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作文指导
阅读:392  2021-12-06
标签: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2022年各省最新高考语文模拟卷作文解题指导与范文:手机进校园+数字鸿沟
 (3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1)2月1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2)有人说:“合理规范使用手机,让孩子戒掉网瘾、手机游戏等,不仅仅是靠学校管理,也需要父母配合,率先做出榜样,在要求孩子的同时,自身也能先做到,家长孩子互相督促。养成好习惯,那么在开学后即使学生不带手机进校园也不会不习惯,更不会对手机产生依赖性。”

      读了上述的材料,不知你有何想法和思考?学校拟在下学期开学时开展一次“我看手机禁入校园”活动,要求在班级发言。

      要求:(1).标题自拟,文体自选。(2).不得抄袭和套作,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审题指导】

      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智能手机的出现,影响着广大青少年。手机拍照搜题,沉迷网络游戏,既影响着学生的成绩,更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当今时代,如何有效使用、如何合理管理,一直以来这个问题都是学校和家长热议探讨的话题。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广大教育者来说,有着导写作用。

      材料1,提出的是关于手机与校园的关系。手机原则上不进校园,确实有需求的,家校之间必须要有一系列的手续,履行了才能带进学校,由学校统一安排使用。这提出了规范管理和正确使用的问题,对于学校、家庭,都必须要正视的。材料2,是从家庭教育角度出发,做为父母需要做好引导,率先垂范,从家庭层面降低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和需要。为此,在立意上,可从以下方面来思考:

      家校联合,阻断手机进校园。手机不得进校园,但学生与父母之间,家庭与学校之间,必要的联系方式,需要提升硬件条件,在有联系需求时能尽快实现。做为学校,其通讯设施要完善;做为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要紧密,家校之间能密切交流,学生的手机自然可用可不用。

      以身作则,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任老师,从家庭角度出发,家长把手机做为工作生活联系的工具,而不是消遣迷恋的对象。孩子耳濡目染,也就不会眷恋手机,不能自拔。父母摆正使用手机的方式,少玩手机,多读纸质刊物,在言传身教中影响子女。

      正视时代,摆正手机的位置。科技时代,手机是家庭成员的必备,潮流无法阻挡。对于迷恋手机耽误学习的观念,不可因噎废食、望而却步,也不可视为洪水猛兽。做为学校、家庭,对未成年人要进行合理的引导,提升他们对手机的正确认识和作用,教会正确合理的去使用。

      【满分作文】

      智能手机应当远离高中课堂

      用手机购物,用手机付款,用手机约车,用手机定位,用手机查找信息,用手机查看天气预报。一机在手,畅游天下;一机在手,掌控生活。智能手机功能强大,它可以作为高中学生的学习用具吗?我的回答是:智能手机应当远离高中课堂。

      首先,高中学是一个缺少自我控制能力的群体。一个人7岁上学,6年小学,3年初中,16岁上高中,到高三也才18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还是一群大孩子。别忘了,贪玩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不好把控。那些叫喊着把智能手机作为学习用具的学生,大部分是挂羊头卖狗肉的。稍稍用智能手机查了一下资料后,转身就开始浏览网页,趣打游戏,微信Q聊,一发而不可收拾。智能手机是一个丰富的世界,玩手机是有瘾的,成年人尚且常常在智能手机上“一发不可收”,遑论未成年的高中生?

      其次,智能手机不利于培养学习能力。主张智能手机可以作为高中生学习用具的人,无非看中了智能手机轻巧方便功能多多的所谓的优点。但是须知,高中生学习的终极目的,是培养会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问题本身。通过智能手机,可以迅速解决某一具体问题,但自身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和提高,这就背离了初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中学生的“学习”而言,其“器”就是必要的“书笔纸”,外加一个还不算愚蠢的大脑,其他任何机巧都不是有效的器具。

      再次,允许高中生用智能手机隐患多多。例如,因为中学生张扬个性,追求时尚,在从众心理与攀比心理的作用下,他们可能会不断的更换机型,消耗话费,走品牌路线,助长错误的人生观与消费观。再如,某些同学整天热衷于电话聊友或短信聊友,在虚拟的世界中塑造着理想的自我,而忽视与身边人的直接交往,甚至将虚拟世界中冷漠、虚伪的处世方式带到现实生活中来。而由于手机传递信息的隐蔽性,又膨胀了同学考试作弊的想法。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作为教育部门不能没有考虑和防范。

      总之,把智能手机作为高中生的学习用具,有用也有害,用处不是很大,害处倒是不少,权衡利弊,特此高呼:智能手机应当远离高中课堂!

