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一篇里说明了乡土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这种社会的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用另一句话来说,他们生活上互相合作的人都是天天见面的。在社会学里我们称之作Face-to- face Group,直译起来是“面对面的社群”。归有光的《项脊轩记》里说,他日常接触的老是那些人,所以日子久了可以用脚步声来辨别来者是谁。(用举例论证的方式论证在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了解熟知常常会省略语言上的交流。)在“面对面的社群”里甚至可以不必见面而知道对方是谁。我们自己虽说是已经多少在现代都市里住过一时了,但是一不留心,乡土社会里所养成的习惯还是支配着我们。你不妨试一试,如果有人在你门上敲着要进来,你问:“谁呀!”门外的人十之八九回答你一个大声的“我”。这是说,你得用声气辨人。在面对面的社群里一起生活的人是不必通名报姓的。很少太太会在门外用姓名来回答丈夫的发问。但是我们因为久习于这种“我呀!”“我呀!”的回答,也很有时候用到了门内人无法辨别你声音的场合。我有一次,久别家乡回来,在电话里听到了一个无法辨别的“我呀”时,的确闹了一个笑话。(举例论证,用来人敲门时的交流方式形象地说明了熟人社会中,人们之间存在普遍的语言省略现象。)
[洋泾浜语就是典型的例子。洋泾浜原是旧上海的一处地名。1845年英租界在上海建立以后,洋泾浜成为租界和华界的分界线,在沿岸形成了由汉英两种母语的人群组成的新社群,衍生出洋泾浜语。其特点是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全面简化和杂糅。比如:接电话时问对方“You is what”(你是什么),洋人不但懂,而且也不以为失礼;保姆哄孩子:“Baby no cry;baby cry,阿妈也cry”(宝宝别哭;宝宝哭了,阿妈也要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