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中考复习指导
阅读:747  2021-10-17
标签:中考复习指导 九年级中考复习指导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指导:山水游记文言文阅读
 【考点说明】

中考文言文考查方式主要课外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比较阅读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考查题型主要有:翻译题、断句题、选择题、填空题理解运用题。考点主要有:阅读时能准确理解常用的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正确地将文言文句译成现代汉语;能借助注释理解文章基本内容;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整体感知文章的主题;能结合作品内容进行评价,谈出感受;能借助注释阅读、理解浅易的课外文言文。

针对文言文阅读中可能出现的考点,复习时应当学会:1.立足课内,注重积累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名篇名段等;2.注重实践,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常见的解题技巧;3.重视比较,认真阅读文言语段,分析题目要求和比较的内容,做到“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联系全文,巧妙规范答题。

【真题演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①笔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②,悠然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

《瘗鹤铭》③在雷轰石下,惊涛骇浪,朝夕喷激,予来游于冬月,江水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披剔尽致④,实无不幸也。                                              (选自《渔洋山人文略》)

【注】①米家父子:米芾父子。②杪(miǎo):树梢。③《瘗(yì)鹤铭》:六朝摩崖石刻。④披剔尽致:仔细而详尽的地阅览、观赏。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春和景明            ②心旷神怡       ③悉成明霞            ④得踏危石     

(2)下列句子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于潮汐汩没之中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B.而或长烟一空 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C.不以物喜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D.悠然有遗世之想 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②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

                                                                                          

(4)填空和解答。

①根据乙文内容填空。

游焦山四件快事:            ﹣﹣晚望月孝然祠外﹣﹣              ﹣﹣晓起观海门日出

②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但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不同,请简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以及技巧总结】

就教材来说,典型游记类散文有《桃花源记》、《岳阳楼记》、《小石潭记》以及《醉翁亭记》等内容各异的名篇。游记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一种散文形式,有重在议论说理的,如《岳阳楼记》;有重在考证说理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重在寄兴抒怀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一、纵观这些名篇佳作,艺术手法多样,综合来说主要由以下几点基本特征:

(一)景物描写,绘声绘色

例如《石钟山记》中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展开全文阅读
(二)融情于景,意境灵动

例如《醉翁亭记》中写出了山水相映之美、朝暮变幻之美、四季轮回之美,并借此抒发作者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遭受打击的复杂感情。

(三)托物言志,含蓄隽永

例如《岳阳楼记》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这些复杂而又微妙的情愫都含蓄地蕴藉在文中,让读者回味。 

(四)语言精美,佳句频现

例如《小石潭记》中“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等,词句摇曳多姿,用词精当,观察入微,描摹细致,肖其貌,传其神;又如《桃花源记》中“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些语句对仗工整,穿越千年,读之生津。

(五)题材丰富,主旨多变

(1)纯粹表现娱情山水(热爱与留恋)类的(很少):如《与朱元思书》

(2)表达民本忧国思想类:《醉翁亭记》除山林中游赏宴饮之乐外,还有与民同乐的思想情怀;《岳阳楼记》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的情怀;

(3)借物(事)喻人(理)类(富有理趣):如《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先叙后议,哲理的提升;《古樟记》(赞美德才出众者,贬抑庸碌小人)、《永州龙兴寺息壤记》(批判鬼神迷信的无神论思想)、《九疑山图记》(作者撰文对地处衡山之南、宏伟美丽的九疑山却不能列于五岳的不满,希望人家认识九疑山特有的长处)。

(4)借景浇心中不平之块垒类的(作者一般为被贬人文):如柳宗元《永州八记》均借写山水游记来书写被贬后胸中的不平与愤郁;

(5)表达文人雅士之生命的感悟:如《项脊轩志》(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对三位亲人的怀念)

结合文体基本特征,我们不难发现游记类文章,具有很高艺术价值以及思想性,阅读难度适中,阅读障碍不会很大,非常适合作为考试材料。

最后要指出的是有些文章在题目中并没有“记”,如《与朱元思书》,这些文章的特点与游记类文章一样,我们在阅读时也可以把它们划归到游记类中来。

二、阅读技法

结合这类文章文体的基本特点与高考常见的出题方向,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结合文体基本特征,整体把握全文。

根据上文所述文体的四个基本特征,把握其中的“景”、“情”、“志”、“妙”,随文圈划。在初读时不妨圈划、旁批。

(二)读出写景、抒情和议论的关系,因景悟情。

“景”通常是“情”与“志”的载体,“情”与“志”因“景”而生。一般来说写景是抒情和议论的基础,常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抒情常融会在写景之中,少有直接抒情;议论则是全文的关键所在,经常处在文章的后半部分。

(三)调动积累,读出艺术特色。

常见的表现手法如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化静为动)、点面结合、虚实相生(化虚为实)、白描、渲染、衬托、烘托、联想、想象等等,结合文章进行分析比对。需要灵活运用。

