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527  2021-11-13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五代史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教学目标:

      1、掌握“原、所以、恨、函、抑、本”等文言词语,判断句、被动句等特殊句式,疏通文意,理解作者观点。

      2、品味语言,感受本文行文抑扬顿挫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后唐庄宗的叹惋之情和借史讽喻的苦心。(重点)

      3、了解史论文以史带论、以史论证的特点,深入理解、体会“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等文中警策句的内涵和人生启示。(难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六国论》中苏洵警告当权者“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过秦论》中贾谊以秦警醒,“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那么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又有何深意呢?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二、目标展示

      三、预习反馈

      四、教学过程

      (一)提要钩玄寻挈领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文本,学习文言文读必不可少,下面请同学们大声地读课文,找一找文章的核心句在哪里呢?

      生:读课文

      师:苏洵的《六国论》以六国灭亡为事例,开头便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中心观点,同样作为史论文,你找到《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在哪里了吗?他又是以谁的史事展开论证的呢?

      生1:明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庄宗。

      无怪乎——《古文观止》的编者认为本文“起手一提,包括全篇之意”。不仅如此,呜呼2字,还为全文笼上了特有的情感色彩呢?

      师:“呜呼”是什么意思——啊!哎!文章开篇便言呜呼,你觉得这“呜呼”二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生:悲凉、痛心、痛惜、叹息、感慨、惋惜、慨叹……

      师点拨:叹惋,作者是用慨叹语气起笔的,内心是相当沉重的,应该是沉重的切入,些读得沉重些,语重心长些。同时,还要注意反问句,语气强烈,突出“人事”的重要。还要注意“哉”字的感叹语调。)你能用自己的声音传达一下这种叹惋吗?

      生1、2,齐

      (二)盛衰得失析人事

      第二段——

      师:怎样的盛衰引得作者如此叹惋呢?那我们就跟着作者的步子且看庄宗如何得天下,请同学们自由诵读第二段,并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晋王三矢——遗恨、期盼

      庄宗受矢——遗志、使命

      师:你能感受到晋王的遗言当中饱含着怎样的情感吗?——满腔仇恨,抱恨终身,满腹期待。

      假设你就是晋王,你会怎样说出这几句话?——生1尝试。师点拨,生齐读。

      想象当时庄宗听了后是怎样的表情与感受?——含泪从命,坚定复仇信念,立志发奋图强。

      他又是怎么做的呢?生1。(译)

      我们把其中的动词一起圈出来吧——“受,藏,遣,告,请,盛,纳”。

      由此可见唐庄宗做了什么一目了然——受三矢、铭父志、勤克勉、身行之 ——尽人事

      一面是恨之深,一面是行之切,我们分开来读,再感受一下吧 。(生1+同学读)

      第三段——

      师:事波动,情波动,我们的声也会随之波动,清人沈德潜评本文“抑扬顿挫, 得《史记》神髓。”而前面的叙述尚算平缓,真正的波澜已在第三段兴起,请同学们自由的诵读第三段,初步感受一下这抑扬顿吧!

      生读。

      师:我觉得这一段只两个字而已,—— 盛衰,这是一段怎样的历史呢,我们就先细剖一下曾经的过往。

      请男生读课文内容,女生读评注内容。

      (幻展示)方其系燕父子以组,[908年,李存勖受父三矢,912年,李存勖破幽州,绑燕父子,俘燕王至雁门,于坟前祭先父。]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923年,李存勖破大梁,梁末帝为避羞辱,命部将皇甫麟杀己;部将皇甫鳞悲痛之至,随后刎颈自杀。李存勖用匣子装梁君臣首级,漆封匣子,藏之太庙,以告亡灵。]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系燕父子,函梁君臣,报仇雪恨,成就功业,还矢先王,告慰祖先,声威壮盛,惊天动地!]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仇敌灭,天下定;宠伶人笑开怀,失社稷哭无泪。]一夫夜呼,乱者四应,[926年,皇甫晖作乱起兵变,史彦琼按兵不平定;戍卒叫,乱军起;四面楚歌,八方受敌。]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李存勖仓皇出征,李嗣源已占汴京,急忙之中往西返,二万五浅名随军多已逃散。家已无家,国将不国!]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李存勖置酒悲啼,问计部下;百余将断发示忠,君臣相泣。] 


