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阅读:217 2021-07-04
标签:
备课资料
高二备课资料
浙江省高二语文学考文言文基本篇目复习
《劝学》
【作品鉴赏】
《劝学》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从谋篇立意上说,文章生动地论述了学习不可以停止的道理,勉励人们要善于利用客观条件,积少成多,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专心致志地进行学习,以培养自己的品德,增长知识。
从层次结构上看,文章着重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以及应有的态度和方法。第一段,首句提出中心论点,然后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二段,论述学习的作用。先正面阐述学习的显著效果,接着阐述良好效果的取得是因凭借外界的条件,最后推论人需要通过学习来改造自己、提高自己。第三段,说明学习应持的态度。又分为三层:第一层,说明知识需要积累;第二层,说明学习贵在持之以恒;第三层,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三层意思层层深入,严谨周密。
文章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如文章首段连用五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而不可以已”的道理。
从形式上看,《劝学》中的比喻灵巧多样,运用自如。阐述观点、论证道理,有的从正面设喻,有的从反面设喻,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同类并列,有的正反对照;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总之,铺锦列绣,无所不用。文中还用了一些排比句式,读起来语气畅达,极有气势。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衬,增加了说理的分量。
总之,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旁征博引,说理透辟;行文简洁,精练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
一.通假字
1.輮以为轮(“輮”同“煣”,用火烤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有”同”又”,再次。“暴”同“曝”,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资质,禀赋)
二.重点字词
1.木直中绳(合于)
2.金就砺则利(靠近)
3.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快,引申“洪亮”)( 清楚 )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凭借)(横渡)
5.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停止)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检验)
7.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过错)
8.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提着脚跟)
9.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雕刻)
三.重点虚词
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连词,表递进)
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地)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连词,表修饰)
吾尝跂而望矣(连词,表修饰,地)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连词,表因果,因此)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连词,表假设,如果)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连词,表假设,如果)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连词,表目的,为了)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连词,表目的,为了)
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连词,表并列)
之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代词,代青)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结构助词“的” )
杳不知其所之也(动词,到……去)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结构助词,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结构助词“的”, 可不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构助词“的”, 可不译)
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语气词,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兼词,于此,从这里)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于
展开全文阅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词,从)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比)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介词,从,向)
则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表承接,就)
于其身也,则耻于师(表转折,却)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副词,判断句中起强调作用,是、就是)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连词,那么,就)
四.词类活用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名词→动词,游泳)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名词→状语,每天)
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名词→状语,向上、向下)(数词→形容词,专一)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形容词→使动,使……快,走得快)
5.輮以为轮,其曲中规(动词→使动,使……弯曲)(形容词→名词,弯曲的弧度)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形容词→名词,善行)
五.古今异义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把……当作)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广泛地学习)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金属制品)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藏身)
5.用心一也(因为心思)
6.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爪子、牙齿)
六.特殊句式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句)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
4.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
5.輮(之)以(之)为轮,其曲中规。(省略句)
《师说》
【作品鉴赏】
韩愈的《师说》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评了当时社会上“耻学拜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战斗精神。韩愈明确指出,自己所说的道,非老子之道、佛家之道,而是儒家之道,即儒家思想的核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道”的理解是解读《师说》的一把钥匙。“受业”是授儒学之业;“解惑”是指解答学者在学习儒学的过程中遇到的疑惑问题。三者的内涵与外延都没有超出儒学范畴,因此韩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惑者也。”这就点明了论题的核心。
从立意与结构上看,文章开头提出从师的必要性。接着指出怎样选择老师,提出议论的中心“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第二段,作者举出弊,批评不良风气,从三个方面进行对比论证。先拿圣人与众人对比,指出两者的差别;再拿“小学”和“大遗”对比,指出其做法的不明智;最后拿巫医与士大大对比,指出“师道之不存”之因。三层对比,有理有据,揭露出士大夫的“愚”“惑”和“不智”。从反面论证了第一段的观点。第三段,作者运用典型论据,批驳士大夫的错误论调,从正面论证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论点。最后一段,既点明了写作缘由,又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再次证明中心论点。
本文对比手法突出。“古人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目的在于区分圣人与愚人产生的原因,强调圣人具有虚怀若谷的品质,众人就更应该从师。但以圣人的“高标”要求众人,有些不切实际。于是第二个对比出现:要求孩子从师,自己却以从师为耻。这是身边事,贴切,实际,增强了说服力。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地位低下,被士大夫瞧不起,却也像圣人一样具有从师的品质。三组对比:第一个对比是拿比自身高的圣人来相形,第二个对比是拿身边事来相形,第三个对比是拿比自身地位低的人来相形。无论比自身高的、低的,连孩子都具有从师品质,唯独“自身”不具备!这就撕下了以从师为耻的士大夫们虚伪的假面具,使之无地自容。
一.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教授)
2.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没有)
二.重点字词
1.无贵无贱(无论)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并列、次列)
4.士大夫之族 郯子之徒 (类)
三.重点虚词
其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代词,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代词,那些)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代词,他们的)
其皆出于此乎 (表猜测语气的副词,大概)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表反问语气的副词)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表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
日与其徒上高山 (代词,自己的)
之
古之学者必有师(结构助词,的)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代词,这些)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的标志)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助词,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无意义)
展开余文
