期的电流调制作用。1946年,巴丁提出了表面效应理论,克服了这个困难。1947年,巴丁和布拉顿合作发明了第一个晶体管——点接触晶体管。由于三位科学家在晶体管的发明过程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1956年他们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3.古代埃及的一位国王,为了在大臣中倡导合作精神,曾与大臣做过这样一次实验:晚间,国王命人先将100只羊放入一间屋子,并在里面放上一些青草;又命人将100条狗放入另一间屋子里,并在屋子里放上了许多肉饼。然后将门锁好走了。次日清晨他请大臣们观看这两间屋子。第一间屋子里的羊们安然睡着,那几捆青草早已被吃光了;当打开第二间屋子时,大臣们惊呆了,里面血腥扑鼻,许多狗已经奄奄一息,而那些肉却仍然完好地躺在食槽里。大臣们迫不及待地问国王为什么?国王平静地说:“羊在利益面前,善于合作;而狗则钩心斗角,为利益相互残杀。温柔的羊似乎无论从哪方面看,都不如那些自视强大的狗,可是,正是这些温柔的羊,才能够享受到美好和谐的群居生活。”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失去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失去的同时也在得到。失去了太阳,可以欣赏满天的繁星;失去了绿色,得到了金秋丰硕的成果;失去了青春岁月,我们走进成熟的人生……生活,需要享受收获的喜悦,也该享受失去的乐趣。

      人的一生,总在不断地失去一些什么,也在不断地得到一些什么。面对得失,你曾有过怎样的心情,作过怎样的思考呢?请以“得与失”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

      【答案】【范文】

      撷一缕霞光上路

      树,失去了绿色,却收获了金黄的果实;鹰,折断了翅膀,却坚定了遨游九天的信念;船,失去了风平浪静的行程,却得到了大风大浪的历练;海,没有了阳光的温服,却在月光下展现着别样的姿态……大自然以其独特的方式告诉我们:有失必有得。

      人生亦然。想精彩你的人生吗?那么就请不要因失去而黯然神伤。

      请相信,造物主是公平的。他夺走了什么,必然会赋予你什么。也许你失去了观看五彩世界的一扇窗,但上帝却为你推开了聆听人间天籁的门;也许你不能飞遍全世界,但你却能在自己的天地绽放异彩;也许你在灾难中丧失双亲,但你却得到了很多未曾相识的人的无私呵护……失去是一种痛苦、一种苦涩、一种绝望的瞬间,但又是一种幸福、一种磨砺、一种重新获得的幸福。请不要为失去而抱怨,因为我们“失”并“得”着。生命就是在这失与得中不断成长,待到成功日,回顾足迹,你会发现,是失去使你获得了人生的真谛。

      请记住,当太阳落山的时候,就会有皎洁的月光来陪伴你。你可能在物质上失去了你所珍惜和追求的,但你却在精神上获得了你所向往和渴望的。他,抛弃了荣华富贵,但他得到了心灵的自由与澄清,用“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诠释着他的淡泊;他,并没有因官场失意而沮丧,因为他获得了人生的享受,用“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歌唱着他的轻松;他,永远失去了说话的机会,但他收获了成功的信念,用苦难的琴弦演奏着顽强的人生……他们失去了官位,健康,但他们得到了心灵的海阔天空,用心中的巨浪翻滚出一幅精神腾飞的画卷!

      我们没有抓住良机,但经验和教训可以让我们走得更顺利;我们无法找回失去,但慰藉与鼓舞能够帮我们开辟另一片天地。记得弥尔顿曾说过:“战场上虽然失利,怕什么?我们赢得了报复的决心和永不投降的意志。”是啊,看不到太阳,怕什么?满天繁星也是一道风景;错过了第一眼清泉,怕什么?更多眼清泉在等着你;青春不再,怕什么?你已足够稳健、足够成熟,尽情挥洒光辉人生;遭遇了挫折,怕什么?你已坚定信念、充满自信,为光明的未来而奋斗!面对失去,不要退避,因为美丽的风景就在你身边。

      请珍惜每一次的失去吧,然后细细地咀嚼每一次的获得,撷一缕霞光上路,相信你也一定会在自己的天地中走出一片熠熠夺目的光辉!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目由材料、话题、要求三部分构成。

      审材料:材料的主体表面上看是对“失去”的看法,实际上谈论的是“失与得”的关系。所以,它又是关系型话题作文。这类题目关键是要写出“得”和“失”两者之间的联系。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启发,“失去的同时也在得到”,这正是“得”和“失”两者之间的联系;我们也可以倒过来说,得出“得到的同时也在失去”这样一层关系。也就是说,“得”和“失”两者之间的联系可以说是“失时有得”“得时有失”,这正是我们要写的文章应该包含的主要内容。当然,根据材料,写“失时有得”更符合这个题目的要求。

      审文体:题目要求以“得与失”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审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立意】

      ①人若无所失,便不能真有所得(泰戈尔语)

      ②失,有时比得更有益(普劳图斯语)

      ③乐观地去看待去认识“失去”,我们会得到更多。

      ④要想“得”,就必然会有所“失”。

      ⑤“失”之坦然,“得”之必然。

      【素材】

      1.鲁迅先生,他刚去日本留学时的志愿是学医救国,医治国人的虚弱的身体,使他们强健起来,不再是“东亚病夫”。然而,当发现国人最大的病症并不在于身体而在于思想麻木时,他毅然弃医从文,用笔作为救治国人的武器。他虽然失去了做医生的机会,却成为了中国最伟大的文豪,得到了世人的敬仰。柳永被弃于当朝,终日与歌妓、舞女为伴,他虽然失去了入朝为官的机会,然而市井间的生活却造就了他独树一帜的词风,使他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致力于写词的专职词人。他失,并得着。陶渊明,这位“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的五柳先生,“种豆南山下”“采菊东篱下”,他失去了当官的荣华富贵,却得到了隐居田园的那份恬淡,得到了“悠然见南山”的“真意”。

      2.得与失,本便在于一念之间。不要悲叹意外的失去,不要庆幸突然的得到。挫折可以是失败,也可以是收获;责任可以是负担,也可以是认可。在得中失,在失中得。笑对人生,冷静看待,便会发现,得与失,并没有清晰的界线。少了失,人生总少了一些味道;少了得,人生又少了一些绚丽的色彩。它们,是构成五彩人生必不可少的元素。尝尽了得与失的百般滋味才能真正完美人生,精彩生活。走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妨换个角度看待得失。在顶峰思考过失,在低谷看到成功。在“得到”与“失去”中,你领略到了什么?你又嗅到了哪些别样的风景? 

      3.有失定有得。在低谷中回头看看,便会发现一片意想不到的风景。大诗人李白曾书: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因为这份傲骨,李白失去了在朝当官的机会,失去了高官俸禄的富贵。但对于这种失去,李白不曾感到难过,因为他权衡了得失,从失去中得到了简单而纯粹的快乐。因为这份傲骨,让李白畅饮美酒,游尽名山;与知己论书,和好友评诗;在自由自在,豪放不羁中,写出了那一篇篇流传千古的名篇。试问,若没有当日“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失去,又何来李白“诗仙”的美誉?若没有对富贵权利的舍去,李白又焉能写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名句?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939年,毛主席在模范青年授奖大会上说:“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

      2016年4月,习主席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说:“青年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

      2018年2月,习主席在春节团拜会上说:“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

      2018年5月,习主席同北大师生座谈时说:“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

      作为身处快速发展的时代、正值芳华的青年,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立足自身,放眼天下,以“青春为何,青春何为”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携青春之笔,谱热血之歌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们已身处生命中最绚烂、最珍贵的时期。青春之路绝非坦途,一路上繁花与荆棘并存,彩虹与风雨共生。行于途中,我们都应当思考:青春为何,青春何为?  

