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390  2021-10-17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逻辑的力量》第二课时《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优质课教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1.什么是推理?推理的种类有哪些?

      推理,逻辑学指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出新判断(结论)的过程,有直接推理、间接推理等。

      推理按推理过程的思维方向划分,主要有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

      归纳推理:就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可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事物每一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出该类事物都具有该种属性的结论。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事物部分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出该类事物都具有该种属性的结论。不完全归纳推理包括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和科学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形式,叫做类比推理,亦称“类推”。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通过比较而推断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可分为完全类推和不完全类推两种形式。完全类推是两个或两类事物在进行比较的方面完全相同时的类推;不完全类推是两个或两类事物在进行比较的方面不完全相同时的类推。

      2.什么是演绎推理?

      (1)“三段论”直言推理

      若是把上边两组推理不可替换的成分保留,可以替换的用大写字母M、S、P表示,再用横线把前提和结论隔开,就会得到如下的抽象形式:

      ①所有的M都是P

      所有的S都是M

      所有的S都是P

      ②所有的P都是M

      所有的S都是M

      所有的S都是P

      我们发现,上述推理是由两个前提推出一个结论,我们把第一个前提称为“大前提”,把第二个前提称为“小前提”。把前提中重复的项叫“中项”(M),把其他两个分别称为“大项”(P)和“小项”(S),发现我们的推理中“大项”“中项”“小项”各出现两次,而且“中项”是“大项”和“小项”之间的桥梁,推理通过“中项”让“大项”和“小项”建立联系。

      认真观察,这两组推理形式哪里不相同,细心的学生能够发现是中项M的位置不一样,发现上边两组推理只是“大前提”的“大项”和“中项”的位置进行了对换,“小前提”和“结论”的表述完全一样,但推理形式却大相径庭。第一组的推理形式是“三段论”的一种基本形式。要保证 “三段论”推理形式有效,我们必须遵守它的推理规则。

      ①一个正确的三段论,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项,否则就会犯“四词项错误”。

      ②三段论的中项至少要周延一次。

      中项作为联系大小前提的媒介,如果中项在前提中一次也没有周延,那么,中项在大小前提中将会出现部分外延与大项相联系,并且部分外延与小项相联系,这样大小项的关系就无法确定。

      我们的第二组推理就是因为比喻和借代都只是修辞手法的一种,而“一种修辞手法”恰恰又是我们的中项,在两个前提中都没有周延,所以得出的结论就是不正确的。

      ③在前提中不周延的词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如果前提中的大项或小项是不周延的,那么它们的大项或小项的外延就没有被全部断定,若结论中的大项或小项变为周延的,那么就等于断定了大项或小项的全部外延。这样,造成了前后不一致,所推出的结论当然是不可靠的,其结论也不是由前提必然推出的。违反这条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称为“大项不当扩大”或“小项不当扩大”。

      ④两个否定前提不能推出结论。

      如果两个前提都是否定的,那么中项同大小项发生排斥。这样,中项就无法起到联结大小前提的作用,小项同大项的关系也就无法确定,因而推不出结论。

      ⑤前提有一个是否定的,其结论必是否定的;若结论是否定的,则前提必有一个是否定的。

      ⑥两个特称前提推不出结论。

      ⑦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的,结论必须也是特称的。

      3.什么是选言推理? 

      除了上述“三段论”推理,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做出选择来权衡利弊,那我们就要进行选言推理。根据选言前提各选言支之间的关系是否为相容关系,可分为相容选言推理和不相容选言推理。 

      比较下边两组推理: 

      ①他是教师或律师, 

      他不是教师, 

      他是律师。 

      ②他是教师或律师, 

      他是教师, 

      他不是律师。 

      让学生思考这两组推理是不是都有效,为什么?然后举手表决看思考的结果。第一组推理一定是有效的,因为它否定了一个选言支,那就只能是另一个选言支;但是第二组推理估计会有部分同学认为它也是有效的。 


展开全文阅读
      明确:这两组推理中,“教师”和“律师”就是相容的关系,也就是说他可以既是教师又是律师,那这种推理就是相容选言推理。相容选言推理的推理规则就是“否定肯定式”,也就是说只有第一组推理才能有效。 

      用p和q来表示就是 

      p或q   

      非p 

      q 

      p或q 

      非q 

      p 

      再看这样一组推理: 