于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介词,对于)
其皆出于此乎(介词,在)
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比)
不拘于时,学于余(介词,被)(介词,向)
而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连词,表承接,就)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连词,表转折,却)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连词,表转折,却)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连词,表转折,却)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
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复音虚词,句末语气,罢了)
则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表转折,却、反而)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表并列,两个“则”连接的分句意思相对、结构相似)
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表承接,就)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表推断的结果,那么)
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代词,他)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表句末语气)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兼词,于之,在其中)
四.词类活用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形容词→名词)
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名词,圣人,愚人)
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形容词→名词,高明的地方)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形容词→名词,卑贱的人,官大的人)
5.而耻学于师(形容词→意动,以……为耻)
6.吾从而师之(名词→意动,以……为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名词→动词,学习)
或师焉,或不焉(名词→动词,从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动词,从师学习)
7.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动词,低于、居于……之下)
五.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求学的人,读书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用来……的)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的原因)
3.吾从而师之 (跟从,并且)
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一般人)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不一定)
6、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小的方面学习)
六.特殊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丕解,或师焉,或不焉。(宾语前置句)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固定句式,庸……乎,难道……;状语后置句)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固定句式,是故,因此、所以)
5.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动句,状语后置句)
3.《赤壁赋》
【作品鉴赏】
《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抑郁愤懑。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此赋《赤壁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从泛舟而游写到枕舟而卧,利用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自言其愁)、解决矛盾(自解其愁),深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隐忧,同时也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
第1段,正面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游人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江面浩瀚无涯,就好像在太空中乘风飞行,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飞升入仙境一样。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跃然纸上;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作者善于取譬,形象优美可感,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连用的六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音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写得具体可感,效果极佳。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哀伤的情绪。“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客吹洞箫,箫声悲凉凄切、幽怨哀婉,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作者的感情也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第3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引发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接着连用了两个问句,使文章又泛波澜。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我辈!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只能把悲愁“托遗响于悲风”。客人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之感慨陈述己见,以宽解对方。他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表现出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又不把问题绝对化,因此,身处逆境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那么什么为我们所有呢?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
第5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客人”之悲由三方面的感触产生:一是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二是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三是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写客人生悲之因,实为下写苏子的开导蓄势。苏子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时刻在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皆无穷无尽。且天地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不足为念。最后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显然,赋中客人和苏子的话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意识。有合理积极的一面,但也含有佛老思想中随遇而安、惟与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
行文上,分三层意思展开,一写夜游之乐,二写乐极悲来,三写因悲生悟。情感波折,层层深入。文笔跌宕变化,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情因景发,景以情显,两两相触,缥缈多姿,创造出美妙的神话般的境界。又借景说理、寓理于情,使得赋充满诗情画意,而兼具哲理。《前赤壁赋》除采用赋体传统的主客问答形式外,句式长短不拘,用韵错落有致,语言晓畅明朗,其间有歌词,有对话,抒情、说理自由洒脱,表现力很强。这些都是对赋体写作的一种发展。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 举匏尊以相属 (“属”通“嘱”,劝酒)
2.山川相缪(“缪”通“缭”,萦绕、联结)
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冯”通“凭”,乘)
4.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
展开余文
二.重点字词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农历每月十五)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竟然,简直)
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细丝)
4.苏了愀然,正襟危坐 (端正)
5.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往)
6.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何为其然也 (代词,这样)
7.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
8.举匏尊以相属(致意、劝请)
属余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类)
三.重点虚词
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或“地”)
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或“地”)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句中停顿)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表反问语气)
客亦知大水与月乎?(表疑问语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介词,对于)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在)(介词,比)
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
于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从,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
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
之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结构助词,的)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动词,到……去; 定语后置的标志)