      青春不只是00后的年龄标签,更是我们应该拥有的气质与担当的代名词。美国作家塞缪尔厄尔曼说:“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热的情感;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造物主赐予我们青春,不是让我们迷茫与挥霍的,而是让每个人都拥有一段无所畏惧的历练,在摸爬滚打中锤炼出坚强的意志,培养出卓越的创造力。我们将来能够登上的每一座高峰都由青春奠基,我们将来要成就的每一番事业都是青春的梦想。  


展开余文
      青春不可浑浑噩噩,也不可信马由缰,唯有立凌云之志,才能为青春正名。追古溯今,你会发现那些收获成功、出类拔萃的人,无不是胸有大志者。青年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诚如习总书记所言:“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者”。青年当立足高远,追求无限的可能。青春的热血会推动我们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青春不是挥霍的资本,也不是放纵的理由,唯有矢志奋斗,才能无愧青春。试想,没有用生命奋斗精神,惠若琪何以重伤后重回赛场,带领中国女排鏖战里约,再创辉煌?没有忍受孤独、挥洒汗水的奋斗精神,蒋珂何以成就史上最美“甄姬”,将“百戏之祖”昆曲传承并发扬?没有每天在实验室钻研十几小时的奋斗精神,曹原何以年仅22岁便解决困扰全球百年难题,成为耀眼的科技新星?奋斗的青春最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也只有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才能变为现实。

      青春不能复制粘贴,也不能麻木不仁,唯有敢做先锋,才能让青春散发光彩。每个人的青春都如同在荒漠中前行,与其让青春在忐忑踌躇中流逝,不如凭借一腔孤勇闯出一条小径,镌刻生命的坐标。只有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习总书记曾寄语青年“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青年有担当,国家才有希望。青年人只有不甘于平庸,勇做先锋,才能扛起民族振兴的大旗,成就“青春之中国”!

      青春是生命中的激流,是由我们自己谱写的一曲赞歌。青春当立志,青春当奋斗,青春当争先!韶华易逝,劝君惜取少年时!

      【详解】

      本题考查话题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道题写作任务十分明确——阐述自己对于“青春为何,青春何为”的观点。“青春为何”既可理解为“青春是什么”,也可理解为“青春为了什么”,可以从青春时代的特点谈青春之于人生的价值,落脚到青春应该怎样度过,青年人要追求什么。“青春何为”应该理解为“青春做什么”,就是说青年人为了追求人生的理想与价值,应该有怎样的姿态和行动。写作时,要兼顾以上两个方面,即青年人要大胆追求梦想,更要为了梦想努力奋斗。而梦想不是一蹴而就的,追梦之路并非坦途,青年人要争当模范,敢做先锋,不做人生、社会的旁观者、懈怠者。“立足自身,放眼天下”,提示考生可以就自身的梦想来谈,也可以从国家民族发展的角度来谈。

      【立意】

      1.青年当不忘初心,砥砺前进。

      2.新青年,新起点,新中国,新征程。

      3.青年人,一切尽在期待中。

      4.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素材】

      1. 湖南省赴武汉和黄冈600多名正值青壮年的医疗队员为了人们的生命与幸福,坚守职责,舍生忘死,向党和人民交上了满意的答案,于3月22日下午回到长沙。各届群众手捧鲜花,拉起写有“致敬抗疫英雄”“我的幸福不能没有你”等内容的横幅,热烈欢迎最美逆行者。

      2. 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习近平

      3. 青春,本身就是美丽的,但是我们要让它更加美丽。让它更加美丽的方法是什么呢?那就是——奋斗。奋斗会使青春更加具有意义;奋斗会使青春更加精彩;奋斗会使青春更加充实。

      4. 2019年9月29日,袁隆平,屠呦呦,顾方舟,于漪等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矢志不渝,默默耕耘,功勋卓著的老一辈英雄模范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接受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国宾仪仗队和少先队员用音乐与献花向他们致意,全场掌声雷动。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1933年,29岁的郑大章获得法国国家理化博士学位后,拒绝了导师居里夫人的挽留,回国筹建镭学研究所,筚路蓝缕,成为“中国放射化学的奠基人”。

      (2)1950年,26岁的旅美物理学博士朱光亚归心似箭他在《给旅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中写道:“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

      (3)1989年,26岁的著名体操运动员、奥运冠军李宁退役后,创立了自主研发专业体育用品的“李宁”公司,致力于打造领先全球的民族品牌。

      (4)2020年,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控大厅里随处可见洋溢着自信的青春面孔。数百个关键测控岗位上的负责人,大多为“80后”“90后”,平均年龄仅33岁。

      正如钟南山院士所说,青年人“不但要有志气还要争气”。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以“志气与争气”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志气与争气

      回首1931,展望2035,百年国运,百年沧桑;百年求索,百年激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考卷。时代是出卷人,青年是答卷人,历史是阅卷人。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继承前辈青年的志气,为历史交上一份争气的时代答卷。

      这是一场我们躲不掉也输不起的考试。它事关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事关百年国运之争,是一场只能用志气和争气来重铸民族自信的考验。

      什么是志气?那是1933年,面对已经快要容不下一张书桌的祖国,29岁的郑大章们毅然回国,只为了能给那苦难深重的祖国做些什么。什么是志气?那是1950年面对百废待兴的新中国,26岁的朱光亚写下《给旅美同学的一份公开信》,然后用自己的一生践行誓言。什么是志气?那是1989年迎来改革开放新时代的一代年轻入,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致力于让中国的名字屹立于世界的开始……

      “志”乃士人之心,是能超越小我,胸怀家国的追求。对于华夏儿女,志气就是相信“中华一定强”。它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朴素爱国主义,它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它是千百年来已然流淌在我们血脉中的民族信仰。百年国运之争,历史的时代考验,谁人能躲?谁人敢躲?

      躲不掉,更输不起。曾经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曾经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就是“输”的结局。所以,光有志气还不够,我们还需要争气,争气才能让志气化为底气。

      命在己,运靠争。曾经一代青年“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拼出了一个山河无恙;曾经一代青年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打出了一个民族的独立自强;曾经一代青年“勒紧裤腰带,就是一万年,也要搞出原子弹”,争来了国家的尊严和希望;曾经一代青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搏出了今天的崛起与辉煌……这就是争气!“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就是争气,是一份面对时代考验“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拼搏意志。唯有如此我们方能让志气变成底气。

      现在该我们挺膺入局,争出一个新时代了。方今时代被称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不应该只是对时代波诡云谲,暗礁遍布形势的描述,更应该是对我们当代年轻人能积极作为,最终推动变革的赞美。正如“80后”“90后”青年们已然在中美高科技之争中悄然绽放,推动历史奔向远方。

      百年志气,百年争气;百年呐喊,百年回响。回眸处,那是曾经的代代青年们在时代考验前不屈的眼神,那是他们对我们源自血脉认同的深情凝望;抬首时,那是新一代青年坚定的赶考步伐,那是以志气与争气重铸民族自信以告慰先辈的誓言。这盛世必如你所愿,如我们共同所愿。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材料+话题的话题作文。

      所给的材料共四则,都是叙事类材料。

      第一则讲的是1933年,在国家和民族危亡时,青年郑大章拒绝导师居里夫人的挽留,坚决回国筹建镭学研究所。他用自己微博的力量为苦难深重的祖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郑大章有志气,也争气。

      第二则讲的是1950年,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的时代,青年朱光亚也是学成归国,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为祖国做贡献,朱光亚有志气,也争气。上述两个例子,都属于海外留学并且学成归国这个范畴。最后两个材料讲的是另一种类型。

      第三则讲的是1989年,青年李宁创立了自主研发专业体育用品的“李宁”公司,致力于打造领先全球的民族品牌。

      第四则讲的是2020年,我国的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中八零后九零后的担当。这两则材料虽没有提到海外留学的问题,但他们同样有志气,同样为国争气。