      【点评】

      这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文章先概述智能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出“它可以作为高中学生的学习用具吗?”之问,然后回答:智能手机应当远离高中课堂。本论部分以“高中学是一个缺少自我控制能力的群体”“智能手机不利于培养学习能力”“允许高中生用智能手机隐患多多”为分论点,阐释智能手机应当远离高中课堂的具体理由。结论部分权衡利弊,再次明确中心论点,首尾照应。

      手机手机奈若何


展开全文阅读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智能手机汹涌而来,势不可挡。“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青少年学生作为一个大规模的群体,自然而然受到很大影响。然而依我之见,弊更大于利。

      智能化的浪潮,冲击着教育这一片净土,给予了极大部分青少年一个思维的误区:没有手机,就是落后的。不料却被手机紧紧牵住了鼻子,晕头转向。风华正茂之时,埋头苦读的好时机,却总是不乏有“网瘾少年自杀”“学生因手机没收与老师发生争执”的新闻报道。

      手机进入校园,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紧跟时代潮流,反而成了引起学生与家长,老师矛盾的“危险三角区”。教育的净土逐渐被污染、滋生着的,是学生沉溺与网络的病根,是侵袭学生求学之心的病毒。

      对于我们青少年学生来说,手机只是工具,而不应该成为玩具。同学们,你们可知,当有人在网瘾中畏葸不前时,有人在仰望星空中脚踏实地为梦想奋斗;当有人在良莠不齐的信息中迷失时,有人在瀚海如烟的知识中提升自我。它开始让人在各个方面呈现出质的不同,有人麻不不仁,有人清醒积极。曾经也是一名网瘾少年的全照亮,在目标中找到了自己,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狙击枪手。

      人生的转变就在一瞬间,而这一瞬,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经历考验,去深入思考。这仅仅一部小小的手机,在我们与梦想之间竖起来了一道高大厚重的屏障。手机禁入校园,才能使学生专注于意志,放开自己的思维成为可能,才能让深埋土中的种子能够得到滋润,慢慢发芽成长。

      莫让“手机”遮望眼,让外在诱惑泯灭在源头上,需要老师与家长相互配合,内心形成共通的约定。老师管在校园,父母管在家庭。减少自己使用手机的时间,不仅有利于保护视力,减少自身对手机的依赖性,更有利于塑造我们健全的人格,养成好习惯,健康生活。

      陈丹青曾说:“年轻人仍然所见极有限,又迷失在太多讯息之中,而讯息不等于所见。”作为一名学生,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需要正确去对待手机对我们的影响,并且支持手机禁止进入校园,积极接受老师和家长的监督,莫让“手机”遮望眼。

      教育需要一片净土,学生需要一个沉静思考的环境。在信息纷杂的时代,我们切莫让手机“遮望眼”,而迷失了奋斗的方向。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点评】

      文章观点鲜明,仿用“莫为浮云遮望眼”来提出个人看法。文章开头,分析手机入校园,给高中生带来的种种弊端。然后旗帜鲜明地指出,做为青少年学生,要正视手机问题,不能当做玩具来沉迷其中。最后提出手机的管理和个人的自律,文末呼应标题,升华了全文。

      健全教育路,国与家并行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高兴能在班会上作为代表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健全教育路,国与家并行》。

      “十年寒窗苦读,今朝金榜题名。”从古至今,教育都是一个国家治理的重中之重,也个人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人们的穷富差距极大、封建观念极重,导致许多人难以受到良好的教育。如今,已经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科技发达了,学生成绩反而不理想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想,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手机在作祟!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密切各地人民的联系;也会引诱一些意志力不够坚定的人,尤其是生活经验和思想都还不够成熟的青少年,沉迷其中,造成一系列重大的影响。

