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导学案设计
阅读:6138  2021-07-03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二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高二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1. 了解《大卫科波菲尔》整本书主要内容,熟悉课文内容;

      2. 了解作者经历,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了解小说自传性质及叙事视角;

      3. 把握大卫成长环境的特点,初步把握成长困境中大卫的形象。

      课前学习任务

      1.阅读《大卫科波菲尔》(节选),适当圈点勾画做批注,标注自然段(54个自然段)。2.看一看“单元研习任务”,明确研习的主要内容。

      3.将“初读感受”“阅读困惑”填写在下表中。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课后练习

      1. 米考伯先生和太太是很有意思的一对夫妻,他们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一点?与米考伯夫妇的交往给成长中的大卫带来了哪些影响?请动笔在书上画出对他们的描写句,试着做点儿批注。(提示:可以对人物的外貌、习惯性的语言和动作等多加关注)

      2.(选做)班级公众号将举办一个栏目,以纪念狄更斯逝世150周年。请为栏目设计一个活动,向大家介绍一下狄更斯。

      推荐的学习资源

      《大卫科波菲尔》(译林出版社)  译者序言:宋兆霖(节选)

      狄更斯是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包罗万象的社会图景,塑造出众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他在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为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大卫科波菲尔》是他的代表作,是他“最宠爱的孩子”,该书一百五十多年来在全世界盛行不衰,深受世界文坛和广大读者的重视和欢迎。早在一九零八年,翻译家林纾和魏易就以《块肉余生记》为题,把它介绍给我国读者,成为最早传入我国的西欧古典名著之一。 

      查尔斯狄更斯一八一二年二月七日出生于朴次茅斯市郊的波特西地区,一八一四年全家迁居伦敦。他的父亲约翰狄更斯是英国海军军需处的一名小职员,嗜酒好客,挥霍无度,经常入不敷出,在狄更斯十一岁时,终因无力偿还债务,进了负债人监狱。狄更斯十二岁便被迫辍学独立谋生,在一家鞋油作坊当学徒工,给鞋油瓶封口和贴标签。童年时代这段艰苦的生活,成为他终身辛酸的回忆,从而使他对不幸的弱小者产生深深的同情。他只上过三四年学,主要靠自学获得广博的知识和文学素养。十六岁时,到伦敦的布莱克默律师事务所当抄写员,学会速记后离开事务所到“博士民事法院”当速记员,并为《议会之镜》报采写有关议会活动的新闻报道。这些工作使他得以走遍伦敦的大街小巷,广泛了解社会各方面的生活,也使他有机会了解法院和议会政治的肮脏内幕,为他熟悉英国下层人民的生活,为他后来的人道主义、民主主义思想打下了基础,也为他一生的创作准备了丰富的素材。从一八二八年起,他以新闻记者的身份为伦敦的《时事晨报》、《每月杂志》等报刊撰稿,业余则在大英博物馆勤奋学习。一八三三年,二十一岁的狄更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把他的第一篇署名为博兹的特写《明斯先生和他的表弟》投进了信箱,结果一举成功,在同年的《月刊》十二期发表。此后他的作品不断刊出,到一八三六年二月,结集成两卷本的《博兹特写集》问世,其中有随笔、特写,也有短篇小说。同年三月,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开始在杂志上连载,这部小说使他一举成为最受大众欢迎的作家,从此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直至登上英国文学以至世界文学的峰巅。二十四岁,狄更斯和报社出版人霍加斯的女儿凯瑟琳结婚。由于性格和情趣上的差异,这场婚姻给他的创作、特别是晚年生活带来了不幸。狄更斯一生勤奋,除刻苦写作外,还编辑杂志,组织剧团演出,登台朗诵自己的作品,等等。繁重的劳动,家庭和社会上的烦恼,以及对改革现实的失望,损害了他的身心健康。一八七零年六月九日,正在写作长篇小说《德鲁德之谜》的狄更斯因脑溢血猝然离世。六月十四日,他被安葬于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之角”。 