      本次作文材料给的这四个例子有一个共性:他们都是青年,都有志气,都为国争气。命题人之所以给出朱光亚等人这四个典型材料,无非是对“争气”起到诠释和解释的作用,最终引出“志气”和“争气”这两个关键词,引导考生准确认识什么叫“志气和争气”。“不但要有志气还要争气”体现了两者之间的递进关系前辈青年与后辈青年的关系,即当代青年要继承前辈青年的志气与争气,而志气与争气就体现了青年和时代的关系。着眼“十四五”规划的2035年,百年沧桑,百年国运,靠的是青年人的“志气和争气”。文体要求可以是记叙文也可以是议论文,写作时要注意文体特征,注意字数。

      【立意】

      (1)青年人不但要有志气还要争气;

      (2)当代青年要继承前辈的志气,向祖国交上满意的答卷。

      【素材】

      精彩片段型

      (1)邓稼先(1924——1986)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850年,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的第9天,便登上了回国的轮船。回国后,邓稼先在中国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工作。祖国张开温暖的双臂迎接这位“娃娃博士”,邓稼先沉浸在青春的欢乐和家族的幸福之中。但是,历史风云变幻,祖国面临核大国的威胁。邓稼先毅然接受开拓祖国核事业重任,离别妻儿,隐姓埋名,走向大戈壁。从此,他从物理学界的讲台上消失了。20多个春秋过后,头发里夹着大戈壁沙粒的邓稼先回来了,“两弹元勋”的美名才开始传扬,邓稼先的名字才重新出现在普通人的中间。此时,他的妻子已年过花甲,而癌魔却早注入他的肌体,他光辉的生命已燃烧到了尽头。他临终前对妻子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死而无憾!”

      (2)青年是整个社会群体中最富有活力的一个群体,而青年时代更需要立下自己的志向,正如周总理所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也如《工人周刊》主编李汉俊说的“我们求学是为了有朝一日为国家民族扬眉吐气而出力。”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势必应该承担起我们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积极踏入历史的洪流,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应做的贡献。如果仅仅只是励志,那么是不够的,青年人要像钟南山院士所说的那样“有志气还要争气”,学会用以情怀立命,用实力安身,锤炼自己的本领,用自己的本领服务社会,用我们的行为报效国家,展现出我们这一代青年同学们所应有的的朝气蓬勃。

      (3)青年钱学森怀着“实业救国”的理想选择了交大,攻读铁道机械专业,准备日后实践“交通救国”的抱负。钱学森是冯卡门教授的得意门生。1943年,美国军方经过慎重的选择,委托钱学森同马林纳合作,研究用火箭发动机推进导弹这一重大军事课题。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他觉得报效祖国的时机已到,不顾美国当局的阻挠,历尽千辛万苦回到祖国怀抱。回国后,他满腔热情地投身祖国高科技事业,以过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勇气领导航天科技队伍将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建立起来,使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坐拥火箭、卫星技术的航天科技强国。“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以他赤胆忠诚的爱国情怀,全心全意的奉献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铸就了不朽的“钱学森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后人。在当代,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学习钱学森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内涵。

      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个年轻人在生活中经常感觉自己怀才不遇。于是,他去拜访一位智者:“我怎么才能找到成功大门的钥匙?”智者看看他,说:“爱、努力、拼搏、真诚、谦虚、自信、奉献……”年轻人恍然大悟,拜别智者,走向自己的成功之路了。

      对于“成功的钥匙”你是怎样理解的?请以“成功的钥匙”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要求: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③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发表议论、抒发感情,也可以展开想象等;④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答案】例文:

      诚信是成功的金钥匙

      墨子曾说过:“言不信者,行不果。”的确如此,一个没有诚信的人做事是难以成功的。诚信是立身之本,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金钥匙。

      诚信意味着以诚待人,它是人类数千年来所形成的一种精神文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需要我们将它发扬光大,同时,它又是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应遵守的行为准则之一。只有诚信为人,诚信做事,才能获得成功。

      翻开五千年的华夏史书,我们看到,无数名人因诚信而获得成功。

      商鞅因诚信而变法成功。

      春秋时期,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为了赢得百姓的信任,他在南门立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承诺只要将这块木头搬到北门就奖励五十金。当有人把木头搬走后,他信守承诺地给了那人赏金。他的行为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新法得以顺利推行,最终取得了变法的成功。诚信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拥有诚信,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和支持,做事才会少了许多阻碍,而多了几分成功的可能。商鞅“立木为信”的举动不正是体现了诚信的重要性吗?他正是用诚信这把金钥匙才开启了变法之门,从而走向成功。

      宋濂因诚信而饱读诗书。

      宋濂是明代开国文臣之首,他小时家贫,无钱买书,只好向别人借书来读,并且信守承诺,按期归还,赢得了他人的信任,他凭借着自己的诚信,最终饱读诗书,成为著名文学家。试想一下,如果宋濂不能诚实守信,别人再借给他书的时候便会多了几分顾虑,他要想借更多的书,读更多的书,恐怕是要经历一番波折吧。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诚信是立身之本,只有以诚待人,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帮助。宋濂正是用诚信这把金钥匙打开了知识的大门,从而走向成功。

      一个守信用的国家,才能为国际社会所依赖,一个守信用的集体,才能不断发展进步,一个守信用的人,才能在社会生活中赢得尊重,获得成功。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需要我们将它发扬光大。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在与同学交往中要以诚待人,才能收获纯真的友谊,在考试中诚信答卷,才能取得真实的成绩,看到自己的真实水平,这样才有助于我们了解自我、完善自我。

      让我们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用诚信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人生成功的大门,去迎接我们美好的明天。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话题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话题作文试题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题目只提供写作内容围绕的核心,而不以标题的形式提供具体明确的主旨。第二,只提供写作范围,而且范围相当宽泛,要求所写内容与话题相关即可,不要求归纳试题所供材料的中心意思并紧扣这一中心意思做文章。第三,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自拟文题,而非话题作文不要求自拟文题,也不能另立文题。

      本题材料通过年轻人和智者的对话,引出“成功的钥匙”的话题,后面给出了智者的回答“爱、努力、拼搏、真诚、谦虚、自信、奉献……”是找到成功的钥匙,由此看出本题是要求自己明确“成功的钥匙”是什么,然后论证。行文时最好在文章的标题中明确,论证时围绕观点可采用并列的方式,也可才用正反的方式。如果采用的是并列的方式,学生可以提出“诚信是成功的钥匙”,然后运用并列的方式可以列出“个人守信可助事业成功”“企业守信可助提高声誉”“国家守信可助定国安邦”等分论点;如考生采用对比的方式,可以首先分析一个人守信可助事业成功,列举事例论证,然后再从反面分析不守信会带来的恶果,列举事例证明,最后总结。

      “爱、努力、拼搏、真诚、谦虚、自信、奉献……”是“成功的钥匙”,选择其中一个,围绕自己选的词语来写一篇议论文。围绕所选的这个优秀品质展开论证,并注意字数要求。

      【立意】

      1.爱是成功的钥匙;

      2.努力是成功的钥匙;

      3.拼搏成功的钥匙;

      4.谦虚是成功的钥匙;

      5.诚信是成功的钥匙等等。

      【素材】

      1.有拼搏的精神是成功的前提。例如跳水名将——伏明霞;当她在为亚特兰大奥运会作准备时,大大小小的伤痛突然地发生在她的身上,但是,顽强的拼搏精神驱使着她,坚强的斗志激励着她。因此,她把一切的伤痛都抛诸脑后,带伤训练,正是有了这种拼搏的精神,才使她一步一步的走上了成功的道路。这正好说明了:拼搏精神是成功的前提。

      2.没有拼搏精神的人难以取得成功,即使这个人的所做所为是对的,那这个人仍然会失败。哪怕这个人真的成功过,那也不是真正的成功。大约在60年前,有一个名叫弗兰克林的英国女医生,她从自己拍摄x射线衍射的照片中发现了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结构,经过研究,她大胆的提出了假说,并以此为题做了一次很出色的演讲。然而,当时有许多人对她的发现提出了质疑,怀疑她的照片的真实性。然而,因为她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结果,她开始动摇了,她也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错了。最后,在重重的压力下,她放弃了。于是,她公开否认了自己的假说,再也没有研究下去。也许,她怎么也不会想到,后来有两位科学家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成果,并且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而这位女医生,也就差那么一点点,那么一点点!就成功了,在这个世界上,有过她这种经历的人有很多,但是,能够东山再起,从头再来的人确实是寥寥无几。