      要么小李得冠军,要么小王得冠军 

      小李没有得冠军, 

      小王得冠军。 

      这组推理中“冠军”只有一个,所以 “小李得冠军”和“小王得冠军”就是不相容选言推理,所以不相容选言推理的推理规则是“否定肯定式”和“肯定否定式”,也就是说以下的推理也是有效的: 

      要么小李得冠军,要么小王得冠军 

      小李得了冠军, 

      小王没有得冠军。 

      用p和q来表示就是 

      要么p,要么q 

      非p 

      q 

      要么p,要么q 

      p 

      ___________ 

      非q 

      要么p,要么q 

      非q 

      p 

      要么p,要么q 

      q 

      ___________ 

      非p 

      选言推理的推理规则是十分简单的,最重要的就是要判断出它是相容的还是不相容的,在日常推理中一定要留心。 

      4.假言推理 

      假言推理是一种有条件的推理,可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三种。 

      我们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经常把“只要…就…”和“只有…才…”这两组关联词用错,其实从逻辑的角度,他们就是不同的假言推理。我们来比较这样两组推理: 

      ①只要努力学习,就能拥有好成绩。 

      ②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拥有好成绩。 

      让学生互相讨论看这两组推理有什么区别。 

      明确: “只要…就…”结论的出现只有一个条件,推理1中“努力学习”是“拥有好成绩”的唯一条件,只要达到“努力学习”这一条件,就必然会产生结论,同样,如果没有“拥有好成绩”就必然没有“努力学习”。 

      “只有…才…”结论要出现就必然要有前提,没有前提就不会有结论。 

      这样,我们就会明白“只要…就…”和“只有…才…”的推理方向上是完全相反的。那我们就把有前提就必然有结论的这种推理叫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把有结论就必然有前提的这种推理叫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所以,“只要…就…”就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而“只有…才…”则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那么,我们就知道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有两条规则: 

      规则1:“肯前必肯后”: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 

      规则2:“否后必否前”: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 

      根据规则,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有两个正确的形式: 

      (1)肯定前件式 

      如果p,那么q 

      p 

      ___________ 

      所以,q 

      (2)否定后件式 

      如果p,那么q 

      非q 

      所以,非p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也有两条规则: 

      规则1: “否前必否后”: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 

      规则2: “肯后必肯前”: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根据规则,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有两个正确的形式: 

      (1)否定前件式 

      只有p,才q 

      非p 

      ___________ 

      所以,非q 

      (2)肯定后件式 

      只有p,才q 

      q 

      __________ 

      所以,p 

      当然,还有一种特殊的假言推理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就是前提和结论能够互推,都是有效的推理形式。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有两条规则: 

      规则1: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 

      规则2: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 

      根据规则,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有四个正确的形式: 


展开余文
      (1)肯定前件式 

      p当且仅当q 

      p 

      ___________ 

      所以,q 

      (2)肯定后件式 

      p当且仅当q 

      q 

      ___________ 

      所以,p 

      (3)否定前件式 

      p当且仅当q 

      非p 

      ___________ 

      所以,非q 

      (4)否定后件式 

      p当且仅当q 

      非q 

      ___________ 

      所以,非p 

      以上的三种推理都是演绎推理,所谓的演绎推理,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演绎推理就是从一般到特殊的一种推理,那如果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就自然是归纳推理了。 

      5.课本例题推理讨论 

      ①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晏子使楚》)  

      明确:这是一个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 

      只有出使狗国,才会从狗门入; 

      我是出使到楚国来(非出使狗国); 

      所以,我不从狗门入。 

      ②《河中石兽》中的老河兵凭借自己的丰富经验,判断出石兽在上游。但有人认为老河兵即使没有相应的河道经验,也能够通过已知的情况推理出同样的结论,因为课文第1段交代了:“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如果这段话语序无误的话,说明一开始就在原地找过了,然后又到下游找,都没有找到,那石兽还能在哪儿呢? 