      狄更斯在自己的三十多年创作生涯中,写了十五部长篇小说(其中《德鲁德之谜》未完成),许多中、短篇小说,以及特写、随笔、游记、文论、时评、戏剧、诗歌等,还写了一部《儿童英国史》。虽然他是一位以反映现实生活见长的作家,他的作品一贯表现出揭露和批判的锋芒,贯彻他揭恶扬善的人道主义精神,但从他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看,显然有一个变化发展、丰富完善的过程。 

      他的前期作品,如《匹克威克外传》、《奥利弗屈斯特》、《尼古拉斯尼克尔贝》、《老古玩店》、《巴纳比拉奇》等,触及社会都较肤浅,只是对贫富悬殊、道德堕落、摧残妇女儿童等社会不公和不良现象,进行温和的批判和善意的嘲讽,作品洋溢着充满幻想的乐观情绪,受苦的“小人物”最终往往赢得“仁爱”的有钱人的庇护,找到了幸福生活。而且一般均采用流浪汉小说的形式,结构显得松散冗长,有的完全是以主要人物串联起来的短篇故事。 

      狄更斯写于四十年代的中期作品,和前期作品相比,创作思想显然有了变化,随着他对社会认识的加深,乐观的幻想已基本破灭,“仁爱”的有钱人已不复多见,流浪汉小说的形式已被基本抛弃,这一时期的艺术特点是通过辛辣的讽刺和夸张的手法,较深刻地揭示人物的本质和时代的特色。作品有《马丁朱述尔维特》、《董贝父子》以及《圣诞故事集》等。 

      五六十年代是狄更斯创作的后期,在这个时期内,特别是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上半叶,他的创作成就达到了顶峰,他的思想上最深刻、艺术上最完整的作品,都是在这十多年中完成的。他先后写了《大卫科波菲尔》、《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小杜丽》、《双城记》、《远大前程》、《我们共同的朋友》等著名长篇和未及完成的《德鲁德之谜》。狄更斯后期作品的题材范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全面地揭示了英国的社会面貌:议会政治的黑暗、统治机构的昏聩、金钱社会的罪恶、人民大众的贫穷。作品中乐观主义精神已被严肃、沉重、苦闷的心情和强烈的愤懑所代替,幽默和讽刺逐渐减少,感伤和象征相应增加,结构更加紧密,戏剧性有所加强。总之,主要是这一时期的创作使狄更斯成为世界文坛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使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得以长盛不衰。 


展开全文阅读
      《大卫科波菲尔》被公认为狄更斯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他的“宠儿”。在本书的序言中,作者写道:“在我所有的作品中,我最爱的是这一部。人们不难相信,对于我想像中的每个孩子,我是个溺爱子女的父母,从来没有人像我这样深爱着他们。不过,正如许多溺爱子女的父母一样,在我的内心最深处,我有一个最溺爱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大卫科 波菲尔》。” 

      《大卫科波菲尔》是作者耗费心血最多,也是篇幅最长的一部作品,它是作者亲身经历、观察所得和丰富想像的伟大结晶。本书以第一人称叙述,而且其中确实带有不少自传的成分,如当童工,学速记,采访国会辩论,勤奋自学,成为作家等等,均为作者的亲身经历,但这并不是自传,而是小说,我们只能说作者利用了不少自己的经历,其中有他自己的影子,现实生活中细致观察所得和想像虚构的成分则更大,如书中的主人公为遗腹子,少年就成孤儿,而作者写这本书时,他的父母都还健在;又如作者的父亲曾因负债入狱,但书中入狱的已成了米考伯先生。《大卫科波菲尔》在狄更斯的全部创作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这不仅是一部融入不少作者本人生活经历的自传体小说,而且同他的其他作品相比,它更能反映出作者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作品更富有狄更斯的特色。作者通过本书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出生后的种种经历到自学成才,成为著名作家的生活道路,全面地描绘了十九世纪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社会的广阔图景,展现了当时各个不同阶层的人物形象,从而表达了作者本人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 