      3. 坚持不懈是成功的钥匙。古者有“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小小的蚯蚓虽然处在食物链的最下端,也没有什么先天的优势,但是凭借着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功地在坚实的土壤中生存下来。今有游泳健将宁泽涛在易川亚运会上一人夺得四枚含金量十足的金牌,他的成功和其它运动员一样来自于天赋吗?答案是否定的。宁泽涛小时候体质很弱,很容易生病,他是因为要锻炼身体才开始学习游泳的。在军校训练的时候,他一星期下来只有双休日可以接触电子产品,一有空余时间便投入紧张地练习当中,即使是不训练,他也会用看书的方式来充实自己。他的成功来之不易,但是他深谙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每天坚持训练,这才有了如今的国民男神——宁泽涛。

      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时候,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句话,可以吹散心底的尘埃;一句话,可以滋润干涸的心田;一句话可以使人境界高远,一句话也可以让人终身受益。当然,一句话可以是在成长道路中听到的,也可以是在阅读过程中看到的……一句话,看起来虽然微不足道,却拥有无穷的力量。

      请以“一句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

      (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答案】例文:

      一句话的力量

      当困难挫折屡创你的心灵时,朋友的一句话“相信自己”给了你成功的自信;当沮丧失败扰乱你的方向时,同学的一句话“你能行”点亮你航行的灯塔;当孤独无助阻挠你的道路时,亲人的一句“我们永远爱你”给了你前行的勇气。一句话,他虽然短小,但有时却能影响我们的一生。

      沙滩上的脚印,延伸到天边,伴着那水天一色,伴着那落日余晖,伴着那盈盈月光。海浪涌来,拍打在海滩上,一次又一次地把记忆的脚印拂去,但记忆中的那句话却始终让我难以忘怀。

      此时的教室像极了闹市,同学们因想要参加数学竞赛,争先恐后地在她身边围作一团,拿到报名表的同学激动地扬着手中的报名表,炫耀似地昂着脖子从人群中挤出来。而我对此没有兴趣,把头埋到两臂间打算小憩一阵。清静了些许。闭上眼睛,眼睛终于得到了放松,浓浓睡意向我袭来,浑身变得毫无力气。不一会,便在一片喧闹声中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有人碰了碰我的胳膊,被浓浓睡意包裹的我以为是谁不小心碰到了,没有在意,打算继续睡一会儿。但那家伙并没有放弃,不仅晃了晃我的肩,又轻声唤着我的名字。我抬起头,刚想抱怨,却看见她那高翘着的马尾辫在脑后调皮地荡来荡去,黑白分明的眼睛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要试试吗?”甜美的微笑顿时拥上脸颊。带着浓浓的睡意,我瞄了一眼她手中的报名表,过了半响才说道“你知道的”,我对着她那双眼睛,略带着歉意。“我对数学,有些……有些不擅长。”她轻轻一笑,把一张报名表放在我的课桌上:“试试吧!不放手一搏,不全力以赴怎么知道自己的实力呢?拿出敢闯的勇气来,超越自己!”她又朝我轻轻一笑,不忘鼓励我一句:“看好你哦。”便轻盈盈地走开。

      “不放手一搏,不全力以赴怎么知道自己的实力呢?拿出敢闯的勇气来,超越自己!”她的话一直在我脑海里回荡。心中突然涌起了一股劲头,无论结果如何,我不是也努力付出了吗?于是,一场奋斗拉开了帷幕。

      白天,数学老师的每一句话都记在了笔记本上;晚上,写完作业又巩固白天所学,然后再做习题,公式早已深入脑海,倒背如流。

      辛勤与汗水收获的是果实。在满满自信中我踏入了考场,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获得了第一的佳绩。

      这样的蜕变是一句话所带来的,我明白:敢闯,敢放手一搏,荆棘过后才会是灿烂的阳光!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话题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

      本题考查材料+话题作文。材料+话题作文,首先要审好材料。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话题,都要对材料信息“咬文嚼字”,仔细琢磨。并结合话题弄清材料的重点,确定文章的中心或观点。就可以拟写题目了。然后,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最后依提纲写作。

      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是“力量”。什么是力量?力量就是可以对人施加正面影响,引人向上,发人深思。“力量”不在于它外在形式的大小,而在于它内在的给人心灵的冲击力。“一句话”可以是生活中听到的,可以是实践中感受到的,可以是阅读过程中看到的,可以是体验生活发现的……一句话,能使人眉开眼笑;一句话,能使人悲伤欲绝;一句话,也能使人终生受益;一句话,可以让人增长学识,开拓视野;一句话,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可以提高精神境界,领悟人生的真谛。这一句话有时意义深远,有时道理短浅。有时候,劝慰一个人只需要一句话,便像阳光一样撒满被劝慰者的心房。

      话题是“一句话”,如写作记叙文,考生可以明确这句话是什么,是谁说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起到什么作用;如写作议论文,可以联系历史上、生活中“一句话”的影响力。

      【立意】

      1.父亲的一句话,让我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2.苏轼的一句话,给了我面对困难的勇气;

      3.习主席的一句话,让无数青年鼓起奋斗的风帆。

      【素材】

      1. 走进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的世界。“我是女高人,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是女高人,我生来就是人间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间藐视卑微的懦夫”。这段铿锵有力的口号是宣言,亦是从心底发出的呐喊。张桂梅校长用一己之力为山里的女孩带来了希望,用弱小的肩膀托举起了美好的前景。这句话使女孩们不断奋斗,不断突破自我,这句话是云岭的脊梁。

      2.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骄傲”。故事中那位家境贫寒的大学生,他乐观豁达的性格感染了我的内心,也给了我关于这句话更多的思考。我们都知道没有人会一无是处,也没有人是十全十美。就拿学校来说,学生老师常常拿成绩的好坏来衡量和划分优生差生。成绩固然是衡量标准之一,但如果过多的或仅用这一项来衡量,它带来的可能是成绩优异的同学对他人的轻蔑和排斥,这无疑是人性的钉子,扎伤的不止是对方,就连自己也失去了一份平和待人处事的品质。

      3. “你说说啊,她理科一般,文科还行,怎样能得到老师的优待与另眼相看?”紧接着就是一阵意味不明的嬉笑声。意有所指的巧设心计的话。我愣了半晌,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是在说我吗?回来时她们交换一个挑牺的眼神,大摇大摆地走回自己的座位。纵然心中有万般怒火中烧,纵然有万般委屈在心口打转;却只能呆立在座位,手足无措,默然不应,破口大骂么?她们说的确是真实的,安之若索么?心中仍是意难平。鲁迅先生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沉默呵!沉默呵!多可悲,多可笑。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没有河床的冲刷,便没有钻石的璀璨;没有挫折的考验,也便没有不屈的人格。人生中难免遇到挫折,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

      请以“直面挫折”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紧扣话题行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答案】参考例文:

      直面挫折

      茅以升曾说过:“困难只能吓倒懦夫懒汉,而胜利永远属于敢于攀登高峰的人。” 人生中难免遇到挫折,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经历困难是痛苦的,但战胜困难带来的愉悦感却是难以形容的!常言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人生因战胜困难而精彩!

      面对困难,我们要敢于正视。人生原本就不可能一帆风顺,困难的出现就是考验人生,升华人生的机会,此时不应该选择逃避困难,而应该像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那样,发出“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呐喊!在种种痛苦的折磨下,他依然顽强不屈,与困难作斗争,困难的出现不但没有使他意志消沉,反而使他在乐曲创作事业上的生命之火燃得越来越旺。歌德曾说过:“痛苦留过的一切,请细细回味!苦难一经过去,苦难就变为甘美。”贝多芬用行动印证了这句话,困难不但没有吓倒他,反而让他获得强大的生命磁场,成为流芳百世的音乐巨人!