不知东方之既白(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倚歌而和之 扣舷而歌之(在动词、形容词或时间词后,助音节,无义)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
而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却)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连词,表承接,然后)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连词,表承接,然后)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连词,表转折,但是)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连词,表因果,因此)
盖将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
四.词类活用
1.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名词→动词,吟诵)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使动,使……舞蹈、哭泣)
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状语,向西,向东)
4.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名词→动词,攻下、占领,向东进军)
5.苏子愀然,正襟危坐(形容词→动词,整理)
6.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意动,以……为伴侣、朋友)
7.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动词,打渔砍柴)
8.不知东方之既白(名词→动词,显出白色)
五.古今异义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星宿名)
2.望美人兮天一方(所思慕的人、美好的理想)
3.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成为美景)
4.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在这时)
5.徘徊于斗牛之间(停留)
6.凌万顷之茫然(浩荡渺远的样子)
7.白露横江(白茫茫的水气)
六.特殊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状语后置句)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状语后置句)
3.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定语后置句)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被动句)
5.而又何羡乎? (宾语前置句)
6.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句)
7.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句)
8.凌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句)
9.渺渺兮予怀。 (主谓倒装句)
10.固一世之雄也。 (判断句)
《始得西山宴游记》
【作品鉴赏】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著名代表作是“永州八记”,已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这些优美的山水游记,并非单纯的景物描摹,而是多在景物中托意遥远,抒写胸中种种不平,使得山水也带有了人的性格。这些山水游记牛动表达了人对自然的感受,丰富了古典散文反映生活的新领域,从而确立了山水游记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作品,主要写在他贬官永州时期。柳宗元来到这里以后,心情抑郁,就常常用探幽寻胜,徜徉山水来自我消遣。他非常惊异地发现了永州的自然山水非常优美,使他流连忘返,并生发为文字。《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一篇文章,篇幅比其他七篇都长,思想内涵也要丰富一些,可以看成是这组游记的开宗明义之作。学习本文,重在以下三点:
一、托物寓志,寄情于景。本文叙事写景,都饱含着作者的感情色彩,表现了作者寂寞惆怅、孤高傲世的情怀。他把自己政治上的失意痛苦之情,交织、渗透在精妙入微的景物描写之中,从而创造出一种意与境融合的诗一般的境界来。读者披文入情、沿波讨源,自然可以体察到他内心的痛苦、领略到他的忧伤隐愤。例如,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正是他孤寂、疏放性格的表现;写西山之“特立”,正是他傲世蔑俗的写照。实际上,柳宗元所描写的西山一带,只是一般的丘陵,并非崇山峻岭。他不过是借景抒怀,在山水之间浇灌自己的情感,赋予山水以个人的情志。山川壮丽却无人赏识,如同士人之怀才不遇。西山“特立”“不与培塿为类”,说它拔地倚天,耸立云表,横空出世,所以由山顶举目四望的作者,此刻仿佛觉得它与元气混而为一,广漠无边,横无际涯,而自己也仿佛消融在这渺远无垠的大自然中,与之合为一体,超越空间的限制了。渗透于这种境界中的作者的情感,乍一看去,似乎心旷神怡,但是,这实在只不过是暂时的解脱,偶尔的遗忘。“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如果我们把它和篇旨这样的叙写联系起来一读,就不难发现,在这种境界的背后,仍是一片战惧惴栗气氛。
二、反笔写法。反笔手法即“铺垫”“反衬”“侧而烘托”。从全文结构上来分析,文章一开始,作者就表明了被贬后的忧惧、苦闷心情,这与游山玩水的赏心乐事恰成鲜明对比,给“山水之乐”定下了一个悲凉基调。自然景物的美好与社会现实的黑暗,不协调地激荡着作者的情感。写“未得”西山的“漫漫而游”,正是为了反衬一识西山的惊喜。作者对游山的描写,也多从反衬、侧面描写中表达自己的感受。作者对西山之景的描摹,不直接写眼中西山,而从多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突出西山高峻峭拔之貌。如写“坐法华丽亭,望西山,始指异之”。再写登上西山始感高险难测,云天相连。由“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衬其高。高悬下望所见之山,好像土堆洞口,千里之外的景物犹如近在咫尺亦衬其高,青云萦绕,云天相连浑然一体更衬其高。由此写出“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的感受。我们自然如身临其境,仿佛和作者一同饱览这高峻西山,发出相同的感慨。在反笔手法之下,西山之景更显其美,西山之游更觉其异,作者卓尔不群之人格才更具感染力。
三、这篇游记的题目就很耐人寻味。“始得”至少有三个意思: 一是这篇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所以“始得”作为八篇的开头,表达了第一次寻访到永州山水之美的意思。二是作者游览永州并不是从游西山开始的,在游西山之前,他曾经到过一些地方,并且也写过一些记载游览的文章;但柳宗元觉得只有在游览了西山之后,他才算真正的发现了永州山水的特别之处,并且在游览过程中,获得了一种独特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他过去游览的时候,从来没有体会到的,给他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他就把游览西山看成是游览永州山水的真正起点。那么“始得”这两个字就非常郑重的标明了游览西山以前的和这次游览西山的分界。三是“始得”对作者有特殊意义。从心境上看,它破解了作者被贬永州后“恒惴栗”的心情,取得了“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审美感受;从游览本身看,这之前,因游心境压抑而无乐趣,从这儿才开始真正的游览。
一.通假字
1.自余为僇人(“僇”通“戮”,刑辱)
2.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趣”通“趋”,往)
二.重点字词
1.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接近)
2.日与其徒上高山(随从)
3.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到)
4.始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先前)(曾经)
游于是乎始(开始)
望西山,始指异之(才)
始得西山宴游记(初次)
5.穷
入深林,穷回溪(动词,穷尽)
穷山之高而止(动词,穷尽)
羡长江之无穷(名词,尽头、边际)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生活贫困)
三.重点虚词
而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连词,表修饰,地)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连词,表修饰)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连词,表转折,却)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连词,表转折,却)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连词,表转折,却)
披草而坐,倾壶而醉(连词,表顺承,然后、就)
觉而起,起而归(连词,表顺承,然后、就)
穷山之高而止(连词,表顺承,然后、便)
暮色苍茫,自远而至 (连词。一说:表顺承;二说;表修饰)
则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表顺承,就)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表顺承,就)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表顺承,就)
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表顺承,于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表肯定,就是)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表转折,反而,却)
以
醉则更相枕以卧(连词,表修饰,而)
挟飞仙以遨游(连词,表修饰,而)
故为之文以志(连词,表目的,用来)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介词,在)
举匏尊以相属(连词,用来、来)
乎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或“地”)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或“地”)
游于是乎始(句中停顿)
其皆出于此乎?(表揣测语气)
之
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主谓间,取独)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主谓间,取独)
穷山之高而止(结构助词,的)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结构助词,的)
故为之文以志(代词,这)
四.词类活用
1.望西山,始指异之(形容词→意动,以……为异、感到奇异)
2.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名词→状语,像簸箕那样)
3.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形容词→名词,青山、白水)(名词→动词,交会)(数词→状语,向四面)
4.穷山之高而止(形容词→动词,穷尽)(形容词→名词,高处)
5. 日与其徒上高山(名词→状语,每天)(名词→动词,登上)
6.无远而不至(形容词→名词,远处)
五.古今异义
1.攒蹙累积,莫得遁隐(重叠)
2.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这样以后)
3.游于是乎始(从此)
4.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凡是这)
5. 颓然就醉(倒塌,指身子倾倒的样子)
六.特殊句式
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定语后置句)(判断句)
2.因坐(于)法华西亭。(省略句)
3.故(吾)为之文以志(之)。(省略句)
4. 是岁,元和四年也。(判断句)
《六国论》
【作品鉴赏】
