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作品赏析
阅读:2097  2021-10-10
标签:作品赏析 高二作品赏析
《大卫·科波菲尔》名著导读(作品赏析)
【写作背景】

      《大卫·科波菲尔》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一部重要作品,曾被列夫·托尔斯泰誉为“一切英国小说中最好的一部”。在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里,狄更斯借“大卫自身的历史和经验”,从某些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生活道路,表现出他的人生态度和道德理想。

      狄更斯看到了19世纪社会的种种“不人道”。他愤慨,谴责,却无力改变,只好把改造现实的希望寄托在道德的作用上,寄托在善良的人对于幸福坚持不懈的追求上。

      【故事梗概】

      大卫·科波菲尔尚未出世时,父亲就去世了,他在母亲克拉拉及女仆兼乳母葛佩蒂的照管下长大。不久,母亲改嫁,继父谋得斯通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了葛佩蒂的兄弟辟果提先生家里。辟果提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艾米丽和海姆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

      出于对母亲的思念,大卫又回到了后父家。然而后父不但常常责打他,甚至剥夺了母亲对他关怀和爱抚的权利。母亲去世后,后父立即把不足10岁的大卫送去当洗刷酒瓶的童工,大卫从此过起了不能温饱的生活。他历尽艰辛,最后找到了姨婆贝西小姐。

      贝西小姐生性怪僻,但心地善良。她收留了大卫,让他上学深造。大卫求学期间,寄宿在姨婆的律师威克菲尔家里,与他的女儿艾妮斯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但大卫对威克菲尔雇用的一个名叫希普的书记极为反感,讨厌他那种阳奉阴违、曲意逢迎的丑态。

      大卫中学毕业后外出旅行,邂逅了童年时代的同学斯蒂福兹。两人一起来到雅茅斯,拜访辟果提一家。已经和海姆订婚的艾米丽经受不住阔少爷斯蒂福兹的引诱,竟在结婚前夕与他私奔国外。辟果提先生痛苦万分,发誓要找回艾米丽。

      大卫回到伦敦,在斯本罗律师事务所任见习生。他从艾妮斯口中获悉,威克菲尔律师落入诡计多端的希普所设计的陷阱,正处在走投无路的境地,这使大卫非常愤慨。此时的大卫爱上了斯本罗律师的女儿朵拉,但两人婚后的生活并不理想。朵拉是个容貌美丽,但头脑简单的“洋娃娃”,娇生惯养而毫无持家能力。贝西姨婆也濒临破产。这时,大卫再次遇见他当童工时的房东米考伯,米考伯现在是希普的秘书,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最终揭露了希普陷害威克菲尔并导致贝西小姐破产的种种阴谋。在事实面前,希普只好伏罪。

      与此同时,辟果提和海姆经过多方奔波,终于找到了被斯蒂福兹抛弃后,沦落在伦敦的艾米丽,并决定将她带回澳大利亚,开始新的生活。然而就在启程前夕,海上突然风狂雨骤,一艘来自西班牙的客轮在雅茅斯遇险沉没,只剩下一个濒死的旅客紧紧地抓着桅杆。海姆见状不顾自身危险,下海救他,不幸被巨浪吞没。当人们捞起他的尸体时,船上那名旅客的尸体也漂到了岸边,原来竟是诱拐艾米丽的斯蒂福兹。艾米丽为海姆的行动深深地打动了,回到澳大利亚后,她终日在劳动中寻找安宁,并且终身未嫁。

      大卫终于成了一名作家,朵拉却患上了重病,在辟果提前往澳大利亚前夕便离开了人世。大卫满怀悲痛地出国旅行散心,其间,艾妮斯始终与他保持联系。当他三年后返回英国时,才发觉艾妮斯一直爱着他。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与贝西、辟果提愉快地生活着。