      健全当代教育发展之路,国家的指引是前提。国家的政策,就是指引我们每个中国人民通往未来的一盏明灯。所以,若不想青少年沉迷于手机的现象愈演愈烈,不管是学校或者家长、甚至是学生,都应该积极主动的响应国家的政策指引,做出正确的措施,共建当代教育发展之路。

      健全当代教育发展之路,家庭的陪伴是关键。鲁迅先生曾说过:“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做一个称职的父母,就应该在家庭教育之中,积极向孩子们灌输正确的思想观念。孩子们沉迷于手机,多半是因为家长自身没有树立正确的榜样,并且缺乏对孩子们及时的陪伴,才导致孩子们在手机中寻找温暖。

      武亦姝的父母,在下午四点半后关掉手机、专心陪伴孩子,从小培养孩子的健康的兴趣爱好;谷爱凌的父母那般,虽身居异乡,仍不忘培养孩子浓浓的爱国之情;柯洁的父母那般从小对孩子进行艺术的熏陶,支持孩子正确的爱好。正因有着他们,才有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武亦姝,才有在滑雪赛道上大放异彩的归化运动员谷爱凌,才有世界上最年轻的围棋八连冠柯洁。因此,要想让孩子彻底减少手机依赖,就要更好陪伴孩子,让他们不再感到孤独。

      同学们,莫让手机成为我们学习路中的拦路虎,因为我们都揣怀着远大的理想和追求,因为我们的身后是不断支持鼓励我们的国与家,因为我们的身上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不论是国的政策还是家的陪伴,要想真正摆脱手机带来的副作用,更需要我们每个人有着非凡的意志力。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点评】

      作者采用对称性标题,从“国”与“家”的角度提出观点。对学生的教育,既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引领,也需要家庭的关心与陪伴。在论述过程中,作者在层层深入的分析之后,选用武亦姝、谷爱凌、柯洁等事例,强调家庭陪伴教育的作用。文末采取呼告的方式,激励广大青年远离远离手机,投身祖国建设。

      守护心灵的净土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手机是把双刃剑,借助此工具可以拓展阅读面,帮助我们解决知识上的盲点。但是,我们正处在一个对未来懵懂,对世界好奇的阶段,个人“定力”不足以支持自己合理利用它。因此,对教育部下的发文,我表示十分赞成!

      现今的中学生,戴眼镜是常态,不戴眼镜是特例。在学校,戴眼镜的人几乎占了一半以上,戴眼镜的小学生也为数不少。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孩子一出生就接触手机,长时间盯着手机,不近视岂不怪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手机的出现不仅损害我们的眼睛,还在心灵的窗户上覆上了灰尘。

      中小学生自控能力差,抵制诱惑的能力弱。网络新闻浩瀚如烟,质量参差不齐,中小学生极易沉迷网络,遭受不良信息的腐蚀。更有新闻爆出有学生因沉迷游戏而败光家产,精神失常,甚至还有犯罪的。我们的心里怎能没有一丝触动?在“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的花季,他们却面临如此让人惋惜悲痛的处境。

      手机只是工具,不能教唆人们犯罪。促使悲剧发生的因素,不仅是学生本身,还有家长、学校、社会的责任。在这个讲究快且忙碌的社会,手机成为人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多少家长因为长期在外奔波忽视对子女的关注,或者是因为忙于工作,拿手机来搪塞孩子?家长的疏忽,助长了孩子对手机的沉迷,导致无法自拔。要从根本上遏制学生偷偷带手机进校园的现象,必须发挥家长的模范作用。多陪陪孩子,进行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减少他们对手机的依赖,避免酿成惨祸。