苏洵的《六国论》认为六国败亡的原因主要是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全文就围绕这一中心论点选材、论证。文章一开头就紧扣题目,一语破的:“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里采用不兼容的选言判断:“非兵不利、战不胜”,目的就在于要把“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突显出来。然后,作者从两个方面来说明赂秦之害:一是从赂者来说,“赂秦而力亏”,这是破灭之道也;另一是从不赂秦者来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结果“不赂者以赂者丧”。首先,作者从敌我双方的利弊来分析“赂秦而力亏”。从秦国方面来看,他扩大领土、增强力量的渠道不是靠战争而是靠受赂,从受赂中所获得的好处超过战胜而得的百倍;从赂方来看,他们想用割地赂秦的方法来苟安,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欲急”,等到力量消耗殆尽,再想抗秦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有束手待毙,所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作者又分析不赂者为什么也会破灭的原因。他把不赂秦的国家分为三类:
一是齐国,他“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这样自挖墙脚的结果,是唇亡齿寒,“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于是“五国互丧,齐亦不免矣”。在手法上,他采取设疑的方法:“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这就把人们对此的疑问毫不回避地点出来,然后通过条分缕析得出使人信服的结论,以设疑起而以释疑终。二是燕国,作者首先赞扬他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指出它国虽小却后亡,这正是用兵之效。但他后来却采取行刺这种希图侥幸的方式,放弃了武备、用兵这个坚实的国策,这就必然导致祸患。三是赵国,他的败亡则是由于“用武而不终”,听信谗言,杀了良将李牧。接着作者再从两点加以总结:一是从现实出发,称赞“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仍义不赂秦,坚持用兵,“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己”,这就从正面重申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个论点;二是从假设出发:假使韩、魏、楚三国不赂秦,齐人不附秦,燕君不用荆卿,赵国李牧仍在,那么究竟谁灭掉谁,还不一定呢!这是从反面再次重申“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从结构上看,文章至此,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也完备了,但作者为了增强说服力,又增加了一层主观感慨的抒发,认为六国如能招贤纳士,并力西向,那么秦人就会愁得连饭都吃不下,而他们却未能认识到这一点,反为秦人积威之所劫,采取割地赂秦的方法,结果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作者用“呜呼”和“悲夫”这些叹词来表达他对赂秦之弊的深沉感慨,又用“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这个感叹句式作进一步的重复和强调,使“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得到进一步的论证和发挥。从内容上看,这段是以上证据的重复和扩大;从效果上看,也使文章变得更加感人和富有说服力。
最后一段是从六国谈到当前北宋的对外政策,慨叹北宋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所以连六国还不如,这是对本文论点的引申,也是本文创作主旨之所在。
总之,本文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以下几段则围绕赂秦的两个弊端,选择典型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述,最后再引申到当今统治者要引以为戒,点破本文的创作意图。
一.通假字
1.暴霜露,斩荆棘(“暴”通“曝”,冒着)
2.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满足)
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当”通“倘”,假如)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无”通“毋”,不要)
二.重点字词
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都)
2.秦击赵者再(两次)
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先前假使)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招致)
5.思厥先祖父(相当于“其”,他们的)
6.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定、决定)
7.殆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副词,几乎)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副词,几乎)
殆有神护者(副词,大概)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形容词,危险)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形容词,危险、陷于困境)
8.始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连词,才)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副词,起初)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副词,曾经)
游于是乎始(开始)
始得西山宴游记(副词,初次)
9.得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得到、获得)
此言得之(正确、得当)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能够)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
吾得兄事之(应当、应该)
三.重点虚词
之
子孙视之不甚惜 (代词,代土地)
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 (结构助词,“的”或不译)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定语后置的标志)(结构助词,的)
此言得之 (动词后助音节,无义)
以
不赂者以赂者丧(介词,因为)
泊牧以谗诛(介词,因为)
秦以攻取之外(介词,用、凭借)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连词,才)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介词,用)
至丹以荆卿为计(介词,把、用)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连词,以致于)
而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连词,表因果,因此)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连词,表因果,因此)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连词,表转折,然而)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连词,表转折,但是)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连词,表承接)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连词,表并列)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连词,表并列)
为
至丹以荆卿为计(动词,作为)
邯郸为郡(动词,成为)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动词,治理)(介词,被)
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向、对)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助词,表反问语气,呢)
耳得之而为声(动词,成为)
不与培塿为类(是)
故为之文以志(动词,做、写)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动词,成为)
与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动词,结交、亲附)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介词,和、跟)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介词,和,表比较)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介词,跟、和)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连词,和)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与 (语气词,吗)
四.词类活用
1.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动→名,援助;形→动,保全)
2.李牧连却之(动→使动,使……退却、击退)
3.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动,侍奉)(名→动,礼遇)
4.并力西向(名→状语,向西)
5.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名→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6.秦以攻取之外(动→名,进攻的手段)
7.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名,小或大的方面)
8.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名→动,坚守道义)
9.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名→动,咽下)
10.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动,自取下策)
11.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名→状语,按道理)
五.古今异义
1.其实亦百倍(它的实际情况)
2.思厥先祖父(祖辈和父辈)
3.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第二天)
4.然后得一夕安寝(这样以后)
5.至于颠覆(到了……的结局)(灭亡)
6.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事)
7.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可以用)
8.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智慧和力量)
9.秦以攻\取之\外(之:代词,土地)(外:以外)
lO.非兵不利(不锋利)
11.刺客不行(不去行刺秦王)
六.特殊句式
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判断句)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判断句)
3.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判断句)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
5. 洎牧以谗诛。(被动句)
6.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