      ----------

      【人物形象】

      1、大卫·科波菲尔

      男主大卫·科波菲尔融合着狄更斯自己的血肉。

      小科波菲尔在母亲和保姆佩葛蒂的宠爱下,感情细腻,对整个世界怀有纯洁的爱心。但是后来却受到继父和不良学校的摧残。即便如此,大卫仍保持着坦白真诚和高尚的品德、而且他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碰到逆境而不消沉,深处顺境而不骄傲或耽于安乐。他正视生话,努力谋生,有意志,有决心,做事果断。被继父送去做童工的儿童时代大卫徒步几十里路去寻找素未谋面的姨婆;少年时代的他在姨婆的帮助下重新获得上学的机会,不懈努力,重拾荒废的学业,赶上并超越其他学生;在博士院实习的青年时期,由于姨婆的破产,他夜以继日,不辞辛苦的工作,努力减轻姨婆的经济负担;成年后的大卫尽管功成名就,却仍兢兢业业,孜孜不倦地工作。用科波菲尔本人的话来说就是“我规定自己无论做什么事的时候,都要竭尽我的所能,我在这方面使自己完全成了一个受难者。”8194;

      科波菲尔对生话一直抱积极的态度,如他和朵拉的恋爱,既遭到朵拉父亲的坚决反对又面临着姨婆的破产。但无论哪方面都未动摇科波非尔爱多拉的决心。尽管从科波菲尔内心来说,他希望自己的妻子是“我希冀我的妻子能够做我的顾问,能有更多的魄力和意志,用来支持我,改善我;能够具有能力已填满那似乎在我周围什么地方的缺陷……”,但婚后他仍对朵拉并无抱怨。8194;

      总之,大卫·科波菲尔倾注了作者的全部心血。不论是他孤儿时代所遭遇的种种磨难和辛酸,还是他成年后不屈不挠的奋斗,都表现了一个小人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寻求出路的痛苦历程。经历了大苦大难后尝到人间幸福和温暖的大卫,靠的是他坚持不懈的积极向上精神,在任何逆境中努力奋斗决不消极悲观的坚强意志,以及对人的纯洁友爱之心。8194;

      2、朵拉和艾妮斯8194;

      朵拉是一朵温室中的花,她在父亲的呵护下长大,从来不用担心生话上的任何艰辛,不知道生话的实质,她既稚气又不谙世事。朵拉的两位姑姑把她看成是玩物,贝西姨妈把朵拉看成是“小花儿”,而大卫自己在结婚后也把她称为“娃娃媳妇”,婚后的朵拉既不会做家务,而且在工作和精神上对科波非尔也没有多大的帮助。然而作者并没有对此进行批判,反而千方百计使朵拉的人格得到升华:如朵拉的早逝让科波菲尔把这次的婚姻看成是美好的回忆;朵拉离开人世时对艾妮斯所说的“只有我才能填补这个空出来的位置”等。


展开全文阅读
      8194;

      艾妮斯既有美貌又有美德,既有天使般的纯洁,又不乏英雄般的胆识,她从小没有母亲,和父亲生话在一起的艾妮斯,从小就是个“小管家”,她不动声色地保护着被希普欺凌的父亲,而且在科波菲尔遭遇生话上的挫折、精神上的痛苦时,艾妮斯能明智地加以指导、支持和帮助,而科波菲尔也把艾妮斯看成是“照在我路上的明灯”。艾妮斯最后与大卫的结合,是“思想和宗旨的一致”,这种完美的婚姻使小说的结尾洋溢一派幸福和希望的气氛。艾妮斯完全是狄更斯理想化了的人物,是作者为他的主人公塑造的精神和生话上的依托。8194;

      3、辟果提一家8194;

      辟果提一家是由平凡的受尽苦难的人组成的。佩葛蒂是科波菲尔儿时的保姆,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她把照顾好科波菲尔视为己任:痛苦的时候安慰他,困难的时候帮助他,遇到不幸时保护他。无论是科波菲尔的母亲在世与否,她均对大卫呵护有加,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科波菲尔。她的哥哥辟果提先生是一位老船工,收养了两个孤儿——爱米丽和海姆,把无限的爱献给了他们,同时他还收留了朋友的遗孀古米治夫人,给予她安慰和体贴,他有着大海一般宽广的胸怀,是一个尽量满足每一个人的要求而把自己置之度外的人。如在爱米丽跟斯提福兹私奔后,他毫不犹豫,手持拐杖,走遍天涯,直到把她带回身边。水手海姆对人怀着纯朴的信任,他的笨拙羞怯正是心地忠厚、诚实可亲的表现。爱米丽违背了他,他没有一句责备的话,只怪自己失去了搭救她的机会,并且有意向她隐瞒失去她的痛苦,以减轻她的愧疚。他带着一颗流血的心,更加慷慨地为别人活着,一直到献出年轻的生命。爱米丽为了报答舅舅的抚养之恩,帮助舅舅摆脱穷困,而向往成为一个“阔太太”。但由于爱情失足而抱恨终身,从歧路上回来之后,她深深地把自己的创伤掩藏起来,以她的温柔、善良和勤恳爱护舅舅,照顾帮助一切感受困难的人。就连丈夫死后整天愁眉不展,自怨自艾,使人感到苦恼的古米治太太,在别人的愁苦面前也忘掉了自己的苦难,而尽力去抚慰比她更加不幸的人。他们都是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化身。8194;

