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269 2021-07-17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乡土中国:社会变迁与名实分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时势权力”、“血缘社会”、“地缘社会”“注释”、“功能”等关键概念的内涵。
2.对“乡土社会”的变迁及今后走向有初步的了解,对当下中国乡村建设能有自己的见解。
3.注重书本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经验的结合,联系自己对当下社会变迁来理解书中的理论。
【学习准备】
1.全班分为七个小组,1-5组每组六人,第六、七组每组五人,分析阅读以个体精读、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
2.学生完成第七课时“学习任务单”,列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疑惑。
3.条件许可的话组织学生观影《乡关何处》(或类似影片),让学生对社会急速变迁有切实的了解。
【学习评价】
1.修订完成第七课时“学习任务单”;
2.根据阅读记录表及提问质量评选小组阅读之星。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播放网络短视频《小猪佩奇》;
明确:引起学生对于血缘与地缘关系以及中国社会急剧变迁的探讨。
2.课堂小调查:班级同学籍贯与居住地的变动情况。
明确:了解学生现实生活变迁情况,将书本与现实生活联系。
3.讨论:认费孝通先生对中国社会的急剧变迁是否有过预见。
明确:有预见。
二、梳理文本
1.根据《血缘与地缘》一篇的文本内容,完成以下表格的填充。
2.利用学习任务单,概述第十二篇、第十三篇文章的内容。
展示《学习任务单》示例
阅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三章,完成下面两张表格。
3.讨论作者借由三篇文章所想解决的问题。
明确:与前面几篇文章侧重探讨乡土社会稳定不变的结构模式与治理原则不同,这三篇文章共同的主旨是在研讨乡土社会的渐变与巨变。如果只是很慢的渐变,而长老秩序依然能够维持,虽然也会伴随着许多的名实分享。而如果是社会急剧变化,则乡土社会将由时势权力接管,对乡土社会的管理也必须由自发走向计划。
三、警句解读
讨论文章中疑难语句的深层含义。
(1)生育没有社会化之前,血缘作用的强弱似乎是以社会变迁的速率来决定。
明确:进入文明社会之前,生育之责在氏族;进入文明社会之后,生育之责在家庭;后文明社会,生育功能也许会由公司或工厂去承担;社会变迁越慢,则血缘与地缘的结合越紧密,因之血缘对于人的身份、地位、职业、收入的影响越深远,反之亦然。
(2)社会用这个无法竞争,又不易藏没、歪曲的事实来做分配各人的职业、身份、财产的标准,似乎是没有理由的了;如果有理由的话,那是因为这是安稳既存秩序的基本的办法。
明确:这是书中较为少见的直接袒露作者对乡土社会批判的语句。礼治秩序下的乡土社会并无公平合理可言,它最大的优点只在于超强的稳定性。
(3)从整个社会看,如果领导阶层能追得上社会变迁的速率,这社会也可以避免因社会变迁而发生的混乱。
明确:急剧变迁的社会对领导阶层能力的要求很高,时势权力显得尤为重要。西方社会的选举制比乡土中国的世袭制更能适应这样的潮流。英国能在数百年的大变革中保持稳定,与他们总能选出与时俱进的英明领导不无关系。
1.回到长老权力下的乡土社会说,反对被时间冲淡,成了“注释”。注释是维持长老权力的形式而注入变动的内容。
明确:“注释”原指对字词进行解释,这里被作者移用为社会学术语。在文中,“注释”与“名实分离”同义,都是长老统治下的软对抗。
(4)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
明确:要从乡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则对社会的建设必须要从依欲望而为变革为依计划而行,但对于中国乡土社会而言,它并不容易做到,因此可以称之为“里程碑”。
(5)功能是从客观地位去看一项行为对于个人生存和社会完整上所发生的作用。功能并不一定是行为者所自觉的,而是分析的结果,是营养而不是味觉。
明确:“功能”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学术语,在文中指从事物的相互关系路径对社会现象进行客观分析。社会学领域有一个重要的流派叫“结构功能学派”,该学派的领域就是费孝通的导师马林诺夫斯基。结构功能学派认为,任何一种文化现象,不论是抽象的社会现象,如社会制度、思想意识、风俗习惯等,还是具体的物质现象,如手杖、工具、器皿等,都有满足人类实际生活需要的作用,即都有一定的功能。它们中的每一个与其他现象都互相关联、互相作用,都是整体中不可分的一部分。
四、拓展延伸
1.根据你对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观察,你觉得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的中国农村该称作“新乡土中国”,还是“后乡土中国”?