7.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被动句)
8.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状语后置句)
9. 赵尝五战于秦。(状语后置句)
1O.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定语后置句)
11.(诸侯)侵之弥繁,(秦国)侵之愈急。(省略句)
《五人墓碑记》
【作品鉴赏】
从明代中叶以来,社会就一直动荡不安,农民暴动和市民起义此伏彼起,统治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斗争越来越尖锐。明朝的宦官专权很严重,他们设立特务机构,专门残酷地杀害正直的官吏、人民群众,邪派的领袖人物之一是魏忠贤。东林党是正义的、进步的,代表了中小地主、下层人民的利益,受到了广泛的市民阶层的拥护。由于阉党专权乱国,在全国各地激起了许多次市民暴动,在苏州、常州、太仓先后出现过大规模的市民暴动,其中最大的一次是明僖宗天启六年(1626)苏州市民大暴动。
被誉为“六君子”之一的周顺昌的被捕是这次暴动的导火线。周顺昌平时为人刚直,嫉恶如仇,又乐于助人,在市民中有很高的威信。当魏忠贤所派缇骑到苏州逮捕周顺昌时,当地人民激于义愤,一时云集不下万人,拥入官衙痛打缇骑,并抗议加派捐税,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抗暴斗争。事后,魏忠贤诬陷苏州人民谋反,派兵镇压,颜佩韦等五人为保护群众,挺身投案,临刑时五义士相顾笑谈,痛骂魏忠贤等,引颈就戮,慷慨赴义。第二年(1627),崇祯皇帝即位,阉党势去,魏忠贤畏罪自杀。周顺昌的冤情得到伸雪,苏州百姓把魏阉生祠拆毁,把五人义骨葬于废基。复社领袖张溥有感于五义士的英雄气概,撰写了这篇碑记,这篇碑记可以说是一篇政治性很强并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的文章,作者以沉痛的笔调,崇敬的感情,强烈的爱憎,歌颂了明末苏州市民反抗宦官专权暴力横行的正义行动,热情地赞扬了颜佩韦等五位慷慨赴义的英雄的高风亮节,成为不朽名作。
这篇散文在写作技巧上有较高的成就,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各种表现手法错综运用。就篇章结构来看,前半篇以记叙为主,后半篇是以议论为主;但不仅仅这样,常常是夹叙夹议的。在记叙中也不是不分主次,把暴动过程全部写出,而是抓住主要的地方重点突出地叙述。叙述是为议论服务的,议论是有理有据的。在议论叙述中带有强烈的抒情,文章具有时代气息和动人心魄的感染力。
第二,剪裁得体,繁简适当。如作者写群众暴动声势之大,只用“哭声震动天地”一句就充分表现出来。在揭示五壮士的精神面貌时笔墨也不多,只选取他们临刑时的音容举止来写,可是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就义的情景历历在目。
第三,对比手法的运用是成功的。例如作者以“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的“死而湮没不足道者”和“草野之无闻者”同五人“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族其所为”对比,以“高爵显位”与五人对比,使五人的形象更为突出。特别是作者在两两对比之后,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却又不作直接回答,把答案留给读者,让读者用自己的思考来补充作品的内容,扩大了作品的容量。
一.通假字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止”通“只”,“有”同“又”)
2.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赀”通“资”,资财、钱财)
3.蹈死不顾,亦曷故哉?(“曷”通“何”)
4.独五人之皦皦(“皦”通“皎”)
5.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暴”通“曝”)
二.重点字词
1.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比较) (本来)
2.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3.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假使)
4.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所以)
蹈死不顾,亦曷故哉(缘故)
5.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回头看)(什么)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考虑)
6.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白白地)
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同类人)
日与其徒上高山(随从,门人)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之上(仅仅,只是)
三.重点虚词
以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连词,表目的,用来)
敛赀财以送其行(连词,表目的,用来)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连词,表目的,用来)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连词,表目的,用来)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介词,凭借……身份)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连词,表修饰,而)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连词,表结果,才)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介词,用)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介词,表原因,因为)
焉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兼词,于此,在这件事上)
去今之墓而葬焉(兼词,于此,在这里)
吴之民方痛心焉(代词,他)
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句末语气词)
而
去今之墓而葬焉(连词,表承接)
众不能堪,抶而仆之(连词,表承接)
缇骑按剑而前(连词,表修饰)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说法一、连词,表转折;说法二、定语后置的标志)
其疾病而死(连词,表因果)
而又有剪发杜门(连词,表并列)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连词,表承接)
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表递进,并且)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既而,复音虚词,不久)
于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介词,被)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介词,向)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介词,在)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介词,对于)
不能容于远近(介词,被 )
之
去今之墓而葬焉(助词,无意义)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时间词后助音节)
慷慨得志之徒(代词,这些)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结构助词,的;代词,代“五人之头”)
为之声义(代词,他)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宾语前置的标志)
佯狂不知所之者(动词,往……去)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动词,往……去)
四海之大(定语后置的标志)
为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是)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动词,成为)(介词,替)
以旌其所为(动词,做)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一说:介词,替;二说:动词,写)
将以有为也(名词,作为)
四.词类活用
1.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名词→动词,修墓)
2.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名词→动词,生病)
3.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形容词→名词,先导、表率)
4.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名词→动词,伸张)
5.缇骑按剑而前(名词→动词,上前)
6.众不能堪,抶而仆之(动词→使动,使……倒下)
7.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名词→动词,出任……巡抚;一说:抚慰)
8.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名词→动词,用盒子装)
9.不能容于远近(形容词→名词,远近的百姓)
10.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副词→动词,尽享;名词→状语,像奴隶一样)
11.安能屈豪杰之流(动词→使动,使……屈身)
12.亦以明死生之大(形容词→动词,表明)
13.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名词→动词,作碑记)
14.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名词→动词,表扬)
五.古今异义
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品行成为)
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自己人,指党羽、爪牙)
3.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脸色)
4.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不同寻常)
5.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头颅,指性命)
6.吴之民方痛心焉(痛恨)
7.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意气激昂)
六.特殊句式
1.谁为哀者?(宾语前置句)
2.轻重固何如哉(宾语前置句)
3.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定语后置句)
4.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状语后置句)
5.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状语后置句)
6.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状语后置句)
7.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判断句)
8.斯固百世之遇也(判断句)
9.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判断句)
10.予犹记周公之被逮(被动句)
11.不能容于远近(被动句)(状语后置句)
12.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被动句)(状语后置句)
13.扼腕墓道(省略句,扼腕于墓道)
14.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
《烛之武退秦师》
【作品鉴赏】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中的名篇,它记叙了公元前630年,秦晋联合攻郑,郑大夫烛之武说退秦兵、解除困难的经过;表现了烛之武不计个人得失,临危受命,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精神,及其勇敢机智、善于辞令的外交才能。