展开余文
      手机入校园,也与学校管理有关。各中小学都应树立严格的校纪校规,对手机的管理和行使时间做出明确的规范。设立专门的电话亭,允许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打电话给家人。学校的督促与重视,学习氛围才会更加积极向上!“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我们应自觉树立合理利用手机、不带手机进校园的理念。于个人而言,这对我们的成长不利;于国家而言,对祖国的复兴不利。作为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们要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同学们,“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却在低头玩手机”。如此美好的青春,怎能浪费?正是汲取知识的季节,必要在心灵的净土上结出胜利的果实!让我们携手将手机“隔离”在校外,“隔离”在读书的世界之外!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点评】

      作者从关注守护学生心灵出发,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文章从戴眼镜学生的数量入手,思考中小学生近视的原因,及其深思沉湎手机的危害。然后围绕家庭、学校、个人对手机管理的重视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价,探究问题发生的各类原因。文末借助引用,提出青春时节,远离手机,正视青春。

      与手机为盟,与纯洁理事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很高兴能够在本次班会上抒己之见,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指正

      老师们常说:“高中有三大‘禁物’:手机,恋爱,游戏。”后两者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这个“老大”,可以说是让老师防不胜防。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地将手机带进课堂;学校要交手机?交一部,藏一部,再不行就交一个模型机上去;跟父母说要找资料,然后把手机弄到手后,再来看自己喜欢的东西,资料?找它干嘛?

      当然,以上的行为也只是一小部分而已,一些大佬们的手法也让人防不胜防。手机这东西用得好,的确有利于学习;用不好的,则逐渐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教育部发布禁止手机进校园的文件,无疑是在对学生使用手机进行必要的管理。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的近视率逐年增高,绝大部分是由于长期使用电子产品所导致的,而当中罪魁祸首是手机。绝大部分学生沉迷手机后成绩下滑,性格也会逐渐变得内向,更有甚者还会引发心理疾病。过分的依赖手机,社会对人的交往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正确对待这位朋友很重要。自控力好的同学,可以正确的处理好与此好友关系;自控能力较差的,那就需要第三方来处理了。比如,那位“酷爱”用电击疗法治疗网瘾的杨教授。

      加强手机管理,势在必行。缺少必要的政令,在管理时无法可依,经常导致家校矛盾、师生矛盾。教育部文件顺应形势,及时出台,给学校的管理指明了方向,是深受欢迎的。关键是,落到实处,措施得当,师生欢喜,家长赞同。

      一位老师回答学生有关手机的问题时,用了三句“真言”:手中有手机,心中无手机;手中无手机,心中无手机;手中无手机,心中有手机,六月高考后,街头修手机。学校加强管理了,最重要的是自身的态度发生转变,强过任何治疗手机依赖症的“良药”,进而有助于自己更好使用手机。

      对于我们这个特殊群体来说,正确处理好与手机的关系变得尤为重要。高三的复习,本来就是朴实无华且枯燥。手机,该放下也可以放下,我们的世界,不只是眼前的手机,还有诗和远方。

      与手机为盟,与纯洁理事,以友之善助,助推自己飞向那更为美好的明天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点评】

      感情真挚,语言淳朴,是本文的显著特点。作者从“三大‘禁物’”出发,“三句‘真言’”首尾,浅显的表述,却是令人读之轻松,但感触却深厚。在表述过程中,多处使用口语化的形式,概括身边的各类现象,激起阅读兴趣的同时,也引发了思考。唯有把手机当朋友,懂得放下,才能助自己腾飞。

      还校园一片书香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莫让手机扰乱那片书香》。

      俗话说“河有两岸,事有两面”。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种种便利。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在潜移默化控制影响着我们,也惊扰了那片书香。

      学生是书香的传播者,更是学校的主体。手机的影响力广泛,首当其冲的便是学生群体。它的出现,以其丰富的内容和娱乐性,吸引着学生眼球。适度的玩,的确可以让我们得到休息。但是物极必反,绝多数的学生难以把控适度。有的人没日没夜的玩,不分场合的玩,最过分的便是将手机带到校园里去玩。