      本书贯穿着作者人道主义、民主主义的思想和揭恶扬善的精神。首先,他塑造的主人公大卫,就是一个善良博爱、正直勤奋、务实进取的知识分子典型。他虽然也有过错误的念头,荒唐的举止,忧伤的时刻和消沉的日子,但是姨婆的“无论在什么时候,决不可卑鄙自私,决不可弄虚作伪,决不可残酷无情”成了他的座右铭,手向上指着的爱格妮斯是他的“指路明灯”。经过了不断的磨练,这个失去双亲的孤儿,在苦难和挫折中逐渐成熟,走上了正确的人生道路。通过这,作品表现了健全的人性的形成和发展。这是作者在人性的探索方面取得的成果。不仅如此,狄更斯还出于自己的正义感、同情心和艺术家的良心,通过本书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和日常生活,对他认为不合理、不公正的社会现象,如教育制度的弊端、司法制度的腐败、金钱的罪恶、贫富的不均,以及有关儿童、妇女、婚姻、家庭、财产、失业等等方面的不公和丑恶现象,都做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从狄更斯在本书中所描述的种种事件和人物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深刻批判的是人和人性的异化,他竭力追求的是人和人性的复归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和谐。 

      狄更斯的作品大多数都是以人物为中心构建故事的,《大卫科波菲尔》也不例外。由于本书反映的生活面极其广阔,因此人物众多,千姿百态。除了栩栩如生、生动丰满的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外,有名有姓的约有九十余人,其中主要的人物即有十多人。他们围绕着大卫的成长过程和生活道路,以各自的性格特征、思想表现、言谈举止和日常生活,为我们 描绘出一幅十九世纪英国社会生活的全面图景。一般说来,狄更斯都是以自己仁慈、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揭恶扬善的道德意向来塑造和安排这些人物的,因而他们的本质、价值取向都较为明晰。内心慈祥、外表严峻的姨婆贝特西特洛伍德小姐,善良忠厚、勤劳温顺的保姆佩格蒂,端庄高尚、温柔聪慧的爱格妮斯,淳厚正直、真诚勤恳的特雷德尔,善良宽厚、 仁爱无私的渔民佩格蒂先生,温顺活泼、单纯痴情的朵拉,高尚勇敢、忠厚豁达的汉姆等,这些无疑都是本书人物中“善”的家族成员;而贪婪阴险、心狠手辣的谋得斯通姐弟,卑鄙狡诈、伤天害理的希普母子,傲慢自大、冷酷自私的斯蒂福思一家,还有狠毒凶暴的克里克尔校长等,显然都是“恶”的代表。此外,还有一些中间人物,如米考伯先生,虽有善良、 正直的一面,但有较大的缺点,爱虚荣,喜挥霍,因而老是入不敷出,负债累累。值得一提的是“米考伯”一词已收入普通的英语词典,词意为:米考伯式的人物,无远虑而老想着走运的乐天派。米考伯去澳大利亚后,最后有了改变,还清了旧债,并以此为教训,教育后人。又如斯蒂福思,在萨伦学校时,有时也能仗义执言,保护弱小,但最后彻底暴露出他“恶 ”的本质。这也说明本书中一些人物的性格并不是完全静止的,是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发展的。另外,从总体上说,本书的人物还是较为丰满的,就连一些次要人物,如精神失常的狄克、吝啬的巴基斯、乐天的欧默先生、贫嘴长舌的马克勒姆太太、怨天尤人的葛米治太太等,虽然着墨不多,也各有个性,栩栩如生。正如托斯艾略特所说:“狄更斯塑造人物特别出色。他所塑造的人物比人们本身更为深刻……只要用一句话,不管是这些人物说的,还是别人对他们的议论,就能使他们完整地再现在我们眼前。” 