展开全文阅读
      师:你觉得这一部分主要用了什么手法?——对比。试分析。

      (1)两组感叹句 ——                    ,将                    和                      进行对比。

      (2)一系列动词——                         将              和                      进行对比。

      (3)一系列的时间——                       将               和                进行对比。

      点拨:为什么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会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生结合《五代史》中的相关记叙,谈谈自己的看法。(幻展示)

      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

      (后唐)庄宗既喜好滑稽戏,又通晓音乐,还能谱曲,到现在,汾州、晋州一带,很多人能唱他唱的歌,称为“皇帝亲自制作”的歌到处都是。他的小名叫亚子,当时有人叫他亚次。另外他又给自己取了个艺名,叫李天下。从他做王,到做天子,他常常与伶人一道在庭院里演杂戏,伶人因此而当权,最终导致灭亡。……

      ——忘父志、好俳优、宠伶人、身溺之——失人事(师板书 )

      (4)抑扬的情感,将作者对庄宗盛时的赞赏和对衰时的叹惋 进行对比。

      师:这一对比,现在我们似乎更能理解开篇欧阳修的叹惋了,什么来?一起来——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庄宗是盛也人事,衰也人事啊。这一盛一衰,一抑一扬,不读都不对不起欧阳修,小组共读,选出代表展示。

      生活动

      师点拨:盛的部分我们读的时候声音要——扬,高亢、昂扬、读出赞叹之情。衰的部分呢?——降,低沉、沉重、读出叹惋之情。齐读。

      师:盛衰之差还在人事啊,用本段最后一句话说也就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师板书:忧劳、逸豫)

      师:写到这儿历史也有了,道理也说了,看来最后一段也没啥用喽。

      那有什么用?——大声读,一会儿告诉我答案。

      生活动。明确——交代写作目的。

      (三)以史为鉴知兴替

      师:当时的北宋王朝又是怎样的局面呢?补充历史背景。

      (幻展示)当时的北宋王朝,表面上虽称“盛世”,但其实已危机四伏。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

      师点拨:“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以沉重的心情、哀婉的语气向北宋统治者发出了的警醒的告诫。欧阳修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来呼吁“忧劳兴国”,警告“逸豫亡身”,要防祸患于忽微,切勿沉浸于所溺,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借古讽今,借古鉴今啊!

      师:我又想起课堂导入时的那几句话了,我们一起再来一遍:

      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六国论》中苏洵警告当权者“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过秦论》中贾谊以秦警醒,“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伶官传序》欧阳修用三个关键句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哪三个关键句?——这不就是一部盛衰论、兴亡论、得失论吗。

      同样作为史论文,我们把《伶官传序》《六国论》《过秦论》做一下比较分析。

      生活动思考总结:

      1内容联系

      〈1〉都是史论,都是由历史事实得出经验教训,借古讽今,借古鉴今。 

      〈2〉都论及国家兴亡的问题。 

      2.语言魅力

      《过秦论》语言:气势恢宏,铺张杨厉,极富文采。 

      《六国论》语言:斩钉截铁,雄健有力,不容置疑。 

      《伶官传序》语言:抑扬顿挫, 摇曳多姿 ,感慨摇深

      3、论证方法

      〈1〉例证 〈2〉对比〈3〉……

      4、意义深远,不限于当时,现实意义久远。

      (四)读写内化明启示 

      请从“盛衰之理, 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 ”“满招损, 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句给我们的启示入手, 写一篇议论文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五代史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五代史伶官传序》优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下一篇:《五代史伶官传序》名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