      试想一下将手机带入校园,那会发生什么?如果三尺讲台上的老师在兢兢业业,底下却时不时传来几声手机铃声,那会扰乱课堂纪律,打断老师的思路。如果老师在黑板上奋笔疾书,你埋头用手机打游戏,那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也会伤害自己的眼睛。如果走在校园,每个人都在低头使用手机,那人与人、人与校园之间的亲密感就会不复存在了。丰富的学校生活因为手机而黯然失色,学生也难以接受知识的沐浴,又如何传播书香。

      作业是书香的物质载体,更是对学生的考察。每当我们遇到作业不会写时,会去向老师沟通。在沟通中传递着知识,是一种面对面的言传身教。老师和学生通过作业交流,是最自然不过的关系。

      而当手机踏入校园,这一切的和谐都被打破了。在网上发布作业,没有了传统手写的纸质感;面对冰冷的屏幕,老师难以理解学生的真实现状。因为一部手机,可能联通着各种各样的作业互助软件。每当学生不会的时候拍一拍题,答案便出来了,可是很少会有注解。常导致学生平时练习高分,每到考试就低开的局面,这对教育是极为不利的。针对性的作业,因为手机而变得容易,学生难以真实的自我考察,又如何承载书香?

      教育部下达了禁止手机进入校园的专项文件,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通过文件,我们看到了政府想要归还那片书香的决心。对于手机的管控,向来是各方面的。不仅需要依靠国家强有力的立法规定,更需要学校老师的监督和家长的支持理解。

      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学生自身也要增强自控力,抵制手机的诱惑。从我们做起,不带手机进入校园,还校园一片书香。书香味愈浓,校园愈和谐,人才才能辈出,国家才能圆梦崛起。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点评】

      文章观点鲜明,提出“手机”与“校园书香”两者的关系。首先分析手机对青年学生的视力、心理的影响,从而导致对学习的不重视。然后分析手机的使用在学习中拍照搜题,看似做题容易,却不易掌握解题技巧,强调师生交流的重要性。文末点题,升华主旨。

      (3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今天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伴随互联网蓬勃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00后”从小生长在网络世界里,可以说是“网络原住民”。相对而言,年长者则是“网络移民”,尤其是出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之前的人,他们大都因难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而举步维艰。怎样才能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让他们也享受到网络带来的便利呢?

      电视台“青年说”栏目正在征集演讲话题和青年演讲者,请你就上述话题写一篇文章,准备登台演讲。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构思导引】

      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虽然给人们带来种种便利,但是总有一些难尽人意之事。科技产品设置的缺陷,还是某些群体难以适应科技产品?材料中叙述的,是当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社会问题——老年人对科技产品(比如手机)使用不适应所引发的思考,这其中的责任,需要我们仔细辨析,才能确定审题的角度。在立意时可从以下角度去思考:

      1.学会理解和关爱。面对身边的老人,在使用电子产品出现问题时,我们该如何去面对?要从“我”做起,鼓励和帮助老人掌握简单的信息技术,引导他们如何正确使用科技产品。

      2.倡议相关部门重视。科技智能科技产品的出现,进入日常生活,但是老人大多深居简出,对科技产品或数字技术不理解,政府部门必须做好舆论引导和政策扶助等工作。

      3.提供人性化的服务。面对老人使用科技产品的出现的窘境,我们要呼吁社会各界或相关行业,关注弱势群体,提供相应的关爱服务,及时解决老人遇到的各种问题。

      4.思考科技与人文的关系。科技产品的问世和推广使用,相关部门要反思技术进步带来的社会问题,探讨科技发展与人文关怀的协调性,从而使得科技产品能服务更多群体。

      【满分作文】

      与爱同行,共享时代发展

      尊敬的导师、亲爱的观众朋友们:


展开余文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与爱同行,共享时代发展》。

      谈到科技,大家会想到什么?也许你会说,科技是“一日跨千里”的中国高铁、是“上九星揽月”的“嫦娥五号”,是“下九洋捉鳖”的深海潜水器“蛟龙号”。是的,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科技是便捷的代名词。