      面对困难,我们要乐观接受。高士其是我国科普作家,他曾因做实验被病毒入侵小脑而致残,在病痛这个巨大困难面前,他不但学完了芝加哥大学细菌学的全部博士课程,还在延安边工作边完成100多万字的作品。逆境奋争,苦中寻乐,高土其告诉我们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的风景。张海迪也说过:“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主,如果有的话,那也只能是你自己。

      面对困难,我们要坚持不懈。困难有大有小,在人生每个阶段都会碰到,成功的人总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坚持与困难搏斗。牛根生为了蒙牛一坚持就是十年;俞敏洪为了新东方一坚持就是十几年……这些成功人士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克服重重困难。他们的成功绝非偶然,他们付出和努力让成功成了必然。要知道,每一颗钻石在被发现之前,都要经受被尘埃埋藏的寂寞时光。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看当下新冠疫情中的中国,伟大的中国人民不畏困难,坚强不屈地迎难而上,相信战胜困难的号角很快会吹响,而我们每个中国人也会因直面挫折、战胜困难而得到更精彩的人生。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本题是话题作文。

      本题的材料可分为三层。第一层是一个比喻句,表现了“冲刷”对“钻石”的重要性,即挫折的意义;第二层和第三层直接表达了挫折的考验对我们不屈人格和完整人生的重要性。因此,结合题干“以‘直面挫折’为话题”,写作时立意方向应该为认识挫折的意义和面对挫折的心态和做法。 

      如:生活中的失败挫折既有不可避免的一面,又有正向和负向功能;既可使人走向成熟,取得成就,也可能破坏个人的前途,关键在于你怎样面对挫折。

      挫折帮助你成长。人的成长过程是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如果适应得好,就觉得宽心和谐;如果不适应,就觉得失意。

      挫折增强你的意志力,每战胜一次挫折,都强化了自身的力量。

      挫折也有负面效应。每个人对于挫折的反应不尽相同。这决定于对挫折的感情理解。如果一个朋友批评了你,你可能会听从,甚至于非常感谢他;但如果把朋友的批评曲解,认为损害了你的尊严,你的反应也许就不一样了,但这更需要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化解负面效应。

      【立意】

      (1)用积极心态面对挫折。

      (2)挫折帮助你成长。

      (3)挫折增强你的意志力,强化自身的力量。

      【素材】

      (1)逃避挫折的人,最终只能失败。曾经有那么一些人,面对挫折,只觉得它是绊脚石,不愿直面它。南唐国后主李煜,前半生只顾享乐,后半生对即将亡国的命运,却只能哀悼前半生的虚无,最后为阶下囚。楚汉之争,项羽因为垓下之围,一蹶不振,自语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自刎于江。二战后期,希特勒面对前线的节节败退,没有冷静面对,而是越发偏执,最终在绝望中自杀于总理府的地下室。抗日战争时期,汪精卫对抗日心灰意冷,加上日方给予的各项权力惑,最终当上了汉奸。这些人面对挫折,选择逃避,最终放弃了最后一搏的机会。

      (2)鲁迅先生曾说过:“伟大的胸怀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险去迎接悲惨的命运,用自信的勇气来应付自己的不幸。”它准确地点明了人们对待生活应持的态度。1998年中国体操运动员桑兰参加在亚特兰大举行的奥运会,在跳马中意外摔伤,造成高位截瘫。面对这如同天塌地陷的灾祸,桑兰却始终能够微笑面对。她每天坚持6个小时的各种康复训练,由于她的手指没有知觉,她就用肩膀的力量帯动笔尖,靠顽强的意志来书写。就这样她仅用两个月时间,便达到其他病人四个月才能达到的康复水平。更难能可贵的是桑兰始终以幽默、乐观的态度对待自己以及身边的人,总是笑容满面地与他人交流、沟通。

      (3)文学界,卡夫卡在夜深人静时奋笔疾书,潜心创出了伟大的《变形记》;政坛上,林肯多难的人生成就了他高人一等的口才,成为伟大的总统;科技史上,霍金直面身体的残疾,不畏苦难,写下了令人惊叹的《时间简史》,成为科学界的领袖。挫折吹响了他们奋起的号角,鼓足了他们心中的勇气,激发了他们对梦想的渴望,从而谱写了他们绚丽多彩的人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早在几千年前就写下了如此精彩的哲言。当挫折来临时,我们也应该鼓足心中的勇气,谨记圣言,才能“笑做江湖”!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如同粮食一般,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

      你家有怎样的家风?请以“家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好家风

      自懂事起,身边的长辈就常对我说:“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的确,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制定一个好的家风那是极其重要的,那么什么是家风呢?

      小到家庭、大到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种风气。家风正了,那么一个家庭的思想品德也就正了,家庭的风气正了一个国家也将繁荣昌盛,可见家风有多么重要。家风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个人的修身、齐家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岳母在岳飞的背上刻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的家风也就时时激励着岳飞上进,最终岳飞也没有辜负母的期望,成为了保家卫国的大将军。我们家的家风用简练的话语来总结就是朴素、坚强、自力更生。

      朴素就是不奢华、节俭。从奶奶开始我们一家就很简朴,一直勤勤恳恳,从不追求享受奢华生活,在我们眼里只要勤恳简朴就够了。正是这样一种朴质而不造作的美,成就了我们平安幸福的生活。

      坚强是很重要的,在遇到困难时,往往能带你走出困难和黑暗,它会带你迎接希望的蓝天。小时候,有一次,我掉到了坑里,不讲义气的朋友们早就跑远去看戏了,我虽然焦急不已,但是当我想起爸爸妈妈一直告诉我要坚强时,我开始坚持不懈的攀爬起来,最后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爬了上来,这让伙伴们大吃一惊。事情虽小,但正是坚强,给了我以后别样的生活。

      还有一点是极其重要的,那就是——自立, 自立是一种良好的品质,一种可贵的精神,自立自强可以在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如:自己洗衣服,自己穿衣物,自己叠被子,自己整理房间等等,在妈妈和爸爸的教育熏陶下,我也学会了自立,慢慢地成长。

      正是这三条家训,让我变得越来越好,让我们家里的每个人都健康成长。

      良好的家风可以使我们更好的在社会上立足,可以给我们奠定更好的基础,我们要继承优秀良好的家风,在长辈的带领下把它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1.明确概念:

      首先要理解概念:即什么是家风。

      根据引语材料可知,“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更进一步说家风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对家族的传承,民族的发展都起到重要影响。

      2.辩证思考:

      由表及里,深挖内涵。家风是一个家庭中世世代代相传的内容,是一个家族需要学习的内容。表面上看,家风指的是一种抽象的精神,实际上,家风指引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气质。因此考生可以根据“家风”二字进行拓展,将家风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相联系,写出家风对自己的影响,抑或写出如何践行家风,让家风具体化、形象化。

      3.可选角度:

      (1)考生可以写出自己家的家风的具体内容,比如家风为“勤劳善良”,就可以叙述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等是如何传递出“勤劳善良”的家风,以及自己家是如何践行“勤劳善良”的家风。当然写其他的“家风”亦可。

      (2)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家的家风的内容,并结合古今中外具有优秀家风的名人名事,共同来论证家风对自己人生的引领作用,凸显家风的重要性。

      (3)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体验,抒发对“家风”的赞美之情,比如赞美家风对人的启迪、鼓舞、激励、约束等。

      【立意】

      1.家风能激励我们前进——可写成散文。

      2.好的家风能引领我们成长——写成议论文。

      3.谈谈我家的家风——写成记叙文

      【素材】

      1.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 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2.何为家风?所谓家风就是一个家庭里的风尚,家风包含很多东西,如修养、气质、智慧人品,从一定程度上讲,一个家庭的家风就决定其他成员的成长环境。而我家的家风——就是宽容,父亲曾经说过:高山毕竟留寸土,故能高耸入云;大海终须纳细流,故能浩瀚无边。