第一段交代晋国联合秦国围攻郑国的缘起、地点。第二段,记叙了烛之武接受说秦任务的经过,表现了他国难当头时能够捐弃私怨、以大局为重、为国效力的爱国精神。第三段记叙了烛之武说服秦穆公的经过。先说灭郑于秦无益而有害,舍郑有益而无害,再以事实说明晋贪得无厌,必将“阙秦”,层层逼近,处处为秦着想,言辞委婉动听,终于说退秦兵。这是文章的主要部分。第四段写晋侯在风云突变之时作出分析,毅然撤军,郑国解了围,至此,一场危机烟消云散。交代了事情的结局。
本文写作上有以下三个特点:
其一是巧妙的外交辞令。晋、秦围郑所借理由,本与秦无关,而秦晋之间又存在矛盾,烛之武就是利用这点说退秦兵的。但他的说辞非常巧妙。他在说服秦穆公的过程中,仅仅抓住晋、秦矛盾,紧扣亡郑究竟对谁有利这一问题,处处从秦的利益上立言,反复陈述己见,有理有据,且层层深入,委婉透彻,所以秦穆公心诚悦服,不但撤军,且与郑结盟,还派兵助郑守城防晋。
其二简练的叙述方法。本来整个事件过程复杂,但本文除第一段叙事外,其余三段主要记言,且言语简洁,把事件起因、经过、结局交代得清清楚楚。文章结构精巧。秦帮晋围郑目的是扩张领土,围郑的两个原因都与秦国无关,这就为之武瓦解秦晋联盟作了铺垫;“夜缒而出”照应了“晋侯、秦伯围郑”“国危矣’’;“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为烛之武见秦伯作了铺垫。
其三是鲜明的人物性格描写。本文通过描写烛之武的言行,把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烛之武敢在国君面前发牢骚,却又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临危受命,接受派遣;敢只身为郑国的存亡而出使秦国,劝说秦伯时不卑不亢、机智勇敢、善于外交辞令。
一.通假字
1.今老已,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应)
3.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秦伯说(“说”通“悦”,高兴)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聪明)
二.重点字词
1.若使烛之武见秦君(派遣)
2.是寡人之过也。(过错)
3.郑既知亡矣(已经)
4.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5.因人之力而敝之 (依靠、凭借)(损害)
6.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
7.失其所与,不知(结交)
8.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扩张、扩大)
9.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侵损、削减)
三.重点虚词
以
以其无礼于晋(连词,因为)
敢以烦执事(介词,拿)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介词,把)
以乱易整,不武(介词,用)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连词,表目的,来)
焉用亡郑以陪邻?(连词,表目的,来)
焉
子亦有不利焉(句末语气词,啊)
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词,为什么)
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此)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其
吾其还也(表商量语气,还是)
以其无礼于晋(代词,代郑国)
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
之
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结构助词,的)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邻之厚,君之薄也(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代词,代土地)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词,代这件事)
因人之力而敝之(代词,代秦国)
而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因果,才)
夜缒而出,见秦伯(连词,表修饰)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连词,表顺承,不译)
朝济而夕设版焉(说法一:连词,表转折;说法二:连词,表承接)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连词,表转折,却)
四.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名词→动词,驻扎)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动词→使动,使郑亡)
3.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以……为边邑)(远,形容词→名词,远地,指郑国)
4.且贰于楚也(数词→动词,从属二主)
5.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形容词→名词,缺乏的物质)
6.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状语,在早上,早晚上)
7.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名词→状语,在东边。“西”,西面的,没有活用] (封,名词→意动,以……为疆)
8.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词→名词,恩惠)
五.古今异义
1.行李之往来(出行的人、使者)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作为) (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那人)
六,特殊句式
1.以其无礼于晋(状语后置)
2.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3.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4.敢以烦执事[省略句,以(之)烦]
5.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省略句,省略主语)
《鸿门宴》
【作品鉴赏】
文章按“鸿门宴”的前后过程,分为宴前、宴中、宴后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宴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主要写了五件事:一是曹无伤的告密。这是矛盾的“导火索”。二是范增分析刘邦的前后情况,说明他有“天子气”,劝项羽“急击急失”,这是火上添油,使矛盾更为激化。三是项伯夜访张良,紧张的形势开始有了转化。四是张良与刘邦商量对策,拉拢项伯,项伯被收买,为下文替刘邦说情,及“以身翼蔽沛公”埋伏笔。五是项伯劝说项羽勿击刘邦。这一部分写形势从紧张到渐趋缓和,从而为转到下文鸿门宴上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作铺垫。
第二部分(第三自然段)宴中。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情节的高潮。刘邦到项羽军营,说了一番好话。项羽虽设宴招待刘邦,宾主双方都各有打算,斗争时紧时弛,变幻莫测。宴会情节可概括为三起三落。三起:一起是“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暗示项羽动手杀刘邦,气氛趋紧张。二起是范增见项王“默然不应”,就叫项庄以舞剑为由,趁机刺杀刘邦,形势极为严峻。三起是樊哙撞到守门卫士而入帐,怒视项羽,并予以斥责,情节发展到最高潮,紧张气氛达到了极点。三落:一落是项羽对樊哙闯帐,不仅不怒,反而称之为“壮士”。二落是项羽让樊哙喝酒赐生彘肩,被他斥责一顿之后还赐座。三落是刘邦“如厕”是名逃脱是实。这一部分总共写了刘邦谢罪、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帐四件事,既反映了刘项双方的矛盾,又反映了项羽内部范增与项羽杀不杀刘邦、项庄与项伯“杀刘”与“卫刘”的矛盾。这两种矛盾错综交织,有张有弛,波澜起伏,惊心动魄。
第三部分(第四自然段)宴后。写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以及刘邦诛杀内奸等宴会后的几件事。这是文章的尾声。不仅写项羽在鸿门宴中斗争失败,失掉消灭刘邦的机会,而且加深了他与范增之间的矛盾,埋下了最后彻底失败,自刎于乌江的祸根。而刘邦诛杀了曹无伤,内部则更加团结了。
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按时间顺序来展开故事情节,以项羽欲击刘邦始,到刘邦被放终;以曹无伤告密始,到曹无伤被杀终;以范增劝说项羽始,到范增怒骂项羽终。矛盾复杂,波澜起伏,虽是节选,却结构严谨,前后呼应紧密,是一个完整故事。而且作者用寥寥数语,就生动刻画出入物的个性特点。如刘邦的善于用人,能言善辩,随机应变;项羽的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不善用人,优柔寡断;范增的老谋深虑;张良的老练多谋;樊哙的勇猛豪爽。此外,作者还善于运用对比手法,使人物性格特点更为鲜明、突出。如主帅项羽和刘邦,谋士范增和张良,部将项庄和樊哙,内奸项伯与曹无伤,除曹无伤着墨不多外,其他人物无不栩栩如生,互相映衬,跃然纸上。
一.通假字
1.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采”同“彩”,是彩色)
2.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3.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4.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通“纳”,使……进入)
5.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6.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
7.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8.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弃)
9.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通“俱”,都)
10.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
11.沛公奉卮酒为寿(“奉”通“捧”)
12.秋豪不敢有所近(“豪”通“毫”)
13.拔剑切而啗之(“啗”通“啖”)
14.沛公之参乘樊哙也(“参”通“骖”)
二.重点字词
1.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谢罪)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道歉)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
乃令张良留谢(辞别、辞谢)
张良入谢(谢罪)
至鸿门,谢曰(说法一、解释;说法二、道歉,谢罪)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告诉、告诫)
2.如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到……去)
劳苦而功高如此(像)
固不如也(及、比得上)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说法一、副词,只...,生怕,唯恐,就怕的意思。说法二:好像)
其如土石何(如……何,把……怎么样)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介词,表时间,当)
今日之事何如(复合词,怎么办、奈何)
3.故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特意)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所以)
君安与项伯有故(旧交情)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缘故、原因)