      明确:这是一个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石兽要么在上游,要么在原地,要么在下游; 

      不在原地,也不在下游; 

      所以,石兽在上游。 

      ④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 ;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鲁迅《藤野先生》) 

      明确:这是个简单枚举的归纳推理: 

      结论是“物以稀为贵”, 

      前提是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被尊为“胶菜”, 

      福建野生的芦荟就美其名曰“龙舌兰”。 

      ⑤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明确:这是一个不完全的类比推理: 

      前提:“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类比“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结论“皆以美于徐公”类比“王之蔽甚矣”。 

      ④由于前提中概括的事例过少,⑤根据两类事物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其他属性也相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因此,我们在进行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结论进行进一步的论证。 

      6.讨论课本任务的③,哪里是前提,哪里是结论。 

      ③《红楼梦》第64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在私室内用瓜果私祭时想:“但我此刻走去,见他伤感,必极力劝解,又怕他烦恼郁结于心;若不去,又恐他过于伤感,无人劝止。两件皆足致疾。” 

      明确: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演绎推理,叫二难推理,它的推理形式如下: 

      如果我去林妹妹处,足以致疾; 

      如果我不去林妹妹处,足以致疾; 

      我要么去,要么不去, 

      总之,皆足以致疾。 

      ——这个推理是由两个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和一个选言推理得出一个两难的结论。贾宝玉去不去林妹妹那,林妹妹都足以致疾,这就让贾宝玉陷入到两难的境地。 

      总结破斥二难推理的方法,主要有: 

      指出二难推理的前提是虚假的(或指出其假言前提不是充分条件,或指出其选言支不穷尽,比如“拿竹竿进城”); 

      指出推理过程违反了逻辑规律或推理规则; 

      构建一个与之针锋相对的二难推理。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见这种两难的问题,你们又是如何处理呢?生活不如意处十之八九,“熊和鱼掌不可兼得”,要学会取舍,权衡轻重,不要患得患失,一旦选择了就不要后悔,勇往直前。 

      7.逻辑推理新题预测 

      (1)“归谬法”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首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对这一论点加以引申、类比、推论,从而得出极其荒谬可笑的结论,以驳倒对方论点。请阅读下列“示例”中用“归谬法”反驳相关观点的文段,仿照文段中划线的两句话,在“仿写”文段中的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反驳相关观点。(5分) 

      【示例】 

      观点:核电站有微量的放射性,所以核电站是不应该存在的。 

      归谬:如果说“核电站因为有微量放射性就不应该存在”是对的,那么大自然也有微量放射性,所以大自然也不应该存在。可是,大自然怎么能不存在呢?所以不能仅因为核电站有微量的放射性就说核电站不应该存在。 

      【仿写】 

      观点: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所以上大学是没用的。 

      归谬:如果说“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所以上大学是没用的”是对的,①。 

      ② ?所以不能仅因为许多人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就说上大学是没用的。 

      【参考答案】归谬:那么许多人生病就医后没能治好病,所以生病就医是没用的。(3分) 可是,生病怎么能不就医呢?(2分) 

      (2)阅读下面的文段,按照后面的要求完成题目。(5分)   

      据《韩非子说林上》中记载,公元前663年,齐桓公率领大军援助燕国攻打孤竹国。战争从春季开始,凯旋时已是冬天,山川草木都变了样,齐军不熟悉孤竹地形,途中迷失了方向。齐桓公十分着急。这时,上卿管仲献计说:老马是认识道路的,可以让我们军队里的老马为我们带路。齐桓公依计而行,齐军跟在老马后面,居然找到了出路,齐桓公大喜。 

      后来队伍行进到山中,几天都找不到水源,大家口渴难熬,齐桓公一筹莫展,连管仲也束手无策。这时,大臣隰朋建议说:我听说,蚂蚁冬天筑巢穴在山的南面,夏天筑巢穴于山的北面。不管在哪里,蚂蚁总是在水源上面筑巢穴。现在这里就有蚂蚁窝,我们找找看,是否能找到水源。齐桓公听了十分惊奇,命令士兵们挖掘,果然挖出了水。齐桓公十分赞叹隰朋的聪明才智。 

      文段中,管仲寻找道路,从逻辑上讲,用的是一个三段论推理。其推理过程是:老马是认识道路的,这几匹马是老马,所以这几匹马是能认识道路的。   

      文段中的隰朋找水也运用了同样的推理,请仿照管仲的推理过程,仿写出隰朋找水的逻辑推理过程:                  ,,。 

      答案:蚂蚁窝下面有水源,这里是蚂蚁窝下面,所以这里有水源。(句式2分,内容每句1分共3分) 

      (3)某大学举行辩论赛,辩题为“网络匿名有助于/有害于公众议题讨论”,请你以反方队员的身份,针对正方发言拟写一段辩论词。要求:不得改换辩题,立场鲜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不超过85字。(5分) 


展开余文
      正方发言:网络匿名的作用在于保护发言人的隐私,在触及敏感话题时,因为这种保护的存在,人们会敢于站出来说话,不再麻木、冷漠。可见,网络匿名是我们打开民主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反方发言: 