      狄更斯的小说,特别是前期作品,一般都比较松散冗长。《大卫科波菲尔》虽然情节复杂、人物众多,但在结构上可说还是比较严密完整的。它以主人公大卫从孤儿到著名作家的曲折经历为主线,衍生出多灾多难的佩格蒂先生家,受害遇救的威克菲尔家,颠沛流离的米考伯家,以及斯特朗博士、巴基斯、特雷德尔、贝特西姨婆、斯蒂福思、希普等多个家庭的故事。而作者则巧妙地把这种多层次、多支线的情节故事和主人公大卫的成长经历结合在一起,使之互相交错,层层展开,形成一个错综复杂、曲折动人的情节网络整体。而且,由于本书系以第一人称叙述,在叙事的角度上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给作者的叙述大大地增加了难度,但狄更斯仍能自然地娓娓道来,通篇故事都经由一个遥远的视角缓缓展开,这也说明作者在叙事艺术方面的深厚功力。 

      狄更斯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伟大作家。他非常强调小说的道德功能和社会功能。在《大卫科波菲尔》中也可看出,作者力图找出世人在道德方面的病症以及社会生活的弊端,力求通过小说来培养世人的“道德感情”,完善自己,进而改造社会,导向伟大的文明。狄更斯的独到之处还在于:他不仅主张小说要唤醒世人对劳苦的小人物的同情,还要激起世人对他们的崇敬,因为他们在经受了苦难之后仍能保住本色,可以从他们那里发现和学到美德。因此,《大卫科波菲尔》也像他的极大多数作品一样,写的主要是凡人小事: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个人际遇,七情六欲,悲欢离合,生老病死。作者通过细心的观察,发挥丰富的想像力,以及注入强烈的感情,热情细致、广阔深入地描写了外部的社会生活与风土人情,从而展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狄更斯也是一位善于驾驭语言的大家,本书语言明快流畅,风格多样,特别是作者独特的诙谐幽默,从而使这部作品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正如早在九十五年前,本书最早的中译者林纾、魏易在译序中所说:“此书不难在叙事,难在叙家常之事;不难在叙家常之事,难在俗中有雅,拙而能韵,令人挹之不尽。且前后关锁,起伏照应,涓滴不漏,言哀则读者哀,言喜则读者喜……近年译书四十余种,此为第一。”此说不无道理。 


展开余文
      通过《大卫科波菲尔》,我们也可以看出,狄更斯是一位能出色地反映现实的作家,可是他也充分运用了浪漫手法、象征手法,甚至和现代手法之间也有丝丝缕缕的关系。因而,尽管一百五十多年来,文学思潮变迁更迭,审美情趣和价值判断的标准不断转移,文学批评理论、流派层出不穷,狄更斯却从未受过冷落,他不但被纳入现实主义,也被纳入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的话语。近年来,西方某些后现代主义文论家甚至也开始把他纳入他们的理论视界,觉得狄更斯对于意识形态影响未及的“素朴的”或不受重视的叙述程式的运用,就值得研究,认为狄更斯不仅创作了“现代主义”的社会现象,人具有独立的、自由的自我,也描绘勾画了种种模拟幻象和自我消解的主体这样一类“后现代主义”的现象,想要把他和当今的后现代主义作家托马斯品钦等人拉成近亲。当然,这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大卫科波菲尔》发表至今一百五十多年,尽管由于价值标准和审美情趣不同,评论界对之有所争论,但仍公认是狄更斯的一部代表作,深受全世界广大读者的欢迎。这一切都说明,狄更斯的地位是牢不可破的,《大卫科波菲尔》的价值是不可否定的。

      大卫科波菲尔(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学期 上

      课题 大卫科波菲尔(第二课时)

      教科书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 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年 8 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 结合课文具体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在人物对比中深入把握人物形象,认识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2. 继续体会社会环境(人际交往)对大卫成长的影响。

      课前学习任务

      1.米考伯先生和太太是很有意思的一对夫妻,他们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他们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一点?与米考伯夫妇的交往会给成长中的大卫带来哪些影响?请动笔在书上画出对他们的描写句,试着做点儿批注。(提示:可以对人物的外貌、习惯性的语言和动作等多加关注)

      2.想一想:如今的现实生活中是否还存在米考伯这样的人?米考伯让你想到了哪些人?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结合课文具体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人物 困境 特有的外貌及

      言语行动 性格特点 所反映的时代特质与超时代意义

      (典型意义)

      米考伯先生 1.