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旧有的、原来的)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所以)
轩东故尝为厨(原来、以前)
4.辞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计较)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告别、辞别)
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告别、辞别)
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托辞)
其次不辱辞令(言辞)
5.举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尽、全)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
戍卒叫,函谷举(被占领、被攻下)
举以予人(拿,或者全、都)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推荐)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占领、攻下)
6.道
道芷阳间行(取道)
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取道)
道中手自抄录(道路)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道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风气)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原因)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说)
来吾道夫前路(通“导”,引导)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当道:执掌政权的人)
三.重点虚词
为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动词,担任)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表判断,是)(疑问语气词)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动词,是、呈现)
臣为韩千送沛公(介词,替)
为我击破沛公军(介词,替)
为之奈何?(动词,做、对付)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介词,替)(献)
若属皆且为所虏(介词,被)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介词,替)
欲与王为好(动词,成为、结为)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动词,演奏)
若
若属皆且为所虏(你们)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你)
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你的)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如果)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复音虚词,至于、再说)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像)
涸泽之鱼,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不若,不如、比不上)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比得上)
乃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副词,于是)
良乃入,具告沛公(副词,于是)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副词,才)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副词,才)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副词,就)
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副词,只)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副词,竟然、却)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也(是,就是)
无乃尔是过与?(固定句式)
因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介词,趁机)
不如因善遇之(介词,趁机)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介词,趁机)
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介词,趁机)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副词,就)
且
且为之奈何?(副词,将)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连词,尚且)
年且九十(副词,将要)
且在邦域之中矣(连词,表递进,而且)
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连词,表递进,并且)
示赵弱且怯也(连词,表并列)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连词,况且)
以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连词,表目的,用来)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介词,用)
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连词,表承接)
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连词,表目的,用来)
而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连词,表修饰)
项王按剑而跽(连词,表修饰)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连词,表目的,用来)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连词,表递进,反而)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连词,表转折,,却)
拔剑切而啗之(连词,表承接,然后)
劳苦而功高如此(连词,表并列)
拔剑撞而破之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连词,表承接,然后)
何
大王来何操(代词,表疑问,什么)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代词,表疑问,“奈何”,怎么办)
不然,籍何以至此(副词,表反问,怎么)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副词,表反问,为什么)
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动词,到)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主谓间,取独)
此亡秦之续耳(结构助词,的)
四.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沛公军霸上(驻扎)
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先破秦如咸阳者王之(使动,使……为王)
籍吏民(造户籍册、登记)
吾得兄事之(侍奉)
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示意)
若入前为寿(上前 )
刑人如恐不胜(用刀割刺)
道阳间行(取道)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告诉)
不可不语(告诉)
2.名词用状语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在夜里、连夜)
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那样)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张开翅膀那样)
头发上指(向上)
道芷阳间行(jiàn,从小路、抄小路)
3.动词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从百余骑(使……跟从)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使……止步)(使……进来)
拔剑撞而破之(使……破碎)
樊哙侧其盾以撞(使……侧过来)
4.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
秋豪不敢有所近(接触)
5.形容词用作名词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急事)
君安与项伯有故(老交情)
6.动词用作名词
此亡秦之续耳(后续者、老路、覆辙)
五.古今异义
1.沛公居山东时(崤山以东)
2.约为婚姻。(儿女亲家)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不同一般、意外变故)
4.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5.而听细说(小人的谗言)
六.特殊句式
1.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固定句式,“…无所…”即“…没有被…”)
2.孰与君少长?(固定句式,…孰与…,…比较…哪一个…)
3.何辞为?(固定句式,何…为,“为什么…呢)
4.为击破沛公军。[省略句,为(之)击]
5.若属皆且为所虏。(被动句)
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句)
6.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状语后置句)
其告以事。(状语后置句)
7.今日之事何如?(宾语前置句)
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句)
沛公安在?(宾语前置句)
客何为者?(宾语前置句)
籍何以至此?(宾语前置句)
9.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判断句)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判断句)
《寡人之于国也》
【作品鉴赏】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文章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这种“保民而王”的主张,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第二部分(第2-4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句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5-7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第5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三组排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加多”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第6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这一段,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应。
第7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一. 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毋”,不要)
