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414  2021-10-13
标签: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谈创造性思维》参赛教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会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 

      过程与方法:读懂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初步了解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创造性的多元思维,养成多方位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思路、设问句的作用。 

      【教学难点】

      学习围绕中心论点,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首先请同学们欣赏漫画《谁也没有错》,谈谈你的看法。接下来回答一个问题:从下列图形中,找出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来。

      学生发言后,师总结:生活中事物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换一个思考角度,就会得到不同的答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谈创造性思维》这篇文章。(板书课题、作者)

      环节二:预习检测

      1.交流作者资料

      指名交流后,教师出示作者简介,学生齐读。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美国当代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等。“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2.请同学们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对称(   )    模式(   )    汲取(  )  压zhà(  )   根深dì固(  )    

      锲而不舍(  )  孜孜不juàn(  ) 持之以héng(  ) 不言而喻(  ) 

      (检测学生预习情况,教师评价并答疑,对有问题的生字予以订正)

      环节三: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圈点勾画,回答下列问题。

      1.长期以来,我们已习惯于“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这篇课文却提出与之相反的观点,要求我们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为什么非常重要?

      2.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须的要素?

      3.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

      4.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明确:1.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我们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

      2.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有:①渊博的知识;②运用知识去不断探求新思路;③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3.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就是看他是否“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并“使之变为现实”。

      4.一是“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二是“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三是“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环节四:研读揣摩

      请同学们细读课文,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本文主要论述什么问题?作者为什么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谈起?关于创造性思维所必须的要素,为什么到篇末才给出全部答案?

      明确:本文主要论述怎样才能拥有创造力的问题。因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个问题很具体,生动形象,又富于针对性,极易引起读者兴趣。

      关于创造性必须的三个要素,经过课文逐层论述,最后才给出答案,这合乎“分——总”这种思维规律,便于读者理解和把握。

      2.文章第5段以及7、8段各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运用这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明确:文章第5段运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证明了“知识是形成创意的素材”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7、8两个自然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文中列举谷登堡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以及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乒乓球电子游戏这两个例子,证明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的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环节五:合作探究

      议论文常用设问句,请从文中找出几个设问句,仔细体会其作用。


展开全文阅读
      明确:设问句:(1)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2)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作用:设问在本文中的作用有提醒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另外在结构上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楚。

      环节六:拓展延伸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使之变为现实”。你能举出一个这样的事例吗?

      示例:(1)牛顿从苹果落到地上这一现象中发现了万有引力。(2)瓦特从水壶盖被水汽顶开中得到启示发明了蒸汽机。(3)阿基米德洗澡时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托起,从而发现了浮力定律。

      环节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积累的故事可真不少,但事实上并非只有牛顿、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才具备创造性思维,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只要同学们用自己敏锐的双眼观察这个世界,用自己丰富的情感去体味这多彩的人生,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你也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环节八:布置作业

      你认为创造性思维还需要什么要素?请同学们自己提出一个论点,并运用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要求:立意新颖,不流于俗套;紧扣中心,有一定深度;语言简明,150字左右。

      板书设计:

      谈创造性思维

      罗迦费因格

      论证中心:怎样才能拥有创造力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论证过程    拥有创造性思维必须的要素

      (层层深入)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怎样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谈创造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谈创造性思维》名师教学实录(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下一篇:《智取生辰纲》参赛说课稿(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