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作文素材
阅读:729  2021-11-24
标签:作文素材 高三作文素材
2022年高考作文素材:《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简称COP15)将于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2022年4月25日至5月8日,分两阶段在昆明召开,其中第一阶段会议开启时间为10月11日至15日。大会将总结过去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履约工作情况,推动达成兼具雄心和务实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翻开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新篇章。

      【点评】

      让生态文明成为每个地球公民的自觉

      点点奉献,汇成海洋。《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11日在云南昆明开幕。美丽的春城街头,志愿者身影不时映入眼帘。此次大会发布的城市志愿者形象IP是“小水滴”,寓含着万物生灵对每一个地球公民的期待。

      人人参与,全民行动。这是我国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政府加强引导、企业积极行动、公众广泛参与的体系基本形成。通过落实好《“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等,以及更好地发挥长江江豚、海龟、中华白海豚等重点物种保护联盟的作用,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式更加多元化。

      抓好节点,以点带面。这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参与度全面提高的重要途径。每一年,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世界湿地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各地都举办系列活动,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宣教科普。今后要不断创新方式,切实把生物多样性保护从“纪念日”向“每一日”深入推进。

      故事要分享,经验要交流。参加此次大会的志愿者队伍,包括精通英语、法语、德语、泰语、缅甸语等语言的人。这也是交流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故事的难得机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身着盛装的少数民族艺术家,用本民族语言和独特唱腔,边唱边跳,赞美山青水碧、地美天蓝的家乡,向远方的客人表达欢迎和祝福。会场内外,不同的语言拼写着亚洲象、滇金丝猴和“扶荔宫”,不同的音调、不同的发音,汇合成呵护万物的地球之声。

      全球性生态危机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危机,每一个人的活动汇集成人类活动,攸关万物生死存亡,需要真正的命运共同体意识。

      从自身做起,从举手投足做起,从妥善处理每一个塑料袋、每一片垃圾开始,每一个地球公民“独善其身”可以成为善利万物之始。生态文明是中国倡导的美好愿景,也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作为东道国,中国将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推动各方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切实承诺、采取有效行动。

      所有的承诺,都离不开每一个地球公民的自觉。

      行动起来,从现在就开始!

      携手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要携手同行,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在12日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讲话,深刻阐释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理念和实践,就推动人类高质量发展提出四点倡议,为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注入智慧和力量。

      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当前,我们处在一个充满挑战,也充满希望的时代。必须清醒看到,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得恢复经济和保护环境的任务更加艰巨。面对全球性生态挑战,我们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携手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推动人类高质量发展是必由之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以绿色转型为驱动,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以人民福祉为中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国际法为基础,维护公平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点倡议,秉持生态文明理念,突出问题导向,阐明了推动人类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与路径,体现了理念与行动的统一、雄心和务实的兼顾、治标与治本的结合。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贵在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中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物多样性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近10年来中国年均发现植物新种占全球植物年增新种数十分之一;2000年至2017年全球新增绿化面积中约25%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世界首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成效,诠释着“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东方智慧,印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中国在生态文明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不仅为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挑战作出重要贡献,也为人类开辟了一条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有效路径。

      行之不辍,未来可期。在人类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中国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做万物和谐美丽家园的维护者、建设者和贡献者。从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到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再到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习近平主席宣布的一系列中国举措,体现着一以贯之的责任担当,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全球环境治理水平带来了强劲动力。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领导人峰会上所说,“此次大会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良机”。从春城昆明出发,在人类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让我们携起手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创人类美好的明天。


展开全文阅读
      【拓展点评】

      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些重要论述和实践要求,对守护好内蒙古这道祖国北疆的亮丽风景线、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千年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这“四个一”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体现了党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部署和要求。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把绿色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有战略定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根本上说,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有机统一、相辅相成,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推动绿色发展,是长远之策,不是权宜之计,必须咬定青山不放松,风雨无阻向前行。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想走“回头路”,开始动铺摊子上项目的念头、打牺牲环境的主意,那样做必然得不偿失、遗患无穷。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就是要经得起考验、稳得住心神,践行新发展理念不动摇、不松劲,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零容忍、坚决不开口子,牢牢守住生态红线。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根本出路在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发展理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深刻变革,必须摈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的发展模式,把发展的基点放到创新上来,让绿色消费成为社会风尚,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既是改善环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要保持攻坚力度和势头,坚决治理“散乱污”企业,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要加强制度建设,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筑牢根基。

      生态文明建设到底有多重要?