      答案示例:网络匿名的危害在于给别有用心者提供了保护伞,因为这种保护的存在,网络暴力、不实之词会趁机兴起,危及社会文明的建设乃至国家安全。可见,网络匿名是我们社会建设千里大堤上的一个蚁穴。 

      (指出网络匿名的危害2分,围绕危害展开阐释1分,结尾扣题1分,修辞1分。) 

      (4)在一场“个性是否需要刻意追求”的辩论赛中,正方认为“个性需要刻意追求”,针对正方的论述,请你站在反方立场,加以论辩。要求:语言准确连贯;观点鲜明;不少于100字。(6分) 

      正方:我方认为,个性需要刻意追求。首先,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先天的个性都有缺陷,刻意去追求和完善自己的个性就应该成为我们每个有志青年的自觉行为;其次,人不是产品,不是机器,千篇一律、千人一面难免让人产生厌烦,我就是我,与众不同才是每个人的个人魅力所在,但因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唯有通过“习”才能“相远”,这个“习”就是刻意追求,这个“相远”就是个性的差异。所以我方认为个性需要刻意追求。 

      反方: 

      答案示例:我方认为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首先,个性是天生的,遗传是最主要的因素,后天的刻意追求很难改变一个人的个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其次,“性相近”并不代表“性相同”,说明还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就是个性,既然有了差异的个性了,你再去追求模仿别人的个性,最后就等于失去个性。所以,我方坚决认为个性不需要刻意地去追求。 

      (观点明确1分;能扣住正方论述来辩驳2分;能自圆其说、符合逻辑3分,共6分。) 

      (5)某一全国作文大赛上,一位女生以母亲突遇车祸失忆的亲身经历为题材创作的作文,深深打动了评审组所有人,荣获高中组一等奖。假如你是这位女生的同学,在获悉此事后,你想对她说些什么?请你把想说的内容拟写成一条不超过20字的微信。(5分) 

      答案示例:恭喜荣获写作大奖,愿你母亲早日康复! 

      (内容应涉及两方面,一是祝贺,二是慰问。表祝贺的内容2分,表慰问的内容2分,表达1分,共5分) 

      (6)仿照例文的类比方式,补足下文空缺部分的内容。不能再使用例文中的句子。(5分) 

      例文:毫无疑问,我们应该尽力解决交通拥堵现象。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怕发生交通拥堵就禁止汽车上路。就如同不能因为怕说错话就永远不说话一样。永远不说话自然不会说错话,但也同时压制了许多有益的话。 

      毫无疑问,未成年人吸烟应该加以禁止。但是,我们不能为了防止给未成年人吸烟以可乘之机,就明令禁止自动售烟机的使用。。,。 

      答案示例:就如同不能为了禁止无证驾车现象就在路上设置路障一样。(2分)路障自然禁止了无证驾车的人,但也同时禁止了有证驾车的绝大多数人(3分)。 

      (7)下面内容表明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一些不同看法,你的观点是怎样的呢?请用反问句的形式简洁地表明自己的观点。(不超过 50 字)(5分) 

      孔子说,父母死要守孝三年。《弟子规》:“丧三年,长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有的同学对传统中的这种做法很不理解,说,守孝时间三年,耽误的时间太多了;不吃肉,缺营养,太迂了。 

      答案示例:若是身在守孝,心在忘恩,如何体现自己的孝心?只要谨记恩情,奉献社会,何愁 报答不了父母的养育之恩? 

      (8)下面是记者采访法国某喜剧导演的部分内容,请根据该导演的回答,补写出记者的提问内容。(5分) 

      记者:(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40个字) 

      导演:我的想法一直以来都是一样的,就是要娱乐观众,让他们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让他们走出影院时能有个好心情。 

      记者:(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40个字) 

      导演:我完全同意这个观点,我也不是每次都能做到。这很神奇,因为总是有意外。我发现有时一个“一般般”的笑点效果特别好,而有些我认为“非常搞笑”的笑点,观众却反响平平。所以,我完全同意中国导演所说的,观众能否对笑点产生共鸣,是个神秘的未知。 

      答案示例: 

      (1)导演先生,您拍摄喜剧的初衷是什么?(2分) 

      (2)一些中国导演常说,逗观众发笑是最难的,请问您是否认同这个观点?(3分) 

      (意思对即可)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逻辑的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逻辑的力量》第一课时《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优质课教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下一篇:《逻辑的力量》第三课时《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优质课教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