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导学案设计
阅读:397  2021-07-28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登泰山记》优质课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的选材和组材特点,并用简洁的语言分析

      2.理解多种表达方式结合的特点,并用简洁的语言分析

      3.了解古文的纪年纪日方法,落实学程涉及的字词句,了解文章表达方式和选材组材的特点,了解整体语言风格

      二、知识准备

      1.干支纪年、纪日法

      “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天干共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顺序搭配,就构成了60个干支。基本方法是天干先取第一个“甲”与地支的第一个“子”合成“甲子”,然后干支都依次向后一位,就是“乙丑”,直到“癸酉”时,天干从头开始,地支继续向下取,成“甲戌”“乙亥”,然后地支回到第一个,成“丙子”,以此类推。

      因为天干地支都是偶数个,因此不可能出现“甲丑”这样的奇数天干与偶数地支搭配的情况。

      干支可以纪年,也可以纪日。地支单用,则可以用来纪时。地支12个,对应12个“时”,大约从唐代开始,每“时”又分为“初”和“正”,例如午夜就称“子初”“子正”两个“小时”,这样,12地支纪时法就正好与清代从西方引进的24小时纪时法对应。

      2.年号纪年

      我国古代是典型的帝王独裁政治,因此纪年方法也与皇室密切结合,除了可以用干支纪年外,还能用年号纪年。我们熟知的“康乾盛世”就是“康熙”“乾隆”这两个年号的合称。“贞观之治”的“贞观”则是唐太宗的年号。另外如“开元”“天宝”“淳化”“永乐”等也是年号。

      除了年号,帝王还有庙号,庙号是在祭祀时用于宗庙供奉的。也可以用来纪年。我们常说的“高祖”“太祖”“太宗”“神宗”等,就是庙号。有些帝王年号更替频繁,我们就可以用不变的庙号来纪年。

      另外帝王还有“尊号”,唐玄宗又叫“唐明皇”,“明”就是尊号。帝王死后,往往还会追加“谥号”,“汉武帝”“隋炀帝”等就是谥号。谥号不但帝王享有,一些国家重臣也会有谥号,比如范仲淹享受文官最高级别的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欧阳修则低一级,世称“欧阳文忠公”。但是这些一般不用于纪念。

      三、课前预习

      1.本文所属文体是__________

      2.本文第二段,总体来说,以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串联材料。

      3.本文整体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

      4.古书上类似“太常博士张茂先华”这样的表达,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公元1775在中国会被称为__________

      6.如果本文是姚鼐见到日出的第二天写的,那这一天按照干支纪日法,应该叫__________。

      7.解释红色的字在文中的含义

      1)   泰山之阳__________

      2)   汶水西流__________

      3)   阳谷皆入汶__________

      4)   自京师乘风雪__________

      5)   历齐河、长清__________

      6)   越长城之限__________

      7)   及既上__________

      8)   望晚日照城郭__________

      9)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__________

      10) 戊申晦__________

      11)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__________

      12)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__________

      13) 极天云一线异色__________

      14) 绛皓驳色__________

      15) 而皆若偻__________

      16) 其远古刻尽漫失__________

      8.下列红色的字作用和意义相同的是_____

      A.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余始循以入,道少半

      B.   郦道元所谓//余所不至也

      C.   汶水西流//亭西有岱祠

      D.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展开全文阅读
      9.结合“学习提示”,本文整体语言风格是__________

      10.作者登顶之后的第一天,见到了哪些景物,请逐一罗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探究

      1.简述本文第一段的作用

      2.第二段末尾写道:“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请针对这句话,自选角度,加以鉴赏。

      3.有人说,本文是典型的“小细节”和“大印象”的结合,请从这个角度分析第四段。

      相关微课:小细节与大印象的结合

      4.文中“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一句分析错误的是_____

      A.   三个“多”和三个“少”,整体表现山石的苍黑颜色和平方形状,也表现了松树生于石缝之中和平顶的状貌。

      B.   接连三个“无”,突出泰山苍劲峻峭的面貌和泰山严冬的景观。

      C.   运用短句,节奏铿锵,语言明快洗练。

      D.   整体综述泰山的特点,也是作者内心由亢奋激烈逐渐归于平静的写照。

      五、课后巩固和迁移

      (一)翻译文句

      阳谷皆入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1-5题。

      1.翻译文句

      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亦谪居之胜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退之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作小楼二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庶斯楼之不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二段的整体分析,比较恰当的切入点是__________。

      3.概括第二段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4段中,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一句话概括这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本文和《登泰山记》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什么相似点,请举例分析。

      六、我的收获和笔记

      七、完成时间和质疑

      1.本学程完成时间为__________(按分钟计)

      2.我还想提出的问题有

      (1)

      (2) 

侯晓旭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统编版高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赤壁赋》《登泰山记》群文阅读导学案
下一篇: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登泰山记》参赛导学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