      3月5日下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为什么要保持这一战略定力,生态文明建设到底有多重要?

      从可持续发展看,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当今世界,国家发展模式林林总总,但唯有经济与环境并重、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发展,才是最有价值、最可持续、最具实践意义的发展。我们在有着近14亿人口的国家建设现代化,绝不能重复“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绝不容许“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走一条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

      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看,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党的使命宗旨。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积累下的诸多环境问题,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生态环境里面有很大的政治,既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算大账、算长远账,绝不能急功近利、因小失大。

      从经济发展方式看,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行,将产生变革性力量。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绿色发展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要坚持绿色发展,改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使资源、生产、消费等要素相匹配相适应,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根本之策。

      从全球环境问题看,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中国的大国生态责任担当。中国是大国,生态环境搞好了,既是自身受益,更是对世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重大贡献。中国虽然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任务十分繁重,但仍然以最大决心和最积极态度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真心实意、真抓实干为全球环境治理、生态安全作奉献,树立起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良好形象,大大提升了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实战演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4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他强调:“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

      2020年9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新冠肺炎疫情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人与自然”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例文】

      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习主席的话告诉我们自然环境与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自然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切实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恩格斯曾经说道:“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这句话意在告诫人们,在与自然相处之时,人类切莫志得意满,本末倒置,把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俗话说:“天不可违”,古典小说《醒世恒言》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说得更通俗明白,它说:“岂知人有百算,天只有一算,你心下想得滑碌碌的一条路,天未随你走哩。”


展开余文
      尽管我们离地球毁灭还有亿万年的光阴,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未日就不能越轨提前而来。面对日益紧迫的环境恶化形势,我不禁想问:是谁输掉了人类及动植物亿万年的未来?须知,世界万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大自然的确存在着一个生态循环系统。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的生物圈,都是一个巨大的有条不紊的生态循环系统。

      但是在今天这个生态循环系统却出了问题,人类过度的开发生产活动,使得二氧化碳气体大量排放,南北极上空臭氧层出现空洞,温室效应产生,由此导致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严重威胁人类的安全。

      近年来,洪涝灾害频发,给人类造成巨大的财产生命损失。这些天灾其实很大程度是人祸,是可以避免的。如果真的有一天人类面临自然毁灭性灾难时,又有谁有资格登上最后的诺亚方舟呢?

      所以,面对日益恶化扩大的环境污染,自然灾害,我们应该保持紧迫感,立刻行动起来,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惩罚力度,后果严重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要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做好环境保护的宣传普法工作,使绿色生态理念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应该看到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是关系到子孙千秋万代的大事业。环境问题不是哪个人、哪个地区、哪个国家的事情,而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为了同一片蓝天,同一个未来,我们应该携起手来,五洲联动,共建人类美好家园。

      希望有一天,我们的世界呈现这样一幅和谐,美好的图景:地上群兽奔逐,草木青青;天上群鸟翱翔,白云悠悠;水中碧波荡漾,锦鳞游泳。人类幸福快乐地生活在地球这个美丽的家园中。

      【审题】

      材料一指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从中国历史的角度说:天人合一、尊重自然;

      从人类文明发展史角度说: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表;

      从现实与未来的角度说:“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

      材料二指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明确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命运共同体;

      从“怎么办”的角度说:

      (1)同心协力、抓紧行动;

      (2)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考生围绕着这些方面进行分析,准确把握即可。

      【参考立意】

      (1)尊重自然,敬畏生命;

      (2)保护动物,绿色生活;

      (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共建地球命运共同体;

      (5)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侯晓旭

标签:作文素材 高三作文素材 2022年高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22年高考作文素材:神舟十二号返回,弘扬载人航天精神 自立自强创新超越
下一篇:说明文知识归纳,中考考点及解题方法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