      然而,阳光之下,总有阴影。有一群人,在面对全自动化的超市结账时,无从下手;在望着智能手机丰富的功能时,不知所措;在面对当前巨大的数字鸿沟时,无法跨越。他们或是你年迈的父母,或是你和蔼的爷爷奶奶;对于他们的困境,作为子女、儿孙,我们需用爱去感化,与爱同行,共享时代发展

      与爱同行,心心相映,在数字的巨大鸿沟上搭建爱意之桥。

      一位哲人云:“当乌云被阳光亲吻时,它们就变成了天空中的花朵。”所以,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这批年长的“网络移民”面对科技无所适从时,如果有我们这一代“网络原住民”伸出双手,给予关爱和理解,一切困难便可迎刃而解。

      我们须明白:细心的向老人介绍如何使用微信聊天,就如儿时父母不厌其烦的教你如何说话一样重要;理解父母又一次遗忘如何使用手机支付,就如曾经的你总是不知怎样穿衣一样耐心;积极带长辈亲身体验外界的科技设备,就如蹒跚学步的你对世界一样好奇。难以融入当今时代的老人,就如当时牙牙学语、一无所识的你,需要有人不断的教导和关心。

      与爱同行,携手共进,共享时代发展带来的胜利之果。

      科学进步,以人为本。我们年轻人享受科技的便利,老年人更需要科技的帮助,来解放他们日渐迟缓的身心。我们不能像量子学专家潘建伟那般,利用科技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不能如高铁总设计师梁建英那样,让科技惠及千家万户……

      但我们可以同杭州少年陆原那样利用所学知识,为患阿尔茨海默症的外婆制作一个“勿忘我”智能项圈;可以购买一个多功能家用电器,让老人手感受科技的魅力;可以鼓励、引导家中长辈,主动走进当今科技世界。科技不会拒绝任何一位用户,重点在于我们如何去面对。

      与爱同行,即与家庭同行,让千万个“小家”感受信息时代的便利;在这种氛围下,便能让“网络移民”安心定居,迎着科技的汹涌大潮,共享技术的发展,共促国家之辉煌!

      我的演讲完毕, 谢谢大家!

      【点评】

      整散结合,情深意切,是本文显著特点。考生从时代高科技入题,开门见山提出观点“与爱同行,共享时代发展”,然后以“与爱同行……”开头,选择亲人的关注和科技产品的适用两个角度,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思考,强化家庭必须要多关注老人,促进社会的温馨和谐。文中多处使用排比句式,既增加了文章的内涵,也使得全文流畅生动。

      科技时代,别让老人掉队

      亲爱的观众: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科技时代,别让老人掉队》。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说:“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两百年后的今天,仍然适用。我们正在迈向的这个令人欢呼雀跃、万物互联的科技时代,并非是所有群体都热烈期盼、拍手称赞的。

      以“互联网+”为核心,手机为媒介的科技时代。对冲浪青年而言,最是得心应手极为方便的。但对白发老人来说,无疑是举步维艰。因为他们并没有从小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没有系统的接受过学习使用手机。巨大的数字鸿沟阻碍了他们的生活,稍有不慎就会掉队,甚至与时代脱节。科技需要充满温情,它的发展要重视人文关怀。不让老人在当今时代掉队,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认真面对的问题。

      优化服务,社会应作“护队”者。老人在科技网络方面是弱势群体,年纪渐长的他们,对新事物的学习是吃力的,难以对手机等电子设备灵活运用。没有安康码,寸步难行;不会操作自助机器,只能默默离开;不会手机支付,连医保都难交……这些新闻的背后,充满着老人的心酸。社会对其应该高度重视,对老人宽容一点,给予他们特殊关照。为他们预留一些服务平台,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注重创新,科技企业应做“整队”者。庞大的老人市场值得去拓展,科技企业也成为连接老人与时代的关键纽带。让老人真正享受科技红利,紧跟时代前进步伐,就需要研发适合他们的科技产品和提供专业服务。湖南联通公司推出“一区、一柜、一堂、一手册”暖心服务;许多热门App也开始设计老年模式,放大字符等适老化产品不断被创造。这样暖心的新闻,才是社会所需,民众期待的。