      宽容别人就是释放自己,还心灵一份恬淡,也能成大业。齐桓公不及一箭之仇,重用管仲,终成霸业;刘玄德三顾茅庐得贤才,如鱼得水,三分天下有其一分;韩琦宴上,容人之过,部署效忠。前车可鉴,有宽容之心,是对他们有帮助的。所以古代的君子们,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全面,对别人宽厚而简要。古人们如此,我们更应如此。

      3.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是中国科技界赫赫有名、德才兼备的“三钱”。有研究者曾探寻过“三钱”的成才奧秘,除了大学教育、爱国热情、科学探索精神等因素外,“三钱”同出于江浙一带的名门望族钱氏家族。据不完全统计,当代钱氏家族仅科学院院士国内外就有100多人,分布在50多个国家。杭州钱镠研究会秘书长钱刚认为,钱氏家族的兴旺不衰,与被钱家人当成家规的《钱氏家训》有着密切关系。《钱氏家训》是钱家先祖、后唐时期吴越国王钱镠留给子孙的精神遗产,钱镠的后人将其平时言行记录整理而成,分个人篇、家庭篇、社会篇和国家篇,对钱氏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国的思想、行为作了全面的规范,包括“孝于家”“忠于国”“兄弟相同,上下和睦”“读经传则根底深,看则议论伟,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等。在一些回忆材料中,钱伟长曾表示家训对其影响颇深。他说:“我们钱氏家族十分注意家教,有家训的指引,教育有方,故后人得益很大。”

      10.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请同学们认真审题)

      人生就是从生到死的过程,艰难和困惑是与生俱来的,甚至是终生不能消灭的,所以人生就是与困境周旋的过程。

      请以“挫折”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套作、不抄袭、言之有物;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微笑着迎战挫折

      人生中有太多的挫折,邓亚萍小时候因个子矮没能进省队而受挫;张海迪因疾病高位截瘫而受挫;刘翔因伤痛只能暂别田坛而受挫;高考生因几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而受挫。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会碰到数不清的挫折。其实,挫折并不可怕,关键是怎样面对挫折。

      面对挫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消极沉沦,面对挫折听之任之,进而对生活失去信心,在消沉中难以自拔。一种是积极乐观,面对挫折从不屈服,创造条件克服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面对挫折,消极沉沦。挫折就永远成为人生中的绊脚石;面对挫折,积极乐观,挫折将成为人生路上的垫脚石。常言道:“挫折在弱者面前,她是绊脚石,在强者面前,她是垫脚石。”

      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边,成为了多少人惋惜的对象。而他只因一句无颜见江东父老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断送了东山再起的希望。音乐奇人贝多芬,面对双耳失聪并未怨天尤人。耳聋了,他就把筷子插进钢琴的发声器上,以振动辨别音调,最终铸就了《第九交响曲》。在生命的末日又写下了不朽的《欢乐颂》。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往往产生不同的结果。同样是面对挫折贝多芬积极乐观而名留青史,项羽却因消极沉沦而遗恨千古。

      巴尔扎克说:“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培根则认为:“顺境中的好运,为人们所希冀;逆境中的好运,则让人们所惊奇。”

      贝多芬是不幸的,上帝赐予了他过人的音乐天赋,却又剥夺了他作为音乐家至关重要的听力。然而,贝多芬又是幸运的,正是因为他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中的挫折,让他在音乐方面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这位伟大的音乐家,他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而是积极乐观的面对,从而成就了一位音乐奇人“贝多芬”。

      我国先哲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曾亦其所不能”。所以,当我们遇到挫折时,积极乐观的面对它,微笑着战胜它。“没有流过血的手指怎能弹出世间绝唱”。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

      【审题】

      本题是一篇话题作文,审题难度不大,从材料中“艰难和困惑是与生俱来的,甚至是终生不能消灭的,所以人生就是与困境周旋的过程”是肯定了挫折的存在和不可避免,所以考生写作的内容就该是如何认识和应对挫折。

      一个人,总有一定的目标,也许这一辈子都在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奔跑着。可是,奔跑的路并不平坦,即使是期望很平静地生活,有时,还会让你摔跤,摔得很疼。或许,还会受伤——这就是挫折。挫折虽然让人痛苦,但经受挫折失败,可以增加人生的“财富”,磨难的同时也是磨练。没有挫折的人生,是看似幸运实则贫乏的人生。当挫折降临时,关键是我们如何应对它。俗话说:挫折像弹簧,你弱它就强。是正视,还是逃避?是勇敢的克服,还是无谓地沉沦?不同的态度就会有不同的人生。文章该从此处切题,组织材料。主题极易把握,主要是在文采和结构上角逐了。

      【立意】

      1.人生道路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能一遇到挫折就气馁,而是应该乐观、勇敢地面对,战胜挫折。

      2.挫折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经受挫折后的一蹶不振。

      3.即使身处顺境之中,也要居安思危,随时准备迎战挫折。

      【素材】

      1.【名言名句】

      (1)不因幸运而故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易卜生

      (2)刀在石上磨,刀越来越快,石越来越薄。——茅盾《问题的两面观》

      (3)苦难磨炼一些人,也毁灭另一些人。——富勒

      (4)每一种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有利的种子。——埃默生

      (5)要想不经过艰难曲折,不付出极大努力,总是一帆风顺,容易得到成功,这种想法只是幻想。——毛泽东

      2.【典型事例】霍金十三四岁时已下定决心要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十七岁那年,他获得了自然科学的奖金,顺利就读牛津大学。学业毕业后,他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学。命运似乎十分垂青于这个有志青年,然而世事弄人,不久他发现自己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病。医生对此病束手无策,面对日益恶化的病情,他没有倒下,而是坚强地从挫折中站起来,勇敢地面对这次不幸,化挫折为力量,全身心地投入研究当中。霍金并没有在挫折面前放大自己的痛苦,没有迷失于挫折的痛苦中,没有将自己的人生放任成一部无声的黑白电影,而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思进,在挫折中将生活演绎成色彩缤纷的“巨著”。

      3.【精彩段落】战胜挫折,需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正如诗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才会有云卷云舒的释然。苏轼被贬官后仍然乐观旷达,修建苏提,造福百姓;柳宗元被贬到柳州,仍然在乎山水,题词写诗,最终被后人喻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范仲淹被贬到巴陵郡,仍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挥笔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海伦凯勒从小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也无法开声,但她仍以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古今中外,名人自古多磨难,但他们总是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战胜、甚至是超越。反观我们,对待生活和学习上的种种挫折,不正需要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劈波斩浪吗?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家乡,主要指我们居住的城乡社区。家乡的人、事、物承载了我们太多的记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特殊行当……构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丰富多彩的家乡文化。

      随着现代社会人口流动和文化共融的加速、文化消费的快餐化,乡土文化逐渐走向趋同,“家乡的味道”消失,自然气息和地方特点褪色,传统艺术被侵蚀……

      家乡文化是我们个体精神生活的重要依托,记录家乡、记住乡愁,就是在记录我们自己的人生,守护、传承和发展家乡文化。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家乡的××(人、事、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文章涉及的人、事、物应真实体现家乡地域文化特色,但不得出现能够显示作者身份的人名、地名。

      【答案】【范文】

      家乡的味道

      别人的家乡,是充满炊烟、泥土的味道,而我的家乡,弥漫着各种小吃,暖暖的人情,古色古香的民俗、建筑的味道,我所眷恋的味道。

      家乡的小吃令我回味无穷。小的时候,爷爷载我回家,总会冒出一份惊喜。这味道是我所熟悉的——“猪肠胀糯米”。喷香的糯米,爆炒过的香菇,无一不在挑逗着我舌尖上的味蕾。吃了一次便上瘾,怎么吃都吃不腻。还有一种小吃,虽然外形简陋,但制作工序复杂,味道却是很好的——咸水肌U飧鲂〕裕庑稳缤桓鲂⊥耄锩媸⒆派傩砺懿犯桑∏闪徵纾牢犊煽凇C刻旒蚁绲男〕晕兜蓝驾尤谱盼遥揖炝嫡庵治兜馈