      2.

      3.

      ……

      米考伯太太 1.

      2.

      3.

      ……

      【学习任务二】深入探讨:小说中只有大卫需要成长吗?你认为谁还需要成长?为什么?

      【学习任务三】我们今天还有米考伯式的人物吗?你都想到了谁?你怎样看待当代米考伯们?有人说“人人心里都应该住着一个米考伯”,你认同这句话的观点吗?

      【学习任务四】与米考伯的交往会对大卫的成长产生哪些影响?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推荐的学习资源

      《狄更斯传》[英]彼得阿克罗伊德 

      课后练习

      以下学习任务可任选其中一个完成。

      拓展阅读:想知道总盼着时来运转的乐天派米考伯最终有没有时来运转吗?他后来又为大卫做了哪些事情?建议将十一章之后有关米考伯的章节找来读读,你会对这个人物有更完整的认识,也相信会给你带来不少更有趣的阅读感受。关涉米考伯夫妇的主要有如下章节:

      第十七章 故友重现

      第二十八章 米考伯先生的挑战 

      第四十九章 坠入迷雾 

      第五十二章 我参加了大爆发

      第五十七章 移居海外的人们 

      第六十三章 一位来客 

      写一写:1.依据小说内容,拟写米考伯小传(可模仿米考伯话风或米考伯的书信语言,写出来会更有意思)。

      2.以“我看米考伯主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3. 学校戏剧社为纪念狄更斯逝世150周年,拟将米考伯的故事搬上戏剧舞台,请你将课文中对米考伯夫妇的精彩描写,改编成独幕话剧剧本。 

      大卫科波菲尔(第三课时)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学期 上

      课题 大卫科波菲尔(第三课时)

      教科书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 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年 8 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认识作品的社会价值。

      2.赏析狄更斯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课前学习任务

      1.阅读《“心理型”人物观(节选)》(申丹 王丽亚),初步了解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理论。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为什么米考伯夫妇的形象令人过目难忘?请你结合课文具体描写,赏析狄更斯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人物 性格特点 外部特征(外貌、语言、行动)夸张化、漫画化描写 反复强化

      米考伯先生 爱慕虚荣 第  段:

      第  段:

      第  段:

      米考伯先生 米考伯式“乐观” 第  段:

      第  段:

      第  段:

      米考伯太太 第  段:

      第  段:

      第  段:

      【学习任务二】对于狄更斯的艺术夸张,评论家褒贬不一。有人认为狄更斯所塑造的人物“比人们本身更为深刻”,有人则认为狄更斯的人物几乎全是扁平的,“扁平人物在自身成就上是无法与圆形人物匹敌的”。你觉得作家塑造的“扁平人物”是真实的吗?塑造 “扁平人物”有意义吗?你是如何看待“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分类与价值的?结合具体的人物形象谈谈你的看法。

      【学习任务三】大卫生活在什么样的人们中间?小说主要描写了哪些生活场景?人们的生存状态、精神面貌如何?请在课本中圈画出描写这些内容的相关语句,看看作品展现出了怎样的社会风貌,课后写一则读书札记。

      【学习任务四】小说中只有大卫、米考伯们需要成长吗?还有谁需要成长,为什么?

      推荐的学习资源

      “心理型”人物观(节选)(申丹 王丽亚)