      科技反哺,子女应作“带队”者。小时候,父母是第一任老师,从蹒跚学步开始就是父母带领着我们的。当父母满头银丝时,我们也应该理解他们的不易。鼓励他们积极融入科技时代,手把手耐心的教他们如何使用手机。一个六岁的杭州女孩都知道给外婆画一个详细的说明书,将她如何使用电子设备,领着他们去感受信息化的美好。我们怎么能忽视呢?人终将会老去,我们要体谅包容老人,给予他们更多关怀。

      老人不掉队,时代才能继续前进。我们应携起手来,为科技发展注入人文情怀。让这科技盛世,也能成为老辈晚年生活中的最好时代。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点评】

      观点鲜明,条理清晰,是本文显著特点。作者以狄更斯的名言入手,提出“科技”与“老人”之间的关系,强调科技时代,不可忽视老年群体。在论述过程中,围绕“护队者”“整队者”“带队者”三个角度选用具体事例进行分析和思考,阐述当今科技时代人文情怀的重要性。文末点题,升华主旨。

      快与慢:时代不应抛弃任何人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为《快与慢:时代不应抛弃任何人》。

      2020年8月,在黑龙江哈尔滨一位老人困在乘坐公交车时,无法出示“健康码”,被公交车司机以防疫需要为由,拒绝搭乘,车上乘客随即对司机进行严厉谴责。当此事被传播到互联网上时,也有部分人义正言辞对老人进行批评。

      其实,自从疫情爆发以来,各种防控措施的出台,此类事件层出不穷。老人因不懂科技,无法使用手机,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智能时代,成了被遗忘“抛弃”的人,被禁锢了手脚。科技在为人们提供服务的同时,无形的对他们筑起了一道障碍。

      截至2020年3月的统计数据,全国共有9.04亿互联网用户,其中60周岁以上的用户约为2.56亿由此可见,数量庞大,却没有应有的合理关切。今天,老年人应无法出示健康码而无情拒载,那将来,随着新兴应用的不断涌现,老去的我们会不会也将会被时代抛弃。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崭新时代,我们应当给老年人保留”慢速度”的权利,让社会充满人性与温情,无法缺少你我后辈帮助与努力,不要漠视,每个人终将都有老去的一天

      政府和企业也应出台措施,研发产品,针对老年人,解决诸多难题。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提到,应加快研发推出专为老年人服务的智能手机和手机应用大字化,解决老年人在使用智能手机时的难点痛点。而在“3.15”晚会披露的所谓“消毒”软件非法窃取老年人的手机信息数据,更是尽显了老年人的无奈。

      诸多问题反映出老人们也想要跟上时代,却在一道道难关的阻挠下迷茫,希望得到理解,更渴望获得帮助。对此,我深有感触。一些功能于我们而言或许已是见怪不怪,但对老人来说,学会每一项都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家中长辈是在我的指导下,学会了简易的使用手机。他们的幸福,那是学会打字后,在家庭群向亲朋好友发出去的亲切祝福;是学会视频聊天后,看着远在外地工作的子女仿佛近在眼前的欣喜;是学会抢红包后,抢到零钱的简单快乐……如果有了应用大字化,少了垃圾广告,,一切将会更加美好。

      老年人融入时代是那么困难,却又可以如此简单,不可或缺的是我们的帮助,全社会的关切。时代不应抛弃任何人。给岁月以温情,促社会之发展。

      我的发言在此结束,谢谢大家!

      【点评】

      作者从社会事件入手,针对老人乘车受困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阐述,提出在老龄化的当下,必须重视老人应有的权利。在论述中,选用雷军和“3.15”事件为例,从不同角度分析解决老年人使用智能机是当务之急。然后结合身边长辈在学会使用手机后的快乐,强调老人简单快乐带来的幸福,触动心灵。 

侯晓旭

标签: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2022年各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22年各省最新高考语文模拟卷作文解题指导与范文:小鸟借力+孙刚见赠
下一篇:2022年各省最新高考语文模拟卷作文解题指导与范文:人际关系+奇文共赏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