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958  2021-09-27
标签: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优质课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新闻评论的相关知识,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阅读探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2.朗读课文学习新闻评论的写法,

      3.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教学重点】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学习新闻评论的写法。

      【课时计划】

      2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观看图片展示)同学们,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我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不仅属于南京,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世界!

      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牢记南京大屠杀给我们带来的伤痛,勿忘国耻!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背景简介:2017年12月13日,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本文是作者就此事件写的新闻评论。

      2、基础积累

      读准字音 公祭(jì)    宝鼎(dǐnɡ)    国殇(shānɡ)

      杀戮(lù)    悼念(dào)    惨遭绝人寰(huán)

      篡改(cuàn)    抵赖(lài)    妄图(wànɡ)

      警惕(tì)    呓语(yì)    振聋发聩(kuì)

      遁形(dùn)    矢志(shǐ)    捍卫(hàn)

      誓言(shì)    彰显(zhānɡ)    磅礴(pánɡbó)

      理解

      词语 【惨绝人寰】 人世上还没有过的悲惨,形容悲惨到了极点。人寰,人间。

      【颠倒黑白】 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振聋发聩】 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聩,聋。

      【沧海桑田】 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形容世事变化很大。

      【一以贯之】 原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贯穿在他的全部学说之中(语出《论语里仁》),后来泛指用一种思想理论贯穿于始终。

      3、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主旨

      【点拨】本文报道了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的事件,主要讲述了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以不同的方式纪念死难者和日本右翼分子对历史的否认,态度鲜明地批判了日本右翼分子的态度,表明了中国人民将铭记历史,捍卫世界和平。

      4、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点拨】第一部分(第1段)点明主要事件,交代事件背景。

      第二部分(第2~4段)写全世界的正义之士和日本右翼分子对南京大屠杀的不同态度,批判了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顽固态度。

      第三部分(第5、6段)写南京成为国际和平城市,中国矢志捍卫世界和平

      5、文体知识链接

      本文的体裁也属于新闻,与本单元已学的几篇新闻相比,本文具有什么鲜明的特点?

      【点拨】知识链接: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

      “钟声”是“中国之声”的简称,暗中蕴含有“警世钟声”的寓意。它是人民日报国际评论,以“钟声”为笔名的国际评论自2008年11月推出后产生了较大影响。以正面阐述中国对一些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的立场与主张为重点,在风格上以快速反应、尖锐鲜明见长。

      新闻报道传播事实信息,新闻评论发表意见信息;新闻报道以叙述为主,新闻评论以议论为主;新闻报道的主要作用是告知信息、传播信息,新闻评论则旨在针砭时弊、引导舆论。新闻评论具有引导、监督、表态、深化的作用。


展开全文阅读
      本文观点鲜明、议论精当、论证严谨,表明中国对日本右翼分子强烈的批判态度同时也表明中国维护人民和平生活及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言辞透彻、稳重而蕴含磅礴的气势与力量,十分具有针对性和引导性。

      三、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

      (一)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日军罪行可谓罄竹难书,面对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我国举行公祭,其目的是什么呢?请结合第一段的内容进行阐述。

      【点拨】文章开篇简要揭示了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明确公祭的初衷是悼念死难同胞,让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2.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二、三自然段,看看这两段分别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点拨】第二段主要列举了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以不同的方式纪念死难者。表明全世界正义之士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尊重和对正义的坚持。

      第三段主要列举了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一系列做法。揭露日本右翼分子扭曲历史,颠倒黑白的丑态,与上文正义之士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对日本右翼分子的批判。

      3.结合第四段内容,说说人们对于日本顽固的右翼分子持怎样的态度,对日本有怎样的要求。

      【点拨】日本右翼分子引起爱好和平的人们的高度警惕,人们不仅对日本右翼分子持强烈的批判态度,还要求日本“正视历史”,用实际行动维护和平与正义。

      4.南京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迁?这种变迁的意义是什么?

      【点拨】变迁:南京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

      变迁的意义:

      (1)有利于国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从中汲取力量,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2)方便全世界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热爱、追求和平的悠久历史;

      (3)证明和平的珍贵,彰显中国保卫人民和平生活、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

      (二)细读课文,领会新闻评论的写法

      1.说说文章引用国家公祭鼎铭文的作用。

      【点拨】 引用国家公祭鼎铭文,既交代了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又点明了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衷,语言庄重严肃,富有感染力。

      2.写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以不同的方式纪念死难者,有什么作用?

      【点拨】 南京大屠杀发生80周年,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以不同的方式纪念死难者。列举众多事例,证明全世界的正义之士都尊重历史、缅怀历史。

      3. 写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美化侵略战争的事实,有什么作用?

      【点拨】 列举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美化侵略战争的无耻行径,与第2段形成鲜明对比,言辞犀利地批判了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顽固态度。

      4.试分析本文最后一句话的作用。

      【点拨】 本句起到了画龙点睛、升华主旨的作用,强调了中国捍卫世界和平的誓言、信念和力量,语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尽显大国风范。

      (三)研读课文,归纳写法

      【点拨】1.运用对比,情感鲜明

      文章第2段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以不同的方式纪念死难者和第3段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美化战争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日本右翼分子顽固态度的强烈批判。

      2.列举大量事实,增强真实性。

      本文列举了大量事实,如全世界的正义之士纪念死难者的事例、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事例。这些事例的罗列凸显了本文内容的真实性,强化了文章主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四、拓展延伸,作业布置

      通过这篇新闻评论,相信同学们对历史有了更深的思考,对和平与正义有了更多的热爱。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多关注新闻时事,养成思考的习惯,拥有正确的思想立场。请同学们课下收集当前某一个时事新闻及相关评论进行分享交流,再说说你对该事件的看法。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国行公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一着惊海天》名师教学实录(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下一篇:《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精品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