2.无失其时(通“毋”,不要)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斑”,此处指头发花白)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同“途”,道路)
二. 重点字词
1.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2.邻国之民不加少(副词,更、更加)
3.直不百步耳(只是,不过)
4.数罟不入洿池(细密)
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前一个为动词,吃;后一个为名词,食物)
三.重点虚词
1.而
弃甲曳兵而走(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
或百步而后止(连词,表承接)
然而不王者(连词,表转折)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连词,表转折)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连词,表转折)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连词,表并列)
2.其
则移其民于河东(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里”)
移其粟于河内(代词,代河东的)
无失其时(代词,它们的)
3.之
寡人之于国也(一说: 做主谓之间取独用的助词; 二说:做句中舒缓语气用的助词。)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察邻国之政(结构助词,的)
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的)
填然鼓之(衬音助词,无义)
树之以桑(代词,代“五亩之宅”)
申之以孝悌之义(代词,指代百姓)
未之有也(代词,代前面所说的事)
4.焉
尽心焉耳矣(句末语气助词)
斯天下之民至焉(代词 ,指代“王”)
5.然
河东凶亦然(指示代词,这样)
然而不王者(指示代词,这样)
填然鼓之(形容词词尾,相当于“地”)
6.于
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对于)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表比较,比。)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介词,在)
四.词类活用
填然鼓之(敲鼓) 树之以桑(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 然而不王者(称王) 都是名词作动词。
五.古今异义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指黄河以北,指黄河以东)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要希望)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供养活着的人)
六.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者,……也”,表判断)
(3)非我也,岁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省略句
(1)(寡人)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省去主语“寡人”)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士兵)弃甲曳兵而走(省去主语“士兵”)
(3)(国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省去主语“国家”)
3.倒装句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于邻国多,状语后置)
(2)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申之,状语后置)
(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女戴,状语后置)
(4)未之有也(未有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项脊轩志》
【作品鉴赏】
归有光的叙事抒情散文,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平淡自然的笔调记叙日常生活小事,运用追叙、回忆、触景生情、见物思人等方式,从琐屑事件的叙述中抒写出真切的感情,从平淡情景的描绘中表现出悠远的意趣。这个特点在《项脊轩志》中表现得尤为显著。
本文以项脊轩的前后变化为线索,写出一系列家庭琐事,表现了作者对家道衰落的惋惜心情和对死去的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也表现了作者年青时刻苦读书、怡然自得的乐趣。
文章所记的一切,都紧扣项脊轩来写,而以“悲”“喜”作为贯串全文的意脉。第一段写项脊轩经过修葺和美化环境之后的幽雅可爱和自己在轩中“偃仰啸歌”、自得其乐的情景,是从“喜”字立意,也反衬下文所叙项脊轩环境遭到破坏之可悲,引出对往事的无限追怀。第二段分两层:第一层叙父辈分家,完整的庭院被分隔得杂乱不堪,项脊轩不再是一个读书的幽雅所在。第二层以抚育两代人的老妪作为联结,围绕项脊轩回忆母亲与祖母遗事,抒发自己怀念亲人的凄侧之情。这段从“悲”字立意。第三段写“轩凡四遭火”的变故,虽“得不焚”,亦足见项脊轩命运之乖蹇。这是“悲”的内容的进一步补充。补记的一段,写项脊轩后来又发生的变化,重点追叙与亡妻共同生活的情趣,抒发沉痛的悼亡之情,进一步增添了悲凉的气氛。由于文章自始至终贯串着悲、喜的感情变化,又有项脊轩作为全文的轴心,所以一些看似散漫无章的生活琐事就结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散而神不散。
作者善于抓住具有特征的语言、行动和生活细节来表现人物,从不同的角度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情态各别。对母亲,写她听到女儿呱呱而泣时以指叩扉的动作和“儿寒乎?欲食乎?”的问话,突现了慈母对儿女衣食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对祖母,写她的“吾儿,久不见若影……”的爱怜的言辞和离去时的喃喃自语和“以手阖扉”的动作等,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了老祖母对孙儿的疼爱和期待。对妻子,写她的“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简洁地表现了少年夫妇相依相爱的情状;写她归宁回来时转述小妹们的充满稚气的问话,不但传神地表现了小妹们的娇憨之态,而且生动地再现了夫妻依依情话的场面。总之,作者对于各个人物,都能分别抓住他们的特征,用寥寥几笔描绘出他们的音容笑貌和真挚的感情,富于生活情趣,并从中表达出自己对亲人一往情深的怀念。
纵观全文,以“项脊轩志”起,以“项脊轩志”结,用一间旧屋作线索,将人、事联系在一起。粗看,作者似乎是信笔而书、无拘无束、漫无章法,实则经过精心的提炼和严密的构思。内有身世之感和思亲之情贯串,外有项脊轩变迁绾合,虽然全文所写都是日常生活小事,追念的人又分三代,但是读来却无一点散漫琐碎的感觉,反而显得非常凝练和集中。
一.通假字
1.而母立于兹(“而”通“尔”)
二.重点字词
1.室始洞然(才)
始为篱,已为墙(起初、先)
2.日过午已昏(超过)
大母过余日(看望)
人往,从轩前过(经过)
3.庭中通南北为一(整体)
先妣尝一至(一次)
4.以当南日(太阳,名词)
不能得日(阳光,名词)
5.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以前,名词)
先大母婢也(去世的,形容词)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为先)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先人)
6.得不焚,殆有神护者。(大概)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危险)
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7.后五年,吾妻来归(女子出嫁)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归附)
8.垣墙周庭,以当南日(遮挡、遮蔽)
他日汝当用之(应当、一定)
9.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像)
10.吾从板外相为应答(偏指动作的一方,她)
11.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连词,那么)
12.比去,以手阖门(等到)
三.重点虚词
而
余扃牖而居(连词,表修饰)
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连词,但)
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连词,表修饰,地)
某所,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你)
逾庖而宴(连词,表修饰)
为
始为篱,已为墙(做、砌,动词)
轩东故尝为厨(作、是,动词)
庭中通南北为一(成为,动词)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向,介词)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写,动词)
以
以当南日(连词,用来)
以手阖门(介词,用)
能以足音辨人(介词,凭借、根据)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连词,表承接,而)
然
日影反照,室始洞然(……的样子)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然而)
于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介词,在)
室西连于中闺(介词,和、与)
其制稍异于前(介词,比)
何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副词,为什么)
赐也何敢望回(副词,哪里、怎么)
开国何茫然(副词,多么)
为之奈何(复音虚词,怎么办)
轻重固何如哉(复音虚词,怎么样)
君何以知燕王(凭什么)
四.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乳二世(抚养)
客逾庖而宴(用饭)
执此以朝(上朝)
吾家读书久不效(取得效果,指考取功名)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砌墙)
2.名词用作状语
雨泽下注。使不上漏(朝下)(从上面)
前辟四窗(在前方)
又北向(朝北)
东犬西吠(朝西)
室西连于中闺(在西面)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亲自)
五.古今异义
1.内外多置小门,往往而是(到处)
2.三五之夜,明月半墙(即十五)
3.余自束发读书轩中(表示成童)
4.余久卧病无聊(无所依靠)
5.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一丈见方)
六.特殊句式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
2.其制稍异于前。(状语后置句)
3.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宾语前置句)
4.吾儿,久不见若影。(省略句,省主语“吾”)
《逍遥游》
【作品鉴赏】
《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作品,其中心思想是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这实际上反映了庄了要求超越时间和空间,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的人生观。
第一部分,作者大笔挥洒,以描写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开端,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接着,作者又假借所谓《齐谐》一书的话来证明他的描写是可信的。那么,九万里高空又是什么景象,究竟如何高远呢?作者先以高空中只见游气奔腾,微尘浮动来形容,接着以人仰视天空的经验来比说,说大鹏在九万里高空俯视下界,也如同下界的人仰视高空,只见莽莽苍苍,难辨其“正色
标签:
备课资料
高二备课资料
浙江省高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百年孤独(节选)》备课资料
下一篇: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