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351 2021-11-09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屈原列传》优质课第二课时教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学习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2.理解司马迁在叙事中融入大量议论的用意,鉴赏作者将屈原生平放在楚国日趋衰亡大背景下来展现的叙事艺术。
3.体会司马迁寄托在屈原身上的情感,进而了解司马迁表现出来的抗争精神和进步观点。
4.能联系已学知识,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文言句式与词语的活用、通假、多义现象。
5.正确理解并培养高尚的理想与人生价值观,培养勇于面对困境,百折不挠、不懈追求的精神。
【重点难点】
1.理清层次结构,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理解司马迁在叙事中融入大量议论的用意,鉴赏作者将屈原生平放在楚国日趋衰亡大背景下来展现的叙事艺术。
2.体会司马迁寄托在屈原身上的情感,进而了解司马迁表现出来的抗争精神和进步观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前文:上节课中,我们一起了解了屈原悲惨的一生,从司马迁的评述中感受到了他的高洁品行、坚贞人格,作者对他的赞美和悲叹充溢在字里行间。我们先来对上节课的作业进行一下反馈。
二、学习任务分析
(一)知识要点
1.关于史传“变体”:
这篇史传的显著特点,就“以议论行叙事”(明茅坤语),所以前人说它是“太史公变调”,即史传中偶然出现的一种“变体”。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历来一般认为,是司马迁为了便于寄寓自己个人的“政治幽愤”。这从这篇传记所写屈原的事迹,不过片鳞断爪,仅够勾画他一生大体轮廓就可看出来。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却流传下来了,可以充分运用它来写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所以这篇文章的基本写作特点,是以粗笔写“形”,以工笔写“心”,研读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特点。
(二)承担的单元任务
作为《史记》当中一篇较独特的纪传体散文,本文有着独特的叙事艺术。仔细品读,感受作者于叙事中融入大量议论,叙评结合,论中有情的叙事艺术,理解作者寄托在屈原这一形象上的情感,培养我们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第二课时
三、学习活动
(一)作业反馈
1. 司马迁为屈原所作的这篇传记,别具一格,字里行间洋溢着浓厚的赞颂、同情、悲叹之情。请大家仔细体味,各举一例,并具体分析说明抒发了什么感情。答案:
(1)赞美:“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赞美屈原杰出的才能;
(2)悲叹:“屈原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国家危难之际,屈原依然眷顾楚国,心系怀王,不忘欲反,存君兴国,却最终也没能被召回。字里行间,能读出司马迁对屈原不幸遭遇深深的悲叹和同情。
2.请从课文中提取有效信息,也可结合课外资料,为屈原整理一份简略的人物年表。
屈原简略年表
时间 事件
前340年,一说前339年正月初七 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省宜昌市)
前319年 升任楚怀王左徒
前314年 因谗见疏,被罢黜左徒,任三闾大夫
前313年 第一次被流放(汉北地区)。
张仪破楚齐联盟,楚怀王两次兴师伐秦,均败,汉中郡沦陷
前311年 出使齐国。回楚时,张仪已被放走,他劝谏怀王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怀王后悔,派人追张仪,未果。
前299年 从汉北的流放地返回,力劝怀王不要赴秦国会:“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不听,被扣秦国。
前296年 楚怀王死于秦。屈原被免去三闾大夫之职,放逐江南。
前295年 屈原到达长沙,遍览山川形势,甚起宗国之情。
前278年,大约楚顷襄王二十一年五月初五 投汨罗江自尽,终年62岁左右。
(二)文本解读
如之前所说,这篇史传虽然以叙事为线索,但是抒情和议论的成分十分浓烈,远超记事和叙述。在这篇文章里,司马迁按捺不住自己的激情,肆情的赞扬与批判,发表着自己对历史的心声。其中,他插入了两篇文论,一评《离骚》(第三段);二评君王(第八段)。
本节课主要来欣赏本文这种“叙议结合”的叙事艺术。先来看一下第三段评述《离骚》的内容。
【思考1】阅读第三段回答,本段主要是从哪些角度来评《离骚》的?
从四个方面评价离骚:
1.创作原因: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1)创作的原因是“忧愁幽思”,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故而生怨。当忠为奸害,正为邪曲,一腔悲愤凝于笔端;当人“上呼苍天”,“下呼父母”,困顿倦极之时,《离骚》也是生命中最本真的呼唤。行文的字里行间,寄寓了作者对屈原深切的同情。
(2)“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
“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报任安书》
这是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屈原借助《离骚》抒发幽愤,司马迁又借屈原泄其块垒。后人评“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于此可见。
2.作品论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评价了作品的的风格;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评价了作品的内容、宗旨;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评价了行文特点;
3.作家论:读《离骚》,能想见屈原其人。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展开全文阅读
司马迁在这段话中,把作品的秀美文辞与作者屈原的“泥而不滓”“与日月争光”的高贵品质联系起来,二者互相辉映,浑然一体。
就段内来看,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高度评价了《离骚》,并推文及人,归结点是屈原的志行可“与日月争光”。就全文来看,这段议论是全文纲领。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引出文章的第二大段写屈原的去留关乎楚国命运;由“志洁行廉”引出第三大段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自沉汨罗。
【思考2】结合前文,请试着回答,司马迁为何采用这种叙议结合的方式来为屈原立传?