      狄更斯始终认为,处于受压迫地位的普通人,其道德情操远胜于那些统治者、压迫者。正是基于这种信念,小说中辟果提先生及他的异姓家庭尽管家贫如洗,没有受过教育,却都怀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与富有的斯提福兹及其所作所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8194;

      4、斯提福兹8194;

      斯提福兹是大卫儿时的伙伴,出生于富裕家庭,他以其聪明、风采、殷勤和才能博得大家的好感。但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斯提福兹,漂亮的外表下掩盖的是绝对的自私自利:在萨伦学堂时当众梅辱一时触怒他的麦尔先生,并迫使其离开学堂;他把崇拜他的大卫当作是玩耍的工具,在辟果提先生家里时,表面上谈笑风生,心理却盘算如何把爱米丽夺到手;他携爱米丽私奔,但玩腻后却又将她抛弃。8194;

      5、贝西姨婆8194;

      狄更斯认为只要向善,大家一起来遏制社会上的恶毒势力,就可使社会得到改善,所谓的善,就是富者慷慨大方,心怀怜悯,贫者乐人知命,安分守己,而贝西姨婆正是这类人的代表。8194;

      贝西姨婆脾气古怪,对很多事情抱有偏见。当科波菲尔刚出生时,她去探望,尽管表面看起来冷漠无情,但科波非尔的母亲的感觉却是“她抚摸我的头时并没有感到不温柔”、她同情并善待那些被人欺负的及需要帮助的人,她收留了狄克先生,收养了无依无靠的科波菲尔,她教育大卫“无论在什么时候,决不可卑鄙自私,决不可弄虚作假,决不可残酷无情。”她一开始误认为是艾妮斯的父亲威克菲尔先生使她破产,但她并未声张或做什么别的举措,而是隐瞒这一事实。贝西姨婆是家世富有时,不以其骄傲,破产后也能自甘淡泊的人

      扁型人物的人性深度——朵拉的故事

      朵拉,科波菲尔的第一个妻子,小说中最大的花瓶。狄更斯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写出了花瓶的灵魂。朵拉是个养尊处优的千金小姐,漂亮、活泼、头脑简单,生存能力为零,与小狗吉卜嬉闹玩耍是她的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稍微接触一点家庭俗务就会令她烦恼得眼泪汪汪。别人待她如同对待美丽而脆弱的玩具瓷娃娃,她过日子也像孩子玩过家家一般无忧无虑,随心所欲。两人的婚后生活是如何的一塌糊涂混乱不堪,可想而知。科波菲尔试图改造她,培养她做一个多少有些能干的家庭主妇,但以彻底失败告终。令我感到惊奇的是,在这件事情上,朵拉相当有自己的想法。当她又一次为自己糟糕的家务操持能力感到羞愧时,她用可爱无敌的神情和姿态来央求科波菲尔叫她“孩子气太太”。那一段话,讲得非常动人:

      “你这个傻瓜,我的意思并不是说,要你叫我这个名字,就不叫我朵拉了。我只是说你应该把我看成是那么一个人。当你要对我发脾气的时候,你就对自己说,‘她只是个孩子气太太啊!’当我让你很失望的时候,你就说,‘我早就知道,她只能做一个孩子气太太的啊!’当你看到我没法做到我愿有的样子时(我认为我永远做不到),你就说,‘不过,我这位傻乎乎的孩子气太太还是很爱我的!’因为我真的是很爱你的。”