2.近年来,广大农村地区兴起了一股修缮宗谱之风。这一文化风气是应该得到必要鼓励,还是要适当抑制?
[明确]:由血缘走向地缘,由长老权力转向同意权力,是时代趋势使然。在这一急剧变革的进程中,我们一方面要主动融入全球化,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守住自己的根。引导学生借用费孝通先生“血缘与地缘”方面的理论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正方可以从血缘关系给家族发展所带来的稳定性,家族本身的和睦团结,个人出于光宗耀祖之目的而艰苦奋斗等方面来论证。反方可以从社会发展导致宗族居住地分散,族规家法变成一纸空文,血缘关系不利于市场发展等方面来论证。
3.如果有机会让你去中国中西部地区农村进行实地考察,你会选择如下哪一个项目开展深入研究,能说说你的研究计划吗?
(1)各阶层家庭收入情况;(2)留守儿童教育状况;
(3)乡村治理的综合水准;(4)婚姻彩礼问题;
(5)村民文化休闲生活;(6)农村环境整治;
……
五、综合实践
展开全文阅读
1.家族史微调查。
一个小家族,就是一个小社会;一部家族史,也是一部社会史。学生可以通过了解自己的父辈或祖辈的故事,感受社会的特点和时代的变迁。作为《乡土中国》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家族微调查,希望同学将个人和《乡土中国》有机地联系起来,用生活去验证书本,用书本提升对现实的认知。
任务要求:完成一份800字以上的家族史文章。角度自选;可以适当穿插照片等映像资料。
为了同学能够顺利完成任务,设置了两个参考“提示”。
提示1:家族史微调查参考方案
提示2:家族史微调查参考访谈提纲
访谈对象:XX(写作者与访谈人的关系称谓)
访谈方式:当面访谈/电话访谈
访谈地点:XX省XX市/地区XX市/县XX镇/街道XX村/社区
访谈时间:XX年XX月XX日
访谈内容:
1.您出生哪一年?
2.您原籍哪里?
3.您读了几年书?或您最后毕业于哪所学校?
4.影响您读书的因素是什么?经济因素?职业因素?还是其他原因?
5.您从事过哪几种职业?您最喜欢哪一种?您认为哪些因素影响职业成长?比如血缘关系、地缘关系、文化程度、能力等。
6.您认为婚姻要考虑哪些因素?文化程度、地缘、职业、家庭背景、品德等。
注意:访谈要采用适合访谈对象的语言表达,注意书面语与口语的区分。
六、小组合作,制作思维导图
1.何谓思维导图?
明确:思维导图是用图表表现的发散性思维,它是一种整体思维工具,可应用到所有认知功能领域,尤其是记忆、创造、学习和各种形式的思考。
2.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来做读书笔记?
(1)快速浏览、翻阅全书或者整篇文章,对其内容的组织得出一个初步的印象。
(2)抓住全书的核心观点,区分全书各部分的主次关系,弄清全书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3)将核心要素处理为中央,用不同颜色的线条将其他部分内容串联起来。
(4)再总览一下全书或整篇文章,看看各章节标题、关键概念,核心观点是不是都已经列入思维导图,它们的相互关系是不是需要修订。
3.教师示范,绘制《乡土中国》社会结构模式对比图。
4.小组交流,商讨《乡土中国》全书篇章结构思维导图的绘制分工。
七、作业
小组合作,绘制《乡土中国》全书篇章结构思维导图。
侯晓旭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新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无为政治与长老统治》教学设计
下一篇: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乡土中国:差序格局与私人道德》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