      ……福斯特对人物心理的重视同样体现在他提出的人物分类上。与“功能型”人物观不同,福斯特依照人物思想与行动是否一致、是否表里如一进行分类。在他看来,小说人物可以被分为两大 类:“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所谓“扁平人物”是指那些代表“某种单一思想或特质”的人物,即,无论故事情节进展到那个阶段,出现什么样的情形,这些人物在思想和行动方面都不会出现大的改变。例如,前述狄更斯小说《大卫科波菲尔》里的密考柏太太。无论密考柏先生 如何穷困潦倒,她总是说:“我永远不会抛弃密考柏先生。”而在故事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她的确言行如一,始终未变。因此,福斯特认为,绝对意义的“扁平人物”在行为模式和心理活动方面的单纯特点有利于读者很快辨认,并且可以用一句话来概述人物特性。很明显,福斯特提出的“扁平人物”具有十分明显的类型化特点,通常代表了某种心理、行动特点,或者具有象征意义的一类人。中外小说史上不乏这样的“扁平人物”。比如,《堂吉诃德》的主人公堂吉诃德, 装扮成骑士三次出游,其间虽然经历了许多离奇冒险,但是每次出行都是因他疯狂的念头而起,也都以他的惨败而归。巴尔扎克的《欧也尼朗台》中的主人公葛朗台,无论在语言和行动上都 体现出十足的贪婪与吝啬,而且这样的特点自始至终未变,使得“葛朗台”成为文学史上的一个具有典型特征的吝啬鬼形象,“葛朗台”这个人名也成为吝啬之极的一个代名词。稍加思考,我们不难察觉,这些体现在“扁平人物”身上的单一特点实际上是被小说家高度抽象化、理想化后 的漫画式人物。事实上,行动模式、心理特征单纯到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的人物形象既不可能存在 于现实生活中,也很少真正纯粹到只有某个单一特征,或是完全如一。福斯特之所以提出这样一种分类,主要是从“价值”角度考虑。他明确指出,故事事件本身虽然吸引读者,但是,事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更不容忽视。通常而言,这些被福斯特称作“扁平”的小说人物在形象上具有固 定的单一特征,或者被放大至漫画式,代表了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或价值取向。因此,我们可以 说,堂吉诃德代表了某种极端主义,葛朗台代表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体现在普通人身上的吝啬。由 于“扁平人物”在内心活动与外部行为方面具有高度的浓缩性,因此,在描写手法上难免显得类 型化,甚至落入俗套。


展开余文
      与“扁平人物”形成对应的是“圆形人物”。相对于扁平人物的单一性而言,这样的人物具有明显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因此,“圆形人物”的心理话动比较复杂,也更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依照福斯特的看法,许多经典小说之所以让人回味无穷,就是因为小说家在这些作品里成功地塑造了不朽的“圆形人物”,如《追忆似水年华》中的老管家、《包法利夫人》中的包法利夫人、《名利场》中的夏普小姐、《汤姆琼斯》里的帕森亚当斯以及主人公汤姆。对于“扁平人 物”和“圆形人物”之间的关系,福斯特指出,“一部复杂的小说通常同时具有扁平人物和圆形 人物”,但他认为“圆形人物”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这不仅仅因为“圆形人物”的复杂性可以在故事层面制造悬念和惊奇,更重要的是,复杂多变的“圆形人物”有利于增加故事的逼真性,同时,也有利于小说家展示人性与生活的复杂。我们应该看到,福斯特关于人物形态的两分法属于理论上的简约处理。实际上,依照人物性格特征变化与否将人物分为“圆形”与“扁平”的分析模式不能涵盖小说中名种各样的人物。有的人物比其他人物更为扁平,而有的则相对较为圆形,但未必是典型的扁平或圆形人物。更多情况下,扁平人物的不变与简单只是相对于圆形人物的可变与复杂而言。所谓用一句话可以概括的“扁平人物”,并不是指扁平人物只有一种性格特点,而是指某种特征表现为具有主导地位。 

      (选自《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年版)

      课后练习

      1.推荐阅读整本书《大卫科波菲尔》。可绘制“人物关系图”助读,亦可绘制“大卫成长历程图”(着重标注出对大卫的成长有重要影响的人和事)助读。

      2.请以《观成长,议成长,亦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对“成长”的认识。

      3. 请在学习完本单元所有课文后,以《成长》为题写一篇小小说。 

侯晓旭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二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高二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高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大卫科波菲尔(节选)》第三课时导学案
下一篇: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复活(节选)》优质课学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