三、答题技巧

总结一下主要内容理解、评价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类题目的答题技巧。

(一)字、句、段内容理解、概括,重在理解。

首先,依据前后文,找到相关语句,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概括表述。

其次,分点表述,要点齐全。   

(二)评价文章内容主旨,客观辩证。

首先,依据题目要求明确鉴赏评价的具体对象,是人物性格还是所述之理等。

其次,面对作者观点、行为,评价要客观、辩证,利弊分析到位。

再次,表述规范,观点居要,紧扣文本作具体的鉴赏评价。

(三)艺术特色分析,评鉴具体。

明确鉴赏角度,笔力集中,分析具体,据分值合理取舍。

首先,结构角度:由叙及议,层层推进论证,严谨而有条理,说理有力。

其次,写作手法:对比鲜明,类比形象;正反说理,透彻有力;由景及情,由事及理,虚实结合,含蓄典雅。

最后,语言特点:经常大量采用两两对称的整句句式(骈对),整散结合,富有气势和节奏感;用词精妙,多用修辞,造句典雅等。

【中考仿真】

(一)沧浪亭记(节选) 【宋朝】苏舜钦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①广水,不类乎城中。并②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③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④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⑤。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坳⑥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⑦,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⑧小舟,幅巾⑨以往,至则洒然⑩忘其归。箕⑾而浩歌,踞⑿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⒀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⒁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⒂,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注释】①阜fù:土山。②并bàng:靠近。③纵广:纵横。④杠gāng:独木桥。⑤亏蔽:掩映。⑥坳ào:低洼。⑦倚qí:弯曲的堤岸。⑧榜bàng:摇桨,划船。⑨幅巾:男子用布包头,不戴帽子,古人认为这是很随意的装束。⑩洒然:畅快的样子。⑾箕:坐时臀部着地两腿分开前伸,形如箕。⑿踞:蹲坐。⒀形骸:身体。⒁汩汩:沉浮。⒂磨戛:折磨。

1.解释下列加点字

A.其地益阔           B.旁无民居           C.水之阳又竹              D.不亦鄙哉         

2.给下列句子断句

形 骸 既 适/则 神 不 烦/观 听 无 邪则 道 以 明

3.修建沧浪亭之前,作者经历了一系列过程。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                 B                   C                  D

4.《与朱元思书》中,吴均由山水美景引发了人生感怀——“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请摘抄本文中思想情感、表达作用都与之相近的句子。(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8-12题。(10分)

凡草木之生石上者,必须微土以附其根。如石韦、石斛之类,虽不待土,然去其本处,辄槁死。惟石菖蒲并石取之,濯去泥土,渍以清水,置盆中,可数十年不枯。虽不甚茂,而节叶坚瘦,根须连络,苍然于几案间,久而益可喜也。其轻身延年之功,既非昌阳之所能及。至于忍寒苦,安澹泊,与清泉白石为伍,不待泥土而生者,亦岂昌阳之所能仿佛哉?余游慈湖山中,得数本,以石盆养之,置舟中。间以文石,石英,璀璨芬郁,意甚爱焉。顾恐陆行不能致也,乃以遗九江道士胡洞微,使善视之。余复过此,将问其安否。

(节选自苏轼《石菖蒲赞》一文)

注释:昌阳,《名医别录》认为昌阳和菖蒲是两种不同的植物。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濯去泥土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展开余文
B.乃以遗九江道士胡洞微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C.既非昌阳之所能及及郡下(《桃花源记》)

D.置盆中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9.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项是(   )(2分)

例:以石盆养之

A.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B.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 

C.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答谢中书书》)   D.公与之乘(《曹刿论战》)

10.用“/”标出下面句子中的一处朗读停顿。(1分)

余 游 慈 湖 山 中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苍然于几案间                                                                                     

12.请简要概括石菖蒲的特点,并揣摩作者对石菖蒲的情感。(3分)

生命力强,忍寒苦,安澹泊;生长条件简单,易养且能入药等等。

(三)古诗文阅读(10分)

梦赏心亭①

[南宋]刘克庄

梦与诸贤会赏心,恍然佳日共登临。酒边多说乌衣事,曲里犹残玉树音。

江水淮山明历历,孙陵晋庙冷沉沉。晓钟呼觉俱忘却,独记千门②柳色深。

[注]①赏心亭:南京名胜之一,在今水西门外。陆游、辛弃疾等大诗人曾登临赋诗。②千门:众多宫门。

(四)慧庆寺玉兰记

戴名世

玉兰在佛殿下,凡二株,高数丈,盖二百年物。花开时,茂密繁多,望之如雪。虎丘亦有玉兰一株,为人所称。虎丘繁华之地,游人杂沓,花易得名,其实不及慧庆远甚。然非朱先生①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久之,先生去,寺门昼闭,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

余寓舍距慧庆一里许,岁丁亥春二月,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门而入。时玉兰方开,茂密如曩时。余叹花之开谢,自有其时,其气机各适其所自然,原与人世无涉,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今虎丘之玉兰,意象渐衰,而在慧庆者如故,亦以见虚名之不足恃,而幽潜②者之可久也。花虽微,而物理③有可感者,故记之。

【注】①朱先生:指朱彝尊,清初文学家,曾任史官。②幽潜:指幽居避世。③物理:事物盛衰的道理。

12.下列与“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句中“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13.下列句子与“为人所称”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B.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

C.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D.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14.翻译下面句子。(3分)

然非朱先生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  

15.文中写两处玉兰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4分)   

侯晓旭

标签:中考复习指导 九年级中考复习指导 2022年中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指导:成语的积累与运用
下一篇: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指导:口语交际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