      家乡的人情味令我铭记在心。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午休,铃声响后,我刚刚睡醒,准备回到班里,但因为双腿有一段时间没有动过,所以有些麻痹,迷迷糊糊的我刚一迈出脚,整个人就摔倒了下去,旁边的学姐刚走出座位没几步,看见我摔倒了,便走过来扶我,说:“你没事儿吧?”我笑着站了起来,跟她道谢。还有一次,我顶着寒风站在马路边等朋友,冷风刮得我生疼,手和脸都刮红了,就像一只烤熟的鸭子。突然一个阿伯从他的小店里走了出来,手捧着一碗冒着热气的鸡汤,和蔼地对我说:“孩子,这么冷的天,怎么不多穿几件?冷死了吧?我刚刚煮了一锅鸡汤,看你冷成这样,来,喝口鸡汤暖暖身子吧。”我很是感激,跟他道谢后,接过这碗陌生人给的鸡汤。鸡汤入口后,我的身子也渐渐暖和了过来,心也跟着暖了起来。这种素未谋面的好心人,让我感激,也让我体会到家乡人暖暖的人情味。我眷恋这种味道。

      家乡的古建筑的味道令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老市区的一些建筑还保留了当时清朝的风格。暗红色的土砖,深灰色的瓦片,古朴的大厅,撑着房顶的柱子,这里的一砖一瓦,蕴含着家乡人的智慧和结晶。这些建筑弥漫着历史的味道,文人的气息。我眷恋这种味道。

      家乡的味道独一无二,它或许有些跟不上时代的进步,变得有些不讨喜,但它沉淀着浓浓的乡土味,令我沉醉。我喜欢这种味道,这便是家乡的味道。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话题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

      以“家乡的××(人、事、物)”为话题,每个人都有家,有家乡,关注家乡,关心家乡,记住家乡,不忘来路应该成为一种自觉。作文命题一方面要考虑内容让学生可写、能写,另一方面要进行价值引导。“家乡”的内涵和外延:家就是居住的地方,乡就是一个地方的统称。家乡,是指自己小时候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又被称为“故乡”“老家”“故园”等。家乡也可以是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地方。总之,家乡的范围很广。随着社会的开放,家乡的范围也在越来越大。比如新上海人,原来的他乡现在也是故乡,特别是从小出生在上海的新上海人更是如此。移民国外的也如此。当然,家乡的范围也可大可小。比如上海本土人,由于所处不同区县、不同乡镇,不同的村,他的家乡可以小到具体的镇、村。对中国而言,中国的某省、某市就是家乡,对世界而言,某国就是家乡。文体不限但不是不要文体。一般还是要有所侧重,有所体现。当然,写景散文的写法中有写景、抒情、议论另当别论。另外,也要考虑学生在初中可能习惯的先叙事后议论的写法。不管怎样,在判断评价时可侧重一个角度,如写景关注描写的精准、细腻;叙事关注叙事的完整、清晰、生动;写人关注人物描写的精准与生动形象。议论文侧重议论文的针对性以及议论文三要素的基本要求,看上去要像议论文。

      【立意】

      1.家乡的美食;

      2.家乡的风俗;

      3.家乡的味道;

      4.家乡的人和事,家乡的乡情;

      5.家乡的美丽风景。

      【素材】

      1.说起这些家乡菜,最先想起的是外公家门前的小菜园,不管什么时候去,那里总是一片生机勃勃,青菜、卷心菜、黄瓜、玉米、辣椒等,时令蔬菜应有尽有。对我来说,这片菜园还是我的乐园,每次去,我和弟弟总喜欢拿个小锄头,挖挖这里,撬撬那边,浇水、捣泥浆……玩得尽兴,玩得不知疲倦。我还在这片菜园闹出很多笑话呢?每次回家,阿姨总喜欢围着菜园子出些问题考考我和住在城里的弟弟,“这是什么菜?”顺着阿姨手指的方向,我仔细地分辨着这一丛既像菜又像草的植物,琢磨了好半天才说:“这不就是青菜嘛!和别的青菜有区别吗?”“怎么没区别?”阿姨说,“你再仔细看看它的叶子?”我蹲下身子一比较,确实有不同,我只得瞎猜:“菠菜!”哈哈,阿姨笑开了。“不是菠菜,是苋菜。”“那是什么?”阿姨又问开了。“嗯,辣椒!”我回答道。“小笨蛋,辣椒分明长在枝上,怎么会爬在地上……”几个回合,对于没有生活经验的我完全战败,反而逗得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全家捂着肚子笑个不停,也就是在这一次次笑声中我慢慢认识了菜园子的各种蔬菜,也更加喜欢这个菜园子里的味道。

      2.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虽然我们的大中华地大物博,风俗千千万,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她——春节,一个千家万户团圆的好节日,她是我们家乡最传统的风俗,更是我们万千炎黄子孙传承的好节日。春节,每年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欢欢喜喜贴春联,轰轰烈烈放鞭炮,高高兴兴吃年夜饭。

      3.我喜欢品味家乡春天的味道,因为家乡的春天,充满着一种希望的喜讯。你看:那满山遍野的桃花、杏花开了,梨花怒了;杨柳吐出鹅黄般的嫩芽儿,柳丝翠了;各种野花尽情的绽放了;黄土大山那一排排整齐排列的梯田地里,各种庄稼绿了。你听,“家乡的山青了,家乡的水绿了,远方的哥哥呀,我南飞的燕儿,他乡的水再甜,月还是家乡的圆……”妙龄少女一首首充满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花儿”浪漫地漫开了……这就是家乡春天的味道,那又是一种淳朴、豪放的味道,也是来自内心世界的呐喊!只有身临其境,才能品味得到!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夫子曰:“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水,润泽苍生万物,也滋养了中国文学。古往今来有太多关于水的文字,关于水的故事和关于水的思考。有“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佳话,有“杏花春雨江南”的柔美,有“滴水穿石”的坚持,有“海纳百川”的包容,有“上善若水”的哲思……水让文字有了生命,水体现了中国人的性灵。

      你对以上材料有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以“水”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

      水中有真意,至韧且至柔

      中国文人对“水”的认知,是超越了“水”的具象特征,深入到“水”的精神内涵甚至上升到自我的灵魂境界的。“江海寄余生”承载着几分倦怠与消沉,“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寄托着几分悲伤与退避,“鸡尺溪头风浪晚”包裹着几分宁静与祥和,“十里平湖霜满天”点缀着几分不舍和缠绵……大致说来,水性真意,至柔至韧。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水流过高山,流过低谷,流过平原,流过湖泽,最后归于大海。这一路,水经历了多少阻隔与诱惑!即使关山层叠,百转千回,东流入海的意志何曾有一丝动摇,雄浑豪迈的脚步何曾有片刻停歇;浪击礁石,纵然粉身碎骨也决不退缩,一波一波前赴后继,一浪一浪奋勇搏杀,终于将岩石撞得百孔千疮。

      水,韧而有骨,信念执著而追求不懈,令人肃然起敬。贝多芬幼年家贫失学,17岁时患伤寒和天花,此后肺病和关节炎又接踵而至,26岁时不幸失去了听觉……如此境遇,他却发誓要“扼住命运的喉咙”,以水之无敌韧性,创造出《命运交响曲》。

      “人生留滞生理难,斗水何直百忧宽”,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人,要有足够的韧性,才能像水一样,不畏阻隔,不迷诱惑,生命不息,追求不止。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以平静之美表现山水的温柔;“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以水来表明对男女柔情的向往;“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连笑傲江湖的李太白都以水之温柔比喻深挚的离情。或许,在勇往直前的背后,人总需要温柔的抚慰;或许,在人类的骨子里,温柔自有其一席之地。而水恰好具有随形随势的温柔特性,所以,水成为了文人墨客,甚至英雄豪杰的心中的柔情。