1.囿于相关材料的数量。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本来很少,特别是秦始皇燔毁六国典籍后,有关屈原的记载,更几乎是荡然无存。最早说起屈原的作品大概是西汉贾谊《吊屈原赋》,第二篇是西汉刘安奉汉武帝之命作《离骚传》(现已失传)。因此,要单凭史料来写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几乎是不可能的。
2.寄寓自己个人的“政治幽愤”。司马迁和屈原同样中介耿直,同样遭君王打击和小人排挤,同样才华横溢留下煌煌巨作,同样影响深远。他书写着屈原,也是在写他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思考,写他自己的绝望与选择,荣耀与信念。这种思考在第十段评述君王时体现的更为明显。
【思考3】概括第八段主要内容: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本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从屈原为臣的角度写,凸显了屈原“眷恋祖国,系心怀王”的家国情怀;第一部分提及楚怀王为秦所困,楚人立太子为顷襄王,子兰为令尹,屈原不容于朝被流放在外。但是此处叙事脉络不够清晰,具体的放流原因和时间、地点,文中没有交代,从上下文看很突兀,有学者认为这里存在错简(竹简散了,整理时发生错误)或者脱漏;也有学者认为“放流”应为“放浪”,即放浪形骸,四处游历,可备一说,不必深究。无论何种说法,屈原在放逐之中仍旧“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且希望“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但怀王并未醒悟,屈原也未被召回。
第二部分是议论君王不知人之祸。
【思考4】司马迁为何在这里对“人君不知人之祸”大发议论?
历代君王,都是被神话了,供奉在高高的神坛之上。可是司马迁却说“人君无愚智贤不肖”,人君也有愚蠢的、智慧的、贤德的、无才的。“亡国破家”原因不是其他,正是高高在上的君王“忠者不忠”、“贤者不贤”,咎由自取。并且在这里,司马迁把高高在上的君王拉下神坛,对他们冷眼旁观。这一针见血的议论,超越了史传的意义, 融合了司马迁本人的体验,寄寓了他特有的政治幽愤。
司马迁在本文中抒发了自己幽深复杂的感情,而最为复杂的内心,表露在最后一段“太史公说” 。请大家阅读、体会。
【思考5】司马迁在最后一段中表达了哪些感情?
“悲其志”“未尝不垂涕”“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自令若是!”“又爽然自失矣。”有悲悯、哀叹、仰慕、赞颂等复杂情感。
【思考6】司马迁在本文末尾说他对屈原是“悲其志”。联系屈原生平,说说屈原的“志”是什么,司马迁为什么要“悲其志”。
“志”是屈原忠君爱国的思想意识、富强祖国的理想追求、高洁不屈的高尚品格。司马迁“悲其志”,就是对屈原人格和追求的肯定,是对昏庸统治者、腐朽朝廷、黑暗社会的鞭挞。
(三)拓展阅读,思考讨论
太史公转述贾谊的观点的时候说,屈原完全可以“以彼其材,游诸侯”,屈原又何必“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结合贾谊《吊屈原赋》(节选),试着理解司马迁的“怪”和“爽然自失”。
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度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哉!国无人兮,莫我知也。”遂自投汨罗而死。
…… ……
历九州而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徵兮,遥曾击而去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ㄙ猓探朴隍饕稀
明确:
1.司马迁的“怪”并非“责怪”,而是“讶异”。正如贾谊文中所说,“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徵兮,遥曾击而去之”,圣人神德可贵,屈原应该远离这个浑浊黑暗的社会,隐居起来;并且“历九州而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屈原无论到哪里都能辅佐君王,不必留恋楚国。
2.司马迁深深地懂得屈原。他知道,屈原是“楚之同姓”,以屈原之才虽能容于世,但以其身份必不为;“同生死,轻去就”,即渔父所说“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的随波逐流,屈原已明己志,以其志向也必不为。所以,试图给屈原找另一条出路的司马迁不免茫然自失。
(四)评价与反馈
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意义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A.明于治(治理)乱
争宠而心害(嫉妒)其能
B.平伐(自夸,炫耀)其功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聪明)也
C.谗人间之,可谓穷(处境艰难)矣
其文约,其辞微(含蓄)
D.举类(事物)迩而见义远
冀幸君之一(一旦)悟,俗之一改也
答案:C [A项,治:社会安定、太平;B项,聪:明察;D项,一:完全,彻底。]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颜色憔悴
B.形容枯槁
C.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D.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答案:D [A项,古义:指人的容貌,脸上的气色。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B项,古义:人的形体和容貌。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C项,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D项,古今义均可指现实黑暗。]
3.下列句式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C.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D.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答案:A [A项,宾语前置句。B、C、D三项均为被动句式。]
4. 根据要求补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比喻高度评价屈原之志的句子是“推此志也,_______________”。
(2)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说屈原出淤泥而不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获世之滋垢,________________”。
(3)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说屈原“穷”“怨”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蝉蜕于浊秽,________________,_可谓穷矣。________________,能无怨乎?”
(4)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说《离骚》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说《离骚》的文风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以浮游尘埃之外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3)屈平正道直行 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谗人间之 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4)明道德之广崇 治乱之条贯 靡不毕见 (5)其文约 其辞微
四、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攸攸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也严厉地谴责了楚怀王的昏庸和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的阴险。课文有议有叙,夹叙夹议,为屈原,为作者自己,一吐其蒙冤受辱的胸中块垒。
五、课后作业
作为一篇传记,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如“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是叙述介绍《离骚》的内容;“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举类迩而见义远”评述了《离骚》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
全文评传结合,既塑造了传主鲜明的个性特征,又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态度,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请同学们运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写一段200字左右的短文,谈一谈你心目中的屈原。
六、结束语
往事越千年。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屈原的人格、作品和精神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一笔丰富而珍贵的财富,成为在人类文明长河中一座不朽的丰碑。
侯晓旭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屈原列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屈原列传》优质课第一课时教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下一篇:
由陆贾的治国理念看儒道法家之争(作文素材)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