      这是朵拉在小说中第一次认真地说话,教人不禁对她大为改观。作者设定了她是一个花瓶,无论如何不可能成为爱格尼斯那样的贤妻良母——这是身为扁型人物不可更改的命运吧。然而即便如此,她也要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努力维护科波菲尔对自己的爱情,努力实现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价值。当然,她的种种努力最后都无可避免地变成孩子气的笑话,比如她坚持要在丈夫写作时陪坐一边,随时准备给他递上备用的笔,科波菲尔便常常假装需要新笔来使她得到满足。不过,那些玩笑般的情景因为有了她的真心诚意,却也透出无限温馨。这枚娇滴滴的小花朵,固然娇生惯养,一无所长,但看到她如此真诚地付出爱意与深情,不被感动的人真是铁石心肠。原本多少有为爱格尼斯抱不平的我,这时也心甘情愿地收起对朵拉的轻视,开始逐渐学会欣赏她那“天真的爱和孩子气的美”。贝特西小姐说得特别好:

      “你已经自主做了选择,你选了一个非常漂亮,非常温柔的人儿。跟你选择时一样,你应该按照她具有的品性来评价她,而不应该按照她没有的品性来评价她,这是你的责任,也是你的欢乐。她所没有的品性,要是你能做到,你应该设法加以培养;要是做不到,孩子,那你也只得安于现状。不过你要记住,我亲爱的,你们的未来,只能靠你们俩自己了,谁也帮不了你们的忙,你们得自己去开辟。这就是婚姻,特洛。”

      科波菲尔似乎安于现状了,他不再强求朵拉的改变。但与此同时,一种隐秘的遗憾也在悄悄地萌芽。斯特朗博士夫人的一句话更是触动了他,“在婚姻生活中,在没有比思想不合和志向不投更大的悬殊了。”不过,他还没有来得及对自己的婚姻做一番彻底反思,离别的时刻就已经到了。

      朵拉的生命很短暂,就如姨婆对她的爱称“小花朵”一样,柔弱易逝。对她而言,这是不幸,却也是幸运。她单纯,但并不傻,对自己并非理想妻子这一点心知肚明,或许对这桩婚姻的未来,也抱着隐约的不祥预感。科波菲尔是深爱着他,可他会一直爱下去吗?永远纵容着她的无知与幼稚?他内心深处滋长的某些如烟雾般飘渺的隐秘念头,读者不也正在渐渐察觉吗?在他还没有厌烦自己的时候离开,可能是朵拉最好的选择。

      “我想,要是我们俩只是像少男少女那样,两下相爱,又两下相忘,那就更好了。我已经开始想到,我不配做妻子。”

      “我们是非常幸福,非常非常幸福。可是,日子一久,我亲爱的孩子就会厌倦他孩子气的妻子,她就越来越不配做他的伴侣了。他会越来越觉得家里缺了什么。他的这个妻子是不会有进步的。所以像现在这样倒也好。”

      “再过一些年,你决不会比现在更爱你这个孩子气的妻子了。再过几年,要是她还是这样让你受累,让你失望的话,你也许就可能有现在的一半这样爱她了!我知道我太年轻了,也太傻了!像现在这样倒是好多了!”

      这是朵拉在生命的最后一天所讲的话,说来说去,人生若只如初见。她讲这些话的时候是不是已经怀着必死的决心呢?很难讲。最令人心碎的是,科波菲尔无法否认她所说的一切。

      四十四、四十八和五十三,是集中描写科波菲尔和朵拉婚后生活的篇章,起先是热闹诙谐的锅碗瓢盆生活琐事,越往下读,越体味到一种凄楚的伤感在悄悄蔓延。朵拉那么美,那么可爱,但是在现实生活面前,却又那么容易受伤,她注定是要早夭的。惟有终结于最幸福的时刻,才能避免这段爱情步向支离破碎的灰暗结局。

      充满甜蜜的悲哀,不无沉重的解脱,这就是朵拉的故事,上一秒绽放,下一秒凋零,简单得像一朵小花。她从头到尾都是那个傻乎乎的漂亮孩子,可是已经叫人忘不掉了。
标签:作品赏析 高二作品赏析 大卫·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
下一篇:《长江三峡》导游词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