      水无骨无节,软滑乏力,看似柔弱,实则深得处世三味。二钱新茶,在水的滋养抚慰中缓缓舒展肢体,在无声无息的包容与呵护里绽放出山野的清新和雨露的芬芳;一捧高粱,在水的劝解宽怀中慢慢打开心门,在天长日久的陪伴和温存里释放出风霜的寒气和土地的粗犷。水以至柔之性,为甘霖则润泽万物,为流泉则环绕乡间,为波涛则承托远航,为方塘则洗涤笔砚。至柔之水,看似弱小可欺,状若胆怯软懦,却能浇灭熊熊烈火,抚平尖利棱角。它化身秋雨,可逼万物萧条颓败;它凝成冰雪,可杀世间百虫百毒。至柔之水,使再强大的人都乐于顺其势而行,柔到极致,最能克刚。

      水之形魂,至韧至柔。世间之水,总是含蓄而不怯懦、雄劲而不张扬地向我们诉说着生命的坚强:如山,高峻挺拔,巍然屹立,在一成不变与瞬息万变中诠释永恒;如风,翩然起舞,日行万里,在千回百转之际笑看万物之僵行拙步。水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1.理解话题的内涵

      (1)水具有很多特点:柔美、坚韧、包容、清透、纯净……人应该向水学习,拥有如水的品质。

      (2)“水让文字有了生命,水体现了中国人的性灵”,根据材料中的引导,应将写作重点放在水的优点上,避免提及水的弱势;对水的态度,应是赞美,而非贬斥。

      2.抓住话题的本质

      (1)水的存在使中国文字有了生命:诗词中有许多关于“水”的描写,不同的“水”,体现了诗人不同的情感。

      (2)水的特性对应着人的品质:水之柔美,正如人之温厚;水之绵韧,正如人之坚毅;水之纯净,正如人之正直;水之浩瀚,正如人之包容。

      3.抓住关键语句,确立观点

      “水的文字,关于水的故事和关于水的思考”。展开联想,由此及彼,虚实结合,联系社会人生中与之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某些现象和问题,抽象出社会人生道理。

      【立意】

      1.做人如水般纯粹,简简单单才是真。

      2.以柔克刚,水之化境

      3.遇阻则强,如水人生

      4.时间如流水,生命如逝川,珍惜当下,珍惜生命

      【素材】

      1.【大师如水,简单真实】水无色,不炫耀,不张扬,朴实无华;水无味,极平淡,极纯粹,却隽永,耐回味。这极像世间的一些生命,其貌不扬,平平常常,普普通通,从不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也不在人前自觉低人一头,总是那样实实在在,不卑不亢,厚道质朴,甚至于显得有点拙笨不精,不合时宜。沈从文和钱钟书这两位文学大师就是如此,简单,却不失其真。

      2.【白居易、司马迁、鲁迅,如水般率真】水清澈透明,不含杂质,惟其透明,才能以水为镜,照出善恶美丑。生命也要像水一样,清澈透明,表里如一,堂堂正正,光明磊落。透明的生命眼里揉不进沙子,他们嫉恶如仇,不平则鸣,正如白居易在争论宰相被杀一事时的挺身而出,仗义执言;透明的生命不懂得保护自己,不会虚与委蛇,不会察言观色,他们心口如一,耿介天真,正如司马迁为李陵一事而秉公直说,绝不落井下石;透明的生命率真直爽,热情待人,不会口蜜腹剑,“明里三把火,脚下使绊子”,正如鲁迅先生的真诚恳切,对年轻人的爱护宽容。

      3.【平凡人如水,默默无闻】水普遍而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平凡而默默奉献。它最有爱心,最有包容性、渗透力、亲和力,它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它养山而山青,育花而花俏,哺禾而禾壮,从不挑三拣四,嫌贫爱富。它映衬“荷塘月色”,构造洞庭胜景,度帆樯舟楫,饲青鲥鲢鲤,任劳任怨,殚精竭虑。它与土地结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与生命结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从不彰显自己。生活中有许多如水一样平凡而又默默奉献的人们。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材料一:对学习的认识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早在两千多年前,荀子就在《劝学》里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学习问题的朴素观点;后来,唐代的韩愈又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在《师说》里表达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看法。此后,人们关于学习的认知,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变化。

      材料二:学习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人类的生存状态;没有学习,就没有社会的延续,就没有文明的传播。在当今,学习对于我们有一种更加空前重要的意义。每时每刻所面临的挑战,都需要靠学习去充实自己。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今天的学习又呈现了新的特点,也遇到了新的问题。请你联系现实,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或感悟,请以“学习”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内,不得少于800字。

      【答案】参考例文

      智慧学习

      曾几何时,我们渴望辉煌与成功,富于憧憬与幻想;曾几何时,在众说纷纭中彷徨,缺少一双飞离困惑的翅膀。别灰心,别气馁,智慧地去学习,破解人生的难题,如一道月光穿破迷惘,陪你到天亮。

      学习本应不是墨守陈规,而是去不断思考与领悟,闪耀人性的光辉,彰显人生大智慧。一条幽径,一株古藤,为学之路上季羡林老先生能以一颗智慧的心去观察,注意到一个个弱小的生命,并为之思考人生,反思自己,化为自己一份无法释怀的过错,这也恰恰体现出季老超凡的学习智慧,高尚的人格、品性境界。

      学习从来就不是刻舟求剑、一成不变的,学习是一种智慧。真正懂得学习的人能将有限的生命拉长、拓宽、积厚,甚至以一种超越时空的姿态永存于历史。学习有境界之高低,学习之大境界是智慧的,能自由撷取生命中的丰美而不为其所累。在学习之路上懵懵懂懂寻不到正确的方向时,不妨问一问自己,我智慧地学习了吗?

      学习的征途上,细心观察,敢于质疑,勇敢实践,不断地去升华人生成就。

      钱伟长,怀一颗赤子之心,毅然回国,在从事物理学的研究中从不马虎,细心研究每个公式,智慧学习,书写共和国科技事业光辉篇章;巴金,被誉为“中国良心”的他,在写作生涯中不断质疑,并亲身去实践,于《随想录》一书中反思自己、社会与国家,人生得以升华……

      古今能成大事者,往往能在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中、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中,以智慧的眼光去选择。凡是能智慧学习的人往往能以自己的思维、独特的见解去理解知识、消化知识,而不是一味地囫囵吞枣、死搬硬套,因而学习能事半功倍。同样,智慧学习的人,其思想高度不再是以自己为中心,而是关注整个社会、国家,乃至世界。于学习中,品尝人间百态,并反思自己的言行,悲天悯人,由此,人性得以升华。

      学习过程中,注重反思,总结教训和经验,勇往直前,从中领悟人生的真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老夫子一言道出学习之关键,学与思是联系在一起的。虽然,智慧学习的方式很多,但我们总是要依据学习的新特点,遇到的新问题,智慧学习,从学习中收获快乐与幸福,步入学习的美妙境界。

      踏一路金花风雨,摇一路声声驼铃,采一路兰芷芳菲,唱一路歌声不断。茫茫学海,勤奋作帆,智慧作舟,泛舟于上。

      智慧地去学习,向人生新的希望迈进。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话题作文的能力。

      【审题】

      1.理解话题含义:

      这是一道材料型话题作文,首先理解话题“学习”的意思,它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

      狭义:是指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例如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知识的过程。

      广义:是人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方式。

      题中的“学习”兼有这两种意思。

      2.分析材料指向:

      材料一通过荀子《劝学》和韩愈的《师说》中关于学习问题的看法,表明对学习的认知在不断地丰富和变化。这告诉我们写作时要谈论自己对“学习”的认识,有没有新颖独特的看法。

      材料二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人类的生存状态,是传播文明的途径。而在当下,“学习”更有空前重要的意义。因此,写作时,要注意围绕“学习的意义”谈对“学习”的看法。

      3.明确写作角度:

      题中明确指出“今天的学习又呈现了新的特点,也遇到了新的问题”,因此写作时还要紧扣当代学习呈现的新特点、新的问题,联系现实
标签:作文指导 高一作文指导 2021学年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21学年高一必修(下)语文期末复习:话题作文(下)
下一篇:2021学年高一必修(下)语文期末复习:诗歌鉴赏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